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仙侠玄幻 > 诸君,该入万魂幡了 > 第393章 人前显圣

诸君,该入万魂幡了 第393章 人前显圣

作者:九命肥猫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9-20 12:29: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业的目光在那对母子身上多停留了片刻,眼神流露出些许怀疑。

身旁的苏纯一何等敏锐,立刻察觉到他的异样,轻声问道:“先生,可是发现了魔门踪迹?”

陈业微微摇头,目光依旧未离那二人,缓缓道:“魔门倒未必,只是那对母子颇为古怪。你看那男子面容沧桑,比他的母亲老了十岁。母子如此,着实有些反常。”

苏纯一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疑惑道:“确有看着有些蹊跷,莫非是魔门妖人假扮?”

“不像。”陈业再次摇头,语气笃定地说:“此二人气息与凡人无异,并非修士。”

以陈业如今半步化神的修为,神识极为敏锐,天地间的灵气流转在他眼中都无所遁形。除非是那无咎魔尊亲至,否则天下间无人能在他面前将自身灵气遮掩得天衣无缝。

不仅如此,他神识一扫,便已看透那妇人的底细。其气血枯败,五脏衰竭,已是油尽灯枯之相,莫说修行,怕是都活不过三年。方才那一下踉跄,正是起身时太过着急气血上涌所致,并非伪装。

陈业沉吟道:“若说这是陷阱,未免也太拙劣了些。魔门妖人若要设伏,何必伪装成这般惹人注目的模样?除非是故意放饵,就是为了引诱我们上钩。”

苏纯一笑道:“那未免太傻了。”

她对自身剑道有着绝对的自信,再加上陈业层出不穷的神通秘法,纵使是那位魂尊亲临,也未必能将他们留下。

更何况,二人背后是黄泉宗与清河剑派。

一位黄泉宗太上长老,一位清河剑派的掌门,这二人几乎已是当世最强。魂尊若敢直接动手,不过片刻时光就会被这两位联手围攻,以他的本事怕是根本无法抵挡。

既然不怕是陷阱,陈业便也不再犹豫,与其在此猜度,不如亲自一探。

他打定主意,便扬声唤道:“二位,请留步。”

那搀着母亲的男子闻声止步,回头望来,见是一对鹤发童颜、气质不凡的老夫妇,便客气地拱手道:“老丈有何吩咐?”

“老夫聊懂些岐黄之术,”陈业缓步上前,目光温和地落在妇人身上,“观这位夫人气色不佳,恐有沉珂旧疾。若不善加调理,只怕病体难安。老夫一时冒昧,不知可否容我为夫人把脉一观?”

听闻此言,那男子眼前一亮,连忙扶着母亲走近。

若是陈业以真容示人,凭他那少年的模样,说自己是神医怕是无人会信。但此刻他幻化的老者形象,白发银须面容慈和,加之修行者的气质,自有一股仙风道骨的风范,反倒令人信服。

妇人依言坐下,将枯瘦的手腕递了过来。

陈业依着凡间郎中的模样,伸出三指搭在她的寸口上,双目微阖,神情专注。

他于脉理一道,不过是略知皮毛,断症开方是万万不能的。但他此举本就是幌子,表面上是号脉,实则已有一缕精纯至极的灵气,悄无声息地探入妇人体内,游走于四肢百骸,五脏六腑。

反复确认之后,陈业再无怀疑。

眼前这个夫人确是凡人,且病入膏肓,生机将绝。

陈业收回手,望向那满脸急切的男子,问道:“你是这位夫人的何人?病情之事,需与至亲分说。”

未等男子回答,那妇人已抢先开口,声音虚弱却清晰:“老先生,这是妾身的继子,也是我唯一的亲人,但说无妨。”

“继子?”陈业心中微动,面上却不动声色。他观二人面相,眉眼间分明有七八分相似,更何况那男子眉宇间的焦灼与关切,发自肺腑绝非作伪。

若是继子,两人差了十几岁的年纪,自然没有养育之恩。

没有养育之恩,何来如此真情?

不过陈业并未点破,只顺着她的话说道:“夫人脉象虚浮,气血两亏,想来是早年伤了身子,落下了病根。”

此言一出,妇人顿时长叹一声:“老先生法眼如炬,说得分毫不差。”

那男子更是激动,连声称道:“求神医救我母亲一命!”

陈业虽不精医道,但对付这等凡俗病症,于他而言不过举手之劳。他翻手取出一枚碧色丹丸,丹药色泽圆润,隐有宝光,递到男子手中:“此丹以温水化服,立竿见影。”

男子接过丹药,却面露迟疑。

这些年来求医问药多次,他也听过了许多大夫的说辞,都是大差不差,左右不过是“需细心调养”之类的说辞,但药吃了好几年也不见任何起色。

如今这个老人,竟然开口就敢说“药到病除”,自然是惹人怀疑。

他捧着丹药,担忧地问道:“敢问老先生,诊金几何?”

