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高科技军阀 > (三百四十)高邻好义

高科技军阀 (三百四十)高邻好义

作者:银刀驸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7:16: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三百四十)高邻好义

“没错,肯定是地震了。”徐世昌刚也险些摔倒,他抬头看了看还在摇晃的吊灯,心有余悸的说道,“只是不知道是哪里。”

“不会又是海原吧?”顾维钧有些担心地问道。

听到顾维钧的话,蔡锷等人的脸sè也不由得一变。

1920年(民国九年)12月16日20时,宁夏海原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海原地震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大的地震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大的地震之一。震级85级,震中烈度12度,灾区面积2万平方公里,这次地震bo及宁夏、甘肃、陕西、青海、山西、内én古、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四川、湖北、安徽、江苏、上海、福建等17个省市地方,有感面积达251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中国历史上bo及范围广的一次大地震。这场大地震使海原、固原等县城全毁,大量房屋倒塌,造成民众生命财产损失极大,所幸在地震前中国政fu及军队预先做了一定的抗震准备(至于中国有关方面为什么会预先知道这里要发生地震,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谜团之一),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力到达灾区施救,避免了损失进一步扩大,但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大地震中仍然有近5万人死亡,10万余人受伤,财产损失高达6000万元。

在中国,没有任何一次地震的bo及范围可以和海原地震相提并论。这次地震使200公里外的兰州“倒塌房屋十分之三”;使距震中400公里的西安“én窗暴响,房摇墙踏,被毁房屋约有百户”;距震中700公里的太原“房屋间有倒塌,人民微伤”;距震中1000公里的北京则“电灯摇动,令人头晕目眩”;远的上海“时钟停摆,悬灯摇晃”;广州“掉绘泥片”;汕头“客轮dàn动”;香港“大多数人感觉地震”。海原地震释放的能量特别的大,其有感范围超过了大半个中国,而且强烈的震动的持续了十几分钟,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次地震,甚至在越南海防附近的观象台上也有“时钟停摆”的现象,因而被称为“环球大震”。由于海原地震带来的破坏和损失特别严重,虽然时隔数年,仍然让许多中国人一想起来便心有余悸。

“不是。”杨朔铭抬头看了看总统府会议室墙上的挂钟,说道,“肯定不是咱们中国。”

“瀚之为什么这么肯定?”徐世昌有些吃惊地问道。

杨朔铭听了徐世昌的问话只是呵呵一笑,没有回答。

他是不可能告诉徐世昌,自己是一个穿越者,早就知道历史上著名的日本“关东大地震”的发生时间的。

“大总统可能忘了,上次海原地震,是瀚之先要求预做准备的啊。”顾维钧想起了往事,笑着说道,“至于瀚之是怎么做到比地震局那帮专家预测得还准的,现在还是谜啊。”

“瀚之是怎么预测的,咱们先不去管,只要瀚之说不是咱们中国,我就放心了,呵呵。”徐世昌似乎是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

在没有感觉到多的异动之后,会议室内的气氛又恢复了正常,徐世昌只是给总统府秘书长打了一个电话,吩咐他问一下地震局,便又重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杨朔铭的“瞒天过海”计划上。

当杨朔铭从总统府出来,回到家中的时候,一份从日本发来的电报已经早早的送了过来。

“电报上说,是日本发生了大地震,还有海啸。”黄韵芝对杨朔铭说道,“日本海军的主力舰有多艘沉没。”

“到底是人算不如天算,呵呵。”杨朔铭接过电报看了一眼,脸上现出了一丝开心的笑容,“日本人的报应来得好。”

“看把你美的。”黄韵芝有些奇怪的看着自己的丈夫,似乎对他刚说出“报应”这样的话感到不解,因为在她的眼中,他一向是崇尚科学的,“报应”这样的说法是不上他的眼的。

“日本的老百姓肯定死了不少人。”面对灾难,黄韵芝身上的那种中国funv传统的善良天xin和慈爱母xin不自觉的表lu了出来,“上一次咱们这边的海原地震,死了差不多五万人,幸亏救助及时,这一次日本受灾,要不要帮他们一把?”

“当然要帮,冤家易解不易结嘛。”杨朔铭笑着点了点头,眼睛仍然盯在电报上,黄韵芝听到他赞同自己的想法,很是高兴,但她又隐隐的觉得,他刚的话似乎又有些言不由衷。

“我一会儿给大总统去电话,让他命令海军马上派船去日本勘察灾情,救灾的话,越早下手越好。”杨朔铭看完电报,脸上又恢复到了平日的沉静如水,黄韵芝听到他刚的话,心里不由得一阵感动,杨朔铭的形象在她的心里又变得高大了许多。

杨朔铭已经习惯了爱妻望向自己目光当中的那些爱慕和敬意,他拿着电报沉yin了一会儿,抬头对她说道:“救灾yà品的事,还是你来负责吧,一定要些准备好,并且落到实处。”

