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高科技军阀 > (六百九十)将门虎子

高科技军阀 (六百九十)将门虎子

作者:银刀驸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7:16: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方才3团明天的一号岭之役还是人们思考的中心,现在它却变成了一个更大的作战行动的并非最重要的部分。而且,此前胡琏的眼皮一直沉沉地下垂着,现在却高高抬起,从那对三角形小洞似的眼睛深处,直直地向彭焘射出了两道利剑般的光芒。他严厉地、怀疑似的盯了他两秒钟,才开口清晰地说道:“彭焘,我把4 团朱永德结束基比夫山主峰地区战斗的最后时间规定在明天夜间二十四时正。我也把你团结束一号岭地区收复战斗的最后时间定在明天夜间二十四时正,如果你们哪一位不能按时完成作战任务,咱们军事法庭见吧!”

彭焘整个早上一直容光焕发的脸在胡琏冷峻逼人的目光下微微有些发白。周围的人悄悄抽了一口冷气,又一次不约而同地想道:今天清晨,无论在3 团指挥所还是在整个战区,我军的真正灵魂和主宰都仍旧是这个看上去似乎阴沉不定的胡琏而不是别人。

两道警示性的目光从胡琏侧后射向彭焘。彭焘会意,握紧手中的沙盘示意棒,双脚“啪”地一个立正,目光庄严、凝重,望着胡琏,声若洪钟地答道:“报告胡琏,彭焘明白!”

众人纷纷闪开,给转身向帐篷外走去的胡琏让路,把师长赵震也挤到了一旁。这种场合下赵震习惯了要讲两句,可胡琏竟没有给他一个说点个人意见的机会。最令赵震不愉快的是:由于方才胡琏为3 团收复一号岭地区规定了最后时间,他今天早上陪胡琏来3 团指挥所视察的目的已经不可能达到。赵震走出帐篷之前又朝彭焘的下榻处扫了一眼,发觉进来时看到的一切不知何时已被谁用那块枣红色天鹅绒帘布遮住了。赵震盯住这块帘布,不由再次怒火中烧:它哪儿是一块普通的帘布,他绝对有把握认定,它原本是一块团以上单位礼堂舞台上的大幕!

赵震最后一个走出帐篷时满面怒容。太阳已经升得很高。胡琏正在上车。他忽然觉得自己不能就这样罢休,想了想便撇下自己的车,走过去拉开胡琏吉普车的后门,坐到后座上。

几分钟后,两辆吉普车又在山岭北方的急造公路上疾驰。

“军长,明天部队就要打仗,我的意见仍旧没有改变。”短暂的沉默过后,赵震开口说道。今天一早上他心绪恶劣,话一出唇就显得火气很冲。

“半个月前我们就把报告打上去了,可军里一直没有给我们下文。今天我要再一次向你重申我们的意见:将彭焘从3 团指挥位置上换下来,派4 团朱团长接替他,指挥3 团明天的战斗!”他停了一下,见胡琏没有什么反应,又补充了几句,“我们这样做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我们是对明天让彭焘指挥一号岭战斗不放心。我们不能拿着胜利去冒险!”

他终于将一早上都想对胡琏说的话说出来了,然后注意地看了看前排车座上的胡琏。胡琏什么反应也没有,他上车后一直沉重地耷拉着眼皮,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赵震心里忽然沮丧极了。

车子颠了一下。胡琏抬起头,睁开双眼,透过玻璃的车窗,阴郁地望着公路右侧峡谷间那起伏不定、被阳光照耀得异常明亮的森林。

赵震却像受到了鼓舞,接着刚才的话头继续说道:“今天早上你也亲眼看到了。战前就有人反映他的作风问题,只是因为部队要上前线,我们还没来得及调查处理。这下可好,他倒将那个女人弄到自己的野战指挥所里去了!明天就要打仗,今天他还有心思带她去林子里打鸟!……你再看看他那个指挥所,简直就是个花花公子夜总会嘛!”接下去他还想说出对那块天鹅绒帘布的怀疑,因为没有十分的把握,又止住了。

“军长,彭焘当团长两年了。两年来我对他的印象是两个宇,第一个是‘骄’,第二个是‘娇’。太骄傲轻狂的人容易轻敌,兵法上说骄兵必敷,太娇气的人则很难承受战争中的挫折。鉴于这种分析,我们半个月前才做出了将他换下来的决定。请军长尽快做出决断,一定在今天给我们一个正式答复,毕竟时间已经不多了!”

