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高科技军阀 > (四百六十七)哈尔西的惨胜

高科技军阀 (四百六十七)哈尔西的惨胜

作者:银刀驸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7:16: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四百六十七)哈尔西的惨胜

“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似乎要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这时‘萨拉托加’号所在的方向突然传来了巨大的爆炸声,我举起望远镜望去,看到海面上升腾起了巨大的黑色烟团,那是大型军舰爆炸所特有的景象,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以为是‘萨拉托加’号遭到了不幸,但很快便有电报传来,打消了我的担心。随后有人报告,说‘萨拉托加’号又击沉了一艘日本战列舰!后来我知道,被‘萨拉托加’号击沉的是日本战列舰‘赤城’号。它是一艘排水量41000吨的大型战列舰,拥有10门18英寸的主炮,本来是我们最可怕的对手,但他却被我们轻易的击沉了。”

“‘萨拉托加’号的电报很快证实了我们的观察,此时我们全都沉浸于胜利带来的喜悦中,我并没有引起警觉。这艘日本战列舰的沉没应该对日本舰队产生了巨大的震动。日本人的轻型舰只开始逃散,我下令继续攻击敌人的航空母舰。不去理会这些轻型舰只。”

“事实上,‘萨拉托加’号已经一头撞进了海战史上最为完美的陷阱里面。只是我们谁都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临近。日本人的巡洋舰和驱逐舰这时又两翼汇聚了过来,开始夹攻我们,我们并没有感到惊慌,现在日军还没能组织起有力的反击,他们已经损失了两艘战列舰和3艘巡洋舰,还有2艘驱逐舰,刚才的战斗中,我们逮住又击中了一艘日本航空母舰,但我们的战果到此为止了。”

“12时22分,我们的雷达发现大群不明飞机从西方向我们接近,但是很快它们便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了,我认为这些日军飞机肯定是正准备上舰挂载弹药,当他们发现他们的母舰已经中弹燃烧,明显只能掉头飞向别的航空母舰。事实上,这些飞机空袭了瓦胡岛后,是回来补充弹药的,准备发动下一轮飞机,它们共有70多架,而在它们重新起飞后,目标则不再是瓦胡岛,而是我们。”

“日本战列舰和重巡洋舰再次向我们发起了进攻,很明显,它们是在为航空母舰上的飞机重新起飞争取时间,而我和雷蒙德当时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失去了日本大型航空母舰的目标后,我急于使‘列克星敦’号摆脱敌人的纠缠,没有果断下令将它们击沉,结果犯了不可挽回的错误。”

“日本人这时开始起飞所有的飞机,并命令所有舰只施放烟幕。他们开始分开编队:重型舰只转向右舷,轻型舰只转向左舷,当我们接近到他们14000码的时候,他们的掩护舰只再次掉头向我们发动雷击。他们冲到离我们10000码的距离,齐射一半鱼雷,然后再次冲近,在7000码的距离再射出另一半鱼雷。由于烟幕掩盖了战况,他们的鱼雷没有一条击中我们,当烟雾渐渐散去,我们惊喜的发现,又有三艘日本驱逐舰被我们击中,沉没了。”

“我们继续向前逼近,致命的火力开始给敌人造成更多的损失。日本人的所有舰只几乎个个带伤,正当我们的雷达再次发现敌人的航空母舰时,敌人的飞机出现了。”

“我观察到差不多有一百多架飞机,他们携带着炸弹和鱼雷,向蝗虫一样的向我们扑来, 这时战斗已经进行了几个小时,我的英勇战士们孤军奋战,与敌人进行了舰难以想象的近距离肉搏,我们的侦察机也极其勇敢,他们虚张声势的向日本飞机俯冲,希望能引开日本飞机的注意力。日军飞机对我们英勇的战舰发动了空袭。”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日本飞机作战,他们的飞行员都十分勇敢,有着熟练的战斗技能,他们的飞机性能也比我们的优异,他们轻松的避开了我们的防空炮火,向我们飞快的接近,尽管恶劣的天气和浓重的烟雾影响了他们行动,他们还是进行了准确的攻击,两枚炸弹击中了‘列克星敦’号,发生了爆炸,但它们造成的伤害并不大,火焰升腾起来,但很快便被扑灭了。”

“我意识到情况不妙,但我知道,现在我们想要撤退也来不及了,我们只能继续战斗下去,消灭敌人航空母舰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敌人的航空母舰此时在我们以南的方向,我打算继续实施追击,这时我们的‘查尔斯顿’号轻巡洋舰被日本飞机扔下的一枚鱼雷和两颗炸弹击中,很快就沉没了,我们的防空火力被撕开了一道口子,而现在的我们,却没有能力去填补。”

