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仙侠玄幻 > 青锋灼剑 > 第一卷 叹零丁 第八十一章 他乡遇故知(一)

丘垣曲县,地处幽州,接壤云州,乃是大幽岭以南,幽州的最后一县。

幽云两州交界之处被一条大渎曲折贯穿横隔开来,部分交界处,那条宛如大蟒,盘绕群山的大渎便成了天然的州界。

大渎两侧地势,山峰环绕,山势临水一方纵崖陡峭,大渎沿岸密林葱郁,如今虽然已是立秋,不过依旧密布遮掩着江河水面,密集之处只能闻其流水潺潺,不可见粼粼水漾。

大渎隔开的两座山头之上,分属两州共有的一座铁索木桥横架在其间。

此刻桥上有一队车马正从云州地界驾车驶向幽州。

那行人队伍之中,前后分别有两骑扈从护持,将一辆寻常马车护在中间,四骑皆是一身统一黑衣轻甲劲装,身侧配有一柄制式长刀,马上四人表情淡漠,不时朝着周遭四处漫无目的的随意打量。

不过目之所及,却处处是些能够藏形匿影的地方,随行的四位扈从气息深沉如渊,眼眸神光内敛,目光如炬,一看便知乃是修行中人,且修为境界皆是不低。

四人奉两位百鬼监监执之命护送这辆马车过境入幽州,一路随行不得怠慢。

心知肚明的四人自然知道车上那位的身份,正因知其身份,所以更加不敢怠慢,时时刻刻谨言慎行,矜矜业业瞭望守夜。

毕竟百鬼监察使这么大的官,充其一辈子,也不知能见到几次。

……

马车行驶不快,毕竟山路崎岖,为减少颠簸索性便一路缓行。

车头前,两匹健硕骏马走得闲庭信步,其间另有一匹缰绳不同,背不负辀的孱弱瘦黑老马,滥竽充数般的夹在中间。

如此一看,马车行驶缓慢,却也不知究竟是车中之人受不了颠簸,还是在照顾那匹瘦弱不堪的老黑马。

马车队伍很快便来到了那座横跨两州的木桥前的一块缓地,赶车的马夫徒然拉了拉手中缰绳,缓缓停下了马车。

车夫并无修为境界,只是一个寻常凡人,家中三代都是朝廷谱牒记录在册的驱马人,据说祖上还曾还出过一位人皇麾下从二品镇军大将军的马弁,曾为行军扛过麾纛。

如今车夫继承了老祖宗的本事,十几年来跋山涉水,趟过羊肠小道,走过旧时妖族遗迹的八尺直道。

因此对于勘山验路的经验早已驾轻就熟,正因如此,才会被百鬼监的监执从百业亭抽调过来为监察使赶车。

此刻更是远远隔着六七丈的距离,仅凭以往经验便瞧出了那座木桥的端倪。

车前的两骑不由分说,一人驱马上桥,仔细检查了桥面的情况,一人停滞在桥头,看到了一块三尺破败,碑底覆满青苔的残破石碑,石碑上的刻文早已不可考究,不过从石碑上的雕纹刻画上,大致可以看出乃是一块佛碑。

若是一块佛碑,倒也说的通,毕竟此处与那妖患肆虐的大幽岭只隔着一条大渎,而大幽岭以东便是界壁照拂不到的妖洲地界了。

曾经的逐妖之变,此处便是当年的一处战场,尽管千百年过去,当年的一些痕迹几尽荡然无存,不过总有一些遗留下来的痕迹不曾被磨灭。

就像木桥前的这块佛碑,当年灵山在大幽岭里里外外镇压了多少所谓的妖魔邪祟,一路上便就留下了多少的佛像石碑。

这些曾经藏着佛门杀伐果断的经文神通的附着之物,如今神意早已消弭,那些被镇压在佛像石碑之下的妖族修士,纵使凭借着强大的妖族体魄,与远远长过人族的寿命撑得过十年百年,如今大多数也早已被其中佛门的神通意志渡化,徒作一杯黄土深掩地下。

