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电霸 > 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班爵士

电霸 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班爵士

作者:寒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13:05:3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每每发生重大事件,章程总是自然而然地想和家人在一起。

以前在国外没机会,现在回来了肯定不会错过,送走周社长、姜主任和吴金华,就叫上正在基金会上班的妻子,以及在大姐家玩的女儿和儿子,匆匆返回龙口工业区的海滨别墅“老宅”。

出了这么大事情,已晋升为军长的王元正一接到电话,连行李都顾不上收拾就回部队了。儿子儿媳和孙子都在香港的丁爱国,正和夏志高、钱叔纯一起坐在客厅里,神色凝重地看中央台。

他们这一辈人对政治极为敏感,经历过m主席、z总理逝世时举国恸哭的场景,心里自然会有对比。尤其看到电视里哀悼的人们,已经没有撕心裂肺的痛哭,没有天塌下来的那种紧张和恍惚,眼神和表情中多了几分遗憾、悲伤和平静时,丁爱国突然说道:“当年,m主席逝世时,举国痛哭,总担心伟大领袖没了,天会塌下来。现在眼泪少了,心里却多了感慨和感激,这是一种进步。”

孩子们对这些不太懂,夏遥问了一下好,便把晴晴和小章翰带上了二楼。

从香港回来前,新h社发表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其形式、规格和m主席逝世时类似。但没有像1976年那样发布《全国各地举行追悼仪式的通知》、《中y军事委员会关于陆海空三军进入一级战备的命令》等文件。

章程坐到他们身边,深以为然地说道:“这说明政治上比以前成熟了,否则也没有现在这样的第二代领导向第三代领导平稳过渡。”

在东山老家当了半辈子普通工人。来到特区又去工厂给女婿帮忙的夏志高。不懂这些国家大事。而是感叹道:“没有z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没有dx平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连他这么憨厚的人都说出这样的话,章程忍不住问道:“爸,你就不担心d老逝世会影响现在的政策?”

夏志高一愣,旋即理直气壮地说:“担心什么?开放都快20年了,变不回去,要变也是往好的变!”

“是啊。大多数老百姓支持改革开放,想变也变不了。”

在回来的路上,很多市民自发来去老人家的巨幅照片前献花圈、默哀,人虽然很多,但秩序井然。从电视新闻里也能发现,老人家去世给社会带来的震动不是那么大,章程不由地想起他曾说过的那句话: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不出事没问题,一出事就不可收拾。

而他也是那么做的。早早的便急流勇退,以身作则地废除了领导人终身制。让人们从他的去世中看到中国政治发生了悄然进步。

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丁爱国冷不丁地问了一句:“三儿,公司也该平稳过渡了吧?”

“嗯,这对公司是一个挑战。”

“有合适人选没有?”

国家要进步,nb电气同样要走向成熟,而新老总裁交替无疑是是否成熟的体现,就像几年前刘思伟出国让他“组阁”一样,章程不想过多干涉,轻描淡写地说道:“公司正在开董事会,我也正在等二姐的消息。”

丁爱国又问道:“由董事会决定?”

“哪有这么简单,今天主要是决定由谁暂时接替吴总负责执行委员会,等确定下来之后再授权提名委员会提名,然后再在监事会的监督下遴选,最后还要经过股东大会投票同意。”

“需要多长时间?”

“至少一个月吧,另外吴总也不是一递交辞呈就卸任,中间有好几个月时间用于过渡。”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丁爱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你估计谁最有希望?许总,丹尼尔、杰克,还是陈浩?”

令他倍感意外的是,章程居然摇头道:“他们都很出色,但担任总裁都不合适,因为许总一直以来负责的是人事,丹尼尔又局限在传媒业务上,杰克的大局观倒是有,却没有管理工厂的经验。陈浩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但和丹尼尔一样,只对发电与输配电业务比较熟悉。我估计从公司外聘请的可能性较大,而且很可能是美国。”

丁爱国惊问道:“请一个外来和尚?”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可以带来新观念和全新的治理经验。”

“你一点都不担心?”

“担心什么,不行再换吗,况且这样的人才流动对公司有好处,不然整个管理机制会不知不觉的变得僵硬。”

不出他所料,d老去世后的第十天,香港的商业周刊上出现了一则不是很显眼的消息:前美国ce动力事业部总裁威廉-鲍威尔,正式加盟nb电气,出任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教育官。

美国ce被称之为跨国公司“ceo的摇篮”,在世界500强企业里,至少有170多位ceo都是从ce出来的。而首席教育官这一职位,也是ce与其它跨国公司的不同之处。

他独立于人力资源之外,全权负责人才评估系统和培训项目,与nb电气的职业技能培训部类似,但培养的主要是中层和高层管理人员。

nb电气有自己的特色,同时也非常擅于模仿。

很多国际咨询机构和商业报刊都注意到,在其十来年的发展过程中,在生产管理上模仿德国,在产品开发上模仿美国,在工业设计上模仿韩国四星,突然设立首席教育官这个职位,香港市民们并没有感到有多么奇怪。

