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高科技军阀 > (五百七十七)三路包抄

高科技军阀 (五百七十七)三路包抄

作者:银刀驸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7:16: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

.\\网

“7月3日拂晓,当我师正要向克布诺夫斯基发起最后一次攻击时,苏军向其右翼进行了猛烈的冲击,造成了一时间的危机一个营被包围起来第11装甲师停止了向登陆场的突击,调过头来对付进攻的敌人,于是给这个营解了围这场战斗,勿庸置疑是以我军防御的胜利而告终遗憾的是,没有能够彻底清除苏军在克布诺夫斯基的登陆场,正是这一点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第11装甲师在八天当中,夜里行军,白天打仗,极需进行休整”

“7月4日,第4坦克集团军发起进攻,以援救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装甲教导师对这次进攻早已等得不耐烦了这期间,负责对被围的军队进行空中补给的曹阳上将来我们的指挥所视察根据他的看法,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补给状况自7月初以来一直不好,那时还是按装甲教导师最低限度的需要量,即每天500吨来供应的,现在最多只能给被围军队空投100吨物资,当时我们的运输机的数量,跟巨大的任务相比,显然是不足的,因此不得不使用轰炸机这种飞机载弹重货物不能太多,而且前线非常需要它们支援地面部队”

“这时,苏军正在全力以赴地向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进攻尽管卡卡马河一线情况紧急,但我们无法考虑多不幸的是,我们在附近的登陆场,在苏军的不断攻击之下,已经失守,而在我们去执行任务并与第4坦克集团军会合以前,需要把这块登陆场夺回来7月4日,卡卡马河防线一天平静无事5日,第11装甲师从苏军克布诺夫斯基登陆场附近的阵地撤了下来,并向下游转移,以便强渡半结冰的河面,与援兵会合而对苏军克布诺夫斯基登陆场的地段由‘轩辕’特种野战师派出的应急部队所占领”

“7月6日,苏军的前卫已经到达河岸,距我们最近的部队不到20公里我们计划由第11装甲师于7日打开一条道路继而向东南进攻,苏军对当面的情况一点也不清楚苏军第5坦克集团军停止了沿卡卡马河一线的进攻,似乎有可能渡过顿河由于天气不好,空军的飞机已经有好几天没有起飞空中侦察没有进行到了7日,情况明朗化了正当第11装甲师要强渡时,苏军以猛烈的攻击,突破了以北约6公里的第36师的阵地这时,除了把第11装甲师投入战斗别无他法我师把苏军击回到河岸8日,第11装甲师继续攻击,以期清除苏军渡过卡卡马河的立足点若不是有消息说,另一股苏军又在西北12公里的克布诺夫斯基登陆场发起进攻的话,第11装甲师的攻击是会取得成功的苏军的一个机械化军在宽大正面上实施突破,第11装甲师被迫去封闭突破口我本来是不同意这样做的,我认为在这样作以前最好是先消灭第36师当面的敌人”

“接领命令后,我决定即刻出发经一夜的行军于第二天拂晓,不等苏军出动即向敌人发起进攻为此,第10装甲步兵团要由正面牵制敌人;第15装甲团攻击敌人的东翼;第11装甲步兵团则在右后方掩护翼侧,留作预备队”

“7月9日5时,一切均按计划行事,天蒙蒙亮第15装甲团的先头分队看到,苏军展开成战斗队形的强大坦克部队正向南行进由于我军装甲团隐蔽得很好,有25辆坦克就跟在苏军的后面还没等苏军反应过来,就对苏军开了火,只几分钟击毁苏军坦克42辆苏军这才明白原来跟在他们后面的,是我们的坦克,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坦克制高点112高地被我们夺了过来在这个高地的另一边,也有展开成战斗队形的苏军坦克在前进,它们的行动跟上边说的几乎一样我军由王益恺上尉指挥的坦克又一次由后边攻击了苏军,而在苏军还没弄清情况以前,已经被消灭了就在这样短得出奇的时间内,25辆我军坦克消灭了苏军75辆坦克,自己却毫无损伤这场战斗冲垮了苏军的进攻,其残部仓惶逃窜,没有敢再进行抵抗”

