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电霸 > 第二百九十八章 招商引资

电霸 第二百九十八章 招商引资

作者:寒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13:05:3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一位少将,两位大校,一百多人的祭奠队伍,让专程赶到这里“守株待兔”的南滨市领导暗暗咂舌。

作为烈士老家的市长,白仁川认为他有足够的理由再去祭奠一次。然而刚走出树荫,他就被一个西装革履,戴着一副太阳镜的保镖拦了下来。

“同志,我是南滨市人民政府市长,不信你看我的工作证。章援朝烈士是我们南滨人,那个花圈就是我们送的。通融一下,让我们过去。”

内地那么多市长,如果个个都找老板,那老板岂不是要忙死?

港督想见老板都需要事先预约,林志国显然不会买他的帐,用一口生硬的普通话说道:“市长先生,很抱歉,我不能让您过去,我更不认为章先生和刘主席现在愿意见您。”

财神爷就在十几米外,白仁川哪能错过这个机会,立马抛出了杀手锏:“你放心,章先生肯定会见我们的,我不仅是他家乡的市长,还是他同学的父亲。这位就是我女儿白晓燕,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同学你知道什么意思吗?同学之间的友谊你能理解吗?”

全世界都知道老板是自学成才,哪来那么多同学!

你自称你女儿是他同学,香港不知道有多少女孩还自称是他女朋友呢,林志国可不会上这个当,面无表情地说道:“我知道,我理解,我也有同学,不过我还是不能让您过去。”

一听口音就知道是香港人,跟他说这些简直是对牛弹琴。白仁川气得咬牙切齿,正准备硬闯。一个同样装束的保镖过来问道:“先生,请问有什么事吗?”

终于来了个说人话的,白仁川连忙再次掏出工作证,并介绍了一下云副市长、姜副秘书长、王秘书和尴尬的不能再尴尬的女儿白晓燕。

地级市人民政府市长,还是老营长和章程的家乡人,廉原高不敢怠慢,一脸歉意地说道:“白市长、云市长、姜秘书长,真对不起。你们现在过去肯定不合适,要不我帮你们先通报一下,相信李总和胡总会安排你们跟章先生见面的。”

找“沪江帮”,开什么玩笑,白仁川想都没想便连连摇头道:“同志,李总和胡总就不必了,你能不能帮我叫一下丁爱国?”

“好的。请稍等。”

落款为南滨市人民政府的花圈摆在那里,谁都知道老家政府来人了,只不过现在真不是接待客人的时候,这里更不是接待客人的地方,所以章程、刘思伟、李晓山、胡美琪和丁爱国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干脆装得什么都不知道。

小辈们挨个磕完头。修整完坟上的杂草,开始给陵园里安葬的所有烈士敬酒,一个墓碑前一瓶茅台,一支点燃香烟。因为他们中不仅有章援朝生前的部下,有章援朝生前的战友。而且他们现在都是章援朝的“邻居”。

看到一块墓碑上有鸟粪,他们就会掏出纸巾想把它擦掉。但很多已经干了,紧紧地粘在碑面上,只能捡起一块石头轻轻地刮,随后吹干净。

陈正淮和王元正等老战友则一人抓着一瓶茅台,围坐在墓前陪章援朝“喝酒”,他们喝一口往地上倒一口,你一句我一句,边喝边说他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事。

“……当年写遗嘱,我做得不对,但我也是身不由己,谁都没打过仗,不知道能不能活着下来,师里为了将来好宣传,就要求我们这些政工干部让你们往好的写,不是‘党考验的时候到了’,就是‘我决不退半步,宁愿前进一步死,也不后退半步生!为祖国的尊严、人民的利益献身而感到光荣、高兴、自豪。’”

古政委猛灌了一口酒,用袖子擦了擦嘴角接着说道:“千篇一律,上有老下有小的,谁能放心啊?到最后让你真正想给老太太、秀兰和孩子们说的话一句都没写。我自罚三杯,如果你还不满意那就等着,等我将来见马克思了再当面跟你赔罪。”

“大家都一样,赔什么罪?”

