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调教女王 > 第二百二十章 粮食,未来最重要

调教女王 第二百二十章 粮食,未来最重要

作者:晴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3:4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不管怎么样,只不于扰到物价的情况之下,继续购买粮食。对了,那些储粮的窑修得怎么样了?”我点了点头,又继续问下一个问题。

“回公子,洛阳城外面,咱们的庄院,修了十个大窑在别院里边,如今已经快要竣工了,根据工匠们的估算,用水泥修造出来的储粮窑,要比不用水泥的储窑储藏的粮食更能久储,而且每窑可储粮食达万石(担)之巨,足足比洛口仓的大窑,还要多出两千石的储量。”

“而在长安城外,咱们的庄院里,也修了十个大窑,也是按照这样的格式修筑的,一旦竣工,可储量达十万石之巨。”

郑晔的回答让我稍稍安心,就连齐国公府,也就是我家里边,就在本公子的院子里边,也修了五个大窑,可储粮五万石的大窑。

因为我很清楚,一旦战乱开始,粮食必将会成为最紧俏的商品,或者说活命的必须品,甚至会比黄金丝绸这些贵重物品还要金贵。不过,本公子的这些储粮窑加到一块,最多也就是二十多万石,记得俺的历史老师曾经说过,隋唐时期的一斗约合现如今的六点二三公斤,去掉零头,那么一石大约是六十二公斤,也就是一石是一百二十四斤左右。

二十万石也就相当于是两千四百八十万斤粮食,折算成公斤数,也就是一千二百四十万公斤,看起来数字很大,才相当于是一万两千四百吨粮食。

而按每个人每天需要消耗一斤粮食,二十万石粮食,只能供应十万人,每天一斤粮食,吃两百来天。不够,远远达不到我所需要的数目。

“嗯,加紧存储粮食,记住了,在今年夏末之时,必须把这些粮仓给我塞满它们。另外……嗯,在长安的周边县州,要保证每一个县,都有一个粮店,而且,每个州县,都至少给我弄出四到五个储粮窑,在今年冬天之前,塞满它们。注意了,那些储粮窑,只能交给咱们的庄客去修,绝对不能让那些当地人知晓我们在做什么,而且最好都修在偏僻一些的地方,派人看守。”

“公子,您……”听到了我这个庞大的计划,郑晔不由得给我吓了一大跳。“公子,修建这样的储粮窑,倒是花不了多少时间,只不过耗费不小。而关中沃土,常年丰收,百姓们手里边的余粮是不少。就算是咱们大量收购,价格最多也就是八十钱一石。可问题是,想要把关中之地十数州县所修筑出来的粮仓,都填满,所耗费的巨资和人力,怕是最少也要数十万贯。而且每个储地都要遣人看守的话,所耗费的人力也绝对小不了。”

“何况关中之地,义仓制一直未废,咱们储藏了那么多的粮食,就算是遇上了灾害之年,怕是三年五载也难以售光。”郑晔从经济的角度朝着我苦劝道

听到了这话,本公子这才恍然,何以老李家取下了关中之后可以制霸天下,粮食,怕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而同样,王世充这样的无能之辈之所以能够据有洛阳,傲视群雄,亦是与洛阳周边的那些洛口仓等粮食有着莫大的关系

认为本公子开粮店只是为了做生意,可问题是我能够告诉他真实的原因吗?河北郡、冯翊郡、上洛郡、弘农郡。还有十来个县,如果能够把这些地方都布满粮仓,那么,这些粮食,至少能够救活数十万人,是的,至少是数十万人,熬过将近一年。

而且,有了这么多的粮食,再加上关中沃土,在战争之后,存活下来的百姓,将会更多。不管怎样,我都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就是要乘着今年和明年两年的时间,能够存储多少粮食,那就拚命存储。

“郑晔……”下定了决定之后,我抬起了头来,双目落在了郑晔那张急迫的脸庞上。“你在府内做事,也将近十年之久,虽然,我才回到府中,不到一年,但是,你觉得我会做徒劳无益之事吗?”

