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调教女王 > 第四百二十九章 李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调教女王 第四百二十九章 李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作者:晴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3:4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公子您放心好了,这段时间,正在加紧修从韩城县至五交城的水泥马路,目前已经修建了近三分之一了,毕竟咱们可是劳用了近五万劳力来修建。另外,就是延安郡的老百姓们因为战事而被摧毁的房屋目前正在加紧修建。幸好那位武大商人的木材送来得及时,大约有三成的房舍都已经可以勉强住人了,其他的都正在加紧修建,不然,冬天一到,延安郡的老百姓可就要挨冻了,而且到时候工期最少还得因为天气拖延三个月。”

“哦,原来是那位武士又来了是吧,幸亏有他,不然,说不客延安郡的老百姓只能暂时迁往他处,以渡寒冬了。”本公子不禁笑了起来,武士不是别人,正是日后武则天这位华夏王朝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的老爹。

从我来到了韩城县开始,这位著名的大木材商人就跟本公子常有往来,因为韩城县的大跃进式发展,正需要大量的木材,比如韩城县的船厂,其中百分之八十的造船木材,都是由武士提供。

而第一次见面,知道了这家伙的名字之后,本公子就开始刻意的跟这家伙结交,嗯,不为别的,就为了二三十年后他家的闺女。当然,本公子这样的正人君子是不会于扒灰的事,前头跟别人的老爹斩鸡头烧黄纸,一扭屁股就去娶自己好弟兄的闺女来当小妾。

我开始为自己的后代作打算,嗯,给俺的儿子啥的弄个娃娃亲神马的,嘿嘿嘿,虽然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本公子对于包办婚姻持痛恨态度,但是,包办自己儿女的婚姻,肯定会让本公子有着强烈的成就感与历史代入感,历史将会因为本公子猥琐的手段而将发生更多的改变。

女皇帝或许就不会有了,不过没关系,武nn当不了皇帝,还是可以当丞相的嘛,咦……或许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有时间咱得好好琢磨琢磨。

“嗯,带来了两百车木材还有其他咱们所需要的材料。”青霞姐点了点头道:“另外,武先生还有事要求见公子您。”

“见,让他进来吧。”我捏了一把青霞姐温润如玉的小手,坐直了身躯道

不大会的功夫,一位中年老帅哥风度翩翩地出现在了我的跟前。“士见过齐国公。”步入了厅中,武士便长施了一礼恭敬地道。

“我说士兄,怎么都交待你多少次了,你我乃是致友,何必致意于这些虚礼,快快坐下,青霞,让他们快上酒食,本公子要会贵客。”我很是无奈地站起了身来回了一礼道,这家伙哪都好,就是太客气,或者是因为长年跟那些官员交际的原因,所以,很是小心翼翼。

不过我可不是那些官,对于我而言,这武士不但是我的未来儿媳妇的爹,更是本公子的一个重要臂助。

“士兄,怎么这一次你亲自过来了?”我亲自给武士斟上了热茶,笑问道。

“山西之地,乱作一团,幸尔唐国公大事成矣,可惜,现如今,唐国欲入关中,却为贼所阻,而且背后又有梁师都和刘武周虎视眈眈,进退两难哪……”武士道了声谢之后抿了一口笑道。

“不会吧?”真的假的,我记得历史上李渊很顺利才对,一起兵,就屁颠屁颠的往关中冲,愣是让他给冲进来了,诸雄一个二个就像是一群二傻子一般愣头愣脑的目送着雀屏大叔华丽的路过,就差没掏出黄手帕欢送了。

“国公,呵呵,贤弟有所不知,你前些日子,不是方击败了梁师都吗?那梁师都南下不成,便挥师东进全取离石全郡,大军进逼楼烦郡的岚城县,距离太原不过两百来里,而那原本撤军回马邑的刘武周,得败于窦建德之后而归附的宋金刚之助,经宋金刚之谋划,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之策,再加上梁师都大军已然进至楼烦,有意晋阳。

原本只想做个边地王的刘武周这才再次南下,连破数县,而今更是屯兵忻口,虎视晋阳。而原本平定周边之后意欲南下直入关中的唐国公不得不停下脚步,严加戒备。”

武士不大会的功夫,就把原由给我解释清楚,我这才恍然,搞半天,居然是因为本公子一大脚踹在了梁师都的屁股上,把这家伙给踢到了楼烦郡一带。再加是刘武周也觉得与其在边地玩,还不如入主中原,尝了尝皇帝的味道。

