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行戈 > 第296章 二九九

行戈 第296章 二九九

作者:火棘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1:12: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百九十九章】

比起这种旷日持久的隐痛。

石韦宁愿承受十倍百倍千倍的箭伤。

石韦知道迟衡对自己是有几分好感的,可到底是几分呢?迟衡身边的人不自觉地都会避讳那个名字,石韦担心,明明白白说出来后,会得到一个残冷的回答——迟衡在某些时候很狡猾乃至圆滑,但某些时候,异常分明,比如关于那个极少提起的名字。

石韦还是说出来了,问出来了,他不能忍受,旷日持久的查无答案。

而迟衡沉默了。

沉默比任何答案都难耐。

开弓没有回头箭,石韦再度问了一句:“迟衡,你现在清醒了吗?”

迟衡艰涩地说:“季弦,即使喝醉了我也绝对不会认错他和你,那时,我只是想骗一骗自己。现在,我很清楚,他死了,不可能再活过来,就算醉死,我也深深记得,他死了。我,不会在任何人身上找他的影子。”

石韦恍恍惚惚,这个答案,是该欣喜吧。

“季弦,以前的事已经发生,不可能更改,喜欢过的人,我也不会忘记也不愿意忘记,你会很介意这些吗?”

石韦侧过头,出乎意料地温和地亲了一下他:“你明明知道,我介意的不是这个。”

迟衡眷恋地抚摸石韦的嘴唇:“季弦,不要再去记那件事,忘记,就当做从来没有发生过,好不好?你就说我对你怎么样?”

“……还行。”

“只是还行吗?这么勉强啊?”

“……很好。”

迟衡笑说:“既然都是很好了,为什么要去记那些不要紧的小事?难道要把心啊肝啊掏出来你才愿意相信吗?这么多人中,我不敢自诩对季弦如何,但是,纪副使可是对我最不满的。”

怎么忽然提及纪策了?

石韦讶然。

迟衡无奈地解释:“当初收编炻州颜王军,我立你为主将,无形中将纪副使压制,所以纪副使至今还怪我偏心呢。”

石韦愣了一下而后笑道:“他是经常说你偏心。”

“……”

“他在我面前也提过。但那是因为容越有时不服从调遣,而你又对容越太纵容了,纪策总担心容越的肆意妄为会破坏开州和信北州的战线,所以会这么说。”

竟然是这样,迟衡蓦然轻松,蹭了蹭他的脸颊道:“不管怎么样,我对你都不一样。”

“……真的吗?”

迟衡立刻侧头将石韦热情地亲了起来,一直把石韦亲得又被压在案子上时,压着略是沙哑的声音说:“季弦,我很喜欢你,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反正到后来,一两个月不见就很想,所以在池子的那一天,我很冲动,做下了这种事,导致现在一发不可收拾。”

石韦盯着他:“你后悔了?”

“后悔。”

石韦的心一凉。

迟衡满脸纠结地感慨:“我特别后悔!季弦就是面皮太薄,我怕会错意下错手了,季弦一怒之下跑了,我乾元军就群龙无首了。早知道你也不有心,就该第一时间对你下手,害得我憋了这么长时间!”

石韦闻言恼羞成怒,抬腿后踢,正中膝盖骨。

迟衡啊了一声。

捞过来亲了又亲,浅浅的,甜甜的。

像三月的春柳与柳絮一般痴缠了好一会儿,石韦才小声说:“淇州已经全部拿下,而砚州和信北州却远远跟不上,就乾元军的整个战略来说是失衡的,所以……所以你留在昭锦城,是好事,并不影响大局。”

“……怎么又说战事。”头疼头疼。

“我前两天确实看出端宁侯应该清醒了,但我没说,因为端宁侯痴得久一点,你可以在昭锦呆得久一点,而且端宁侯过得也很自在,大家都好……我就想,既然战事无碍,不点明也没什么关系。”石韦越说越低,掩不住那一点儿羞愧。

迟衡笑了:“季弦真是……越欺负越想欺负怎么办?”

说罢坚定地压了过去。

【第三百章】

十一月。

京城。雪后初霁。

登基仅三个月的帝王郑奕立于紫凰宫的殿前,独伫,极目远眺。

紫凰宫是京城第一宫殿,踞最高地势,东向而启,气势恢宏。殿前是百余个汉白玉铺就的台阶,自上而下望去,一片雪白,江山辽阔,尽入白中。雪之上,雾霭层层,郑奕望着自己最倚重的丞相的陶霄从雪中走来——陶霄一袭暗红色的官袍,拾阶而上,面色凝重。

而陶霄,仰望宫殿之上的新皇。

心中兴起波澜。

三天的大雪令整个京城变成了白色,今日,他得了皇帝的召见,匆匆赶到。紫凰宫坐北朝南,初日升起,云蒸霞蔚,瑰丽的光芒斜斜地倾斜在新皇的长袍上,明黄的长袍浮光跃金,背映着恢弘的暗红的宫殿,此情此景异常瑰丽。

君临天下,气势夺人。

陶霄脚步微停。

他看到郑奕眉头微皱凝思。

追随郑奕十余载,陶霄很清楚他的心思如何。从紫凰宫向南远眺,可以望见京城外的远山,那里,被乾元军所占据。自八月以来郑奕军五次攻破岑破荆的防线,五次被生生逼退回来,两军至今仍是僵持,天降大雪,战事停滞不前。

“微臣陶霄参见圣上!”