吉普车又从一大团晨雾里钻了出来,转了一个弯,继续在急造公路上盘旋。赵震注意到胡琏的眼皮又沉重地耷拉下去。那种沮丧的感觉再次潮水般涌满了赵震的心胸。

半小时后,两辆吉普车在山岭北方大山峡中一条由北向南延伸过来的山腿旁停下来。军直属工兵营的一个排正在这里为胡琏构筑一座半地下式的前沿观察所。赵震下车后发觉他为自己选的这块地方很不错,它地势低,视野却很开阔,不像一般的观察所那样设在某些制高点上,容易被敌人猜中而遭到炮火袭击,却又可以从此处对整个基比夫山主峰地区一览无余。

有几分钟时间胡琏站在一片马尾松林之下,眺望南方的山群。赵震想起胡琏也许早把他说的事情忘到了九霄云外。今天一早上他算是白忙活了。但胡琏已经从南方郁郁苍苍的山林中转过头来,用一种在他看来是老师责备高年级学生不懂加减乘除一样锐利的目光盯他一眼,口中清楚地吐出了八个字:“临战易将,兵家大忌。”

身材高大的赵震似乎被这句话钉在那儿了。斑驳的阳光透过头顶的松针叶火辣辣地洒在他的秃顶上,让他一时间感到燥热难耐。

入夜,一团缓缓游动的巨大的蟹状云团吞没了西斜的月亮,基比夫山广大地区的夜色晦暗下来。

在一号岭背后的大山峡北侧顶端一座半地下式的、土木结构的前沿观察所里,胡琏面对一个向南的长方形晾望孔站着,没有把手里的电话听筒放在耳边,而是将它远远地擎在一旁,于是,他同赵震的通话便清晰地响遍了这座因实行战前无线电静默而气氛沉闷的野战工事的每一个角落。

“赵师长吗?”

“军长,是我!”

“你那儿的情况怎么样?”

“报告军长,自昨晚二十时我师各部队开始按预定方案行动,目前除4团朱永德的迂回部队尚在运动途中,其余部队均已到达指定位置,完成了战斗准备。眼下一切顺利,请军长指示!”

由于胡琏的前沿观察所距战区直线距离不足三公里,赵震的前沿指挥所就被压至更前的一号岭西侧的反斜面上。如果月光一旦明亮,赵震的指挥所和胡琏的观察所可用肉眼遥遥相望;但月光一旦黯淡下去,胡琏透过了望孔看到的就只是最南方的山岭和001 号高地的黑乎乎的轮廓了。

赵震的话讲完了,胡琏仍一动不动站着。电话那端的赵震意识到胡琏的沉默,像昨天早上去3团指挥所时一样,他又把握不住胡琏的思想了。

“军长,你还有什么指示?”隔着宽阔的大山峡,他又问。

胡琏像是被人从某种幽微难测的思考中惊醒了,两只脚动了动。警卫员将一把折叠椅挪到他身后,他却仍然站着。

赵震终于从电话里听到了胡琏嘶哑的声音:“赵师长,4 团的情况怎么样?”

“朱永德刚才发回的一个电报讯号表明,他们已到达作为折转点的秃鹫峰,准备越过向东北方的甲1号高地迂回!”

团呢?”

“刚才我打电话问了一下,情况正常! 胡琏又沉默了。赵震觉得自己的呼吸也沉重起来。

“你的预备队在什么位置?”

“报告军长,5团目前已进至4 团原来的集结地。我让他们暂时休息几个钟头,拂晓战斗一打响,立即向前推进,随时听命令支援4 团的战斗。”

胡琏这一次沉默时间很久,赵震拿不准他是否应当把电话放下。峡谷北侧的观察所里,人们感觉到的是另外一种沉重:胡琏仿佛正在对自己的某些部署下最后的决心。

果然,胡琏再说话时,语气明显果断而沉重了:“赵震吗?”

“是我!”

“下一个联络时间,你向朱永德传达我的命令:如果不暴露目标就无法按时到达攻击出发位置,我准许他不惜暴露强行前进!如果全部兵力不能同时到位,就分散成数路开进,只要其中一路按时到位,我就算他完成了迂回任务!”

“是!”

“我还要告诉你,在你师的背后,我已命令15 师两个团前进至5 团和3 团原集结地待命,这是我为基比夫山地区收复战斗准备的第二梯次的部队。我希望我能不用这支部队。此事除了你和你的参谋长之外,不得让第三个人知道!”

赵震觉得喉咙发干。

“明白!”

“最后一件事:从现在起,我们俩——我和你——”他特别在后面三个字上又加重了语气,“除非有特殊的、非如此不可的理由,不得再干预3 团和4 团的作战指挥。……我的话你明白吗?”

“我……,”赵震迟疑了一瞬间,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不明白!”

“我不想做任何解释。我只要你执行命令!”

“是!”

“再见。”

“再见,军长!”

