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高科技军阀 > (五百九十二)“替罪羊”

高科技军阀 (五百九十二)“替罪羊”

作者:银刀驸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7:16: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

夜幕降临,雨也停了,杨朔铭和战士们一道躺在行军床上休息。

灯光亮起,葱花在锅里爆香,有人在打喷嚏。

“加红的!要大红!让老杨瞧瞧这个菜地道!”

随着火炉上的锅里热气的蒸腾,辣气四散飘逸,杨朔铭不由得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

“过瘾!到这儿就要过口辣瘾!――嗨!你们几个,把桌子搬出来!老杨乐意在外边和儿咱们一起吃,还不勤快着些!”一位叫刘长春的军士笑着吩咐道。

战士们说笑着将桌子搬了过来,杨朔铭和战士们一道,围到了桌子旁,此时锅内的辣气肉香分外的浓烈,杨朔铭不由得也咽了口唾沫。

虽然身居高位的他,见识过许多山珍海味,但此时此刻,这一锅水煮肉片儿的香气和周围战士们所带来的那种热烈气氛,却是任何美味都不能比的。

“水煮肉片儿,农家小菜,您随便。”一位战士递给了杨朔铭一双筷子,另一个战士则取过了一个军用水壶,拧开盖子,递到了人群之中。

“来来来!汾酒原浆!一口酒一口肉,塞过活神仙哪!”

“什么?汾酒?快快快!给我来一口!”

“赶紧,趁着热乎劲儿,开吃开吃!”

杨朔铭和战士们一起,伸筷子在锅里夹了一片肉放到嘴里,大嚼了起来,那种浓烈的香辣味道。让他一下子想起了年轻时和战士们的征战岁月。

那些日子,虽然艰苦,但却难忘。

几口浓烈的白酒下肚,西伯利亚荒原带来的寒气被驱散一空。

杨朔铭一边吃着肉。一边听着战士们的交谈。

“我爹现在要是知道我们已经离莫斯科这么近了,眼珠子非掉出来不可,哈哈!”

“他那会儿是什么时候?咱们现在是机械化嘛!”

“是啊!现在的部队和他们那些老的那时候可大不一样了,不是说逮个人就能干的。就拿咱们团来说,机械化步兵团,他们要是来,一看非蒙不可!”

“他们好说了――机械化就是开着坦克上呗!哈哈!”

“……来!老苏!咱们哥俩儿,喝一口!”

“好!等打下了莫斯科。抓住红沙皇,咱们再好好的喝一顿,不醉不休!”

“打进莫斯科!活捉斯大林!”

“打进莫斯科!活捉斯大林!”不一会儿,周围到处都是同样的吼声。

听着战士们的吼声。杨朔铭能够感受到他们身上因胜利而焕出的高昂士气,此前对战局的担忧也跟着消失无踪。

事实上,随着黑夜的来临,斯维尔德洛夫围歼战也跟着落下了帷幕。

虽然到现在为止,中**队的损失也很大。但杨朔铭还是坚信,他已经打赢了这场战役。因为在80余天的激烈交战中,苏联军队遭到的损失更是空前巨大。

现在的他,能够真实的感觉到。通往胜利的道路,虽然艰难。但并非遥不可及。

但对于斯大林来说,失败的阴影已经完全笼罩了他。

此时的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里,面对着桌子上的一份份语焉不详的报告,已经陷入到了颠狂和沮丧之中。

经过最后的战斗,到1944年7月8日,包围圈内的苏军大部分已经被消灭。尽管在一些地方,还有部分红军分队在继续战斗,但这并不妨碍中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在这一天的训令中宣布:“对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两路夹击已告成功。”7月11日,中国最高统帅部战报进一步宣称在此次合围**俘虏苏军328898人,缴获4332辆坦克,3829门火炮(按中国人的标准仅包括军、师级火炮)。被俘者中包括骑兵第6军军长尼基金少将,机械化第11军副军长马哈洛夫少将。另一位被俘的苏联将军,步兵第5军第113步兵师师长亚拉沃多夫少将被俘后自杀身亡。

中国人公布的上诉战果数字未必非常准确,但苏军东方方面军在这场大合围中的惨败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合围是中苏战争中的第一次大规模合围战役。苏联的众多重兵集团都将在合围圈中覆灭。在以后的战役中,这种利用强大装甲兵团大纵深突击实施合围并歼灭对方大兵团的有效作战方式将被多次使用并愈加成熟。

根据已经统计出来的数字,到1944年4月1日至6月22日为止,苏联红军一共损失了1778751人,其中死亡、失踪、被俘(即所谓纯减员)698305人,伤病员180446人。纯减员与伤病减员不成比例的状况反映出大量苏军遭到了合围(包括众多的伤病人员)的事实。而从中国方面表的数字分析,这些人中大约有20至30万人在弹尽援绝、没有组织的绝境中被俘,剩下的60至70万人或者在战斗中阵亡,或者潜伏了下来。后者中有不少人后来加入了游击队,在后来的战斗中被消灭。

