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电霸 > 第九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电霸 第九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作者:寒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13:05:3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穷三塔,富塔山,王八羔子抽一关。大叔红塔山您拿好,我再送您一盒火柴,介绍一下这是我表哥小柱,以后我不在这您就找他买,同质同价,童叟无欺。”

在东湖呆了两天,大表哥吴小柱终于回来了,跟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大舅吴秀峰和一千三百块定金。

一千三百多的定金,对村里人而言无疑是笔巨款。

大舅生怕路上出一丁点意外,于是把平时干木工活时用的斧头往腰里一别,亲自把儿子和定金押送进城。哥哥好不容易来一趟,吴秀兰当然非常高兴,连忙请假回家做了一大桌子菜,好好招待了一番。

每月五十块啊,乡长书记也就这么多吧!

对于章程给儿子每月开五十块钱工资的事,大舅不是满意,而是非常非常满意!揣着儿子交家的四十块钱,当着妹妹、外甥和外甥女的面,又劈头盖脸的交代了儿子一番,严厉要求吴小柱听话,千万别给姑姑和表弟惹事。否则城里也别呆了,老老实实跟他回家做木匠去。

临走前还说了,以后乡下商店的定金他来送,烟送回去他帮着分发,顺带帮着联系那些还没从章程手上进过烟的商店。用他的话说,这是成千上百的大生意,他不帮瞧着能放心吗?

大舅十四岁学徒,十八岁出师。

迄今为止,在棺材和家具行业已经干了二十多年。徒弟带了十几个,说起木工手艺,东湖周边几个乡镇谁不知道他吴师傅?

手艺好、信誉好、人头熟,有他帮忙下下个月的订单只会越来越多,章程当然求之不得,赶紧跑去买了一堆村里买不到的零食让他带给表姐和表弟,这才开始和吴小柱一起在工人文化宫、人民公园和农贸市场转悠。

整个一下午,每卖出一根烟都会拜托一下,净忙着推销表哥了。

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他对接下来的“业务”有了明确分工。学校开学后他要专攻学校和工厂,那里的烟民不仅集中,而且稳定,打开局面后销量绝对能上一个新台阶。

更何况收了一千三百多的定金,到月底才需要供货,这个时间差得利用起来,让钱生钱,绝不能让宝贵的资金闲置着。

“谢谢,找您零钱,我是三儿的表哥,叫我小柱就行,以后还请您多多照顾。”

在农村做棺材和八仙桌有什么意思,从早干到晚,光跟木头打交道,又脏又累,活儿干不好还得挨老头子骂,哪有跟表弟干痛快?

这不,刚出来才几天,汽车都坐了几回,今后每月能赚到的钱比乡长书记还多。吴小柱要多满足有多满足,所以那些顺口溜学起来特别快,嘴也特别甜,生怕干不好被赶回去做木匠。

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

两兄弟揣着半帆布包零钱高高兴兴回家吃晚饭,刚放学做完饭的章琳主动接过数钱的活儿,吴小柱一边吃一边感叹道:“三儿,你们城里人真有钱,一块多的黄桂花竟然卖这么火,他们也真舍得抽。”

“是吗?”

章程抬起头,若有所思地说:“我倒感觉咱们高档烟的品种不够多,下午碰上好几个要蓝箭和万宝路的,看来不想办法进点外烟还真不行。”

不等吴小柱开口,章琳脱口而出道:“外烟?烟草公司都没得卖,想买得去友谊商店,还要外汇券才能买到。三儿,你不是卖得挺好的嘛,算了,别好高骛远想那些做不到的事。”

外汇券章程还真有,那是大姐给的,只是舍不得花罢了。

可卖烟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事太容易跟风,如果做不到人无我有,等将来跟风的人多了肯定没有优势可言。托大姐和大姐夫从南方进倒是一个办法,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况且他也不想麻烦他们,毕竟那么做还叫什么白手起家?

想到这里,章程又问道:“二姐,你知道除了友谊商店,还有哪儿能买到外烟?”

