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嫡女华第 > 316|皇子监国

嫡女华第 316|皇子监国

作者:彩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1:11: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谢纯苦笑:“慕容圭言之凿凿,恐怕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我截获这封密函乃是五日之前的事情了,如今宇文周恐怕不日就要出现在建康城下了。”他用力在桌子上拍了一记,“咱们得到消息还是太晚了,没有时间准备布置!”否则宇文周的五万大军拉成了一条线在群山中行进,只要在途中任何一个地方设伏,宇文周都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这可如何是好?”到了现在,沈沅钰也有些麻爪了。

谢纯道:“建康乃是大晋的都城,建康若是丢了,大晋立刻就会四分五裂,不亡也是亡了。”现在中央的权威本来就不够强悍,若是都城失守,各地的士族立刻就会自立为王,想要重新聚合成一个新的政权,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到时候慕容圭就会抓住机会一一将他们消灭,然后统一大晋。

沈沅钰完全可以预见到这一点。

沈沅钰道:“若是调集建康周边的军队协助建康防守呢?”

谢纯道:“第一,时间上怕是来不及。再加上,各地的军队都在各大士族的掌握之中,这种都城马上就要被攻破的情形之下,各地士族很有可能采取观望的态度,若是建康守卫战中,大晋占了上风,则出兵攻打宇文周,捞取政治资本。若实在守不住,则干脆投降慕容圭,就算换了一个皇帝,他们照样能够享受荣华富贵!”

沈沅钰一下子明白了他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说,皇上和建康能够指望的,唯有皇家十二卫。也就是王爷手中的军队?”

只有这皇家十二卫才是皇室能够实实在在调动的力量。

沈沅钰猛然抬头:“表哥有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谢太傅”若是谢涵知道了,他定会第一时间将此事告知给皇帝,那时候皇帝为了江山社稷,为了自己的安危,会不会立刻命令庾璟年回兵援救建康?

慕容圭可不是吃素的。庾璟年是常胜将军,他更是有生以来,从未打过一次败仗。北燕和大晋在荆州的战争进入胶着状态,若是庾璟年当此情状撤兵,慕容圭本来就占据上游的有利地形,他便能趁虚而入,恐怕庾璟年的数万大军很可能就会因此而崩溃。

谢纯摇了摇头,“我正是想到了庾璟年的处在此情此景的难以自决,才没有告诉祖父。”

沈沅钰起身,郑重向谢纯行了一礼道:“我代阿年谢谢表哥的成全!”

谢纯哼了一声,“你以为我对他会有什么好感吗?只是如今整个大晋只有他有本事和慕容圭抗衡,只有他的大军有机会打败慕容圭带领的北燕精兵,我不想为了一己私怨,导致整个大晋随之倾覆。何况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若是大晋就此亡国,我陈郡谢氏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沈沅钰点了点头。“如今这个局面,真是大晋开国百年来未曾遇到过的困局,阿年的军队被慕容圭拖住,进进不得,退退不得,建康兵力又极度空虚,唯今之计,就只有一个办法,让各大士族的私兵帮忙守城。我这就去沈府将此事告诉我父亲,请他出面游说各大家族,出动私兵帮忙守城。也请表哥即刻返回谢家,请谢太傅出面斡旋此事!”

皇家十二卫现在只剩下两卫,而各大家族在建康及建康周边的私兵可不在少数,若能把这些兵力拧成一股绳,共同对付宇文周的大军,至少也能坚持一阵子。等各州各郡的勤王部队来了,建康之围也就解了。

不过各大家族都把私兵看得极重。私兵都是由家族部曲所组成,是一个家族实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谁愿意在这个节骨眼上把自家的兵力拼光了,让家族的实力一落千丈呢?所以沈沅钰才说要请沈昀出面说服各大家族的宗主这样的话。

谢纯也觉得沈沅钰的这个法子是唯一可行的法子。还好他兵行险着破解了慕容圭的密码,否则等宇文周的大军到了城下,他们还一无所知呢,到时候大晋就真的要灭亡了。

谢纯不敢怠慢,辞别了沈沅钰立刻就返回了谢府。临走的时候,他深深地看了沈沅钰一眼:“没想到表妹在慕容圭的心里竟然占据了这样重要的位置!”原来慕容圭在写给妙慧的密函中,最后一段花费了不少笔墨,叫妙慧千万保证沈沅钰的安全。

下笔之重,甚至不比之前叫妙慧联络建康城中亲近大燕的士族,以策应宇文周的攻势来得少。

沈沅钰自然也看到了这一段,她心里当然十分不舒服。不过事情万分紧急,她也没有空闲仔细琢磨这些了。

沈沅钰也带着儿子们去了沈家。周氏亲自到门口接她,忍不住埋怨了一声:“你这么大个肚子,有什么事不能派个婆子来和我说一声,要你亲自回娘家来?”