陈业摆了摆手:“分文不取,权当一场缘法。你若不信,大可让令堂当场服下,若无半分效果,老夫任你处置。”

他声音不大,却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周围的路人也被吸引,纷纷驻足围观。

众目睽睽之下,男子愈发犹豫,这毕竟事关母亲性命,岂能轻信。

谁知那妇人却淡然一笑,伸手从儿子掌中取过丹药,想也不想便送入口中。那男子大惊失色,想要阻止却已不及,脱口而出地悲呼一声:“娘!”

妇人咽下丹药,轻轻拍了拍儿子的手背,安慰道:“孩儿莫慌。我这病拖了数年,家中早已被掏空。今日得遇先生,是我的造化。药若有效,是先生恩德;若然无效,也是天命如此,让我早日解脱罢了。”

一番话通情达理,让陈业也不禁意外,这种品德之人可不多见。

陈业暗暗庆幸,心想这枚丹药总算没有浪费。

丹药入口即化,化作一股温润的热流,自丹田升起,瞬息间流遍全身。妇人只觉久病的身体像是干涸的河床迎来了春日甘霖,枯竭的生机被迅速滋养,原本沉重如铁的四肢也变得轻盈起来。

她试探着站起身,往日里必然会头晕目眩,此刻却稳稳当当,身轻如燕,前所未有的舒泰之感传遍全身。

她苍白如纸的面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了红润与光泽。

妇人难以置信地摸了摸自己的脸,感受到那份久违的温热,激动得热泪盈眶,对着陈业便要下拜:“神医!您当真是活神仙啊!”

眼见母亲沉疴尽去,宛若新生,那男子激动得无以复加,当即俯身便要对陈业行跪拜大礼。

然而他双膝尚未及地,便被陈业伸手托住。

这男子相当惊讶,明明自己身强体壮,这老人家看着又老又瘦,怎么一只手就能将他整个人给托住?

真不愧是神医啊,怕是吃了不少强身健体的丹药。

陈业将这人扶起,然后提醒道:“带令堂归家静养吧。此丹虽已拔除病根,但亏损的元气非一日可复,往后数月,切记不可再劳心费神。”

母子二人千恩万谢,几番言辞恳切,方才在陈业的示意下,一步三回头地离去了。

经此一事,厅中众人望向陈业的目光已截然不同。方才只当他是个寻常老者,此刻却已是深不可测的在世神医。

谁家没有个病痛灾祸?寻常郎中易见,这等能起死回生的“仙缘”,却是千载难逢。

一时间,不少人心中活络起来,有人按捺不住,端着酒杯上前,意图攀附一二。

然而陈业却无意于此,只淡然地以茶代酒,与来人虚应几句,便在众人敬畏与惋惜的目光中飘然起身,再次挽着苏纯一的手离去。

步出大厅,喧嚣顿消。苏纯一清冷的眸子里带着几分不解,问道:“先生方才人前显圣,我还以为您是想借此引蛇出洞,为何又匆匆离去?”

“引蛇出洞,怕是难了。”

陈业确实是有闹大了好引来修士注意的意思,只要有魔头往他身上看一眼,陈业多半能有所感应。但刚才人前显圣,惹来的都只是凡夫俗子的眼光。

陈业只能摇着头,缓步走在回廊上,然后给苏纯一解释说:“我已经仔细查过周遭数遍,并无魔门修士的踪迹。虽然没能引蛇出洞,不过我方才出手在那对母子身上留下一线因果,若真是魔门假扮,我也能找得到。”

陈业的“天谴地狱”,能循着因果之线感应相关之人。

善缘也好,恶业也罢,一旦沾染,便割舍不掉。

那妇人若真是凡人,此举便是善缘一桩;可她若与魔门有染,无论藏得多深,这丝因果牵引,迟早会暴露其蛛丝马迹。

“此地不成,便换一处。”陈业目光投向远处一座更为雅致的阁楼,“楼外楼厅堂众多,那达官显贵云集的雅荣阁,或许能有所获。”

雅荣阁,正是那位当朝宰相留下墨宝之地。本是一处临湖赏景的高楼,扩建之后,雕梁画栋,极尽风雅,如今已是整个云州府文人骚客、权贵名流汇聚的顶尖所在。

魔门既已侵蚀朝堂,那么在这文气与官气最盛之处,必然能找到线索。

陈业做好了准备,今日定要打草惊蛇,闹出大动静来,只要确认一下这楼外楼究竟有没有魔头潜伏。

二人一步踏出,便将身后的凡俗喧嚣尽数抛下。穿过几道曲径通幽的长廊,景致也随之变换。周遭往来之人,江湖草莽气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锦衣华服的富商与羽扇纶巾的文士,空气中弥漫的,也不再是酒肉之气,而是淡淡的书香与挥之不去的金玉之气。