在技术装备方面,苏联红军损失了16703辆坦克,火炮、迫击炮28749门,作战飞机7985架。这些武器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弹药和油料耗尽,或者生技术故障又无法修理的情况下被遗弃或报废的,他们当中有大量的旧式装备,比如“t-35”多炮塔重型坦克和“bt”坦克。

苏军的新式坦克也好不到哪去:机械化第15军第10师的全部63辆“kv”重型坦克,在战斗中损失了56辆,其实的因为故障而被放弃。第8坦克师50辆“kv”重型坦克损失43辆,它们全部毁于战斗。另外的30辆“t-34”坦克中有2辆沉入了沼泽,其他28辆全部被华军击毁。坦克第41师损失的22辆kv-2坦克中,有15辆是被击毁的,其余的是因故障损失。新式坦克尚且如此。战前已经近乎报废的旧式坦克更是被一堆一堆丢得遍地都是。随着大片土地被中国人占领,这些大量被遗弃的装备几乎全部落入了敌人的手中。这一点得到了中方资料的证实。按照中国方面的统计,截至6月30日,已有18025辆苏军坦克被缴获。据情报部门估计,这些坦克约占苏军同期损失坦克总数的80-90%。这些坦克和车辆在某种程度上还为中国人找了点麻烦。很多中**官在报告中曾提到他们的部队被塞满道路的苏联车辆挡住去路的糟糕情形。

苏军损失的惨重并不仅仅体现在损失数字的巨大上。要知道,那些整师整军被消灭的红军部队虽然有许多的缺点,但毕竟在战前受过相对较好的训练,不少人还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在这些部队被歼灭后。苏军短期内将无法训练出与之战斗力相当的部队,而只能靠大量成训练、甚至没有训练的新兵来弥补巨大的伤亡。而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武装力量与华军之间素养上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只能意味着更为巨大的损失。而丢失的技术兵器。特别是在战前花大本钱集聚起来的大量新式技术装备,在短期内也是无法弥补的。

呆在莫斯科的斯大林虽然对前线的具体情况并不十分清楚,但也已经明白,由他本人下令进行的反突击,在前线的几乎每个地段都遭到了可怕地惨败。巴甫洛夫的东方方面军失败的最惨:他不仅丢掉了重镇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这个消息。斯大林还是从中国人的广播里知道的),还把几十万军队丢在了中国人的合围圈里。不知道斯大林是否意识到他自己对此所要负的责任,但斯大林显然意识到,他曾经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威信可能因眼前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而生动摇。为此斯大林离开了自己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

斯大林的离去令苏共政治局的委员们陷入一片混乱。莫洛托夫告诉大家说,斯大林这样垂头丧气。他对一切都没有兴趣,丧失了主动精神。心情很坏。沃兹涅夫斯基听了这些话非常生气,他说:“维亚切斯拉夫,你来领头,我们跟着你。”他的意思是如果斯大林仍旧这样一蹶不振的话,那就由莫洛托夫来领导他们,他们就跟他走。他们相信他们能组织好防御,能够真正地大战一场。他们并没有什么消沉情绪。但熟悉斯大林秉性的莫洛托夫深知他绝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大家决定上他那儿去。他当时在近郊的别野里。最终政治局的委员们都来到斯大林的别墅。

委员们来到斯大林的别墅。他正在小饭厅里,坐在圈椅上。他看着委员们,问道:“你们来干什么?”他的神色有点奇怪,他提的这个问题也有点奇怪。要知道本来应当是他来召集他们的。

莫洛托夫代表大家说,应该集中权力,以便迅地解决各种问题,尽快把全国都动员起来。这样一个机构应当由斯大林来领导。斯大林惊异地看了大家一眼,没有表示任何反对意见。“好,”他说道。

大家对望了一眼,他们知道,对斯大林来说,正在逼近的这场灾难不仅是对苏联每个公民能够造成的那种危害,还是斯大林以之自许的“人间上帝”的毁灭。“领袖”正在从比其他人更大的高度上跌落下来。对于一个相信自己是出类拔萃、有洞察力、负有特殊使命的人来说,脚下出现的裂隙确实是一个无底深渊。斯大林处于深刻的精神震荡之中,几乎到了麻木的地步。

斯大林可能认为,几乎全体政治局委员到他这儿来是否打算撤销他的全部职务?甚至是想逮捕他?因为最方便的就是把一切过失都“推卸给”一个人。他斯大林早就相信,任何失误和失败都应当有一头“替罪羊”。应当让人们出出气,把有过失的人痛骂一顿。但斯大林在他的战友们心中的威望太高了。以致他们好像根本不可能有这种想法。斯大林甚至在“垂头丧气”(按莫洛托夫的说法)的时候,在他们眼里也是伟大的。如果他们读过别尔嘉耶夫的,他们就会想起他的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只能从高处跌落,所以一个人的跌落本身就表明他的伟大。”这种伟大是他们自己为“领袖”塑造的。而现在则希望他仍旧留在原来的高处并领导他们。

