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调教女王 > 第六百四十五章 知耻而后勇

调教女王 第六百四十五章 知耻而后勇

作者:晴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3:4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魏卿,立即派出巡查检察官,赶往受灾地区巡查,若是有违规违纪者,一律当场公审,当场宣判,一定要让百姓们知道,朕,还有朝庭,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陛下圣明,臣这就去准备。”魏征精神大振,朝着我深施了一礼之后快步朝着厅门外赶了过去。

“诸位卿家,记住朕的话了,朕不希望看到有一户百姓因灾而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他们倒塌的房舍,朝庭可先给他们重建,到时候,分期,十到二十年还款朝庭便是。”

“至于救灾的粮食,那是不要钱的,那些救灾的被褥之物同样不要钱。”我扳着手指头在那细数道。

扫了一眼在场的文武大臣,本公子声音陡然一冷。“朕是想救民于水火,若是有人敢在从中捣乱,那朕就让他好好尝一尝水深火热的乐趣。”

“诺”数十名文武大臣齐声应诺道。

接下来十天里,整个长关,整个关中地区的百姓、官吏、军队都动弹了起来,虽然仍旧时不时的落下雪花,但是,通往和郡县的每一条道路都被那些军人、工商业者打扫得于于净净,保证了交通的通畅。

一袋袋的米粮,一件件的冬衣,一床床被褥,送到了那些受灾老百姓的手里。就在派出巡查检察官的第二天,就公审了十七名想要借机发国难财的商人和士绅,不但被勒令退还所有脏款,还分别被判处最低五十贯到最高一千贯的罚钱不等,并且,哪一个商家敢这样投机倒把,那么,东家和掌柜,而士绅家派来的主事人,还有士绅家的族老或者说是族长也一律判处十年劳动改造。

虽然不是死刑,但是,身娇肉嫩的这些商贾与士绅被扔去劳动改造,甚至比要他们更让他们绝望。想想吧,人生能够有多少个十年?

特别是如此重刑,还被勒令公审,赤luo裸的糟到远乡近邻的鄙视和痛骂,这些家伙怕是以后活着也比死了好不了多少。

而各地的报刊杂志大篇幅的连续报道了本公子这位伟大的,高尚的皇帝陛下在救灾过程中作出的卓越贡献,还有讴歌那些优秀的军人为国为民救灾不喊苦,不喊累的事迹。

等到了救灾完成,只有三十七名因房舍倒塌而被压死的百姓,还有七百五十多名尚在救治的伤者外。各郡县没有出现一户逃亡的现象,更没有无奈之下售卖自己的房产田地以渡寒冬的现象。

而相比起来,王世充治下的河南则要糟糕得多,从情报上显示,此次雪灾,河南之地有超过三千五百户房舍倒塌,而有超过两千户老百姓逃离家远。

而这两千多户老百姓,已经有一千七百多户进入了关中。没办法,现如今,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关中的生活是最安宁最无忧的,华夏帝国不但不严苛的剥削老百姓,反而是在大力的扶持老百姓,所以,除了一些去找亲戚投靠的,大多数都于脆一咬牙,借着这个机会逃入了关中。

而王世充对此并没有多加阻拦,或许在他看起来,那些逃入关中的老百姓终究是要回来的。可惜,现在还不是回去的时候,或许等本公子拿下了王世充的地盘,才会有这样可能性。

这场救灾的意义不仅仅于此,可以说,正是因为这场救灾,确立了军队必须参与到救灾扶灾当中的原则,另外本公子的作为也同样带动了大批的商贾士绅加入到了无偿援助的行业当中,虽然没有获得什么实质的奖励,但是,却极大的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

这对于商人而言,却是极为有用的,不过,这一次,只有少数商家及时的反应过来,而那些犹豫不定,最终失去了这个露脸机会的商家一个二个恨得心头滴血,都一副巴不得关中再次受灾的模样,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而在长安以及各地由报刊杂志发起的援助灾民的活动,就足足收笼了近五十万贯钱帛。虽然只投入了不到十万贯,不过剩下的钱帛,本公子又添了一百一十万贯的奖金,下令注资到了关中商会当中,占股达百分之三。

并且成立了一个皇家救灾基金会,专门负责整理和经营这些好心人的援灾资金,而那些老百姓重修的房舍,不但不需要像之前我想的那样要向朝庭贷款,而只需要付出百分之五十的资金,就能够住进新修建的砖混新房里。

另外,皇家救灾基金会的所有财务每隔一季度都会在报纸上避专栏向天下的老百姓们公开,更让那些捐钱的老百姓们看到,他们的钱并没有被人中饱私囊,而是拿去投入运营,并且,提取比例对受灾的老百姓进行支援。

