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一路拔剑 > 第二百二十章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一路拔剑 第二百二十章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作者:鲁西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7:25: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是夜,月圆如轮。

小院之中,凉风习习,郭追新伤初愈,精神竟是尤其振奋,对白泽说了一番日本武术界的现状之后,居然又把话题一转,似是有心又是无意谈起了自家的功夫。

他的拳法虽然不如白泽,但究竟是世家嫡传,两位老师又全都是老一辈的武术名家,见多识广,对于内家拳法的感悟和理解,见解精深,理论精辟,纵使白泽在听了之后,也每每不得不击节赞叹。.

只觉此行实在不虚。

形意拳是内家三大名拳之一,拳法理论经由几代数十位大师潜心钻研,归纳,时至今日不论是练法还是打法,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无比的宏大体系。

能和郭追这样的形意拳大高手毫无滞碍的交流,这对白泽的帮助自然不小。

而白泽得自木道人的拳剑真传,又自行开拓,由外而内,生生把一身外家武功转入内家,这种亲身亲历的过程中每一份对于拳法的领悟和感知,对于郭追而言同样也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经验”。

哪怕这份“经验”,因人而异,不可复制,但郭追却能实实在在的从中吸取到一些,自己以前从未想到过的东西,如果能花上一段时间和精力,把这些见解融入到自己的拳法中去,他停滞了这么多年的功夫,未必就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甚至打破樊笼,真正的踏出最艰难的一步,炼气化神,成为像白泽一样的宗师高手。

随后,白泽又提到了武术中各家拳法向来秘不示人的易筋洗髓之法,“功夫练到上乘之后,不管外家还是内家,练得都是里外**,但在这之中能够真正震荡骨髓。练通最后一步的,据我所知也只分为道家和佛家而已。如同少林禅武合一,有白玉峰重新修订的易筋洗髓经,**密宗有声密法咒。再如道家练气有真言发声之法,你们形意拳的虎豹雷音大抵也是属于这一类的功夫,应该都是靠气血运行,震动筋骨,产生共鸣,才能最终震荡骨髓吧?”

郭追点了点头道:“内家拳说到底都还是以道家的内丹功为基础的,只是拳法演变至今。变化太多,已经不再拘泥和局限于此了。形意拳的拳理说白了外练其形,内合真意,打的就是一个心意,我的形意练髓除了虎豹雷音之外,其实还有心意**拳的雷声发力。

说着,郭追从床上站了起来,随意摆了个三体式稍微示范了一下。果然就看到他胸腹之间轻轻一鼓,明明人站在地上一动未动,但在他的筋骨皮毛间却已经产生了一阵十分细微的震荡。顿时发出如同大猫懒睡时骨肉抖动般的嗯,嗯声,似有似无,却很深成。

然后,郭追把架子散了,接着摆出心意拳里站丹田的姿势,一口气吞下腹去,紧跟着丹田往外就是一动,好像身体里猛然鼓起了一个大包,稍微一动手脚。气息顿时上行,从喉咙里冲出来,发出一阵阵轰轰的闷响,好像牤牛低吼,又似乎夏天雷雨来临前,云层深处传出来若隐若现的闷雷。

“果然是同出一源的功夫。练髓的法门,都是如出一辙。其中只有应用上的细微差别。再仔细的看看,心意拳的雷声是用丹田发音,而形意拳虎豹雷音却是用丹田摧梢发力,至于说哪个更高明一些,却是因人而异了。”

看见郭追接连换了两个架子,鼓动内息,震荡发声,一如虎豹低吼,一如雷声沉鸣,白泽闭上眼睛侧耳倾听,就仿佛是看到了面前正趴着一头吊睛白额的猛虎,虽然趴伏在地,却喘息如雷,气势声威,震荡八方。

郭追的这一套形意练髓秘法,是师傅口传心授,历代以来从来不立文字的真传神髓,教徒弟的时候,师傅也只是以身示范一下,至于徒弟能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秘,那就看自己的悟性了。说是说不明白的。如果强说,反倒是要越说越乱。

