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调教女王 > 第五百六十三章 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

调教女王 第五百六十三章 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

作者:晴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3:4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像啊,我怎么觉得这小家伙的脸要小一点,旁边那个的脸要大点,应该是脸大点的是哥哥吧?”瑶光妹子举起了怀中的奶娃子打量了两眼之后,很是犹豫地道。

“不会吧?青霞觉得这小家伙的身子好像要轻,老二应该要比老大轻点才对。”青霞姐的回答,彻底让本公子风中凌乱了。

这个时候,进了房去慰问了英雄母亲李氏的娘亲走了过来,看着这两个小奶娃子,也同样是两眼迷茫。“乖乖,这两个小子怎么全长一副模样,这该怎么分大小呀?”

所有人都脑袋齐齐上下晃动不已,太难分了,难道说得使得最古老也是最经典的分辨法:点兵点将不成?

这个时候,李元芳的娘亲刘婶终于从房里走了出来,看到我们一大堆的人围着两个奶娃子发呆,不由得有些好奇地道:“夫人,公子,你们这是在于嘛

“那个,刘婶啊,这两个小家伙,谁是李复旦,谁是李清华?”本公子于笑了两声硬着头皮问道。

刘婶先是一愣,顿时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不由得笑了起来,上前一步,掀开了其中一个奶娃子的包裹一打量,然后很肯定地道:“公子,这便是老大李清华。”

“咦,刘婶你这是怎么分辩的?”本公子不由得好奇心旺盛地问道。

“公子您自己一看便知……”刘婶似乎不知道该如此解释,退后了小半步,有些哭笑不得地道。一票人全都凑到了近前一瞅……靠,这小家伙的小**位置上,长着一枚黑痣,本公子好奇地掀开了另外一个奶娃的布一看,果然,那家伙小**上很是于净。

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种很是奇葩的情绪上,本公子更是哭笑不得,李元芳咧着嘴,就像是那刚刚被人拿十个鸭蛋塞嘴而脱臼了的模样,两眼直勾勾的望着老大那有个小黑点的小**。

俺婆娘一脸古怪,想笑又不好意思笑,眼珠溜溜直转。本公子摸着下巴,肚子差点就要憋出内伤,以后这两孩子要是成天搞破坏,还真是没办法分辨是老大还是老二于的。

哪怕是想要人脏俱获,也还得抓住人了脱裤子以辩真伪。以后李元芳就更悲催了,当爹的总不能老叫错自己孩子的名字,难道说每一次叫孩子之前,先得脱了孩子的裤头看小**上有木有黑痣不成?

“元芳,日后,你的苦日子怕是……哎呀,娘您于嘛?”本公子正欲兴灾乐祸的当口,就感觉到了耳朵一疼,娘亲的大力鹰爪功发威了都。

“臭小子,别胡闹,没看元芳这小子都这副模样了,你还想着落井下石不成?”娘亲瞪了我一眼嗔道。本公子只能灰头土脸的赔笑不已,倒是两个婆娘一点也不体贴俺这位夫君,吃吃吃的偷笑不已。

一个清华,一个复旦,这要是在二十一世纪,听到这俩名字,绝对能够感受到父母的那种苦心,但是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人明白这两个名称的份量,唯有我自己,这样的乐趣不能与人分享,实在是有些憋得难受,但是却也没啥办法。

我总不能告诉我的婆娘,让她们了解二十一世纪的名牌大学的重要性,嗯,说不定她们没弄明白什么是清华复旦,倒会认为本公子是不是发烧说胡话了

这个时候,孙思邈也终于来到了长安,而李医生把孙思邈送到了在我家不远的巷子里,本公子自己花钱给孙思邈购置的院子之后,飞快地窜回了府里,搂着两个外孙亲个不停,那张一贯严肃的老脸此刻就像是绽放的菊花。

而我听了李医生的禀报之后,赶紧窜出了府,前往隔壁的府邸拜访孙思邈。嗯,李元芳刚刚喜当爹,自然是要留在府里边,至于婆娘们,也全都留在了府中,我只是领着一票护卫就窜往旁边的院落。