黄韵芝点头答应,正要打电话,杨朔铭又对她说道,“卓瑶那里,你和她说吧,说我的意思,让咱们几个都以个人名义捐些钱出来,帮助日本人救灾。”

韵芝明白杨朔铭说的这个“以个人名义”是什么意思,不由得微笑起来。

“得发电报告诉日本那边的人,尽查明日舰的损失情况。”杨朔铭自言自语的说着,坐了下来,拿过纸笔,开始拟起电报稿来。

1923年9月3日,日本,横须贺,海军造船厂。

平贺让和藤本喜久雄看着几乎被夷为平地的造船厂区,和已经在船坞中变得不成模样的“天城”号舰体,不约而同的双膝一软,跪了下来。

“怎么会这样啊……”平贺让看着几乎无法认出来的“天城”号,一时间不由得涕泪jā流,仿佛死去的是自己的亲生儿。

就在前天中午11时58分,在日本东京西南相模湾西北部发生了79级的大地震,在几分钟内,从东京到横须贺的整个关东大平原犹如太平洋海面一样起伏颠簸,数以千计的房屋在地震中倒塌。由于地震发生时正是家家户户用火盆做饭的时候,因此地震过后在东京、横滨等地又发生了大面积的火灾。同样位于震中附近的横须贺地区也不能幸免,庞大的横须贺海军工厂几乎被夷为平地,un凝土的厂房和钢铁的起重机象纸牌一样全部倒塌,正在船台上修建的“天城”号战列巡洋舰的舰体也被震得七扭八歪。在附近的船渠里,正在建造中的数艘轻巡洋舰也已经被震后的大火灾完全烧毁,根本无法辨认出军舰的模样。

看到这地狱般的惨象,前来勘察灾情的日本海军舰政本部人员无不悲痛yu绝。

藤本喜久雄好容易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他将平贺让从地上拉了起来,哑着嗓下达了命令,开始了现场的勘察工作。而附近的居民有不少人得到了海军工厂被毁的消息,也赶了过来帮忙清理现场,抢救有用的物资。

海军舰政本部人员在藤本喜久雄的带领下先对“天城”号的受灾现状进行了考察,当他发现“天城”号的龙骨已经严重弯曲时,心一下沉到了谷底。

“大挠度达到了219厘米,而且沿舭龙骨方向的纵轴上也存在5度到14度的扭曲现象。如果将其强行矫正,只能将已建好的各层甲板、装甲背板、加强肋和相关管线完全拆除,其工作量与重建设差不多……”藤本喜久雄在汇总了部下收集的数据之后,有些无奈的对平贺让说道。

“藤本君,你的意思是不是‘天城’号的舰体已经没有任何修复价值?”平贺让难受地问道。

藤本喜久雄叹息了一声,点了点头。

平贺让长叹一声,有些颓丧地坐了下来,此时他和藤本喜久雄都没有注意到,一个工人打扮模样的人正有意无意的在他们二人身边徘徊,将他们之间的谈话内容尽数收入耳中。

此时平贺让并没有注意到这个人,他的目光无意中看到海面上的情况,不由得惊骇地瞪大了眼睛,用手指着海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藤本喜久雄顺着平贺让手指的方向望去,他看到似乎有一艘巨大的战舰的身影斜斜的矗立在海面上,他的心不由得一阵紧缩,有些抓狂地大吼了起来:“望远镜给我望远镜”

一位日本海军军官跑了过来,将一副望远镜递给了藤本喜久雄,藤本喜久雄抓过望远镜望向海面,当他辨认出海面上已经断成两截的那艘巨舰的身份之后,整个身如同筛糠一般的抖动了起来。

他已经明白的认出来了,那是日本海军建成不久的“加贺”号战列舰

东京,赤坂离宫,防震棚。

“刚刚得到消息,天皇陛下和皇后陛下都安然无恙。”内务大臣后藤平满头大汗的对摄政宫裕仁亲王说道,“现正在日光行宫的防震棚内。”

“太好了”裕仁听到报告后,长舒了一口气。

关东大地震发生时,裕仁亲王迅速按照自幼接受的防震训练跑到了院里。由于日本的皇宫和行宫都是按照严格的防震要求修建的,因此不但裕仁没事,正在日光行宫度假的大正天皇和皇后也安然无恙。但尽管如此,还是有三名皇族成员死于关东大地震:闲院宫宽nv王在小田原的自家别墅中被砸死,6岁的东久弥宫师正王和山阶宫佐纪nv王也在横须贺家中被砸死。

“戒严令发出去了么?”心神稍定的裕仁向后藤平问道。

“已经发出去了。”内务大臣说道,“已经通知福田正太郎将军实施军法管制,防止居心叵测之人趁火打劫。”

“很好。”裕仁点了点头,又问道,“各驻外使馆那里有消息没有?”