我的话,让郑晔陷入了沉思,旋及,他深吸了一口气,昂起了首来,肯定地答道:“不会。”

“那就按照我的命令去执行,不管有多困难,你都要替我,把粮仓修出来,把它们填满,我不问过程,我需要的只是结果,不要问我为什么,相信,用不了三年的时间,你就会知道原因了。”

“既然公子执意,那小的一定会努力做好,请公子放心。”郑晔没有再说什么,朝着我深深一礼之后,肯定地答道。郑晔就是这点好,虽然会提出自己的疑惑,但是,只要我下定了决定,他就会严格执行,因为本公子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还没有哪一件发生过误差引起过损失。

“嗯,辛苦你了,先回屋去休息吧,事情多的是,不急这一两天,休息好了再出发就是了。”我笑着挥了挥手,等他离开之后,本公子的眉头又不得不再次紧紧锁起。

大业十四年,杨广才呃屁,现在已经是大业九年,看似还有五年的时间,隋朝才会倒塌,可实际上,从大业七年开始,因为杨广在山东的扫地为兵策略,已经开始造反了,相信到了明年的时候,怕是造反的大军将会越来越多,而朝庭对于地方的控制力也会被渐渐地削弱。

去年的时候,粮食的价格,不过是四五十钱一石米,而今,却已经需要七八士钱,才能获得一石米,虽然这样的价格仍旧是相当的便宜,但是我很清楚,再过几年,一石粮食,怕是花上一贯钱,都不见得买得到。

而今,杨广业已经率领数十万大军,再次北上,前往征讨高句丽,俺老舅也已经随军而去,至于杨玄感这厮,已经奉杨广之令,领军往黎阳督运粮草。

我知道这厮肯定不会乖乖的把粮草给送到杨广的手上,也就是说,杨广第二次北征高句丽的壮举,将会因为杨玄感的叛乱而失败,或者说,只能跑去辽东溜跶了一圈,然后又灰溜溜地窜了回来。

然后,杨广把杨玄感给宰了,又开始继续谋划第三次远征,一想到了这,本公子恨不得能够亲手掐死杨广这丫的,难道他就看不出来大隋的天下已经风云涌动了吗?

就为了点脸面,把上百万人拿去辽东送死,更让无数人死在之后引发的战乱当中。要是本公子有玄幻位面或者是仙侠位面的技能,早把这丫的给剁了,省得让本公子闹心,让华夏民族闹心,让历史长河闹心,让那个把我送到这个时代的时空管理局人员闹心。

“哥,那你能告诉我原因吗?”方才一直安安静静坐在我身边不言不语的妹子,小心翼翼地将我递过去的那些资料分名别类的摆进了那一个个的格子里,以便以后查阅。

“哦,你也想知道原因?”我不由得一愣,回过了头来,冲妹子笑道。

“有些好奇,若是哥哥你觉得不方便说就别说了,总之,我相信哥哥你,这么做,一定是有原因的。”妹妹冲我嫣然一笑,继续整理着那些资料。

“乖妹子,你觉得,陛下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北征高句丽,对于国家而言,有没有好处?”我看着业已经满了十三岁的妹子,舒展的秀眉,水亮而清冽的大眼睛,尖巧的瓜子脸,一颦一笑,都显得那样的楚楚动人,让我不禁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慨。

“好处?我没发现能够有什么好处,我只觉得,天子这样做,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更何况,当初就像哥哥你说的,为了脸面,起兵百万,让将士们在异乡苦战,还害得那些因为劳役而缺衣少食的百姓造反,根本就是得不尝失的蠢事。”妹子虽然恨恨地说,但是声音却像是那快活地穿梭在林间的百灵鸟一般。

“不错,妹妹你想必也该知晓,如今山东糜烂,军无战心,而天子却不顾朝庭文武的苦谏,执意北征,如此一来,天子领军在外,而若是朝庭之中,有对天子举动不满……你觉得,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这话让妹子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哥,你的意思是说,朝中的重臣会谋反?”妹子有些不确定地低呼道。

“这个可能性,占到九成。”我十分肯定地道。“而若是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么,我大隋朝,必将陷入长久的动荡之中,而为兄,不得不早做准备……”

“妹妹,记住了,为兄说的这一切,一定不要说出去,知道吗?”本公子虽然告诉了妹子,但是仍旧记得这些事真要流传出去,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又赶紧交待了一句。“特别是为兄修筑粮仓的事情,更是任何人都不能说,懂吗

“嗯,好的哥哥你就放心好了,我绝对不会告诉外人。”俺妹子举起了手,一脸的认真和坚决。

“那就好。”我点了点头,很是欣慰地道:“走吧,咱们去看看外婆和舅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