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嫡女华第 > 312|初露锋芒

嫡女华第 312|初露锋芒

作者:彩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1:11: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有人出主意说是紧闭城门,守住城池,暂避兵锋,等待庾璟年的援军来救,等皇家的援军到了,再和北燕军一决雌雄。

说得很好听,不过是畏敌怯战而已。众人又计议一番,都觉得也只有这个法子可以一试了。就连陶铿也觉得此计可行。

他正要宣布依计而行。就看见整个晚上都没有说一句话的谢纯,脸上满含着淡淡的冷笑。他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子。从前听说谢家有一匹千里驹,他并没有在意,以为众人对于谢纯的夸赞不过言过其实,可随着这一年多和谢纯接触下来,他才真正意识到,什么叫所言非虚。尤其是谢纯帮他坐稳了荆州刺史这件事,计谋环环相扣,看人眼光奇准,口才更是厉害非凡……陶铿深信,若是这小子能够接掌陈郡谢氏,将来的成就必定超过谢涵许多。

有些人天生比别人聪明,这和他的年龄甚至阅历无关,他们是天之骄子,上天对他就是这么厚爱。谢纯明显就是其中一个,而慕容圭,更是天才中的天才,天才中的战斗机。

陶铿这才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季平可有什么话要说?”

谢纯对这些所谓的国家精英和栋梁简直失望透顶。他淡淡地说道:“各位若真以为闭门不出,不迎战北燕大军就能高枕无忧了吗?若真的按照各位刚才所出的方略,咱们荆州城能守住五天,我就把脑袋拧下来让各位当球踢!”

他说话本就毒舌,这番话语气更是毫不客气,众人听得全都炸毛了起来。

一个五大三粗的武将指着谢纯的鼻子教训道:“你小子算是哪根葱,刺史大人看得起你,才让你列席会议,你竟然如此大放厥词,还什么襄阳城连五天也守不住?你凭什么这么说?你小子懂不懂兵法,北燕军远道而来,师老兵疲,我军以逸待劳,兵员充足;襄阳城城高墙厚,强攻绝不是上策;加上城内囤积着众多粮草,不要说五天,就是吃上五个月也没有问题,北燕他凭什么五天之内就能攻下襄阳,今天你不给老子说个明白,你就休想走出这个议事厅!”

不少人纷纷附和。

谢纯刚才的那一番话,可以说是戳中了他的痛点,这些人自然要对谢纯穷追猛打了。谢纯冷笑一声,“很好,我想请问各位,你们知道不知道,襄阳城中老百姓加上你们这些官老爷们喝的水都是从哪里来的?”

众人听了齐齐一愣,陶铿却是脸色一变,“你的意思是?”其实谢纯说了这句话,他立刻就明白了过来。襄阳城中所有的淡水都来自于一条叫做襄水的河流,这个时节地下水的水位不高,城中的井内基本都没有什么水,若是闭门死守,就意味着放弃襄阳的外围,就意味着放弃了襄水,慕容圭不需要浪费一兵一卒,只要叫人筑堤堵住襄水,或者在襄水的源头内投毒,立刻就卡住了襄阳城的脖子,整个襄阳城立刻就会陷入到没有水喝的尴尬境地。

众人都知道打仗的时候,缺少粮食饿肚子是最危险的,很容易士气涣散,导致大军崩溃,却不知道,比起挨饿,更可怕的是没有水喝,人会变得更加疯狂,就连老百姓,为了喝上一口水,也会拼了命的把北燕军放进城里来。

若是这种情况成为了现实,那么荆州军真的就连五天也坚持不住。

陶铿见众人还在咄咄逼人地逼问着谢纯,谢纯却坐在那里,闭目养神,一言不发。陶铿就长叹了一声,对众人道:“季平说的有道理,你们不要再难为他了。”就把刚才所想到的一切说给了大家听。

可叹他枉在荆州生活了几十年,到头来考虑问题还没有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周密精细。

众人听了这话,全都傻眼了。看向谢纯的目光也都充满了敬佩。

陶铿站起身来,对着谢纯深施了一礼:“季平,襄阳城数十万百姓的生死全寄托在你一念之间了,请季平有以教我!”