但就像树叶分两面,线头有两端,终究也有道运好到极致,命不该绝的妖族修士,硬生生熬过了佛像石碑之中佛陀意志的镇压渡化,千百年后破土而出,重见天日,但也只在少数。

佛碑碑面有许多糊纸留下的痕迹,并且碑上如今尚贴有一张些许残破的告示,俨然是把这佛碑当作了一处告示栏使用。

碑前勒马的黑骑扫了一眼那张告示上的文字,心中思索片刻,大致补全了其中的意思,微微皱了皱眉,随后目光停在最后“符祥三年春末,幽州将军府。”几字落款上。

黑骑调转马头,来到马车车厢右方窗畔,靠近帘幕,低声恭敬的对着车内说着什么。

依稀可闻那黑衣扈从似乎提到了“妖邪出没”,“祸乱一方”的言语。

另一边,上桥查探的黑骑也已经回来,对着车夫摇了摇头,示意以马车的重量过桥,只怕会压垮木桥,随后便落后了马车头马一个身位,继续静默护持在马车左前方,不再言语。

驾车车夫闻言,只得如实向车内之人禀告。

半响之后,马车的帘幕被一只略显干枯的手掌掀开,一位灰蓝衣袍的山羊胡老者缓缓下了马车,来到那两匹健硕骏马身前,顺了顺中间孱弱瘦马的鬃毛。

老者一面解开系在车辀上的缰绳,一面对着那四骑以及车夫道:“马车过不去,那就送到这儿吧,你们回吧,如此也好,再这么慢吞吞耽搁下去,只怕老头子我少不了又是一遭臭骂,唉,劳累命,难做啊,难做……”

老者一脸的愁容,一面无所顾忌的抱怨,一面牵着瘦马朝那木桥上走去。

那马车旁的四骑扈从与那车夫闻言,连忙下马,五人对于老者的安排自然没有丝毫异议,便对着老者作揖辞别,口中齐道大人慢走。

五人一揖到底,久久不曾起身,前方老者刚走几步,突然脚步一顿,踌躇犹豫半响,随即脸色莫明有些窘迫。

却见老者有些尴尬的转身,一只手揣在怀里四处摸索,半响没摸出个所以然来,便赧然一笑,伸手虚抬,道:“甭拜了,咱不兴那一套,打个商量?”

立在老者身前的那位甲士连忙上前,恭敬颔首作揖道:“大人请吩咐。”

老者笑着摆摆手,扶起甲士手臂,和颜悦色道:“嗯?都是同僚,吩咐个啥,老头子我最近手头有点紧,兄弟若能借我点盘缠,往后待我返回云州自然会送还你一份不小机缘,如何?”

老者眼前那甲士本是编外入调不久,从前只是听百鬼监监执老人说起过那些他们高攀不起的大人们,哪里能够想象如今此刻眼前这般景象。

甲士受宠若惊,后撤一步,拜得更加恭敬,颔首低眉连忙道:“大人哪里的话,能助大人是我等福分,哪敢奢求回报。”

话音落下,甲士告罪一声,随即转身,以眼神示意四人。

……

马车渐行渐远,很快就被山野中的树叶林木遮掩,灰蓝衣袍老者看了看手中自四位下属“搜刮”而来的四片金叶子,以及若干碎银。

老者望向马车没入的那片山丛树海,空气中扬起的尘埃缓缓飘荡摇曳,阳光依稀着几片浅淡浮云,透过山间野径忽烁荧荧。

掂了掂手中钱袋的分量,老者眉眼含笑,收袋入袖,口中轻声喃喃:“小子上道。”

老者牵起瘦马,走了两步,随后突然转身解下了瘦马身上的缰绳,摸着马脖子道:“老家伙,老夫带着你,骑你又不让骑,老夫自己御风而行,你又追不上,干脆你就自己在山里四处逛逛吃吃草吧。”

说罢,老者便拍了拍马屁股,老马却纹丝不动,只是转头盯着他不怀好意的嘶鸣一声。

老者犹豫片刻,叹息一声,心疼的从芥子物中拿出两壶百浊酿挂在老马脖子上。

随后,转过头去,骂道:“趁老夫还没改主意,赶紧滚!”