“很快,厄运便降临到了我们的头上,接连有三枚五百公斤炸弹击中了‘列克星敦’号,引发了剧烈的爆炸。紧接着又有两颗鱼雷和三枚炸弹击中了我们,‘列克星敦’号的速度慢了下来,虽然遭到了可怕的攻击,但我们英勇的炮手并没有停止战斗,我们一共击落了22架敌人的飞机。敌人的第一波攻击就这样被我们打退了。”

“在我们忙于修理‘列克星敦’号的损伤时,‘萨拉托加’号那里也传来了不幸的消息,这艘英勇的战舰被6枚鱼雷击中,受损十分严重,但他们还在继续战斗,一艘日本战列舰试图向‘萨拉托加’号发起炮击,但被击退了。这时我决定前去援救‘萨拉托加’号。”

“‘列克星敦’以20节的航速向前驶去,当我们看到‘萨拉托加’号时,这艘英勇的战舰已经发生了倾斜,这时日本飞机的第二波攻击又到了,我们再次用全部的防空炮火迎击,这一次日本飞机改变了战术,主要使用鱼雷攻击我们,尽管我们进行了最大努力的规避,但还是有四枚鱼雷击中了我们,当然,日本人在攻击我们的同时,也没有放过‘萨拉托加’号,又有六枚鱼雷击中了她,我看到她发生了一连串的大爆炸,舰体完全笼罩在了黑烟中,过不多久,当黑烟逐渐散去的时候,我看到‘萨拉托加’号高高的扬起了舰首,下半截舰体已经没入海中,‘蒙特里’号驱逐舰正赶去救援,我和舰桥上的人们都眼含热泪的注视着这艘英雄的战舰的最后一刻。”

“就在这时,一艘日本战列舰的身影出现了,我从望远镜里看到,这是一艘拥有五座双联装炮塔的大型战列舰,它是‘天城’号,它的姊妹舰‘赤城’号已经丧命在‘萨拉托加’号的炮口之下,看得出来,它准备向我们发泄它的怒火。很快,激烈的对射开始了,尽管‘列克星敦’号受了重伤,只有两座主炮塔能够用于射击,但我们还是没有屈服,进行了英勇的还击,炮战持续了约半个小时,直到一发敌人射来的18英寸炮弹击中了舰桥……”

“当我醒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经被转移到了轻巡洋舰‘纽瓦克’号上,这样就结束了这次载入史册的大海战。包括‘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在内,我们一共有6艘军舰沉没,4艘受伤。敌人有2艘航空母舰和3艘战列舰被击沉,9艘其它的军舰沉没,12艘受伤。我在报告中总结这场海战的收获如下:一、日军试图阻止我军反击的意图彻底破产;二、日本舰队遭到了惨重损失;三、他们想要一劳永逸地消除对今后作战行动的任何来自海上的威胁的企图破产。最初,海军作战部不完全相信我报告结论中的第二和第三条。”

“10月25日晚间,我向海军总部发报,日本海军的三艘战列舰和两艘航空母舰被击毁。我后来听说海军作战部告诉太平洋总部,他们所收到的战报不支持我以上乐观结论。但是,29日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告诉我和金凯德,‘敌人的海军主力确实遭到了损失,将在一段时间内无法作战。你们舰队所有官兵受到我们最衷心的爱戴。干得漂亮。’我认为这才是对我们做出的英勇努力的正当回报。”

“当我于第二年1月在华盛顿向他汇报时,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在那一仗犯了错误。’他合起双手说:‘不用再讲了,无论你做过什么,我都认为是正确的。’但是我仍想一吐为快:我还是认为当时那种情况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进攻。他回答:‘对,那不是错误,你当时只能这么干。’”

“所有的大人物都给我们发来贺电。尼米兹将军的贺电最为感人:‘我早已预料到你的成功。当你在我和平一起英勇战斗的时候,我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无比的鼓舞和信赖。’马歇尔将军来电:‘历史性的辉煌胜利。陆军谨致谢意。’海军部长福雷斯特来电:‘你取得了一次伟大的成功。”

“所有这些人的这些赞扬,读起来都让人高兴,可是如果我能够重新回到战场,我宁可不要这些赞扬。”

北京,华夏联邦最高统帅部。

“已经确认,美国太平洋舰队最后的三艘主力舰――‘列克星敦’号、‘萨拉托加’号战列巡洋舰和‘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已经被日军击沉。”海军情报局长谢文俊向吴佩孚报告道。