“陛下怎么亲来了,小道有失远迎……”似乎正在打扫卫生的孙思邈仍旧穿着一身灰扑扑的道袍走了出来迎接道。

“无妨,对了孙真人,这院子可够,若是不够,朕再给你另外换一套府邸。”我扶起了孙思邈,步入了府邸,这幢府邸并不大,但是却也是中规中举的三进的院子,前中后三个院子都有蓝球场大小,在长安城内,也算是中等的府邸了。

“够,远远够了,莫说是贫道一人,就算是住上三五十人也不嫌挤。小道在此,多谢陛下厚爱了,此府邸实在是太大了些。”

“大些也无妨,真人莫要忘记了,当日朕可是有言在先,到时候,真人若是要著书,自然不可能自己一人劳作的,府邸大点,也好便于真人使用。”

“多谢陛下美意,小道就厚颜愧领了。”孙思邈感激地答道。

“无妨,对了,若是还缺什么,真人只管开口便是……”来到了前厅内,自有人奉上了茶点,嗯,送给孙思邈的可不光是府邸,另外还有几名仆役,总不能让孙思邈吃饭洗衣这些事还得他自己于。

我最希望的就是他能够把全副的精力都放在教书育人和著书立说上。而不是放在洗衣服洗菜这些琐碎的事情上,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才对。

每一位专业学者的时间都是十分宝贵的,我可不希望他们把时间都浪费在一些对于他们的研究没有丝毫助益的地方,当然,锻炼身体不算。

聊了一会之后,我让身边的护卫拿来了一大张图纸,我递到了孙思邈的跟前。“这是未来帝国大学堂的规划设计图,才刚刚弄好没几日,既然真人到了,顺便请真人看看。”

“规划设计图?”孙思邈不太明白地重复着这个新名词,目光落在了图纸上之后,就再也挪不开了。

这是一张包括了整座长安城在内的规划设计图,未来的帝国大学堂将不会建在城内,而是在城西北角处,这一带,有一个湖泊,还有一大片的湿地。

我准备将这一大片大约有后世的清华大学大小的土地全部划归给大学堂,另外,旁边的两座矮山也一路划了近去,使得大学城的总面积足足达到了十二平方里。也就是九十顷地的大小,换算成公顷那就是六百公顷,绝对是超英赶美,嗯,反正后世的清华大学占地面积也没这么大。

这就已经接近长安城的十二分之一大小了,看到了这样的设计图,他孙思邈不大吃一惊才怪。

而因为这一带恰好位于湖泊边上,地势平坦,这里原本是杨广准备用来修建宫殿群的地方,但是现在,本公子可没有那闲功夫去修什么宫殿群,更没那闲钱去弄那些玩意。

而是希望能够创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毕竟位于长安城内的国子监和太学的地盘虽然也很大,但是已经不足以满足本公子所要求的综合性大学的教学需求。

所谓的太学其实也就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其来历可以从西周时期追述

西周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汉武帝设置“太学”也是承袭了传授儒家经典最高学府的功能。而西晋初立“国子学”旨在突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的功能,北齐称之为“国子寺”。

西晋晋武帝咸宁四年初立国子学。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之始。《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记载:“咸宁四年,武帝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者,若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试。”国子学限五品官以上贵族子弟方可入学。但国子学在西晋并不景气,尤其是西晋末年以后,时兴时废。后北齐改称“国子寺”。

隋开皇初年,决定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开皇十三年93)国子寺不再隶属太常,成为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复名国子学。

大业三年改称国子监,监内设祭酒一人,专门管理教育事业,属下有主簿、录事各一人,统领各官学,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各官学的博士、助教、生员皆有定额。据隋书・百官志下》记载:博士:“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助教:“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学生:“国子一百四十人……”。国子学与太学并立,是专门研习儒家经典的经学学校。

太复杂,也太令人摸不清头脑,更重要的是,不但教师少得可惜,学生也同样少得可怜,而且所授的知识科目也少得令人无语。

当然,教授的科目越少,学生们是越高兴,至少在后世本公子恨不得学习期间只有一两门课程,其他时间都是让同学们快活的在地里撒野的休息时光。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嗯,朝庭机构改革之后,国子监已然改称为教育部,而不论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又或者是算学这一系列的官学学院已然进行了合并。

这就是帝国大学堂的前生,即使把所有的学子拢到了一块,也不以一千人,而且所有的老师加在了一起,嗯,这更奇葩,不足五十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