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高科技军阀 > (六百七十二)“飓风”行动开始

高科技军阀 (六百七十二)“飓风”行动开始

作者:银刀驸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7:16: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而现在,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已经表现了出来。

“朱可夫同志到了,斯大林同志。”波斯克烈贝舍夫进来对他说道。

“请他进来。”斯大林说道。

朱可夫作为苏军总参谋长、最高统帅部副统帅,就当时对战争形势的分析向斯大林作了紧急汇报。朱可夫说:“莫斯科战略方向上的中**队,看来最近期间不可能实施大规模进攻战役,因为他们损失太大。他们现在缺少大量预备队来补充各集团军和保障中央集团军群的左右两翼。”

“我们经过研究认为,主要战斗可能在斯大林格勒地区某地展开,因为敌南方集团军群装甲坦克部队主力己到达该地区。”

“我军防御最薄弱和最危险的地段是中央方面军。掩护斯大林格勒方向的第13和第21集团军人员很少,准备也不足。中**队可能利用这个薄弱点,向扼守斯大林格勒的东南方面军的侧翼和后方实施突击。”

“你的建议是什么?”斯大林不耐烦地问道。

“首先加强中央方面军,至少给它增加三个得到炮兵加强的集团军:从西部方向抽调一个集团军,从西南方面军抽调一个集团军,从统帅部预备队抽调一个集团军。委派一位经验丰富的能干的方面军司令员。具体他说,我建议瓦杜丁将军担任。”

“怎么,你认为可以削弱莫斯科方向吗?”斯大林问。

“不。不是这样。我们认为,这个方向的敌人暂时不会前进,而12至15天以后,我们能从西方抽调至少8个战斗力很强的师。其中包括1个坦克师。这样就不是削弱而是加强莫斯科方向了。”

一阵可怕的沉默。

“你去工作吧,我们一会儿叫你来。”斯大林说道。

朱可夫收起地图,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办公室。

由于红军在此前的战斗中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中**队完成了对苏联的第一次大突击,将近百万红军部队包围歼灭,并夺取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战役结束以后,中**队一路向苏联西部国土推进,兵锋直指莫斯科,在苏联红军的拼死阻击下。中**队终于停下了脚步。

在南方,中**队则在斯大林格勒外围停了下来。

在双方战线稳定下来后,双方都在积极地进行着紧张的备战。

大规模的会战虽然停止了,但零星的战斗却一直持续着。这些战斗给苏联红军造成的伤亡,加起来并不比那些大战役少。

与此同时,中国空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对苏联腹地展开了轰炸,成千上万架中国飞机不停的对苏联的城市。工业区和军事基地进行着不知疲倦的攻击,仿佛他们的炸弹永远也用不完。

窗外的防空警报又响了起来,斯大林并没有象他的秘书们那样,打算躲进防空洞。而是来到了窗前,向灰暗的天空眺望着。

天空中。成群结队的中国攻击机出现了,他们呼啸着俯冲下来。斯大林看到一连串的火箭从中国飞机的机翼下射出,地面上立时腾起一道道火光。

苏军的高射炮开始射击,但他们的反击在中国人的攻击面前,显得那样的无力。

苏联战斗机出现了,和敌机在天空中追逐厮杀起来。

战斗空前激烈,斯大林不自觉地数着双方被击落的战机数量起来,并没有担心敌机会突然飞到他面前,一通扫射,将他打成筛子。

中国人和中国人一样,对文化古迹有着近乎狂热的喜爱。中国飞机的每一次进攻,都会将能看到的军事和工业设施炸得稀烂,但对于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古迹都能做到手下留情。这也是为什么克里姆林宫现在还好好的原因――斯大林知道,是中国人没有炸克里姆林宫,而并不是象苏联宣传部门告诉民众的那样,是苏联军民英勇保卫的结果。

斯大林不会想到,就在他观看空战的同时,杨朔铭已经批新途径同意发动对莫斯科的进攻,甚至还非常地急不可待。他命令,“中路必须在八天到十天之内开始行动。……包围他们,击败他们,消灭他们。”

杨朔铭对这次进攻莫斯科抱有很大的期望,为之起名为“飓风”,顾名思义,就是要猛烈袭击苏联人,要在莫斯科前沿歼灭苏联人的最后的作战部队,他要把苏联彻底打垮。

为了使“飓风”计划具有符合计划目的和代号的力量,中**队中央集团军群调集了85个师,230万人,127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7460架飞机,24000多门火饱和迫击炮。数量比原定计划多了近二分之一,在中苏战场上的7个坦克集团军中,就有4个投入了进攻莫斯科的战役。同时,还有6个航空大队支援中**队的地面部队。