沈沅钰来不及好周氏多说,张口就问:“娘,爹爹呢?爹爹在不在?我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和爹爹商议。”

沈沅钰很快就在书房中见到了沈昀。

父女两人关起门来密议,沈沅钰就把慕容圭派宇文周率领五万大军,从当阴山走小路,即将抵达建康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沈昀。

饶是沈昀养气功夫了得,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听了这个消息也震惊地难以自抑。

“这件事,你是听谁说的?”

沈沅钰就把谢纯如何破解慕容圭密码的事情也和他说了一遍。沈昀想了想,道:“这么说,这消息的可靠性是极高的了。”他站起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脑子高速运转着。

北燕境内也有士族,八柱国家族就是北燕士族的代表,和南朝的四大门阀在本国地位差相仿佛。只是八柱国家族和四大门阀相互之间一向瞧不起,彼此之间很有一些仇怨。若是宇文周攻破了建康,恐怕第一个要倒霉的就是王谢沈桓这几个家族,所以建康城必须守住不可。

沈沅钰道:“爹爹,我想请您出面说服依附于沈家的各大家族,让他们出动私兵,帮助左右羽林卫守住建康。”她把今天来的目的说了出来。

沈昀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建康若破,整个大晋就要烟消云散,家族恐怕也要遭受从所未有的荼毒,这个道理我懂。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的。”他走到沈沅钰的跟前,伸手帮她理了理鬓角的乱发,“这些事,还是交给我们男人去忙吧。阿年是个有本事的,你不要担心他,慕容圭虽然阴险毒辣,可阿年也未必就不能堂堂正正地击败他。你现在怀着身子,不要想太多了,好好养好了身子,把孩子平安生下,就是对阿年最大的支持了。”

沈沅钰点了点头:“爹爹,我知道该怎么做的,不会扰乱阿年的心境的。”

沈昀要和执事族老们商量下一步的行动,没有时间和沈沅钰多说,就让沈沅钰先去周氏那里,他则吩咐小厮把执事族老们立刻请过来。

沈沅钰出门之前,沈昀又道:“成王府毕竟新建,防卫力量不比咱们沈府,你回去收拾收拾,带着孩子们搬过来住吧。兵荒马乱的,也免得我和你娘担心你。”

沈沅钰心里一暖,点了点头。

回家去简单一收拾,沈沅钰第二天就搬到了娘家,把金灵、彩鸾、彩凤、蕊心等人全都带了回来。这些人除了蕊心都是成了家的,拖家带口的,长乐堂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双胞胎见到洲哥儿十分高兴,三个孩子带着彩鸾、彩凤的儿子,在花园子里玩得十分嗨皮。沈沅钰却心情沉重,一直关注着各大家族的动向。

仅仅这一两天的时间,建康城中上消息灵通点儿的,几乎全知道了宇文周的北燕大军即将兵临城下的消息,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昨天晚上谢涵听完了谢纯的报告,更是连夜进宫去见皇帝,皇帝也是一方面派人去当阴山刺探消息,一边派人拿着圣旨去各地调集军队救助建康。

而沈家和谢家更是第一时间派出了探子,到当阴山中刺探消息,果然在建康城百里之外发现了北燕大军的阵营。

随着最后一丝希望的破灭,整个建康都紧急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

皇帝紧急召集朝廷重臣,召开御前会议,会上众人吵成一团,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召回庾璟年,皇家十二卫经过庾璟年的调-教,已经成为大晋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而且庾璟年又是身经百战,能够力抗慕容圭而不落下风,若他能及时回师,建康之围必然可解。

至于荆州,实在不行就放弃了吧。

这些大臣的家眷、财富,根都在建康,自然巴不得庾璟年立刻回来救命,至于别的,他们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什么面子节操全都不要了,大有庾璟年不肯回救建康,就是叛徒卖国贼的意思!

好在也不是没有反对意见,就是谢涵和沈昀。这两人一个是兰陵沈氏的宗主,一个是陈郡谢氏的宗主,分量也是非同小可。

沈昀这边,因为庾璟年是他的女婿,当然要为庾璟年的安全考虑。庾璟年本来兵力就比慕容圭少,若是这时匆匆忙忙地从荆州撤军,慕容圭趁虚而入,很有可能就把庾璟年的军队击溃,到时候沈沅钰怎么办?