谢纯淡淡一笑:“其实想对付慕容圭很简单。关键就是一个字——拖!”

陶铿眼睛一亮:“此话怎讲?”

谢纯道:“慕容圭大军急进,辎重粮草走不得那么快,他的军队必定缺粮,只要咱们分兵多路,不断骚扰奇袭他们的粮道,虽然不能给他们以重大的打击,却可以拖着到庾璟年的大军到达襄阳。”

众人听得面面相觑,这样做就意味着要和北燕的大军正面相抗,想到北燕军的凶残,众人都有些不寒而栗,谢纯冷笑一声,“大丈夫投身军戎,不过马革裹尸而已,众位若是连这么一点胆色勇气都没有,我奉劝各位不若立刻就地解职,回家带孩子去吧。”

众人被他这一番激将,不由得全都涨红了脸。陶铿道:“季平小兄说得对,慕容圭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人,咱们若是连和他对战的勇气都没有,那么还有什么脸面再存活于世?各位,咱们就和慕容圭好好较量一场,看看到底是他的北燕铁骑厉害,还是咱们大晋的水师厉害。”

就这么着,陶铿一番动员,众将官硬着头皮出兵和北燕军作战,无所不用其极地拖住了北燕军的脚步。打了几仗,虽然次次都战败,可是荆州军却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北燕军虽然厉害,但是也不过是一颗脑袋,两只胳膊,并不是不能战胜的。

北燕军本来势如破竹,受到荆州军的不断骚扰,速度就变慢了下来。慕容圭连下了几道命令,叫各路大军加快行军速度,可是众人不是不想听命,实在是荆州军极为讨厌,时不时从背后冒出来,时不时地烧他们几个粮草,北燕各路军队叫苦连天,搞得他们想快也快不了。

慕容圭接到消息之后,带着宇文周在中军大帐中用沙盘把荆州军的行军路线进行模拟,慕容圭一边模拟一边沉思,最后他一拂沙盘,站了起来:“阿周,你看出什么没有?”

宇文周和慕容圭从小一起长大,算是慕容圭的发小。所以慕容圭在没人的时候才会称其为“阿周”,不过慕容圭自从当上皇帝之后,威严声望与日俱增,宇文周从前也是管他叫“阿圭”的,可现在却是无论如何也叫不出口了。

宇文周作为慕容圭的发小,慕容圭上台之后,一直把他当做特殊的培养对象加以培养的,每次带兵打仗都要带上宇文周,宇文周耳濡目染,又是从小出生在宇文家这样的武将世家,所以对于行军打仗十分有研究,算是北燕年轻一代的冉冉升起的将星。

可他看了刚才慕容圭的模拟之后,还是没有看出什么来,“难道这些部队的背后是有人在指挥的?这不可能吧!”

这一次,荆州出动骚扰的军队,都是小股部队,没有三十支也有二十多支,这么多支队伍,要是对他们进行统一指挥,那得有多么聪明的脑子,多么强悍的记忆力和计算能力,反正宇文周自忖是绝对办不到的,至于慕容圭,反正宇文周觉得他的脑子根本不是人脑子。也许他可以做到?

慕容圭却点了点头,“这些小股部队出现的频率太过巧合了,一定是有人在背后统一指挥。而且此人行事天马行空,胆大包天又心细如发,不过却像是对一些军事常识并不怎么通晓。”

宇文周听得一愣一愣的。他知道慕容圭洞察力十分敏锐,可是慕容圭所说的这一切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他实在是想不明白。

“难道是陶铿?”北燕这边早就得到了陶铿继任景州刺史的消息。

慕容圭不喜欢太聪明的属下,也不喜欢太笨的属下。宇文周这种程度正好,他笑道:“不可能是陶铿!陶铿若是有这样的智商能力,又怎么会屈居在桓奇手下这么多年?”

