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调教女王 > 第三百二十章 招募流民,越多越

调教女王 第三百二十章 招募流民,越多越

作者:晴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3:4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你们的动作够快的,原本我还以为能够有五万石就了不得了,倒不想,已经储了八万石。”看着那比周围要高出三四尺,顶上用了油布毛毡和稻草盖住的地下粮窑,我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过,这还不够,设法再多从其他地方多购一些粮草过来,希望在明年年末之前,存够一千万石以上。能办得到吗?”我回过了头来,朝着郑晔小声地问道。

“小的以为,现如今战乱纷纷,此时想要像今年一般的大肆购粮,怕是不太可能了,何况现如何的战乱业已经波及到了河北河南之地,这三个月,我们能够收集到的粮草,已经不足百万石,乐观的估计,到明年秋末,应该可以存够。另外,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在韩城县购得了平整的荒地七千亩……”说到了这,郑晔有些迟疑地看向了我。“虽然这些荒地足够平整,但是,若是想要耕作,我们的人手不足。”

“无妨,能凑多少就尽量的凑多少。至于缺少耕作的劳力,这个不难,不过这事怕是要托附于你,乘着这冬天和春初,给我设法的去弄人来。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招募流民。反正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缺,唯一缺的,只是人口。流民的数量不限,越多越好,知道吗?”我拍了拍郑晔的肩膀之后小声地道。

“公子放心,小的知道该怎么做了。”郑晔很是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如此,有了足够的人力,这七千亩荒地,当可变成良田。”

我回过了头来,朝着李元芳问道:“对了,不是今年说还会有一只突厥商队到来吗?知道他们走的是哪一条线路不?”

“回公子,他们走的是晋阳,据估计,应该还有大半个月,可到洛阳,现如今,怕是就应该在晋阳附近。”李元芳微微一愣,想了半天之后,肯定地道

“那行,立即传消息给老管家,派人去接应,马匹就不用再去东都洛阳了,直接运到这里来,至于酒,那得他们自己去东都找老管家要去。”我想了想之后郑重地吩咐道。“这一次突厥商队带来的马匹,全都留下,本公子有大用

李元芳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不大会的功夫,一名部曲走向了商行的里间,两只信鸽,从那里的鸽笼里边飞出,朝着东都洛阳的方向飞去。

“公子,咱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现在过来的工匠有三十多人,总不能让他们天天都呆着啥事也不做吧?”郑晨在旁边小声地询问道。

“第一件事就是从县城里边招募人手来,先修石灰、水泥窑,对了,还有砖瓦窑也得先修起来。等到时候有了流民,就先让他们去于这些事情。咱们没有耕牛也没关系,再跟老管家说一声,把那种马耕作的重犁给我打造三十副,然后直接给我送过来。”我想了想之后,做出了决定。

马耕这玩意汉代就有了,现如今本公子新来乍到,在书本里边看到了这玩意,于是很好奇地让那些府里的铁匠给打造了出来试验了一番,不得不说这玩意的确很不错,很奇怪为毛没有人使用,一跟老管家打听才知道,哪怕是大隋王朝,马匹仍旧属于稀缺货,打仗需要马,运输需要马,而中原之地,又缺乏产马之地。所以,至汉朝以后,马耕就渐渐的消亡。

所以,马耕没办法流行开来,更何意,马耕要使用,也只能在北方旱地使用,南方用是这玩意完全就是扯蛋的,那只有耕牛才行。

不过现在经过了本公子严格的勘察和科学的计算,韩城县虽然七山一水两分田,但是这两分田都完全处于地势平坦的地带,而且这里人口稀少,采用马耕大有用武之地。

而且这里的土地足够肥沃,其实只要深耕,施以有机肥,别的不说,在现在那种产量翻上一番那是岗岗的完全没有问题。

这个时代的粮食收成,完全得看风水,呃,不是,是看土地的肥力是否足够,我看过俺家的佃户的种田方式,每当秋收之后,就会把那些稻草拿来烧成灰,然后撒在田地里,号称是肥料,汗死,这样的农家肥我记得在我十岁出头的时候,还能够在农村见到。

烧麦杆,高梁杆啥的,都是烧了之后,然后倾散在田地里边,作为一种肥土的材料。等俺长大了,才知道这叫有机肥,不过这种有机肥的肥力实在是太过低下。

不过等俺在乡镇开始工作之后,那里搞了一个有机肥示范基地,减少化肥以及农药的使用,有机肥种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虽然比不是化肥,但是也比那种未经处理过的农家肥的效果要好得多。