陈正淮又点上根烟倒插进坟头,自言自语地说道:“老章,我知道你不会跟老古计较这些,好不容易聚一次,我跟你说点正事。这儿离特区和南滨都太远了,秀兰和孩子们想来看看你太不方便,不管从哪儿出发都要跑上千公里。

现在民政部门有个政策,烈士遗体可以根据亲属意愿迁移。来前爱国打听过,南滨那边愿意接受,也是烈士陵园,条件和环境都比这儿好,所以我们打算带你回去,秀兰和孩子们也是这个意思。

可是到这儿一看,我感觉回去不一定是个好主意。都说宁作鸡头、不当凤尾,你在这儿年龄最大、资格最老、职务最高,整个一逍遥自在的山大王,不像以前上面有人管,身边还我这个整天唠叨你的教导员。

到南滨就不一样啦,翻过雪山、走过草地的老前辈有好几位,参加过抗战和解放战争的就更多了,甚至还有一位大将把部分骨灰留在那里。在那儿你新兵蛋子一个,什么都不是,依我看啊,与其让你被人家呼来喝去,还不如让你在这儿作威作福。”

他这番话显然是说给自己这些家人听的,章程认为很有道理,回头说道:“奶奶、妈,我爸当主官当惯了,又在这儿自由了十几年,一下子回去肯定不习惯。”

丈夫是为国捐躯的,理应受到后人敬仰。

吴秀兰不想把他迁回去之后安葬进普通公墓,而是像陈正淮所说的一样,仍然安葬在烈士陵园。

而回去之后,他只有一个很小很小的位置。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每年清明节人们来扫墓时。管理员都会先把人们带到他墓前,先介绍他的事迹。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如果连这点光荣都没有,那他不是白牺牲了?

吴秀兰权衡了一番,抚摸着墓碑心如刀绞地说道:“援朝,正淮和三儿的话你都听见了,回不回去我听你的,想好了托个梦给我……”

正说着,廉原高不声不响的走过来。俯身在丁爱国耳边低语了几句,见丁爱国下意识地朝身后的花圈看了一眼,章程起身道:“妈、丁叔、陈叔,你们和我爸慢慢商量,我过去看看。”

陈正淮轻叹了一口气,意味深长地说道:“去吧,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人家万里迢迢跑过来也不容易。”

这是中国公司的事务,李晓山反应过来,连忙快步追了过去。

“……章主任,白市长还说他女儿是你同学,就是那个穿红羊毛衫的。”

廉原高的介绍让章程倍感意外,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那个上学时总跟他作对。辍学后又变得同情他的副市长千金。

“是我同学。”

章程微微点了下头,大步流星的迎了上去,看着他那张白净的脸,白晓燕的心像小兔子似的砰砰直跳,不知道等会该怎么开口。

正主儿亲自来了。云副市长欣喜若狂,正准备介绍一下。章程便朝他们深深鞠了一躬,一脸诚恳真挚地说道:“白市长,各位领导,老同学,感谢你们为家父所做的一切。南滨离这里几千公里,太不容易了,非常感谢。”

见到面事情就成了一半,白仁川激动不已,紧握着他手一脸歉意地说:“章先生,您父亲章援朝同志为保卫边疆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是我们南滨的战斗英雄,这是我们地方政府应该做的。然而我们却一直没做,让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南疆呆了这么多年,甚至还借着祭奠他的机会见您一面,作为市长,我真有些无地自容。”

他的坦诚让章程平添了几份好感,若无其事地说道:“白市长,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要谢谢。”

气氛有些尴尬,李晓山不失时机的伸出右手,“白市长好,三位领导好,nB电气中国公司李晓山,真不好意思,今天忘了带名片。”

“李总,今年开两会的时候我们见过,只是您太忙了,一直没找到深谈的机会。”

那边还要一会儿,章程干脆指了指山下的车队,“白市长,这里不是说好的地方,我们去车上聊吧。”

“求之不得。”

见白晓燕正小心翼翼的偷看自己,章程感觉很是好笑,回头道:“林主任,麻烦你帮我去把夏小姐请过来,我老同学来啦,我想她们应该有很多共同语言。”

真是同学,林志国意识到刚才挡错驾了,急忙跑过去请未来的老板娘。

“多少年没见了,章先生。”

白晓燕鬼使神差的问了一句,把“章先生”三个字说得格外重,甚至还用普通话说的。章程微微点了下头,用一口很标准的南滨老家话回道:“应该有六年吧?最后一次见面是我姐高考,你买了一烟,还请我吃了一根雪糕。”

年轻人联络下感情很好嘛,白仁川和云副市长等人刻意加快步速,让他俩在后面叙旧。

“难得你还记得。”

白晓燕笑了笑,回头看了一眼正在祭奠的人群,不无好奇地问:“老同学,听说你要结婚了,新娘子是穿白风衣的那位,还是穿黑衣服的那位?”