“那就是说,到现在为止,美国太平洋舰队已然全军覆没。”吴佩孚阴沉着脸,点了点头。

听到吴佩孚的话,室内很多人的脸色都是一变。

“日本人的损失怎么样?”杨朔铭平静的问道。

“据我们的情报分析,日军到目前为止,共损失大型航空母舰1艘,战列舰3艘,轻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以下舰艇和各类船只10艘,飞机100余架。”谢文俊说道,“单以损失相比,当然是轻得多了。”

“这样的损失,对他们来说,已经不算小了。”杨朔铭微微点头,轻声嘀咕道。

“日军所损失的舰船,多数为美国舰队突袭造成,但在这其中,两艘为老式战列舰,日本人真正的损失,就是两艘航空母舰和一艘大型战列舰,这些损失对其整体战力影响有限。”海军部长汤芗铭说道,“日军此次倾巢而出,其目标在于夺占夏威夷群岛,威胁美国本土。估计这一次,美国人怕是难以保住珍珠港了。”

“美国人这一次吃的亏太大了。”吴佩孚叹息着说道。

“日本人这一次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美国发动突然袭击,难道真象外界所传言的那样,就是为了这石油吗?”外交部长顾维钧向吴佩孚投去询问的目光,但吴佩孚象是并没有感觉到,顾维钧有些奇怪,随即把目光转向了杨朔铭。

“当然不光是为了石油,但这石油,的确也是战争的起因之一。”杨朔铭淡淡地回答道。

在得知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中国国内的学者们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众说纷纭。很多人认为,珍珠港事件的发生,其实是一场能源战,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日本因为美国对其实施石油禁运而采取的极端措施。因为石油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美国希望通过卡住能源供给来遏制日本的扩张。

学者们分析后认为,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尽管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夺取了东西伯利亚的土地,但能源短缺仍然是日本称霸世界的致命弱点。在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70%的国内石油需求来自于进口,而其中75%来自于当时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美国。

而日本此前一直对亚洲大陆虎视眈眈,目的就是为了掠夺自然资源。

日本对亚洲国家的威胁,显然对美国的远东利益构成了威胁,然而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也使罗斯福政府左右为难,孤立主义分子认为,一方面不能向世界上受战争威胁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另一方面也不能对侵略国家实行经济制裁。而且,在美国国会的压力下,罗斯福被建议不能在太平洋与日本发生军事冲突。

1940年7月,美国通过《出口控制法案》,该法案给了罗斯福以很大的便利,因为日本一旦发动新的侵略战争,他可以借助该法案对日本实施废铁和钢材出口禁令,而且还可以扩大到航空燃料方面。在日本与德、意、苏三国签署盟约后,愈发引起了美国的警觉。罗斯福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华盛顿因此将支援英国置于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这些事态的发展最终促使日本军方高层确信他们一定会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由于美国开始停止从东海岸和其他一些港口向日本出口石油。日本政府则开始进行秘密的战争准备,日本军方高层一次御前会议上向日本天皇提议向亚洲南部继续扩张,因为他们已经别无选择。天皇对此也表示同意,于是入侵马来西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和香港地区的计划预备开始实施,同时日本还开始着手准备与美国、英国和荷兰交战。

美国对日本的战争准备一直极为警惕,罗斯福随后下令冻结日本在美国所有的资产,同时向日本的石油出口只可通过许可证贸易方式。英国和荷兰政府也立即仿效美国政府的做法。但没有迹象表明罗斯福对于做出该项决定所蕴涵的内在意义。罗斯福似乎只是试图通过石油许可证贸易作为外交手段,以争取更多的谈判筹码。然而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则已经使得日本无法像以前那样支付石油美元。总之,这对于美国政府强硬派而言无疑是一场胜利,他们一直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迫使日本做出让步。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日本因此只能动用其石油储备。中国著名学者胡适认为:“日本没有任何途径获取或者控制石油供给。石油储备的下降在促使日本政府做出与美国交战的最后决策。”

对于美军而言,罗斯福在这个时机做出的决策无疑是一种失败。美国海军一直在强调美军在太平洋的劣势,美国海军高层一直敦促美国应该拖延与日本交战的时间,因为菲律宾军事基地的空军和地面部队力量尚未得到加强。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也一直向华盛顿发出警告,如果将日本逼入死胡同,日军将会做出没有任何暗示的猛烈还击,因为这是日本人的民族特性。然而罗斯福依然坚持认为,尽管有些冒险,但这不会给美国带来严重后果。他的幕僚看似一致的看法更加促使他认为战争依然十分遥远。即便日本攻打马来西亚和荷属东印度,也丝毫不会影响美国本土安全。

美国对日本实施财产冻结和石油禁运使日本大为震惊。日本可以说陷入到了绝望之中。由于日本的石油储备只能维持两年的时间。美国割断了日本的能源供给线,使得日本只能狗急跳墙,孤注一掷。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