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高科技军阀 > (四百四十九)交班换岗

高科技军阀 (四百四十九)交班换岗

作者:银刀驸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7:16: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全文字无广告

(四百四十九)交班换岗

日本,东京,帝国大厦。 全文字无广告

“法国维希政府已经将亚洲殖民地全部交给了支那。”日本首相米内光政用还算沉静的声音,向与会的内阁成员和海陆军将领说道。

“支那人又开始从西方列强的手中抢夺果实了。”陆军大臣东条英机猛地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支那能够在今天和日本分庭抗礼,完全是上一次欧战给了支那这样的机会,这一次也是一样。日本对此绝对不能坐视!必须要有所行动!”

“陆军大臣阁下的意思,是要日本现在向支那开战吗?”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冷冷地瞅了一眼东条英机,说道。

“对!而且要象德国进攻波兰那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陆地和海上的全面攻击!”东条英机看着海军大臣那讥诮的眼神,有些恼火地说道。

“那么,陆军大臣阁下认为,日本会用多久击败支那呢?”米内光政看着东条英机,不紧不慢的问道。

“有三个月,到六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了!”东条英机立刻回答道。

听了东条英机的话,会议室里的好多人,眼中都现出了惊异之色。

坐在后排的永田铁山和石原莞尔对望了一眼,永田铁山随即把目光转向了米内光政,米内光政面无表情地微微点了点头。

“三个月的时间,也许只够陆军把法属交趾殖民地夺下来,而这还要是在支那军队不大规模出动干涉和帝国海军全力支援的情况下。”石原莞尔起身说道,“至于六个月的时间击败支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看到石原莞尔竟然敢在这样的重要会议上公开向自己叫板,东条英机不由得勃然大怒。

“如果陆军都是你这样的懦夫,当然不可能战胜支那!”

“由你这个管理十挺机枪都多的上等兵来当陆军大臣,才是日本的灾难!”石原莞尔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

看到针类对麦芒的二人,一些与会者象是早就预料到了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因此没有人出来阻止。

石原莞尔和东条英机交恶可以说非止一日,尽人皆知。在东条英机担任“南朝鲜驻屯军”参谋长时,有人向石原莞尔打听“东条参谋长的办公室在哪儿?”石原莞尔当时便回答:“噢,那个东条上等兵啊,就在对面。”

石原莞尔和东条英机两个人都是陆军大学校毕业的参谋出身,都是军国主义的思维。但在很多问题上,两人的看法完全相左。两人的关系因而恶化,石原莞尔多次公开宣扬东条英机之辈是日本的敌人,全世界的敌人,都应该枪毙。

东条英机目眦欲裂,他正要抽出胯边的腰刀,却被另一个人的严厉目光止住了。

“请二位注意言辞!现在不是说这些话的时候!”参谋本部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厉声说道。

听到亲王殿下发话,东条英机和石原莞尔没有继续吵闹,而是各自用能杀死人的眼光盯着对方,缓缓的坐了下来。

“石原将军刚刚从法属交趾支那地区回来,对那里的情况非常了解,不如由石原将军给大家做一下简要的说明吧。”永田铁山说道。

米内光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石原莞尔重新站了起来,向大家微微一躬,开始了讲述。

“法国维希政府将交趾殖民地交给支那,对日本其实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法国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已经预料到,日本将加入‘德苏意’三国轴心,对其开战,与其坐等土地丧失,不如将其交给支那,抽身而退,使日本将进攻的锋芒转向支那。”

“对于象支那这样的对土地贪得无厌的国家来说,他们当然不会反对将交趾地区收入囊中。支那国内的民众对此也无异议。而支那国内的一些人还纷纷叫好,和日本的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一样,他们并不了解,交趾地区对于支那来说,象一块带着许多骨头的肉,并不是那么容易吃下去的,而且吃得太急的话,还容易卡住喉咙,造成生命危险。”

“越南人对支那的态度其实是十分矛盾的。虽然两国交往历史悠久,但越南人对支那人不那么友好,常有戒备心理。历史上,越南曾受支那的直接统治达千年之久,直到公元十世纪越南才脱离支那而**建国,而仍与支那维持一定的藩属关系。直到19世纪末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支那才正式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历史上,越南爆发了许多次反抗支那封建王朝统治的起义和战役。在越南人的史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是有关民族英雄抗击‘北方侵略’――也就是支那封建王朝及其‘残暴统治’的内容。不少越南人、包括一些越南史学家,对于支那封建王朝统治越南的这段历史,一直都是耿耿于怀。可以说,法国人走后,越南人绝不会听从支那人的摆布。”