于是,两条恶狼全都扑至了晋阳附近虎视眈眈,李渊虽然如今有兵马七万之众,但是,刘武周和梁师都也绝非弱者,二打一,绝对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如今只能在晋阳一带对持。

“如今,唐国公虽然拥兵七万之众,但是却要防备虎狼之敌,而将士衣甲不全,武器缺乏,虽然据晋阳这等坚城而守,倒无大碍,只不过,南下西进之策,只能缓行了。”武士不禁感慨地道。“倒是贤弟你,以韩城县一县之地,连取数郡,北败梁师都,南拒卫玄,生生打出了一大片疆域,便是唐国公,亦是份外佩服贤弟你呀。”

“此次前来,除了押送那些材料过来,以助贤弟之外,还有一事想要请教贤弟。”说到了这,武士从怀中取出了一本书,嗯,用纸印制出来的书册,而封面上,几个显眼的长孙体汉字:君主立宪论。

“此书册,武某已经看了不下十遍,想不到贤弟居然能够写出这等奇书,若是有一天,我华夏,能够有这样的君王,愿意与臣民共尊约法,那么,天下当可成清平盛世矣。”武士爱惜地抚着书册的封面,一副犹如欣赏稀世珍宝一般的表情。“特别是这一条:除非经过法官进行的法律审判,或是根据法律行事;否则任何自由的人,都不应该被拘留或囚禁,或被夺去财产、被放逐或被杀害……武某相信,百姓们,又或者是商贾之辈,定会欢欣鼓舞。”

“可问题是如今之天下,群雄逐鹿,诸雄皆是独断专行之辈,焉会与臣民百姓共尊约法不成?”

“我在书中所提到的英吉利国,不已经做到了吗?”本公子抿了一口茶水笑道。这个时候,韦云起与韩世谔恰好来寻我有事,于脆就蹲在一起,对于《君主立宪论》展开了探讨。

这本书,出自本公子的手笔,不光是给了这票狐朋狗友,韩城县的诸多学校,更是将此书设置为政治学教材。嗯,俺于的,俺强烈要求于的。

对于此书,不论是韩世谔、韦云起,又或者是韩雄或者是杨琼,他们都是亲身经历了大隋朝的强盛直至衰落的人,而书中,正是以汉朝、隋朝为例,用大量生动而又活生生的现实来举例说明,让他们很容易就读懂了本书之中的内容。

甚至于李家兄妹、刘宏其等人,本公子也是一人一本的送,就连李渊还有窦女王本公子也送去了此书。嗯,反正这些家伙都很喜欢本公子的各种作品,倒是没有想到过,本公子会写出这么一本关于政治体制变革的书册来。

李建成前段时间来了信,对于此书甚是推崇,但是他认为,谁当皇帝,都不会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让皇权受到严格的制约,这对于帝王,是极大的羞辱。

至于李世民的意见没有李建成的偏激,比较中恳,认为如果皇帝能够与臣民约法,那么倒有一些像是西汉之初,虚君实相的方式,只不过帝王不管事,而依靠的是宰相,而当执政发生了错误之后,至少可以通过换相来纠正,而不会因此而动摇皇权。

一句话,我不于事,出事别找我。而且,如果真的三权分立,那么,监督权在民众的手中,而执法权在朝庭的手中,至于立法权则在议会手中。

议会作出规定,而朝庭负责实行,而由民从来负责监督实施,如此一来,的确比朝庭的那几十个御史要管用千百倍。而皇帝仍旧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领袖,如果他有什么想法,可以颁布,交由议会审核,议会有权驳回,一旦通过,将会交由朝庭执行。

而帝国最高法院,将会独立于朝庭之外,但是他们则会受到民众、议会还有朝庭的监督,可以说,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

嗯,李世民的想法,让本公子很是欣慰,不愧本公子这几年给他洗了不少脑,至于李建成那货,嗯,不管他了。

而瑶光妹子更是高举同意大旗,认为本公子所写的这本书,完全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她愿意跟本公子夫唱妇随。至于李渊,这老家伙只是表达了谨慎的赞赏之外,屁都没放一个,而窦女王,这段时间一直在韩城县。

在安顿好家人之后,窦女王就似乎打定主意先不离开了,也是,反正想离开也很困难,北面是梁师都的地盘,而其他方向都是朝庭的地盘,很危险。

所以窦女王安心的在韩城县住了下来,而经济在韩城县各处晃荡,反正除了几个机密的工厂之外,其他地方都不会阻拦俺这位未来丈母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