马蹄疾驰如雷,老者赶紧回头,只看到欢快扬起的尘土。

“……”

……

……

破佛碑前,突兀刮起一阵旋风,旋风卷起石碑上那张不知是被晨雾地气,还是秋雨白头霜所蚀的告示,朝桥的另一头掠去。

————————

过了铁索木桥,直直向西而行,有四座环绕而成的山峰阻挡去往幽州曲县的官道,四座山峰环口如袋,圣洲朝廷勘山立碑于此,名唤“口袋山”。

口袋山方圆百里,人烟罕迹,四座主峰山脚皆有一座佛庙,《幽州山水地理志》中详尽记载了幽州地界无论大小的所有佛庙位置,承建年月,甚至于精准到了时刻毫秒。

这些如今早已苔横上阶绿,佛像神韵去之**,甚至大部分已沦为残垣断壁的佛庙,荒废已久。

山坳其中一处破败佛庙前,有白衣青年手执一本听雨楼翻印的《幽州山水地理志》正不断勘验。

随后地理志中突现一本不厚的小册子,青年皱眉翻开注有“小阁藏春”名头的封面……

青年着一身质地不俗的羽白长袍,其中衣襟袖口流晶逸彩,细看之下,似有金丝勾勒云纹异兽。

他的背后一截做工极为细致的剑柄极为靓眼,原来是他背负一把通体墨黑的木制长剑。

青年此刻眉眼浓愁,那张工画大家也雕琢不出的飘渺俊逸面容,如今早已成为云州各大锦绣闺阁少女们衣装铜镜前必挂画像。

现如今,修行界中这位同剑阁首徒问道于剑,一身剑气同样不轻的白衣剑仙,早已成为年轻一辈口中道不尽的绰约风流。

当然,更有大家闺秀们果真人手一册的《小阁藏春》之中,九方之名赫然在列,自然更离不开见缝插针听雨楼中,刊杏坊日夜操劳的点评天下正道几大青年才俊,倚照修为境界与年岁相貌所作的九字点睛。

评语出自书香门第,当世最为叛经离道的一位读书人。

圣洲一界文脉承自灵州孔圣庙,若要给各州一句点评,剑气长存唯云州,剑阁剑仙乃是一洲剑修当仁不让的骨梁所在,当属肝胆侠义最风流。

而世间文运半数汇聚于灵州,孔圣庙荀家,圣人之后,世间起民开智,教化功劳最大,得文运者更是有大半被其囊括。

至于听雨楼中,为《小阁藏春》做评的那位读书人身有功名却不去做官,正是出自灵州孔圣庙荀家圣人之后,如今自号扉墨先生,屈尊做了听雨楼一位点睛笔杆子。

曾胆大妄为的为紫纱坊舞绝坊主过一首闺阁诗,不曾想不仅没有唐突佳人,反而被其欣然接受。

要知道,荀家虽说乃是一洲文运所在,但在当时,当家主听闻此事之后,却依旧只能下令为自家的不肖子孙提前备好一副棺材。

荀家道理与拳并重,其声势比之各大山门宗派同样丝毫不弱,然而他们遇上的是同重岳门杠了几百年也没个所谓的紫纱坊,尤其还是一位上境的坊主,与仙子讲道理?

修行界中只怕无人不知紫纱坊舞绝坊主素来以脾气火爆著称,紫纱坊三绝技之一的千愁思,以及这位坊主的紫滟琉璃裙下不知收了多少此类不知天高地厚之徒。

然而这位扉墨先生不仅相安无事,甚至事后还得了紫纱坊的一块坊主令,可随意出入紫纱坊,倒是叫当日等着看年轻书生笑话的好一众人等瞠目结舌。

这样一位来头极大,名声争议极大读书人所作的点评,似乎正好顺了不管是大家闺秀还是那些好事看客们的口味。

九方评语寥寥数语,可以说平平无奇,甚至意思有些过于通俗,与那江湖话本小说无异。

那《小阁藏春》扉页有两行清秀小楷,乃是“指点万里江山,勘评人间风流”依次排开。

翻开小册子,依次是画像,人物志与那多半凭空而来却绘声绘色煞有介事的风流平生事迹。

最后点睛却是虎头蛇尾,混若调侃的“修为高,剑术好,模样俏。”九字。

九方轻笑一声,合上地理志,收入芥子物中。

“字写的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