“在整个战斗过程中,第11装甲师简直是一支消防队,它在两个步兵师后边行进,熄灭一次大火,紧跟着再去熄灭另一次大火遇到步兵不能对付的苏军登陆场,我们就以坦克兵的全部力量去猛击敌人,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战果,是因为我们能与两个步兵师以及附近的友军密切协同我们永远不让单一的坦克去直接支援步兵,因为我认为这样对十分需要的坦克是不利的,并且也是个浪费而机动作战的战术常使形势转危为安,并使敌人遭到很大损失这期间,在第11装甲师的行动地带内共消灭敌军坦克700余辆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我认为,只要我们有沉着勇敢的士兵,有集中使用的坦克和火炮,就可以打败拥有大量兵力、兵器的苏军”

“第11装甲师以其决定性的英勇行动,在卡卡马河一线取得了防御的胜利如果该地段的防御被突破,苏军得以继续进军,中央集团军群的退路将被切断,这会使它遭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装甲教导集团军同样的厄运这样,形势逼着第11装甲师要竭尽全力去完成受领的任务”

“所幸的是,经过历次艰苦战斗以后,那些没有经得起考验的指挥官,统统都由有经验的人替换了留下来的指挥官都是绝对可靠的连续几个星期,我师都是夜间转移,拂晓前到达最易攻击敌人的位置上,而在敌人出动的前一小时攻击使用这种战术要求部队要消耗很大的精力和体力,但是伤亡却很小,因为这种作法常常出敌意外我师的一句格言是‘夜行军是救命星’然而,人们要问,第11装甲师的军人究竟什么时间睡觉呢,这个问题恐怕永远也得不到明确的答案”

“苏军大量使组建而装备很差的部队投入战斗有一些师尽管拥有较好的技术装备,只不多几天就垮台了它的训练很差,另外也缺乏有经验的指挥官这些师是苏联人的创造,但这种创造根本没有合理的军事上的依据他们的士兵因为这种荒谬行径而大量地送了命”

“苏军的装甲兵方面,坦克乘员,特别是机械化军的坦克乘员根本谈不上什么象样的训练这个缺点也是我们能够以少量部队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军的战术是一个奇怪的混合物尽管他们精于渗透行动,并特别善于构筑野战工事,但苏军进攻行动的刻板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愚蠢地对某一点反复地冲击,炮兵火力组织的公式化以及不善于选择进攻的地形,都表现出在执行任务时缺乏创造性和思想上的僵化我们的无线电侦听队曾多次听到这样急躁的提问:‘现在我们干什么?’只有少数的下级指挥官在遇到情况变化时,能表示个人的看法在许多情况下,本来是一次成功的冲击、突破或是已经完成了的合围,但却没有及时扩大战果就是因为上级没有关照该怎么办”

“我们在战斗中还发现了协助苏军作战的德**队,据一些俘虏说,德军派来了三个精锐的装甲师,还有一些重型坦克团,我们的坦克手也曾经报告过和巨大的德国坦克作战过,并遭受了一定的损失,德国坦克可以轻易的击毁装备给机械化步兵师的‘行者’坦克,对装甲师装备的‘灰狼’坦克威胁也很大尽管这些消息有待证实但我还是认为我们应该认真的考虑德国人的威胁”

1944年的6月底,苏军在中、南、北3个主要战略方向的反击都以失败而告终而华军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在中国空军和陆军航空队的掩护下,已经在毗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地区附近对包围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苏军展开了反包围按照计划,两个集团军群的攻势将分头进行北路是北方集团军群,他们的目标是解决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北部的苏军,确保被围困的装甲教导集群安全并切断苏军的退路中路是中央集团军群,负责解救东方白的装甲教导集群并与其会师并和西北集团军群一道包围南路苏军南路的西北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在哈萨克方向进攻,切断苏军南路的退路三个集团军群的兵力总计2970000人、装备火炮迫击炮17037门共有坦克4113辆以上不包括2个哈萨克集团军的兵力

与这3路华军对峙的,是罗科索夫斯基和霍特指挥的苏德联军总兵力1526000人,有火炮、迫击炮2150门,坦克1430辆包括德国人的80辆“虎”式坦克和30辆“虎王”重型坦克总的看来,苏军地面部队仅相当于华军的一半,在兵力对比上处于劣势在空中力量方面,中国空军在6月24日拥有作战飞机2316架,其中包括“披毛犀”战斗机552架、“金丝燕”战斗机412架、“快刀”中型轰炸机231架、n4“飞火”战术攻击机365架,n5“蜻蜓”战术攻击机442架而苏军在这里仅有367架“斯勃”快轰炸机,470架老旧的“伊-15”、“伊-16”、“伊-153”战斗机,49架侦察飞机无论飞机数量还是质量,苏联航空部队都处于下风