峡谷南侧的电话首先挂断了。胡琏过了一会儿才把手中的话简交给一直站在他身边的何朝宗。这以后他既投有从瞭望孔前走开,也没有坐到身后那张折叠椅上。他依然站着,凝神眺望峡谷南方夜色笼罩下的崇山峻岭。

月光到底没有再在这道林木森森的大峡谷间皎洁起来。一直陌胡琏站着的何朝宗猛然生出一种想法:胡琏做出最后一个决定是不容易的;自从他做出那个决定,直到明天全部战斗结束之前,胡琏都不会离开这个了望孔了。

……天黑后全团开始向攻击出发地域运动,彭焘才乘车返回一号岭。

同下午出发时相比,现在他的心境又像之前那样镇定、自信和亢奋了。不仅由5 团副团长刘宗胜带给他的那点对于战斗前景的疑虑得到了消除,这最后的视察还愈发增加了他的信心。现在彭焘认为:明天他和他率领的3 团不是能在一号岭一线打胜仗,而是—定能照他的计划打一个漂亮的胜仗!

一个人的内心有多么深邃,往往是外人难以猜度的。即使像彭焘这样一个将战争视为自己终生职业的人,一场真实的而非虚拟的战争的来临,对他仍显得突然,并会于最初一刻在灵魂深处引发深深的震惊。震惊的原因又是极为复杂的:彭焘多年来一直在渴望战争,但认真想起来,他渴望的其实并不是战争,而是在战争中建功立业,成就父亲彭庆中上将当年那样的功勋与盛名;但尽管如此,他毕竟也和别人一样长期生活在和平的天空之下,他以为自己已经为战争和在战争中履行军人使命做好了准备。其实却像所有生活在和平中的人一样,当战争真的到来时,蓦然发觉自己不但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甚至没有做好起码的准备,他更适应的是和平的军营生活而非战争。彭焘从没想过自己会死在任何一场战争中,这一点是他和许多基层官兵心理上最大的不同之处,但他即使想不到自己会死在这场刚刚到来的战争中,却不能不想到自己要在战争中负担的责任。战争开始后他虽然以参谋军官身份参加了几场战斗,但那时他基本上是同师长赵震一起呆在指挥所里,并没有过以现在的身份指挥一个团作战的经历。彭焘从不怀疑自己作为一名军人是优秀的,出类拔萃的,但大战在即,他对自己是否能够带一个团完成上级交给的任何作战任务,内心隐秘处仍不能没有那么一点点小的忧虑(他不愿意承认这就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只承认它是人在面临重压下自然而然生出的一点点焦灼)。彭焘是沿着下面一条心灵的小路走进战争的:最初的震惊过后,他就比全团甚至全师任何一个人更快地明白了这场事变对于自己和每一个别人的全部意义。首先他想到的是:作为一名团长,即使他承认对自己的能力有一点隐忧,却仍然要责无旁贷地带这个团走向战争,去完成任何一项作战任务。既然如此,这一点担忧和焦灼的存在就是没有必要的了;其次,这次战争不只构成了对他实际带兵能力——也包括运气——的严峻考验,也为他在军界建树功勋迅速成名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彭焘内心的目光这时已转向周围:固然他没有带一个团投人实战的经验,可是和其他也要投入战争的团长——譬如父亲的老战友,同在当年“驱除张唐”战争中立下殊勋的朱岱真上将的儿子朱永德——相比,他相信自己又是优秀的了。朱永德也会想到这场战争对他意味着什么。在考验和巨大的机遇之间,朱永德会像自己一样首先想到如何抓住和利用这个机遇。如此一想,彭焘不但觉得自己不该让那点自我怀疑和焦灼在自己心中留存,而且还在与朱永德能力的对比中相信了它们的存在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朱永德都不为自己的能力担忧,他有什么理由怀疑自己?在国内的时候,彭焘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战争准备之中,他带部队向前方移动,然后展开大规模的战前适应性训练,研究这场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可能会给他和部队带来的难题并一个一个具体地解决它。他全身心地沉湎到这里面去,以为自己已在经历战争,可这一时期他经历的只是日复一日的沙盘作业和实兵演习,竟没有注意到随着这些战前的活功,正在走来的战争的真实感和沉重感正一点点被某种新的游戏式的紧张和激动所替代。战争准备活动本身就具有某种游戏性质,这种游戏式的战争准备活动反过来又强化了他那天之骄子式的自信,也使最初的一点怀疑和焦灼不再出现。有一阵子彭焘以为它已经完全被消除了,其实没有。等部队有一天真地开进战场,游戏式的战前准备活动结束,战争的真实感突然沉重地回到他心里,原有的那一点隐隐的自我怀疑和焦灼,就又悄悄从心底冒出来:战争就要打响,彭焘却突然对自己亲手制定的一号岭地区进攻战斗方案生出了一点新的不安。

这个方案是他反复考虑敌情、地形、任务诸方面的情况后制定的,并经过了军师长官的批准,作为一个自认为是一流军事专家的战地指挥官,他无法接受来自任何方向(包括自己的内心)的怀疑:但同样是由一流的军事素养造就的敏锐的直觉,却也在悄悄提醒他注意到这一方案其实并无过人之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