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称霸地球星二号 > 第0007章、又当教书匠

称霸地球星二号 第0007章、又当教书匠

作者:小南瓜一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14:50:05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宫公子,你说的太好了!不愧是进过洋学堂、见过大世面的人啊,老夫我佩服佩服!以前我对西学还比较反感,后来我才发现,也许只有像宫公子这样学贯中西的英杰才能救我们唐龙国的华族子民了。”

说着说着,任定林又老泪纵横了。

见任定林如此激动,宫大禹也深受感染。

近百年来,曾经有多少的有识之士都盼望着走教育救国这条路,可从来都没有成功过。没想到在这偏僻的穷山沟里,还有像任定林这样一心扑在后辈子弟教育上的痴心人。

“哎,只是我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是在村里的学堂,每日里也只能教教孩子们简单地识识字、数数数。我看城里的孩子们都有新学上,心里羡慕得很。宫公子,如果你不嫌弃,就请你留在我们石泉村,好好教教这些穷苦的娃娃们。”

任定林眼巴巴地望着宫大禹,一脸恳切地等着他回答。

宫大禹一愣,心中不禁一阵苦笑,难道自己生来就只有这个当教书匠的命?

在地球星上,宫大禹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勉强当了教师。

高中毕业时,考虑到家庭艰难的经济情况,为了早日跳龙门、脱农皮,宫大禹无奈之下报考了费用较低的师范学院。大学毕业后,千辛万苦在一所农村学校当上了教师,结果又处处不如意。

现在,宫大禹神奇穿越到了地球星二号,没想到第一个被邀请的工作又是当教师,而且还是一个偏僻落后的穷山村里的娃娃王。

一想到这,宫大禹心里实在憋闷得很。

要在这个地球星二号上实现那个打拼江山、治理国家、统治星球的宏伟梦想,至少也得扛起枪杆子或者拿起笔杆子。

要么金戈铁马,驰骋沙场,要么指点江山、运筹帷幄,那样方显男子汉本色。

即使历史上有从士兵到将军的传奇,但总不能让自己次从一个教书匠开始做起,去拯救一个国家吧?

宫大禹摇了摇头,本想一口拒绝。但一看到任定林那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真切的眼神,他又实在说不出口。

罢罢罢,抛开不切实际的幻想,让自己就从一个小山村的教书匠开始奋斗起吧!

教育救国这条路,别人走不通,我宫大禹一定要把它走通。我不但要走通,还要走出一条阳关大道、创出一片火热的艳阳天来!

“任大爷,难得你老人家看得起我。我宫大禹也是无家可归之人了,我愿意为了石泉村孩子们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听了任定林痛心疾首的陈述,宫大禹坚定地点了点头,答应了这位年迈老人的请求。

第二天,宫大禹就开始了在这小山村的教书生涯。

石泉村的学堂建在村子小河边的土坝子上。

整个学堂只有一溜三间盖着茅草的土坯房里。一间堆放杂物,两间作为教室。教室除了一张木质黑板外,就是十几根东倒西歪、缺胳膊少腿的木桌子、长板凳了。教室外面是一块凹凸不平的泥土地。

这些就是石泉村学堂的全部家当。

听任定林讲,整个石泉村常住人口有五六百人,都居住这柳条河两边狭长的山谷里。按入学年龄计算,应该到学堂念书的孩子应该有四五十人。

可是,由于繁重的苛捐杂税,土匪横行,加之近年来庄稼歉收。大家穷得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谁还愿意花钱把那些半大孩子送到学堂里念书呢?所以,任定林这么多年来都几乎是义务教这些可怜的孩子们。

这些年来,作为既当校长、又当老师的任定林。村里人能给出的报酬,除了过年过节一些微薄得拿不出手的谢师礼外,就是知剩下那一声连一声的谢谢了。

后来,村民们实在过意不去,就一起商议把学堂背后的两亩山地划给任家。让任定林自耕自种,也算是对他辛苦办学的一点补偿。

对于偏远山村生活的艰苦,出生在农村的宫大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当他看到陆陆续续赶到学堂的那十几个学生时,也不禁傻眼了。

这十多个孩子,年龄参差不齐。大的有十五六岁,小的才六七岁,而且全是男生,没有一个女孩子。

这一群孩子还是任定林今天一大早敲着一面破锣,在村子里四处吆喝来的。

任老太爷底气十足地宣告,今天村里学堂来了进过洋学堂的新老师,要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到校。这才三三两两来了这么十四五个学生。

这群孩子们一个个面黄肌瘦,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活像一群小乞丐。而且他们大多数都精神萎靡,有气无力,连目光都显得呆滞,典型的营养不良。

穷啊,这就是贫穷带来的严重后果!宫大禹一阵心酸。

如果连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家长们哪里会有闲心来供养孩子读书,孩子们又哪里有精力安安静静坐在教室里刻苦学习啊?这教育救国又何从谈起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真是颠破不了的真理啊!