章琳托着小下巴沉思了片刻,突然笑道:“海员俱乐部,不过也得用外汇券。”

他俩谈得这些对刚进城的吴小柱来说太遥远,什么友谊商店,什么海员俱乐部,连听都没听说过,插不上一点嘴,只好埋头继续吃饭。在他心目中表弟是无所不能的,不就是外烟嘛,迟早都能搞到。不过该怎么卖是个问题,得想办法遍个顺口溜。

在章程的计划中,今年是积累资金的一年,只有积累到足够的资金,他才能在明年的“物价闯关”中大捞特捞一笔。

时间紧迫,不能有哪怕一丝懈怠,于是饭碗一扔:“姐,吃完饭你送表哥去张婶家看电视,我去海员俱乐部看看,记得给我留门。”

“骑自行车去吧,路上小心点。”

“自行车,咱家买自行车了?”章程糊涂了,一脸百思不得其解的表情。

章琳指着院子角落里吃吃笑道:“丁叔下午送来的,他说他现在开吉普车,自行车用不上,闲着也闲着,还不如借给你骑。”

毫无疑问,这是丁叔叔心疼自己每天走那么多路,这才编个借口把自行车送来。章程感动不已,暗想大恩不言谢,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人家。

海员俱乐部坐落在南滨港,是一家为中外海员提供服务的场所,也是南滨跟外国人士交往的纽带。这里有全市第二家对外营业的舞厅,有装饰一新的招待所、富丽堂皇的餐厅和使用外汇券才能购买到的各种高级食品、曰用品。几乎所有的外轮一靠岸,准备购物、娱乐、探亲访友的海员都会到这里来,是名副其实的接待基地。

章程没有贸然进去,这种地方不是他想进就能进的,把自行车往马路对面一锁,就挎起木盒在俱乐部门口叫卖,打探消息和赚钱两不误。

“不行不行,我没钱找,再说你这钱我也没地方花去啊,我说的话你能听懂吗?”

刚卖了一盒大前门,章程的注意力就被旁边卖茶叶蛋的老人和一个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吸引住了。

章程走过去好奇地问:“怎么回事大爷?”

老人摇头苦道:“这个外宾要买茶叶蛋,拿出这么一张从没见过的大钱,说话他又听不懂,你说这事闹的,还让不让人做生意了?”

面额一百的外汇券,他没见过也找不开,原来是这么回事。章程乐了,从口袋里掏出五毛钱:“大爷,这茶叶蛋算我买的,零钱我有,我给他找。”

老人家心地善良,立马提醒道:“小伙子,你看好了,一找就是几十块,可别给洋鬼子给骗了。”

“没关系,这钱我认识。”

章程回过头,用一口流利的外语说道:“朋友,欢迎您来南滨,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帮您兑换,还会给您一个满意的汇率。如果不需要……那这几个鸡蛋我请。”

洋鬼子显然不是头一次来中国,他的船肯定在其他港口停泊过,竖起指头笑道:“一比一点二,我有一千,如果你需要更多,那我只能把你介绍给我的同事。”

外汇券绝对可以称之为特权货币,虽然只能在特定的涉外宾馆、友谊商店、免税店等地方使用,但国内普通老百姓也只能在这些地方买到被视为奢侈品的高档货,如进口奶粉、人头马洋酒、万宝路香烟、彩电、瑞士手表……特别是那些想出国的人,需要外汇券来换美元,甚至连考托福的报名费也需要用美元来交。

中国人需要外汇券的同时,在中国的外国人也需要人民币享受出入任何餐馆和商店的自由,可通过正规渠道按官方汇率兑换又感觉亏,于是催生了整整一代捣汇者,俗称“黄牛”。

一千二百人民币兑换一千外汇券,到友谊商店门口转手就能换一千四百块人民币,甚至更多,绝对有利可图。

正担心那一千三百多低档烟定金闲置的章程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想都没想便一口答应道:“正如您所说的那样我十分需要,不过我身上没带这么多现金,能不能等我半个小时?”

洋鬼子看了看手表,同意道:“没问题,半小时后我出来找你。”

章程又问道:“对了先生,难道除了我之外,南滨港没人愿意为您兑换吗?”

老外耸了耸肩,似笑非笑地说:“当然有,俱乐部的职员可以在私下里提供兑换,但他们给出的汇率实在令人无法满意。所以我更希望老板把船停泊在沪江,而不是南滨。”

小地方就是小地方,跟大城市的差距也太大了,连捣汇这么有“钱途”的事业都没发展起来!既然这样,那就勉为其难地做南滨民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吧。

章程欣喜若狂,伸出右手:“我叫章程,认识您很高兴,从现在开始我愿意为您和您的朋友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并尽可能让您满意。”

……………………………………………………;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