谢涵则是被谢纯说服了,本来谢家也是四大门阀之中最公正无私的一个家族,谢涵更多还是考虑到整个国家的利益。

谢家和沈家都有不少拥趸,一时间众人吵成一团,皇帝只觉得耳朵嗡嗡作响,好像有千万只蚊子一起鸣叫一般,直令他心浮气躁。这件事不管众人争吵成什么样子,他早已下定决心,决不能调回庾璟年,一旦他手中的皇家八卫完蛋了,就算建康保住了,恐怕也难以抵挡慕容圭的疯狂进攻。

那时候大晋也就要土崩瓦解了!

皇帝见到了这种关键的时候,众人还是“屁股决定脑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只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由又急又气,使劲一拍桌子,“都给朕闭嘴!”他正想宣布自己的命令,让庾璟年安心在前方打仗,忽然觉得脑袋轰了一声,身子一歪,软软地就从龙椅上滑到地上去了。

国家内忧外患,他镇日操心,很久都没有休息好,加上近日来身子本来就不好,刚才一激动,就晕了过去。

勤政殿内顿时一片大乱。现在正需要最高领导人拍板的时候,这位倒好,眼睛一闭什么都不管了。那么多需要决策的事情没有定下来,你让大家怎么办?

众人顾不得研究怎么对付宇文周,先叫了太医来给皇上诊治。太监们七手八脚地将皇帝抬到内殿,太医来了之后,给皇上又是灌药,又是施针,皇帝这才悠悠转醒过来。

太医诊断皇上是操劳过度,邪气侵入体内,必须好生静养,不能再用脑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皇帝本来不想听太医的,结果他稍稍听太监念了一段折子,就头痛欲裂,这样看来,他实在是不能再处置政事了。

三皇子跪在皇帝榻前,苦苦劝道:“父皇,您就听一听太医的话,不要再操劳了。有什么事儿,您就让儿子替您代劳吧。儿子虽然不肖,但总也是您手把手教出来的,儿子绝不会让您失望的。”

皇帝沉吟了良久,他当然还是更想把皇位传给庾璟年的,本来想着等庾璟年打败了慕容圭,收复了荆州益州,到时候他的威望就会上升到顶封,到时候自己把这个儿子认回来,然后立他当太子谁都没有话说。

可谁知道事情竟演变成了这样。

现在这种情形,国家断然不能缺少一个最高的领袖,最好的状态就是立三皇子为太子,名正言顺地以太子之位监国……

皇帝最终叫人选了三公九卿众位大臣进入内殿,当众宣布,晋三皇子为亲王,让他以亲王之位监国,代替皇帝处理国家大事,有重要的事情要于众位大臣们一起商量着处理。

为了方便三皇子办公,皇帝让三皇子暂住清思殿,并且把玉玺交由三皇子保管。

众大臣看向三皇子的目光已经隐隐有些不同了。

八王之乱以后,皇室之中,包括庾璟年在内,没有一个人得到过亲王的封爵,最大也就是个郡王,皇帝封三皇子为亲王,是不是意味着,已经定下了他未来的太子之位。

等三皇子从皇帝的寝殿出来,回到皇帝让他住的清思殿,王府长史萧清已经上前来道贺。“恭喜王爷!贺喜王爷!如今您得封亲王,距离太子之位已是一步之遥了。”

三皇子却没有一点儿高兴的意思。他冷冷“哼”了一声:“你闭嘴吧,以后再敢在本王面前说这些话,本王立刻就摘了你的脑袋。”

他现在心情的确有些不好。上次和庾璟年和解之后,他就想好了,不管父皇让他当太子,还是让庾璟年当太子,他都不会有丝毫的怨言,如果皇帝真的那么喜欢庾璟年,那他就好好辅佐五弟,当个太平王爷也好。

可是皇位毕竟是他争了这么多年的东西,几乎成了他心中的一份执念,哪怕有最后一丝机会,他也不愿意放弃。刚刚本来是最好的机会,皇帝但凡有一分立他为太子的心思,就会立刻下诏让他当太子了。

可皇帝偏不,封他一个“亲王”算什么?给点儿好处让他好好干活吗?还是怕他镇不住位高权重的众位大臣?

父皇的心里,难道从来就没有想过让他执掌这个国家,坐上最高的权力宝座吗?