“法国人在统治越南期间,有意淡化支那文化的影响。而不光是法国人,越南人自己也在这么做。支越两国的文化如此相通,这反而使一部分越南人认为应该通过‘去支那化’来保持民族本色。现在的越南,许多民间文化人士一直在强调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和爱国精神,刻意淡化越南文化中的支那色彩。”

“但是在现实的交往中,越南人出于利益的考量,他们乐于跟支那发展经贸关系,不仅如此,他们还毫不掩饰地借鉴支那的发展经验。在学习支那的同时,越南很清楚自身的发展水平与支那有极大的差距,事实上,这些年越南与支那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逐渐拉大,学习支那而又不甘心总是学习支那,这就是相当多越南人的矛盾心态。”

“经过了法国多年殖民统治的越南民众,有很多人对曾经侵略过自己国家的法国已经没有了仇恨,甚至连反感都谈不上。而对于支那,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却认同‘强邻须警惕’的说法。由于越南历史上曾多次遭受来自北方的侵略,因此时刻提防‘北方大国’威胁的意识被许多越南人世代传承。而现在法国将越南交给支那这一行动给越南人的印象是,近在咫尺的支那比远隔万里的法国更具威胁性。如果支那人在接收交趾后,不允许越南复国,而是将越南的土地直接纳入版图,越南人势必会举兵反抗,而越南的丛林地形和湿热气候是不利于支那军队的大兵团作战的,越南一旦爆发战争,将牵扯支那军队的大量兵力。如此一来,越南将成为支那的一个‘流血的伤口’,这对日本其实是十分有利的。”

说到这里,石原莞尔特意的看了一眼满面怒容坐在那里的东条英机,继续说道:“如果日本出兵交趾,将面临和支那一样的困难,而且越南人那时必然会选择和支那人联手对付日本,那样日本就危险了。”

“明白了。”闲院宫载仁亲王面露赞许之色,点了点头,而东条英机的脸色则变得异常苍白。

“石原将军认为,日本现在将如何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有人问道。

“如今欧战胜负已分,法国作为欧洲军事大国,已经不复存在,德国将为欧陆之主,而苏联在占领芬兰之后,将对支那用兵,我国当同德苏意三国结盟,趁支那疲于应付苏联越南之际,出兵南洋和夏威夷,短时间内驱逐英米荷殖民者,彻底消灭米军太平洋舰队,变太平洋为日本内湖。”

“出兵南洋的目的,是为了夺取石油,因为石油是战争的血液,而日本的石油储备,最多只够三四年之用,如果开战,消耗还会急剧增加,也许用不上两年就会枯竭,所以夺取南洋的石油,对日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消灭菲律宾及夏威夷米军的目的,则是为了断绝支那的外援。”

听到石原莞尔的建议,会议室里又一次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夺取南洋,他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见,但和美国开战,他们多数人的心里,还是没有多少底的。

就在不久前,岩畔大佐带回日本驻美武官新庄主计大佐调查出来的结论,已经为所有的与会者所知晓。

新庄主计大佐调查出来的日美制造业的差距是这样的:

钢铁:1:15。

煤炭:1:7。

电力:1:4。

铝:1:5。

飞机生产能力:1:4。

工业劳动力:1:4。

石油:1:420。

汽车生产能力:1:360。

……

这样的差距,仗要是打起来,日本差不多是必败的结局。

“石原将军的意思,是日本必须以速战取胜。可有一点,石原将军是不是没有注意到?”闲院宫载仁亲王率先打破了沉默,说道,“支那一直是米国的盟国,虽然支那将受制于苏联和越南,但支那毕竟是大陆国家,有强大的陆军便可以支撑这样的两线作战。但支那现在也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一旦对米开战,支那海军趁机进攻日本,日本不是非常危险的吗?”

“是啊!你是在一厢情愿的说这些!”东条英机接过话头说道,“一旦南洋和米国遭到攻击,不光是支那海军,支那陆军也会出动进攻日本的!支那陆军的规模你知道有多大吗?他们可以在短时间里,组织三百万人参战,只要他们抽调出二三十万人在海军的掩护下发动进攻,日本就不太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夺取南洋的目的!支那一直是米国的重要盟国,他们不可能放任日本进攻米国而不顾!你以为支那人都是猪?他们当中就没有见识超过你的人吗?”