尽管兵力处于劣势,但是苏军这一次的战备相对以前比较充分为了集中兵力,集团军和下属的各步兵师在防御中都只能编成1个梯队,各步兵师仅留有1个营的预备队罗科索夫斯基还尽可能地建立防御纵深战斗力较强的德国志愿军的到来也给苏军增加了鲜血液,但无论如何,这一切都已经不能阻止苏军的毁灭

1944年6月22日,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炮火准备和大批轰炸机的轰炸后,华军发动了进攻尽管得到了中国空军大批轰炸机的直接支援,但在预先有准备的苏军抵抗下,华军的进攻还是很不顺利在最初几小时的战斗中,华军就有10000余人伤亡尽管苏德联军顽强防御,华军还是不断的向前推进,并且契入苏军阵地在这最开始的战斗中苏军步兵第14师师长祖勒巴少将和大批军官在华军的空袭中丧生

为了缓解华军进攻的压力,苏军发起了强行的反突击苏军的这次行动完全出乎华军的意料由于摸不清苏军反击兵力的规模,到当日日终华军未能进一步推进

3天后,华军再次发动进攻,但在苏联军队的顽强抵抗下进展不大共计13500人的苏军突入到了华军的侧后为了消除这支兵力所造成的威胁,华军不得不调来的部队尽管华军投入了绝对优势的兵力消灭这支苏军的战斗还是持续了3天而华军对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解救行动则不得不停了下来

在7月1日才发动进攻的中路和北路,华军也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苏军凭着对当地气候和环境的熟悉,表现得比战争开始时强的多苏军步兵第104师和内务人民委员会所属的第72边防总队表现出色,成功的顶住了华军的进攻,但在华军优势兵力的不断冲击下苏军的主要防御阵地依次被突破

总的来说,在达成战役突然性的情况下,中**队在该地区还是取得他们所预期的战果,当然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到7月1日为止,在短短9天的战斗中,中**队的死伤总数已达20000余人

在两个方向上,中**队都占有兵力优势,因而苏军也没有在一线死守的意思1944年7月2日中国第11集团军编有7个步兵师和蒙古集团军渡过了普辛河抵抗他们的是组建的红军南方方面军该方面军编有由敖德萨军区改编的第9集团军和在哈尔科夫军区领率机关,以及乌法军区部分部队基础上组建的第18集团军编有步兵第l7军,机械化第16军,包括山地步兵第96、60师和步兵第164师,坦克第15、39师和摩托化第240师,航空兵第64师混成航空兵第45师,以及**步兵第9军

在兵力上南方方面军的苏军并不处于劣势,而且由于航空部队躲开了中国空军的突然袭击因此保存了相当力量低空飞行的苏联战斗机经常给行进中的蒙古军队,特别是骑兵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但南方方面军北面的东方方面军此时已被华军击溃,这就迫使南方方面军在侧翼暴露的威胁下不得不边打边撤

相比之下,那些缺乏重型装备的苏军在华军部队的阻击下,只能在风霜雨雪的苏联大地缓慢后退,每天不过行军十几公里在这样的开阔地形一旦遭遇华军坦克,苏军只能匆匆忙忙的散开队形予以还击,而如果对手是重型坦克,红军士兵就硬着头皮爬上去用集束手榴弹或者**包爆破,这几乎是唯一的有效手段有时苏联士兵甚至把手榴弹塞进苏联坦克的炮口

截至7月10日,中**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在北方,华军推进了200-250公里,其前锋直指喀山在中部,他们突入苏联纵深250-300公里,由第2、3装甲集群编组而成的第4装甲集团军正在林毓英上将的指挥下,成攻抵达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和东方白的装甲教导集群会师在南方,中**队也前进了200-250公里,三路华军已经完成了对反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苏德联军的合围

现在,东方白七零八落的军队终于得以逃出苏军的摩掌,苏军后退并开始收缩防线,打算做着突围的尝试一种异乎寻常的寂静降临在战场上一望无际的荒原中到处散布着青烟燎绕、“五脏”皆出的坦克残骸,苏军的钢盔和军帽随处可见,每一个角落里都充斥着空空的弹药箱、柏油桶、铁丝网以及一些与周围气氛不相协调的明信片腐烂变黑的死尸的口袋里都装有远方亲人的来信“你能离开可怕的西伯利亚荒原,进入美丽的俄罗斯我们真是太高兴了,”一位俄国母亲在信中这样写道;一位年轻的妇女给他的丈夫写的则是:“愿你永远是一位勇敢的战士,我最亲爱的,愿上帝保护你”未完待续)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