苏联方面此时只准备了3个方面军:东方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莫斯科方面军。这3个方面军总共有105个师,185万人,4990辆坦克,1677架飞机,8600门火炮和迫击炮。

根据中**队的部署,苏军指挥部采取措施,建立了纵深防御。但3个方面军未能及时识破中**队的意图及部队的主攻方向。东方方面军把主力放在沃罗涅日以东,而中国中央集团军群的两支突击部队却放在了苏军的两翼,以便从南、北两边深深地包围和迂回攻击东方方面军主力。

莫斯科方面军的情况也和东方方面军一样。它几乎把所有的预备队都放在了高尔基附近,而中**队却从古比雪夫发动了主攻。

1944年12月12日后半夜。中**队在苏联战场的所有连队里,向士兵们宣读了杨朔铭的命令:“今天将开始本年度最后一次决定性的大规模交战。”

从12月12日拂晓起,中**队的炮兵向东方方面军阵地开炮,随后便转入了进攻。30个满员师的突击在45公里的地段上压在了卢金第19集团军右翼两个人数不多的师和邻近的第30集团军的两个师身上。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人员是7至8倍。坦克几乎为10倍,大炮和飞机为9倍。中**队很快就在第19集团军和第30集团军的接合部上打开了一个40至50公里宽的缺口。各快速兵团由这个缺口从西北迂回苏军,急速向苏军后方冲去。在另一方向,预备队方面军的第43集团军也没能阻止中国第4野战集团军和第4坦克集群的冲击。这几个苏联集团军面临着被合围的危险。

然而,这一切东方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并不知道。在第16集团军和左邻第20集团军的正面却是平静的。东方方面军司令部没有发出任何危急的信号。

12月15日晚,正当罗科索夫斯基与司令部的成员在司令部的掩体中讨论当前的情况时,值班参谋报告说,送方面军首长书面命令的飞行员来到。罗科索夫斯基急忙打开文件袋。命令这样写道:

“东方方面军。第16集团军和第20集团军司令

罗科索夫斯基和叶尔沙科夫:

兹命令东方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立即把第16集团军防守地段连同部队转隶第20集团军司令叶尔沙科夫。令你本人率领集团军指挥机构及必要之通信工具至迟不得晚于晨6点10分以强行军到达高尔基。在第16集团军编成内将包括高尔基地区的步兵第50、73、112、38、229师,坦克第147旅,1个人箭炮营,1个防坦克团和1个统帅部预备队炮兵团。集团军的任务是阻击从南面向高尔基进攻之敌。不让其越过战线北进,即准备建立一个随后转入进攻的集团。收到命令后立即报告。科涅夫、布尔加宁、索科洛夫斯基,1944年12月15日”

当全体司令部成员听完命令后,罗科索夫斯基沉吟了片刻后说道:“看来,一切都清楚了。”

“不清楚!”洛巴切夫少将激昂他说道。“我们所有的兵团刚刚才像个样子,上下指挥方才走上正轨。现在却要从头再来。”

“命令已经下达,必须执行。”

半夜,第20集团军司令员叶尔沙科夫中将和谢苗诺夫斯基政委前来接收工作。凌晨。一切方交待完毕,这时电话铃响了。卢金将军在电话里要求第16集团军给他增援1到2个师。他那里的情况十分危急。

罗科索夫斯基告诉他说,一分钟前他已经把第16集团军整个移交给叶尔沙科夫中将了。请向他们求援吧,这是两位集团军司令在战时的最后一次谈话。几天后,身负重伤的卢金中将在失去知觉的情况下被中**队俘虏,直到在中**队战地医院的病床上被截掉一条腿之后才清醒过来……

罗科索夫斯基同叶尔沙科夫拥抱告别。这也是他俩的最后一次会面,几天后,叶尔沙科夫中将就阵亡了。

临行前,罗科索夫斯基用无线电都没能同东方方面军司令部联系上。经验告诉他,一定是发生了令人担心的事情。这时,在高尔基以东和东南的森林里,苏军第20、24和32集团军各部队及鲍尔金将军的集团军级集群被中**队合围,中国坦克正从南北两面向高尔基逼进,以便封闭合围圈。在南面,斯大林格勒东南的苏军第3和第13集团军也被合围,形势危急。

初战胜利,使得中国最高统帅部的将军信兴奋异常,他们认为,不日即可攻下莫斯科,苏联完蛋了。一些报刊和媒体也纷纷发表文章,宣告中**队取得的胜利。

这一天。中国各家报纸通栏的大标题是:“西征大局已定!”

“苏联最后一批能作战的师被歼!”

“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军事末日!”