然而,威廉-鲍威尔上任还不到一个月,公司总裁吴金华在bnb新闻网驻香港记者的采访时。居然声称由于一些分公司高管和员工。或明显或尚未证实的不正当行为。让nb电气正在经历一个困难时期。尽管他无需为公司合规部和法务部刚刚结束的调查承担责任,但为了使公司摆脱媒体的困扰,重归平静,已正式向董事会递交辞呈,并于6月15日前结束他的任期。

这个消息一爆出,傻子都知道前不久刚从美国高薪聘请的威廉-鲍威尔副总裁,将会成为nb电气第三任掌门人。

结果也正如章程预料的一样,他的辞职被香港市民们视作为“负责任”的表现。甚至被之前更受追捧,不仅香港最大的几家公司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连韩国四星集团、德国东门子、瑞士nbb都向他发出邀请。

当完中间人之后,章程没有再过问他与新h社香港分社、即将上任的新一届特区政府,以及与bj方面的事,不是陪夏遥去基金会,就是去实验室,时不时还会出现在鑫盛投资总部。

4月19日,彭定康在港督府主持有可能是他殖民地总督生涯中最后一次授勋仪式。

令所有人倍感意外的是,一直对此不感兴趣。甚至因为长期在国外以“脱不开身”为借口,婉拒过好几次的章程。竟一反常态地和另外几位香港名流接受授勋,获颁大英帝国勋章中的第二等:爵级司令勋章(kbe),比李先生在1989年获颁的cbe勋衔还高一级。

回家的路上,一起去总督府观礼的刘思伟,把玩着勋章打趣道:“章程,今后你可以使用sir的头衔了。”

在香港呆的时间短,夏遥真搞不懂香港的授勋制度,忍不住问道:“sir?”

商人从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很正常,吴金华卸任后加入特区政府,合情合理,谁也说不出什么来,但多多少少会对公司和实验室带来一些影响。而高薪聘请了一位美国总裁,再接受总督颁发的勋衔,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这一影响。

章程对头衔什么的真不感兴趣,一边翻看着今天的报纸,一边笑道:“举世熙熙攘攘,无不皆为利而来,为利而往。外人对香港人的印象,最重要的恐怕就是一切以金钱挂帅的金融都市特色。可是,在这个弹丸之地,当金钱对于一些人而言已经只是一个数字游戏的时候,名誉、头衔这些东西反而成了更为重要的奋斗目标、

尤其在经过近百年英式教育之后的今天,很多人对英国那套传统的贵族体制,堪称甘之若饴。于是,在贵族的名义下,头衔的不断改变,便成了香港政界、商界许多人士成功程度的真实写照,说白了就是那些闲得没事干的人的游戏,别那么在意。”

“也不能这么说!”

刘思伟把勋章往小章翰手里一塞,眉飞色舞地解释道:“这个大英帝国勋章份量还是很重的,由英王乔治五世于1917年6月4日创立,分五个等级,获颁一等爵级大十字勋章和二等爵级司令勋章的人可以在英文名前加上‘sir’头衔,是真正的骑士爵位。”

夏遥乐了,挽着他胳膊吃吃笑道:“老公,你现在是骑士了?”

“邵先生也是骑士,你看他现在能骑马吗?”

章程把报纸一合,接着说道:“另外,按照英国的授勋制度,只有获颁这两等的英国或英联邦王国公民才算取得骑士爵位,再过两个月我就是中国公民了,就算真是骑士那也只能当两个月。”

夏遥看了一眼儿子手里的勋章,笑道:“太小气了,也不颁个永久的,而且骑士这个爵位太低。”

章程哈哈大笑道:“谁说不是呢,没这个头衔还好,有这个头衔往麦特布身边一站,整个一马夫,想想就感觉亏。”

骑士跟王子差多少级,听上去的确有那么点道理,但刘思伟还是煞有介事地说道:“这不好比的,要知道就港府内部而言,一般只有布政司和财政司退役后才会循惯例获颁kbe勋章,而且这一等总数是有限制的,最多845名,颁完就没了。”

章慧对此也不是很了解。不禁好奇地问:“那第一等呢?”

“第一等更稀少。总共才100名。轻易不会发出,目前好像只有前行政局首席议员钟士元在1989年获颁过,而且因为他勋衔在香港是最高的,所以才被人尊称为‘大sir’。”

刘思伟顿了顿,继续说道:“第三等的虽然数量够多,但不能称爵士,不管怎么说,章程算是赶了个末班车。等过两个月香港回归了,主权收回了,想获颁都没机会。”

主权收回之后,再让英国政府的嘉奖来主导香港自然不妥当,章程甚至知道特区政府将来会制定自身的授勋体系。什么大紫荆勋章、金紫荆星章、银紫荆星章、铜紫荆星章,金英勇勋章、银英勇勋章、铜英勇勋章……搞得眼花缭乱,真不知道有什么用。

“不说这个了。”

他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回头笑问道:“姐夫,吴总的消息保密不了那么久,我估计外界很快就会知道。从我们nb电气出去的人,怎么着也要扶上马再送一程吧。怎么样,卫视那个访谈节目,你有没有兴趣参加?”