尽管心中万分失落,但宫大禹还是强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这些小乞丐一般的孩子们组织进了教室。

宫大禹开始了他在这地球星二号上所教的第一课。不过这一课却不是他昨天晚上冥思苦想、精心构思的内容。

石泉村的学堂有个规矩,学生只上半天课。这些孩子们下午、晚上都要回家帮家里人干农活。

当宫大禹中午回到任定林家时,他老远就嗅到了一股特别的香味。

在任家,一对憨厚的年轻夫妻正在忙活这张罗午饭。这两人宫大禹今天一早就认识了,他们是任定林的侄儿子任元朝两口子。

“宫先生辛苦啦!快请坐!”任元朝媳妇向着宫大禹恭敬地问候了一声,忙着搬出一根板凳。

“任大爷呢?”宫大禹问道。

“我大伯下河抓鱼去了。宫先生昨天救了我家小玉一命,今天又忙着给孩子们上课。我大伯说一定要好好感谢感谢您!”任元朝憨憨一笑,答道。

宫大禹不经意地瞟了一眼这两口子张罗的丰盛午餐。一盘花生米,两盘凉拌野餐,一盘素茄子,唯独的一盘荤菜是辣子炒老腊肉。

由于儿子媳妇都在新林县城打工,多少有点收入。任定林家在这石泉村,还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殷实的小康之家。可他们用来招待上宾的宴席都如此简朴,其他村民家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再联想到今天那些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孩子们,宫大禹不仅暗暗感叹。

“宫公子辛苦啦!我们这穷山沟里没什么好待客的,你可莫见笑啊!”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任定林从外边走了进来。

这老太爷今天腰板挺直,精神矍铄。他挽着裤脚,手中提了一个鱼竹篾,里面有两三尾小鱼,活蹦乱跳的。

“任大爷,你怎么……这如何是好。”宫大禹忽然觉得鼻子有点酸。

任定林,都快七十的老太爷,在石泉村从来都是颇受敬重的读书人。为了招待自己这个外来人一顿午饭,竟然像个渔夫一样不辞辛苦亲自去下河抓鱼。这实在让宫大禹有点受宠若惊。

“不碍事不碍事。山沟里也没几条鱼,凑活着做点酸菜鲫鱼汤吧。”

任定林呵呵一笑,招呼任元朝去处理那几尾鱼。又叫了侄儿媳妇,让她去村长家请村长过来陪客。

“任大爷,您这样太客气了。从今天开始,我宫大禹也是这石泉村的一员了。你这样做,让我这做晚辈的受之有愧啊!”宫大禹真诚地推辞道。

“我们这儿实在是穷啊,也只有这几样见不得人的小菜来待客了。不知宫公子是否吃得惯?”

“任大爷,我也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呀!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凉拌侧耳根了。将一点酸菜坛子里的酸水倒出来,和着洗干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侧耳根拌在一起,再撒点辣子。那味道真是好得没法说啊!”

宫大禹兴趣盎然地指着桌上的一盘野菜点评道。

“爷爷,宫先生今天教了我们一首好听的歌。”一个小男孩忽然从外边飞跑了进来,抱着任定林叫道。

这个长得白白净净的小男孩就是任定林的大孙子、小女孩任清玉的哥哥任清晓。

“好好好,那你唱给爷爷听听!”任定林欢喜得一张老脸开了花,弯着腰对他孙子说道。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任清晓奶声奶气却非常认真地唱了起来。

“好听,好听!宫先生教的的歌真好听,比那些唱大戏唱的还好听!这可是我们石泉村娃娃们学会的第一首儿歌啊!”

任定林捋着花白的胡须摇头晃脑,一副陶醉其中的样子。

听着祖孙俩的说笑,宫大禹一直紧揪着的心终于放松了一些。

不知道此时在整个石泉村,有多少个像任清哓这样的学生在各自家里唱着同样的这首歌谣。

看来,自己整个上午的功夫没有白费啊!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