“这几个钟头内,在我们的西方战场上又在发生重大的事件。一个大规模的新战役已经进行了48个小时!这一战役将能够消灭我们的敌人。”

“今天我们可以自豪的宣布,毫不保留地宣布,我们在西方最危险的敌人即将被打垮。再也不能站起来了。”

12月16日,气候干燥而寒冷。

罗科索夫斯基的“吉斯101”汽车从南面驶入了高尔基。市内狭窄的街道被军用汽车堵得水泄不通。高尔基卫戍司令尼基京将军的报告令人心焦。

“我在高尔基没有部队。”他说,“只有警察。有情报说,中国坦克从南面向这里接近。市民们十分恐慌。”

“市苏维埃机关和党的机构在什么地方?”

“在大教堂。那里还有州里来的同志。”

大教堂不远,它像一座城堡,耸立在一个小山岗上,据说有300年的历史。罗科索夫斯基在那里见到了莫斯科州委书记**夫和东方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列斯捷夫。

尼基京带来的消息,使列斯捷夫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尼基京手下连一支部队都没有。

罗科索夫斯基要求尼基京介绍一下城市接近地的情况。尼基京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见高尔基市苏维埃主席瓦赫杰罗夫跌跌撞撞地冲进地下室,嘴里喊道:“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维奇,中国人的坦克正向城市开来!”

“您干吗这么惊慌?”**夫生气地说。

“我是从钟楼上用望远镜看见他们的。”

罗科索夫斯基、列斯捷夫、**夫、洛巴切夫一行人迅速登上钟楼,从钟楼的平台上可以看到。高尔基东面,在通向城市方向约3公里处,整条道路全被汽车所堵塞,中国坦克离汽车纵队只有1.5公里的路程,正用火炮和机枪向这个纵队射击。浓黑的烟柱腾空而起。那是高尔基油库中弹起火。北面是通往莫斯科的公路干线。

罗科索夫斯基毫不迟疑他说:“赶快离开这里,快走。”

在“吉斯101”汽车里,在洛巴切夫和**夫的“嗄斯”车里都塞满了人。他们在路上差一点就撞上中国人的坦克。

很快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敌人在维尔纽斯和库尔斯克以东约15公里处进行了空降,集团军后方机关已处在敌后。”

怎么办?罗科索夫斯基当机立断:“派参谋去各师传达向东北方向前进的命令。我们把集团军司令部向东移。”

当天傍晚。罗科索夫斯基司令部移到了位于高尔基和莫斯科之间距公路干线约8至10公里的图马切克小镇上。这里还没有被中国人占领,在这里有内务人民委员部部队的一个骑兵连。当罗科索夫斯基接受他们加入司令部纵队。罗科索夫斯基在骑兵队伍中曾度过四分之一个世纪,他少将以前的军衔都是在骑兵部队中晋升的。他最了解骑兵战士的性格和心理,他非常喜爱他们。

司令部再留在镇上已不可能,很快就撤离森林,转移到了方面军的一个机关的地下室里。

12月16日夜间和17日清晨,侦察员对各个方向都进行了侦察。情况清楚了:对内合围圈的口子己在高尔基附近封闭。中**队的坦克在莫斯科方向上推进了很远,显然已经逼近到了莫斯科城下。

傍晚,在掩蔽部里,罗科索夫斯基召集了集团军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

外面下着寒冷的小雨加雪,透过掩蔽部的顶棚不时有雪水流下来。

“同志们,现在情况已经很清楚,我们己被夹在对内合围圈和对外合围圈之间。同各师团和方面军司令部都联系不上,我们该怎么办?”

洛巴切夫少将首先发言:“应该由司令部和通信团人员、以及已经加入我们的那些分队,沿公路干线向莫斯科突围。”

马利宁少将持反对意见:“我认为,突围不可能成功。现在,必须留在原地等待我们各师团从高尔基附近开到这里,随后再开始行动。”

罗科索夫斯基专心地听着大家的发言,紧张地思索着。最后,他说:“不能再等待了。指望从西边会有兵力到来,这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我们对被围部队帮不上忙;另一方面,他们能否自己突围也没有把握,中国人从西面已牢牢地控制了铁路。”罗科索夫斯基稍微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道:“也就是说,唯一的出路就是离开这里。但不能向莫斯科去,这样做除了牺牲和毁灭之外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公路上全是中国人的部队。”他的声音坚定而平静,“我的决心是向东北突围。那里的中国人很可能不会大多,并且在那里更有可能遇上我们的部队,要知道,并不是我们一支部队在突围。”罗科索夫斯基语速开始加快,“全体现有人员分成3个纵队。卡扎科夫率领右路纵队,我率中路纵队,通信团团长率领左路纵队。所有汽车编成第二梯队前进,该梯队由奥廖尔率领。装甲车和坦克与中路纵队一起行动,骑兵负责侦察。除汽车驾驶员外,所有的人都步行。今天傍晚出发。就这样,大家去执行吧!”。。)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