“黑衣服的,姓夏,单名遥,一会就过来。”

“夏遥,名字真好听,也是香港人?”

“东山人,刚办的投资移民,你呢,现在在哪儿高就?”

白晓燕摇了摇头,不无自嘲地说道:“什么高就啊,教书匠一个,整天吃粉笔灰。哪像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但成了香港第十大富豪,还是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

“老师好啊,我家那位以前就是老师。”

本以为是门当户对,没想到竟然是个老师,白晓燕将信将疑:“真的?”

“真的,而且是西川最贫困的一个小学的老师。”

“那你们怎么认识的?”

“她在那儿支教。我去那儿当志愿者,就这么认识了。”

“挺浪漫的啊。”

正不知道怎么接口。夏遥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章程立马拉着她的手介绍道:“老婆,这位是我的小学和初中同学白晓燕,也是咱们老家南滨市白市长家的千金,跟你以前是同行,认识一下吧。”

扫个墓都不安生,夏遥对她们这些不速之客真没什么好感,但还是嫣然一笑道:“白老师。认识你很高兴。”

自己家老头有求于人,为了人家口袋里的钱,愣是把自己从南滨拉到这个地方来了,白晓燕当要帮他一把,伸出右手说道:“夏小姐真漂亮,你俩往这儿一站,只能用郎才女貌来形容。”

小学和中学同学。换句话说就是青梅竹马。

夏遥不是个小心眼的女人,对出现在未婚夫身边的漂亮女孩极少会有敌意。论长相、身材和气质,眼前这位远无法与朱惠、娜塔莎和刚认识没几个月的腾溪相提并论,不仅能够跟她们和睦相处,甚至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姐妹,可眼前这位却给她一种来者不善的感觉。

她没有谦虚,更没恭维,若无其事地说道:“谢谢。”

章程那里知道未婚妻的醋瓶打翻了,扔下一句“你们聊,肚子饿了车上有吃的”之后。就快步走上去问起了白市长的来意。

“……市里谈了几个项目,可到最后都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无疾而终。章先生、李总,论地理位置,您二位非常清楚。论投资,我们也在大量改善,想投资商所想,急投资商所急,甚至设立了一个招商引资局,专门为前去南滨投资的海内外客商服务。”

只要是中国人都会有家乡观念,章程同样不例外,一边招呼他们坐下,一边若有所思地问:“那市里有没有具体的招商项目?”

白仁川从云副市长手里接过一叠招商资料,说道:“项目很多,工业、农业和基础设施项目都有,市委市政府去特区和沪江考察过好几次,我们认为我们项目很有竞争力,将来的回报非常客观。”

章程翻看了一下,直言不讳地说道:“三位,恕我直言,这份招商资料只有项目没有规划,只有愿景没有实施细则,想让客商放心大胆的投资,我认为市委市政府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章先生,您能不能说具体点?”

“我们就拿造船厂扩建项目打比方吧,土地和税收上面有,但合资之后的管理呢?尤其涉及到人事方面的,去特区前我天天船厂卖烟,比谁都清楚人浮于事到什么程度,想让造船厂盈利,就必须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这就意味着会一部分人下岗,不仅仅是工人,还有中高层干部,他们都是有行政级别的,这一点市委市政府必须要考虑到。另外造船业需要配套,如果光给船厂优惠政策,却不给配套企业相应的优惠,那这个产业同样发展不起来。”

章程顿了顿,接着说道:“事实上我个人对南滨发展船舶制造业是非常有信心的,毕竟南滨是长江下游最大的港口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推心置腹,没白来一趟,白仁川重重点下头,深以为然地说道:“章先生说得对,是我们考虑不周。”

“首长不是说过嘛,改革开放就是摸石头过河,没先例可循,只能大胆尝试。只要市里能够拿出特区的魄力,我相信南滨经济腾飞是早早晚晚的事。”

“章先生,那您能不能带个头,或者帮我们介绍几个香港投资商?”

看着他满是期待的样子,章程微笑着说道:“白市长,您万里迢迢的来这里,我当然不能让您空手回去。这样,等过完元旦,我就请李总派一个商务代表团去实地考察一下,然后根据中国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一套投资方案。”

财神爷点了头,白仁川欣喜万分,禁不住问道:“章先生,李总,你打算投资哪些项目,总投资额大概多少?”

“这我真没法回答您,毕竟我们极少投资单个项目,不管在特区还是在沪江,要么不投资,要投资就投资一个工业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