“那是谁?”宇文周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南晋除了一个庾璟年,谁还有本事能令慕容圭吃个小亏。

慕容圭忽地一笑,淡淡道:“看来我还是太小觑了天下英雄。本来以为南晋除了庾璟年余子皆不足为惧,看来是我太托大了。”其实真正的病根处在哪里,他心里很清楚。

攻打大晋也好,攻打襄阳也好,他都太过急迫,难免叫人趁机抓住了破绽,就像这一次,他想一口吃下一个胖子,所以将大军分成十余部,将辎重车放在后面,齐齐像襄阳进发,没想到就被谢纯看到了破绽。

其实他本不该出现这些破绽的,他是实在不能忍受自己心爱的女子一直睡在别人的床上,和别人生儿育女,他表面若无其事,其实他的心每天都像是在油锅里煎熬一样。

不过他是个知错能改的人物。找到了症结所在,立刻就派人传令各部,像中军集结,十万大军合兵一处,谢纯若是再派人来骚扰,那就不是骚扰,而是送羊入虎口了。

只不过这样一来,想赶在庾璟年到达之前拿下建康的谋略恐怕就要泡汤了。

宇文周也看出来了:“若是陛下合兵一处,岂不是就不能阻止庾璟年增兵襄阳了。”

慕容圭忽地哈哈大笑:“不能便不能吧。庾璟年这些年来号称南晋第一名将,今回就叫我在战场上领教领教,看看他的用兵之道,是不是如同他们吹嘘的那样神乎其神。”

来吧,庾璟年,让我看看你到底有多厉害。像个男人似的,好好地来战一场,看看究竟是谁有资格做她的丈夫。

慕容圭想到这里不由的豪气万千。

荆州城。

陶铿听说慕容圭合兵一处的时候,就意识到谢纯的计策不管用了,他们派出的小股部队,多则上千,少的只有几百,骚扰上千的队伍还可以,慕容圭的十万大军,他们跑过去骚扰,就等于送羊入虎口。

显然慕容圭已经明白到了自己的破绽,并且立即就对这个破绽进行了修正。陶铿脸上都是汗,在刺史府后花园的一处风景最优美的房子中见到了谢纯。这段时间,多亏了他指挥各路兵马,对慕容圭的军队进行了无时无刻的骚扰,拖住了慕容圭大军的行军速度。

陶铿也想自己指挥,可他实在没有谢纯那等智慧,斥候将海量的信息汇总过来的时候,他只会觉得头痛,而不能像是谢纯那样从众多的信息之中抽丝剥茧,找到有用的信息,并且据此作出判断。

在陶铿看来,谢纯这种本领简直就像是妖怪一样,实在太过逆天了。当然,现在他对谢纯已经彻底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一进门,陶铿就大声叫道:“季平季平,不好了季平。”

谢纯皱着眉道:“出了什么事了,大惊小怪的?”他这阵子一天差不多只睡一两个小时,镇日神经高度兴奋地和慕容圭斗智斗勇,因为睡得太少,满眼都是血丝,所以脾气十分地不好。

陶铿道:“慕容圭识破了咱们的计策,现在他正让所有的部队向中军汇合呢,咱们该怎么办?”说完眼睁睁地看着谢纯,就等着他给自己拿主意呢。

谢纯听了,哼了一声,转身躺到了床上,竟然蒙头就睡。

陶铿急了,“季平,你别忙着睡觉啊,现在咱们该怎么办?你先想个法子再睡不迟啊。”

谢纯迷迷糊糊地道:“慕容圭合兵一处,骑兵是绝对不敢甩脱步兵和辎重的,咱们虽然不能再骚扰他,可是他的行军速度必然慢下来,等他到了荆州,庾璟年的援军也早就到了,咱们的荆州暂时算是保住了。”