三皇子想到这里,只觉得胸口一阵气闷。他心气不顺,加之对萧清本来就很有意见,说话自然也就很不客气。

萧清不由十分尴尬。

“萧清说的有什么错?”正在这时,桓淑妃扶着太监的手面色清冷地走了进来。“如今你占尽天时地利,虽然不是太子,却已经胜似太子。连玉玺都在你的手中了,整个国家的政令现在全由你发布,你说距离那个皇位还能有多遥远?”

三皇子不由苦笑:“母妃,您在开玩笑吗?若是父皇真的想让我接班的话,刚才在寝殿之中,他就会让我做太子了,而不是只给我一个不痛不痒的‘亲王’。算了,既然父皇嘱意老五,就叫老五做这个皇帝好了。日后老五登基了,不会亏待我的,我也可以把母妃早点接到东海王府上,让您享享清福!”

桓淑妃真是恨铁不成钢:“你在胡说什么?这就是你该说的话吗?机会放在你的面前了,你都不懂得争取一下,你的外公是怎么死的,你就让他这样白白牺牲掉吗?你若是不当这个皇帝,将来怎么振兴桓氏,你忍心看着桓家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就此退出四大门阀之列,成为一个二流的家族吗?”淑妃字字如冰,一下一下敲打在三皇子的心底。

三皇子一阵苦笑:“母妃,您到底要我怎么做?”他夹在兄弟和母族中间,真的已经累了。

桓淑妃道:“现在就是绝好的机会,你立刻签署命令,叫庾璟年赶返建康救援!”

三皇子大声争辩道:“母妃,仓促后撤,只会叫慕容圭抓住破绽,你这是要五弟去死吗?”

“我就是要他去死!”桓淑妃一字一句地说道。“他不死,你以为你还有机会登上皇帝的宝座吗?”

三皇子道:“您就不想一想,一旦五弟死了,谁还能挡得住慕容圭的大军?到时候咱们不过就是比他晚死几天罢了,我就算是坐上了皇位,也很快就要成为亡国之君,这很有意思吗?”

“建康城高墙厚,只要咱们坚持一阵子,勤王的军队很快就能赶到,到时候慕容圭腹背受敌,就算他有三头六臂也不见得就能打得进建康。你按照我的法子去做,还有一线机会登上皇帝的宝座,不按我说的做,就永远要和皇帝之位失之交臂了。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三皇子大声喊道:“不用想了。无论如何,我是绝不会再害五弟一次了!母妃,你请回吧,我还要见人办事,父皇把这么重要的担子交给我,我不能让他老人家失望!”

“好好好!你现在是亲王了,不把我这个母妃放在眼里了!连我的话也不肯听了是不是?”三皇子别过脸去不肯看她。

桓淑妃又劝他几句,他根本就不肯听。桓淑妃无奈,只得带着人先回去了她的含凉殿。

三皇子刚刚松了一口气,就有一个太监匆匆心急火燎地跑了过来。“殿下,不不好了!”

“出什么事了?”

“北燕宇文周的大军已经抵达建康城下了!”

“什么?这么快!”之前探子回报说宇文周的大军距离建康还有数十里地,怎么这么快就已经兵临城下了。

如今皇帝不能理政,三皇子只觉得肩头上的担子沉甸甸的。立刻带上了郗檀、兵部尚书,以及羽林卫左右将军去城头观察敌阵。

只见城墙之下,北燕军队旌旗招展,遮天蔽日,已将建康团团围住。宇文周也算是北燕的后起之秀,年纪不大,已经跻身一流名将的行列,他最为擅长的就是带领军队长途奔袭,慕容圭之所以派他突袭建康,看中的恰恰就是他的这一项优点。

众人见北燕军虽然经过长途跋涉,但是军容鼎盛,士气旺盛,见他们东一簇西一簇,已在建康城下安营扎寨,秩序井然,军阵森然之中,透出一股可怕的杀伐之气,众人不由都有些头皮发麻。

三皇子也不由手心冒汗。

反观建康守军,只有一万两千人的左右羽林卫是正规军,剩下的人都是各大家族的私兵东拼西凑而来的。这还多亏了沈昀谢涵在士族之中拥有崇高的威望,这才鼓动了各大家族出动了自己的私兵帮助左右羽林卫守城。

这里头沈家和谢家的私兵占了三分之一以上。

饶是如此,这些私兵加在一起也不过三万人而已。加上羽林卫一共也不过四万多人,比起北燕兵还少了小一万人。

一群乌合之众,没有统一的番号旗帜,没有统一的指挥训练,和训练有素的北燕兵抗衡,是个智力正常的人就知道有多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