行不多时,一座飞檐斗拱、气派非凡的阁楼便映入眼帘,正是雅荣阁。

二人行至阁前,只见朱漆大门半掩,门前立着两名身着锦衣的护卫,气息沉稳,目光锐利,显然并非寻常家丁。

见陈业二人行来,其中一人伸手一拦,语气严厉地警告:“二位留步。雅荣阁非有功名在身者不得入内,还请见谅。”

话虽客气,但那护卫眼神上下打量,已将陈业二人划入了闲杂人等之列。

陈业闻言,抚须一笑,不以为意道:“哦?方才我入这楼外楼时,门前小哥亦有规矩,老夫随手赠诗一首,便得以通行。不知此处的规矩,是否也能以诗文破之?”

那护卫闻言,先是一怔,随即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嗤笑出声:“老丈说笑了。楼下是江湖草莽之地,几句歪诗或能唬人。此乃雅荣阁,往来皆是朝中大员、文坛巨擘,便是秀才功名,也无资格登楼。阁下若想入内,至少也需有举人之身。岂是你这田间老农能附庸风雅的地方?速速离去,莫要在此自取其辱!”

说罢,他便伸手来推陈业的肩膀,意图将这“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头驱赶开去。

然而,那护卫一掌推去,本以为能将这瘦弱老者轻易推开,不料掌心触及之处却如撼泰山。

陈业那老朽的身子纹丝不动,让这护卫以为自己生出了幻觉。

他刚才可没说大话,这雅荣阁非举人身份不能进,他自己可是正儿八经的武举人,也不过是在这里当个看门的。

这护卫一掌之力有数百斤,怎么连个小老头都推不动?

他错愕之下,继续运力,想要将陈业推出去,却任他如何使劲,陈业连摇晃都没有。

陈业这肉身虽然是假的,但也是**玄功变出来的,这力气何止万斤,寻常人怎么可能推得动。陈业就是奔着闹事来的,自然不会收敛。

只听陈业呵呵一笑,对这护卫说:“何必动粗呢,你不让我进,我不进去就是了。”

陈业转了个身,就在那雅荣阁的门槛上寻了个干净位置坐了下来,将本就不宽的入口堵了个严实。

那护卫咆哮道:“你!老不死的,你可知这是何处?”

陈业笑道:“知道,这是举人老爷才能进的地方,我这不是没进去么,怎么门口也算?”

苏纯一看陈业像小孩子一样不讲理,忍不住笑了笑,但马上便走到陈业身边,随他一起坐下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护卫又气又急,却拿这怪异的老者毫无办法。

正僵持间,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位身着宝蓝绸衫、头戴逍遥巾的年轻公子,手持折扇,在一众仆从的簇拥下行来。他见门口被堵,眉头一皱,不悦道:“何人在此喧哗,挡了本公子的路?”

那护卫见了来人,连忙躬身行礼:“张公子,是这老儿在此无理取闹。”

陈业眼皮都未抬一下,依旧稳坐门槛,只是悠悠开口道:“年轻人,这雅荣阁说是不让进,至少得是举人老爷才行。”

那张公子打量了陈业一眼,见他一身布衣,形容苍老,眼中闪过一丝鄙夷,傲然道:“本公子乃去岁秋闱的解元,你说我能不能进?”

“解元,那自然是才高八斗了。”陈业点了点头,终于抬眼看他,眼中带着一丝玩味,“既然如此,老夫便与你做个赌赛。你既是读书人,想必也以才学自傲。这样吧,你且作诗一首,若能胜过老夫方才所作,你便进去。若是不能,便陪老夫在此一同坐看这门前等着,如何?”

张公子不屑道:“你有何资格与我赛诗?”

陈业直接将那腿伸出去,将门口给堵了,然后说:“不赌你进不去。”

“有辱斯文!”张公子朝那护卫看了一眼,骂道:“尔等还不将这老贼赶走,更待何时?”

护卫满头大汗,伸手去抓陈业的身子,却发现依旧搬不动,抡起拳头作势要打时,陈业便看了这人一眼,仿佛在问:“你真要动手?”

这一眼看得护卫浑身一震,拳头便停在半空。

眼看僵持不下,那张公子却急了,今晚他要赴那云州总督的宴会,自己已经来得不算早了,若是再拖延下去,怕是连官运都要受到影响。眼看这两个护卫根本无用,张公子气道:“赌就赌,赶紧作诗,我还有要事!”