“平身。陶霄,你看这雪,一夜之间降服整个京城。朕今天特备了好久,一定要与你赏雪品梅才不算辜负这一场好雪。”郑奕双袖拂过,金色的绣线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圣上好雅兴!”

郑奕携陶霄之手入了紫凰宮最高层楼。

站在高处,眺望远处,雪上倾斜绚烂的朝阳,泛出五彩光芒在雪上闪烁,陶霄赞了一句。

火炉暖暖的。

“陶霄,尝一尝,这是砚州的鸿蒙雪酒,别是滋味。”郑奕为陶霄盏了一杯酒,酒香一脉勾入魂脉。

陶霄品了一口,甘甜入喉。

今天的郑奕特别有雅兴,不知不觉说起了往事:“十五年前,朕初入京城,一见这京城的宫殿都呆了,同样是木头、瓦、石,却能盖得如此漂亮、如此气派,还有何处有?”

说罢,郑奕饮了一口。

“后因偶然机缘,朕得了一个机会,见到了前朝的末皇,他才二十岁,生得面皮苍白羸弱不堪,又受到前朝太后的钳制,说话都是有气无力的,就剩一口气一样。朕十分失望,原来所谓的真龙天子竟然是这样的。当时朕就想,这大好江山,怎么能让这么一个窝囊废白白占了呢。”郑奕微笑。

前朝皇帝与前朝太后并非亲生母子。

彼时,前朝太后也不过二十多岁,却有权臣在背后撑腰,权势熏天。其后,郑奕通过与前朝太后的结交,逐步成为了太师,并掌权京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最终取而代之——这些,陶霄了然于心。

只不知他为什么说起这些,陶霄只洗耳恭听。

“元奚王朝式微已久,朕走过许多个州池,各方势力为一己私利争夺不休,民不聊生。初入朝时,朕也激昂万分,心想就算是效忠于一名女子,如能将一生抱负施展,惠及天下百姓,也不枉来人世走一遭。可惜,国而不国,臣而不臣,朕在左右碰壁之后,还是决定取而代之!”郑奕微笑道,“朕昨天在御书房,无意中翻出当日所呈的奏折,至今心中感慨。”

陶霄道:“圣上之举,百姓之福。”

郑奕忽然感慨:“朕若是再早生十年、不、早生五年就够了!早五年,朕就只需兴起一场政变,轻轻松松将颜家的人灭掉,顺顺利利接下元奚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竟然能让迟衡这小子威胁到这大好江山!”

“圣上无需多虑,好事总多磨。”

郑奕感慨着为陶霄满上一杯,二人在往事的叙述中,一杯接一杯,陶霄手心渐渐热了,额头冒细汗。

郑奕起身,亲自为他将官服脱下。

不知不觉,十杯下肚。

郑奕望着陶霄:“陶霄,你还为弘曜那事纠结吗?朕必须杀弘曜,究其同党,否则后患无穷。”

驻守信北州部青府的将领弘曜率兵投降乾元军了。郑奕大怒,追根揪源,因弘曜是原九王的手下爱将,与之前投降乾元军的卞承结交不错。所以郑奕一怒之下,将弘曜全家斩首不说,同时更责令彻查九王的所有将领,郑奕军为之一震。

不但九王的旧部下,以前投诚郑奕的都人人自危。

陶霄并不赞同这种过于严厉的处罚,曾在朝廷之上据理力争,当然他无法与郑奕相抗,最终屈服。

此事过去已半月有余,朝中无人敢再言。

现在郑奕又提起,陶霄凝想片刻谨然答道:“至清则无鱼,我们不能因为哪个将领曾是谁的亲信就弃而不用。我还是那一句话,因弘曜一人之过,而迁怒一大批无辜的将领,会令军心浮动,更让迟衡趁虚而入。尤其是当下两军对垒,将领们多热血易怒,只怕处置过严适得其反。”

“朕何尝不知道?朕要杀鸡儆猴,这是第几个投诚的了?为什么总是等投降之后,我们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他们是哪个被废王的亲信?”

的确,投降的将领已经不下四个了。

怎不令郑奕震怒。

陶霄并不隐晦:“因为我们军中收编的多是各个势力、旧朝臣子、以及皇族旧部,鱼龙混杂,加之,圣上登基一事,震慑了有异心的将臣,所以会出现这种事并不奇怪。应该防微杜渐,疏川导滞。我已责令各将军再三明令军纪,肃清军中杂芜。现在是最警惕的时机,不可再火上浇油。圣上,弘曜之事就此为止吧!”

陶霄言语恳切,郑奕叹道:“朕都知道,也只有你敢在朕面前仗义执言了。若没有陶霄,朕就是黑夜行路。”

“圣上言之过甚了。”

“陶霄,结识十二余年,你最了解朕。朕最大的遗憾,就是蔑视了颜家的颜鸾,以为不给兵士只给一个空衔,他兴不起风浪,谁知,他竟然真的将一个虚无的‘颜王军’变成了一个实军。”郑奕起身,面色凝重,“等朕痛下杀手,颜王军四分五裂,朕以为颜王军名存实亡时,想不到一年之后迟衡又冒出来了。”

这是郑奕的痛,是郑奕军的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