他显然是想利用最后一点时间帮吴金华造势,刘思伟权衡了一番,反问道:“你呢?你不也收到邀请了吗?”

“我是收到了邀请,不过人家是邀请我去坐在台下当观众,你跟我不一样,你是第一任总裁,你不去就没意思了。”

夏遥反应过来,禁不住笑道:“卫视这次搞得是挺有创意的,居然想请姐夫、吴总和鲍威尔先生同时参加访谈节目,第一任、第二任和即将上任的第三任nb电气总裁齐聚一堂,能够展现nb电气的整个发展历程,收视率肯定超高。”

多少年没抛头露面了,刘思伟打心眼里不感兴趣,摇头道:“一点准备都没有,谁知道那个张少莹问什么?”

“老朋友啦,当年在科威特时就打过交道,她不会为难你的,而且我认为她会对吴总和鲍威尔先生更感兴趣。”

“真的?”

“当然,吴总现在可比你我吃香多了。”

“行,听你的,回去换身衣服,再准备一下,晚上一起去。”

公司总裁不同于一般的公众人物,业务广、子公司和分公司多的nb电气总裁更不一般,公司事务繁多,吴金华几年来不仅极少接受媒体采访,甚至不像其他公司总裁一样参加什么论坛。

想采访他非常不容易,跟章程一样属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

得知他这位被誉为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领导人,香港最优秀的企业文化创造者,会与他的前任和即将的接替者都欣然接受了邀请,由几年前的卫视当家花旦已经升格为名嘴的张少莹激动不已,离正式录制还有近一个小时,就同编导一起跑到楼下等待他们的到来。

“陈主席,王教授,二位里面请。”

既然是高端访谈,不仅访谈对象要高端,台下的嘉宾同样要高端。见陈氏集团董事局主席和港大工商管理系王教授走了过来,张少莹急忙小跑着迎上去打招呼。

来是给她老板面子,同时也想利用这个机会和章程、刘思伟联络下感情,陈主席环顾了下四周,不无好奇地问道:“张小姐,章先生和刘先生到了没有?”

“还没有,不过我刚联络过,他们已经出发了,应该一会儿就到。”

陈氏集团是nb电气在香港的关联企业之一,在内地的两家工厂,去年为nb电气代工了价值8亿多港元的常规电线电缆,而且正在与nb电气洽谈合金电缆技术转让和代工合同,一旦达成协议,未来的合同额将会破10亿。

陈主席不想给两位真正的大老板留下怠慢的印象,站在门边笑道:“王教授,跟章先生五年没见了,我在楼下等会儿,您先上去吧?”

王教授是他们集团的独董,同时还兼任谢伟昌刚卸任的香港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与刘思伟那位校董的关系一直不错,跟章程也打过两次交道,一边朝路口张望,一边笑道:“我与章先生也很长时间没见了,要等一起等。”

章程和刘思伟在“高端人士”们中的影响力非同一般,接下来陆续而至的三十多位嘉宾,竟无一例外和陈主席一样在楼下等,把张少莹搞得手足无措。

“抱歉抱歉,路上堵车,让诸位久等了。”

都是吴金华潜在的支持者,章程不敢怠慢,一下车便连连告罪。众人不约而同地围了上去,张少莹根本插不上嘴,陈主席更是紧握着章程的手,感慨不已地说:“章先生,江南大厦一别,有五年了吧?您一点都没变,一看到您就感觉那次秉烛夜谈像是在昨晚似的。”

印象太深刻了,省二建王总请客,正赶上股民闹事,被堵了十几个小时,章程拍了拍手,热情无比地笑道:“五年了,陈主席,您不仅没怎么变,甚至比当年更年轻了,回头有时间再聚一聚,把关主席和王总都叫上。”

没忘记自己,还记得当年的事,陈主席非常激动,连连点头道:“求之不得,求之不得,不过这次要由我来做东,时间您定,剩下的我负责,还是那些人,还是那个地方。”

一位集团总裁忍不住笑问道:“章先生,陈主席,听上去你们之间有故事?”

这可是陈主席最引以为傲的资本,一边与刘思伟握手,一边笑道:“何止故事,曹总,不是我炫耀,那场面你简直无法想象,非常有纪念价值。”

“真的?”

章程微笑着确认道:“真的,可以称之为共患难。”

“那我更感兴趣了,章先生、陈主席,你们五年后的重聚,无论如何也要算我一份,不管多忙,不管去哪儿,都随叫随到。”

“没问题,等章先生定下时间,一定给诸位发请柬。”(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