白泽一眼就看出来,郭追形意拳的虎豹雷音,是发于丹田,初始时作用在全身筋骨皮毛上的,只有练得越来越精深之后,才能通过声音的渗透,进入到五脏六腑中,最后才能透过坚硬的骨骼,对骨髓进行一点一点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这应该是属于武术中练法的范畴。是养身子,增气力,养生健体用的。

而心意**拳的雷声发力,则是自里向外,虽然同样出自丹田一个地方,但声音的震动却只针对于筋骨和血肉,声音像是水波一样渗透在浑身肌理的任何一处所在,就能使得人筋骨气力,越发强横。

想要练成这种雷声的功夫,就必须有心意拳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的基础,而后使身法高度统一,贯穿一气,内养五脏丹田,和人交手时,心意一动,丹田立刻就能发力,一口真息鼓荡于肺,震动于喉,这才能在最后出于口发出诸如噫、哟、嗳、喝、哈之类的雷声。

而且这种声音,绝非是你自己主动喊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脱口而出,半点不由自身做主。有点练打合一的意思。

“你这种练法挺有意思,虎豹雷音对内,雷声发力对外,既能淬炼五脏,又能增长功力,而且形意拳和心意拳本是一体,练法打法可以交融并汇,不会冲突。如果能始终这么练下去,不出意外的话,三年之内,你就可以练通五脏了。只是这么一来,你等于是人为的分开了内外五行,日后想要再连通内外,使之浑然一体,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

白泽很快明白了郭追这种练法的高明之处,啧啧称赞之余,却也看出了他这种心思背后所要花费的代价。说到底还是因为出身世家,有了无法放弃的牵挂,使得郭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钻研拳术,所以就只能“取巧”,融合虎豹雷音和雷声发力的练法,一方面使自己的功夫可以不断进步,一方面也能给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至于这种方法的后遗症,却明显已经不在他的考虑之内了。

“如果没有今天和你的交流,我的功夫也许永远都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了,但现在我有一种预感,也许这就是我的机缘。”郭追对白泽的话丝毫不以为意,言语中反倒是多了一种轻松的感觉,似乎多年以来压在他心头的一块石头,今天终于落地了。

而他现在所想的,明显也比白泽要乐观的多的多。

所谓“三人行,必有吾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和值得别人学习借鉴的优点和长处,这原本就是不分上下高低的,何况还是白泽这样一个功夫已入化境的宗师高手?郭追固然是耽于红尘,有了许多放不下的牵挂,耽误了练拳,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把自己看的更加清晰和透彻。

他明白自己的现状和短处,就能时时反思自己,想方设法的进行弥补。白泽的出现似乎就给了他一个目前最大的机会。

而相对于白泽,同样的道理也同样适用。他虽然年轻,但因为练拳的缘故,精气入脑,同化了气质精神,早已令他有别于同龄的大学生,与人交往时,一言一语都不受滞碍,直指本心。郭追既然肯用形意拳中最精髓的部分和他进行交流,他当然也会投桃报李,把自己突破宗师境界,炼气化神时候的经验丝毫不落的双手奉上。

这就是武术家之间的交流。既然别人身上有自己可以吸收和学习的东西,那就要虚心求教,相互印证。

没有闭门造车的大宗师。历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大高手,大国手,一切行业中成名成家有开创性的大人物,都不会墨守成规,敝帚自珍。

也唯有如此,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尤其是练功夫的人,从来没有人是一出道就天下无敌的。

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道之间,交流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孙禄堂被被称为“天下第一手”,“三百年一出的大高手”,他练得也不是一开始就学的形意拳。而是师从李魁元,复从郭云深,程廷华,共十一年,其间又得宋世荣、车毅斋、白西园诸多前辈口传亲授,最后在太极名家郝为真处得了武式太极拳的真传,才在晚年时将三家合冶一炉,融会贯通,革故鼎新,创立了孙氏太极拳,卓然而自成一家。

郭追也是把功夫练到了脏腑的人,自然听得出来白泽对他的评论乃是言出由衷,有赞叹也有可惜,却独独没有自视甚高好为人师或者讥讽嘲笑的意思。

当下便也全身一松,收了架子,随即斗室之中雷声顿消。就好像原本阴云密布的雷雨天,突然风卷云散变成了万里无云的大晴天一样,气息来去骤现自如之意。收放之间,动静开合,已经有了几分刚柔并济的味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