本公子带来的那些部曲和工匠,都已经安置下来,而根据本公子的吩咐,五天之后,十副马耕所使用的重犁挽具还有一应的工具,已然随船抵达了韩城县,得到了这玩意儿,冬季深耕作业,终于可以开始了。

在这里购得的七千亩荒地,在过去,是有人耕作过的土地,但是随着战乱频发,韩城县的人口大量减少,使是这里的土地荒废了近半,本公子所购得的这七千亩荒地花的钱不多,因为已经荒芜了许多年,据韩城县的老农所言,至少已经荒废了近百年之久。

不过,落到了本公子的手里边,那绝对是宝,人手不足?没关系,本公子马多就成,记得当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是因为地广人稀,但是又缺乏重型农业耕作机械,怎么办?

于是采用的四马重挽马拉犁,一天可耕作八十亩地,隋朝一亩只相当于后世的零点七亩,也就是说,四马重挽马拉犁,实际每天可以耕作百亩田地还有余,比起牛来,不知道要快上多少。

而本公子试制作者出来的重挽犁,可不是照般古代的,而是结合了后世我所见识的马拉重挽犁所打造出来的,效率和耕深,都能够达到种植业所需要的要求。

只需要五套这样的重挽马拉犁,这七千亩地,只需要花上十二天的时间,就能够全部耕作完毕,另外,那种还能播种的三脚耧车也给弄了出来。

三脚耧车,按照史载,三脚耧车需要一牛两人的劳动力,而一天就能够播种一倾地,也就是一百亩。

也就是说,让重拘马拉犁,配合三脚耧车,十二天,连耕作和播种一块都能弄完,足可见这有多牛叉。完全就是手工业时代的半人工式机械化作业。

很遗憾现在已经是冬天,所以运来的那些农业机械,除了马拉重挽犁之外,其他的都只能抹上了牛油之后扔进了仓库里边存放。

不过,乘着这个时代,先好好的开垠这些荒田,把土壤翻起来经历了风霜雪雨之后,等到来年春天之后,才好耕作。欣赏马耕,不得不说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看着李元芳那些家伙驾驶着这玩意在荒田上疯跑,肥沃而呈黄褐色的泥土被翻起,带起了草屑四下飞扬,看着那被深翻的土地越来越多,本公子的心情是越来越舒畅,就连那扑面的寒风,似乎也被这热火朝天的场面给驱散了不少。

“公子,该回去了,这会子可是您在衙门里做事的时间。”身畔,身披着一件皮裘的青霞姐小声地道。我这才省起,现在已经快要到办公的时间了,得,赶紧冲李元芳这厮招呼了一声。留下了人手之后,带着二十来个部曲,纵马匆匆地往那韩城县县衙赶了过去。

回到了县衙,跟那已经蹲在县衙里边的县丞和县尉打了声招呼之后,蹲坐在软榻之上,询问起了这二位有什么公务需要处理?

接下来,又是一堆鸡毛蒜皮的事情,东家丢鸡,西家丢狗,王二麻子跟赵三打架斗殴,刘七跟八因为田产的纠纷,闹到了请官衙裁决。

另外还有就是本县的老忤作因病告老,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儿子赵屠户继承家业。看得本公子眼冒金星,这些怎么看都像是报纸上的各种八卦,如今全然都发生在我的眼前。

另外就是,差役明年应该怎么先派,嗯,这个时代的差役都是由老百姓轮流来当差,所以既叫做差役,又谓之役差,而县衙里边,不管是看门的,还是打板子的,又或者是街头维持治安的,皆是这些人。

除了这二位,还有主簿、书佐之流,也是杂七杂八的事,本公子又继续开始的一天的麻木工作。还好,虽然诸事凡杂,但是,本公子一般只是主管分派,比如把打架斗殴的事情扔给县尉,把田产的纠纷扔开了县丞,真正需要我处理的事情并不多。

主要是本公子不是揽权的那种人,把一应事务处置完之后,假巴一二的看了一会摆在我案桌上的一些公文,磨磨蹭蹭半天,终于熬到了终于,摸了摸已经空瘪的肚子,本公子冲青霞姐勾了勾手指。青霞姐心领神会地步入了办公所在。

不大会的功夫,一堆美食佳肴出现在了案几之上,不但有我喜欢吃的烤乳猪和烤鸭,还有几盘时鲜素菜,膳食搭配得很是均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