“支那人的造船能力有限,能有这样一支庞大的舰队,是多少年的积累,支那海军的舰船,有很多是以前米国造船厂帮助建造的,象重新服役的‘共和’级战列舰和‘光荣’级巡洋战舰,都是服役多年的老舰,支那人自己新建造的军舰并不多,只要海军能够以奇袭的方式重创支那海军,使其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行动,日本就将获得有利的战机,打败米国。”石原莞尔说道。

“海军有能力执行这样的奇袭计划吗?”东条英机不屑地哼了一声。

“海军有这样的计划。”一直没有说话的海军军令部长伏见宫博恭亲王忽然说道。

“海军的计划是什么?”闲院宫载仁亲王问道。

“具体计划,还不方便透露,但可以肯定的是,消灭支那海军和米国太平洋舰队,都将以奇袭的方式来完成。”伏见宫博恭亲王说道。

听到海军军令部长的这句话,永田铁山和石原莞尔对望了一眼。

他们两人都明白,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事了。

而此时的东条英机,则面色灰败的站起身来,愤然离开了会场。

日本首相米内光政面无表情地看着东条英机的身影消失,但他的手,却不知怎么颤抖起来。

美国,华盛顿,

6月的华盛顿气候炎热。初升的朝阳虽然不像正午时那样火辣辣的,却也发出明朗而可爱的光芒,清爽地照耀着大地。远处。一辆豪华轿车在各式警卫车辆的严密护卫下,疾驶而来,在美国总统官邸白宫门前嘎然停下。车上走下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和新上任的帝国总参谋长布鲁克、首相的私人参谋长伊斯梅将军及其他军方随行人员。

大英帝国首相嘴里叼着那根全世界都熟悉的雪茄烟,迈着缓慢、沉重的步伐向白宫里面走去。他的身材还是那样矮胖,只是背驼得更厉害了,此行是丘吉尔第一次访问华盛顿,昨天,首相已在海德公园同罗斯福总统进行了初步会晤,并把自己对种种问题的看法以书面形式提出来。

英国首相一行在一个身穿常礼服的中年人的引导下,穿过铺着耀眼大理石的宽敞前厅,电梯把他们送上楼,来到罗斯福的办公室。

“哦,您来啦!”美国总统笑着大声打招呼,嘴咧得很大,他那张亲切的脸庞容光焕发。他的嗓音有一种清脆、精力充沛的回响。总统坐着轮椅,从办公桌后面出来。他身穿一件柔软的绸衬衫,系着一条黑须带。这位未穿外衣的总统上身魁梧壮实,但是下身那条青灰条花薄麻布裤子像口袋一样。可怜地下垂着,松松地贴在他那消瘦的胯骨和软弱无力的小腿上。

“你好!”总统很高兴地和丘吉尔握手,他的手很热而且湿。天气很热,尽管这个椭圆形办公室里的窗子都打开了,室内仍然闷热得使人透不过气来。“你们来得太巧了,正赶上喝头一轮。尝尝我刚调的马提尼酒,蛮不坏的。”

英国人这才看见,书桌上的配酒器具里盛着搅拌好的鸡尾酒。在这炎热的夏天,双方啜着清凉、香醇的马提尼酒,愉快地交谈着,丘吉尔的秘书伊斯梅将军在一旁打量着这两位世界头号强国的伟人,暗自思忖,他俩无疑是各自国家的第一号人物,可是凑到一起,他俩谁更出类拔萃呢?罗斯福站着要高出首相一头,然而他是撑在一副冷冰冰的金属架上。丘吉尔呢,是一个弯腰屈背的胖老头,他年龄更大,更严肃,更自信。不过,首相时不时地流露出敬佩对方的神色。看来还是罗斯福更胜一筹。难道真像人们所说的到了英美“换岗”的时候了吗?

一位副官轻轻地敲门后走进来,交给总统一张粉红色的活页纸。罗斯福扫视了一眼,这是一份写有简短消息的电文。总统稍有犹豫,一言不发地将电文递给丘吉尔。一排大字赫然映入眼帘:托卜鲁克守军向投降,英军2.5 万人被俘。丘吉尔粗短的双手抖动了一下,短促而痉挛地呼了一口气,他的心犹如被一条绳子捆紧了,疼得要炸裂一样。首相皱起眉毛,睁大了眼睛,发呆地盯着眼前这张纸条。他无论如何不能相信这是真的。托卜鲁克,这是英国在利比亚坚不可摧的阵地,英国坚强不屈的象征。5 月份以来,在利比亚,隆美尔的向前挺进的德军和奥金莱克上将率领的英军正在进行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加扎拉之战。丘吉尔一直关心着这个战区,他很清楚这一点,而且也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就在昨天,他还对罗斯福说,他预期这里会产生“重大的成果”,“或者一场不折不扣的决斗”。但他怎么也未料到,事态竟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

“首相阁下。”耳边传来伊斯梅轻轻的呼唤。

丘吉尔像是从梦中惊醒,他镇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回身将电文交给伊斯梅,“打电话到伦敦去查证一下!”

几分钟后,伊斯梅带着地中海舰队司令哈伍德海军上将的电文进来了:“托卜鲁克已经陷落,情况恶化,亚历山大港可能即将遭到严重的空袭;鉴于月圆时期即将来临,我正调遣东方舰队到苏伊上运河以南,以防万一。”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