斯大林向来访者们表示出想辞职的意思,因为他怀疑大家想把全部责任都推给他斯大林一个人。战友们马上信誓旦旦的表示,他们不仅绝无此意,并随时准备让任何别有用心的人“去见鬼”,因为“没有任何人比你更能胜任”。

斯大林又回到了克里姆林宫。面对极端危急的形势,他必须把全部权力都集中起来。苏联最高统帅部“斯塔夫卡”名义上由国防人民委员会主席铁木辛哥元帅担任,但实际上任何决策只要得不到斯大林的批准(这位领导人有时对一个“kv”坦克排的使用,或者铁丝网的放都要插手)。就毫无效力可言。斯大林才是真正的、具有无上权威的最高军事统帅(相形之下,杨朔铭的军事统帅权在当时要有限的多),而且他还要把全部后方权力也抓在手上。为此在6月30日,成立了由他本人担任主席的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为莫洛托夫,成员包括伏罗希洛夫、马林科夫,贝利亚。所有苏联边疆州区、各军事工业人民委员会、甚至主要工业企业、基建单位都在该委员会,或者更准确的说,在斯大林本人的直接控制下。

虽然斯大林不愿承认战场上的不利形势很大程度上是他所造成的。但巨大的失败毕竟已经给斯大林上了一课,并迫使他做出了战略撤退的决定。东北方面军奉命后退,掩护斯大林格勒方向;东方面军则退至乌里扬诺夫斯克,掩护古比雪夫方向。阻止华军扑向莫斯科;而东南方面军必须撤退到更向后的内线防御。

在作出撤退部署的同时,缺乏现代战争知识的斯大林在战术上也拿不出更多的办法来提供给前线部队。和他的敌人杨朔铭相比。斯大林对现代战争还了解的太少、太少,但他对空军却颇为倚重。在战争初期。一旦战况恶化,斯大林先想到的往往就是动用空军。而为了更集中的对空军实施领导,他在6月29日设立了拥有副国防人民委员权利的空军司令员(任司令是日加列夫将军)。

如果说在现代军事领域,战争初期的斯大林多少还是一个生手的话,在运用铁腕方面,他的经验却是丰富的。在战争形势极为紧张的时刻,斯大林也没有忘记用铁腕去惩罚那些他认为应当对失败负责的人:东北方面军司令员库兹涅佐夫上将被撤职,表现不错的第8集团军索宾尼克夫少将接替了他的职务,而副总参谋长瓦杜丁中将被任命为这位少将的参谋长。

和东方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相比,被革职的库兹涅佐夫算是幸运的。按照斯大林的指示,巴甫洛夫在被解职之后(铁木辛哥接替了他),与原方面军参谋长、通讯主任、第4集团军司令员科罗勃科夫少将(此人所以被捕是因为斯大林指示必须处死东方方面军的1个集团军指挥员,而科罗勃科夫少将是当时唯一一个能够找到的该方面军集团军指挥员)一道被送交军事法庭。

尽管巴甫洛夫等人对惨败所应负的责任并不足以处以极刑,尽管他们愿意以普通士兵的身份上前线效力,但是为了维护领袖的尊严,法庭还是按斯大林的意思,于1944年7月2日将4人全部判处死刑并没收全部财产。急于完成任务的军事法庭在匆匆宣判后,当晚就直接将4人拉出去枪毙。另外,东南方面军空军司令员普图辛、第41步兵军军长科索布茨基少将和在中国空军偷袭中惨遭覆灭的第9混合航空兵师师长齐尔尼奇也遭到了枪决。同时为了审查突出华军合围的红军军人,斯大林还批准建立了25座甄别营。

为了逃避同样的命运,有不少苏联将领自杀。其中包括东方方面军空军司令科佩兹、机械化第17军副军长科若钦,当然还有前面提到的东南方面军军事委员瓦舒金,虽然他还不是一位将军。

没有人指责斯大林的专横、独裁。因为对当时面临空前危机的苏联和俄罗斯民族来说,要顶住强大的敌人,就不得不接受斯大林和他的手腕。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战争,任何软弱和犹豫都会导致整个民族的灭亡。

斯大林这位并不十分精通军事的领袖最大的突出之处就在于:他有足够坚强的神经去承受一次又一次最可怕的打击和令人震惊的损失,并且在这所用千百万人的生命去交学费的战争大学校中学会战争。正如斯大林这个名字所显示的那样,他是“铁打的人”。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