陈业笑道:“那你先来,任你选题。”

张公子心想这老农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怕不是早有准备,寻常的风花雪月都是赋诗常见的主题,想来这老头肯定备了不少。张公子可不想在这里拖延时间,那便挑一个冷门一些的题材。

“那便以归乡为题,你且听好。老井苔深沁月华,柴门半掩旧篱斜。槐花落满青石巷,一片归心系晚鸦。”

张公子确实是解元之才,这诗张嘴就来,写的是归乡的心情,前三句写景也算细腻动人,最后一句由静转动,乃是点睛之笔。

此诗一出,两个护卫顿时大声叫好。

他们也懂些诗词,自然判断得出这诗水平极好,尤其是张嘴就来,几乎没想过,能写出这种水平已经是极好。

张公子也挺满意,诗词虽然只是小道,但他也曾经下过苦功,毕竟在与那些大人物饮宴之时,你不能骈四俪六地来一篇长赋,诗词是最好的选择。

“到你了,我可以一步没动就作诗了,你可别拖延时间,浪费光阴。”

张公子只想他尽快认输,所以自己也是当即作诗,才不给他任何思考的时间。

陈业微微一笑,张嘴念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老夫我这一首归乡诗,解元阁下以为如何?”

张公子本来都准备好了一瞬间挑出七八个毛病来,但听陈业念完这首七言绝句,顿时愣在当场。

他写的归乡,全是写境;这老人写的归乡,却只有人。

然而,论意境自己的诗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就连刚刚拍手叫好的两个护卫都听出不对劲,这首归乡写得太绝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念完,将人心都念得满是酸涩,有千般话语堵在胸口,张嘴却无言以对。

这“近乡情怯”四字被这首诗给写绝了。

护卫看着张公子,期待这位能驳斥一番,但堂堂解元,听完这诗之后也是久久无语,最后对陈业深深作揖。

“是晚辈输了。”那张公子长叹一声,对着陈业深深一揖,神情再无半分倨傲,只余下满心的敬佩与挫败,“老先生才情,胜我百倍,晚辈甘拜下风。”

言罢,他竟真的退到一旁,收起折扇,束手而立。任凭那两名护卫如何使眼色、如何低声劝请,这位新科解元都恍若未闻,只静立于陈业身侧,俨然一副聆听教诲的弟子模样。

两名护卫彻底傻了眼。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名动云州的张解元,竟会被一个看似乡野村夫的老者,用一首诗给镇住了!

二人正犹豫着是否该破例放行,息事宁人,却听一声冷厉的呵斥自身后传来:“成何体统!尔等可知此处是何地界?!”

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张公子闻声,脸色一变,连忙转身,对着来人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恩师在上,学生失礼了。”

那两名护卫更是吓得面无人色,双腿发软。来者非是旁人,正是当朝的翰林学士,云州总督的至交好友,更是二十年前金榜题名、御笔亲点的状元!

若说张解元是未来的新贵,那这位陈翰林,便是如今云州文坛说一不二的泰山北斗,一言一行,足以影响无数士子的前程。

未等众人开口解释这番乱象,陈业却已将目光投向了那位状元郎,语气平淡地说道:“哦?原来你是这张解元的老师。那正好,你也来与老夫赌一赌诗?”

这位状元爷闻言,仿佛听到了世间最荒谬的言语,他冷哼一声:“就凭你也配?!”

……

夜色如水,皓月当空。

云州总督方才处理完案牍公务,便在一众心腹的簇拥下,乘轿来到了楼外楼。今夜的雅荣阁晚宴,非同小可,云州府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尽数到场,他正有一件关乎云州未来的大事要与众人商议。

然而,轿子刚一落地,他便见雅荣阁门前竟是人头攒动,围得水泄不通,不由得眉头紧锁。今夜是他做东,是哪个不长眼的,敢在此刻生事?

“让开!总督大人驾到!”亲卫高声喝道。

人群闻声,如潮水般向两侧退开。总督大人穿过人群,定睛一看,却当场愣住了。只见几位他极为熟悉的云州名士,包括那位眼高于顶的陈翰林,竟都垂头丧气地立在一对乡野老夫妇身旁,一个个神情复杂,状如斗败的公鸡。

“张解元?陈学士?”总督大人满腹疑窦,指着他们,“还有诸位……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这群平日里傲骨铮铮的云州大才子,此刻竟集体在此罚站不成?

陈业抬头,望向那位云州总督,终于眼睛睁大了一丝。

当了一个晚上文抄公,总算有收获了。

这云州总督身边就站着一个修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