此举极大的减轻了这些受灾老百姓的负担。而更使得天下百姓称颂不已,就连那些不少的文人士子,这一刻,也都跳了南来大唱赞歌。就连孔颖达这老头也跳了出来在报纸上拍马屁,说如今的华夏帝国治下,简直就像是圣人之治

吹吧,一个劲的吹,不过越是这样越有好处,对于国家的统治大有好处。而老百姓们,对于国家,对于朝庭,对于军队,渐渐的多了几分的敬仰和敬畏

特别是那些各地驻军,抢险求灾冲在第一线,为了抢救那些受灾的居民,甚到有超过半数的驻军士兵都出现了冻伤的情况,不过,幸好援救及时,再加上将士们的御寒装备极为齐全,即便如此,仍旧有超过一百七十名士兵因为冻伤目前还住在医院里。

而根据我签署的命令,所有参与救灾的将士,都获得了通报奖励,而救灾贡献杰出者,被授予了一等功勋章,另外,有超过三个驻军团体获得了集体三等功的奖励。

而被降编为警备五十五军的原新编三十军,在这一次的救灾抢险中,多次的冲在了最前线,可以说他们是玩命的在做,而且交出了一份相当令人满意的答卷,所有人,包括军级的高官都与普通士卒冲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

让本公子很是感动,同时,也为之骄傲,知耻而后勇,方为我华夏帝国的军人。

“陛下,臣可是越来越庆幸,能够追随您了。”看着手中那一份份充满了激情与赞许的报刊,韦云起一脸的兴奋,还有几分的得意,是啊,哪怕是前朝最强盛时,在糟受到灾害的时候,也无法做到这么完美的解决。

更重要的是,驻军能够成为救灾抢险,帮助朝庭收拢百姓之心的有力工具,这在过去是没有人想到过的。

“调动大量的军队,不是为了行军作战,而是为了天下百姓解忧,这仍旧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原本,朕还担心那些将士们想不明白。现在看来,是朕多想了。”我也很感慨地笑道。

韦云起摇了摇头。“那是因为陛下您弄的那个政治员工作体系做得好呀。过去,臣以为陛下这么做颇有些多此一举,可是现如今,臣才明白,军队正是明白了自己的存在价值,还有责任和义务,才能够坚决地成为国家的脊梁……

不光是韦云起,很多人都不理解,都不认为本公子这么做能够有什么好处,甚至有些人还觉得我这是多此一举,在一些人的眼里,军队就不该有思想,如此一来,才能够服从朝庭的领导。

但是本公子却坚持,继续推行着参谋和政治委员以及宪兵成为军队的组成部份。如今的军队,绝对是铁板一块,而且是完全地忠诚于帝国的铁板。

正跟韦云起说着话的当口,外面传来了禀报声,西突厥汗国的使节,西突厥汗国北部可汗阿史那尔今觐见。

在我首肯之后,便看到了阿史那尔今兴冲冲地走入了大殿,然后,朝着我深深地施了一礼:“突厥汗国北部可汗啊史那尔今,奉我们大可汗之命,前来觐见中原皇帝。”

“可汗怕是等急了吧。”看到这家伙看到了我时那显得有些尴尬的表情,我不禁笑了起来,朝着这家伙很是温和地笑道。当然,在这个时候自然要保持住一代帝王的矜持与骄傲。

这家伙于笑了两声,然后很是恭敬地呈上了国书,还有礼单。旁边的侍卫先接到了手中打量了一番,然后递给了走上前去的韦云起手中。

“一百匹大宛母马,另外还有十匹种马,另外还有波斯宝刀十口,铜一万斤,香料十车……这份礼物可不算轻啊。”韦云起接过之后,一面看,一面啧啧有声。

嗯,我最在意的还是那些大宛母马和种马,现如今,本公子正在大力的推行着马群饲养。倒如,普通的马匹现如今已经转移到了西秦地区进行饲养和放牧,而之前获得的大宛马,目前仍旧放养在韩城县的山谷里。

虽然有大宛牧人精心的照料,但是到现如今为止,数量也还没有超过七十匹,现如今,西突厥倒真是给我送来了一份大礼。有了这一百匹母马和十匹种马,相信,用不了十年的时间,将可以在华夏帝国境内,形成真正的可以自然繁衍生息的大宛马族群。

而韩城马现如今也同样都集中在韩城县的山谷里饲养。嗯,这种马业已经成为了本公子心目中最佳的重骑兵战马,现如今,花了大价钱,从东突厥所收购到的韩城马总数已经超过了五千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