“目前通讯线路还没有恢复,还没有接到任何消息。”内务大臣答道。

“这一次日本遭遇地震奇灾,那些对日本怀有敌意的国家好高兴了。”裕仁说着,脸上的肌o不自觉的o动了起来。

后藤平当然知道“准天皇”嘴里说的“对日本怀有敌意的国家”指的是谁,他小心地看了看裕仁,没有说话。

“尽想办法恢复通讯线路,我要知道灾情的具体情况”裕仁看着从si卫官手中一只只放飞的信鸽,沉声说道。

内务大臣大声的答应着,鞠躬告退。裕仁有些疲倦地躺在了椅上,闭上了眼睛,此时他的脑海里,已经完全被好多不着边际的胡思làn想和莫名的仇恨占满。

不知过了多久,裕仁渐渐的进入到了梦乡之中,在梦中,他似乎又回到了祖父明治天皇的身边。

“陛下,驻支那使馆发来了电报,支那政fu副总理曾琦亲至使馆慰问,并表示全力援助我国抗灾。”内务大臣不知什么时候又回来了,向裕仁禀报道。

“第一个表示援助日本的,竟然是支那?”裕仁有些惊奇的问道,从内务大臣手中接过了电报抄件。

“是的。”内务大臣有些犹豫的说道,“支那副总理称,已经先行筹集价值约五十万日元之物资及yà品运往天津装船启运,近日即可到达。”

“支那政fu这一次的办事效率可是很高啊。”裕仁速地看了一眼电报,不动声sè的说了一句。后藤平似乎听出了“准天皇”话里的弦外之音,没有接口。

“帮我拟份回电,表示谢意。”裕仁简单的吩咐了一句,便将电报还给了内务大臣,然后又闭上了眼睛。

日本大地震的消息传到中国时,中国政fu迅速行动,展现了极其罕见的高效率。

中国政fu内在日本大地震次日(9月2日),就立即派人前往日本驻华使馆表示慰问。9月3日,内召集会议,外jā部总长顾维钧提出,对于日本震灾,“我国本救灾恤邻之义,不容袖手旁观,应由政fu下令,劝国民共同筹款赈恤”。

紧接着中国国会也一致通过了五条“援日救灾决议”,中国政fu除了分别电令驻日公使陆宗舆及驻神户总领事馆紧急调查灾情之外,又批准了内的拨款援助日本议案,并要求“各省长官联合绅商地方团体组织日灾急赈大会,与政fu一致进行”,同时“派遣商船运送粮食yà品,及红十字会赴日”。

9月4日,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以大总统令的方式号召全国人民“广募捐款,尽数拨汇,藉资拯济,以申救灾恤邻之至意”。内还邀请各界名流共同商议援助日本的具体事项。会议从中午一直讨论到傍晚5时,进一步决定:通令各省区一律筹款赈济;迅速运米30万石到日本;解除粮食输出之禁令;邀请各慈善团体、红十字会及银行、闻、商业协会、军警各界组织日灾协济会等。徐世昌又致电日本政fu:“值贵国京城和国家遭受空前灾难,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之际,请接受中国人民的深切慰问。”

已经下台避居在天津的段祺瑞,也成立了“救灾同志会”,通电北京中央政fu及各省军政长官及各团体,号召“广为劝募”,赈济日灾。

在中国政fu的强力动员下,中国各界达成了罕见的一致行动。日本驻华使领馆一时én庭若市,前来慰问和表态的人络绎不绝。日本驻华的商业机构、民间团体等,也收到了无数的慰问电、慰问信和慰问品。

正在天津视察的中国政fu总理梁启超于9月3日发出通电:“救灾恤邻,责无旁贷,谓宜尽吾力所能逮,募集服食各物,迅派军舰商船,驰往急赈”。上海《晨报》在9月3日发表题为《日本大震灾》的社论:“我国国民宜速组急赈会,募集巨款,特派大规模之救护团,驰往赈济,并切实调查灾况,如有缺乏粮食衣服之事,尽量输赠,万一灾后发生时疫,亦当派遣十字队前往医护。款项愈多,人员愈众,时期愈速,则救之范围愈广,效果亦愈大。”同日,《民国日报》社论标题为《吊日本地震惨灾》,《申报》社论标题为《悲日本地震大火灾》。中国闻界几乎一致呼吁民众,为日本地震灾区尽己所能献出爱心。

9月5日,《民国日报》呼吁《中国人急宜救济日灾》,“此次日本巨灾,固然是日本的大不幸,然能因此恢复日中亲善,保持东亚永久和平,在中国固有益,在日本也不能谓无利。”并希望日本人能“谅解中国人民的好感”,“希望日本在这次震灾中,领略人类同情心的福音,上下jā勉,和中国做一个道义上的朋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