陶铿一想也对。这阵子自己实在是太过紧张,有些草木皆兵了,连这点子道理都看不明白。

他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慕容圭此举,就是表明已经放弃了在最短时间内占领襄阳的想法,到时候庾璟年来了,天塌下来都有高个儿的顶着,他只需听从庾璟年的命令就可以了。

想到这里,他的心情跟着愉快起来。再看谢纯,这位小爷早就呼吸均匀地睡着了。陶铿不由苦笑,天才的世界,不是他一个凡人能够理解的。

谢纯一气睡到第二天早上才醒转过来,随便对付了一口早饭,他就去书房找陶铿,陶铿正在和幕僚们商议军情,见谢纯来了,十分高兴。“季平小兄,你睡醒了?”

谢纯的毒舌本来是挺让人讨厌的,但他这些日子的表现早就征服了刺史府中所有的人,众人全都对他佩服不已,因此幕僚们也纷纷上前对着他行礼。

谢纯开门见山地问道:“翁主,慕容圭距离襄阳还有多远?”

陶铿现在很轻松:“大概还有一日半的路程。”

“那庾璟年呢?”

陶铿道:“明日之前必到!”

谢纯点了点头。“我有一个请求,请翁主务必答应。”

“季平有话尽管说,无论什么,我都答应你。”陶铿以为谢纯是想要什么奖励,满口答应得十分爽快。

“有翁主这句话就够了。”谢纯微微一笑,“请翁主为我准备车马随从,我要立刻回建康。”

“什么?”陶铿一下子站了起来。“季平要赶返建康?如今战事正当激烈,你走了……”让我们怎么办?陶铿是真不想放谢纯回去,这阵子他已经习惯了各种事情依赖谢纯的判断,无论多么复杂的局面,谢纯总能抽丝剥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能力,陶铿不要说见过,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

“季平,你可是想回家去看你的亲人?”陶铿道:“本来你回建康尽孝,我不便拦你,但是你在此战之中立下大功,我正要写了奏折报到皇上那里去,原本顾忌着你不想暴露身份,所以一直没有实行,如今既然你已不怕暴露身份,我这就去写奏折。如今荆州纷乱,虽然危险,可也正是好男儿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季平何不留在这里,大伙儿共抗强敌,为自己挣个封妻荫子呢?”

陶铿想着法子地诱惑谢纯,想让他留在襄阳。

谢纯道:“不必了!庾璟年带着五万大军来援,有他在,我的话他是绝对不会听的,所以我在这里也没有什么用处了,我还是赶快回建康吧!”他这话说得半真半假,不过他返回建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想见庾璟年,这倒是真的。

陶铿万般不舍,可是谢纯去意已决。陶铿没有法子,只好送了他大批的金银财宝作为这段时间谢纯帮他参赞军事的酬劳,又派了几十个武功高强的侍卫护送谢纯回去。本来想写一份奏折给谢纯请功的,而谢纯也不贪图名利,陶铿也就只好作罢。

谢纯之所以想要回家,倒不是他回心转意,要和朱大小姐好好过日子了。而是这段时间,他在襄阳风生水起,动静闹得太大,谢家消息灵通,在襄阳自然也是有眼线的,所以谢家人大概已经在前往襄阳的路上了。

他并不后悔。天下间,入得了他的法眼的人,全天下不超过十个,慕容圭正是其中之一。能有幸和慕容圭交一交手,他觉得不论怎样都是值得的。况且这段时间,他在外面躲躲藏藏,也有些累了。

先回建康再说吧。

谢纯前脚刚走,庾璟年后脚就带着大军进了襄阳城,两人刚好错开了没有见面。

庾璟年听完了陶铿的汇报,心里也不知是个什么滋味,他知道谢纯是个人物,没想到他竟然有这份能力,力挽狂澜于即倒,可以说全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庾璟年顾不得多想,立刻开始视察城中军务,布置关防,摆开架势准备和慕容圭来一场持久战。

一南一北两位天才将领,终于开始了正式的较量。这一场战争很快吸引了三个国家所有人的目光,注定将要载入史册。

而谢纯从那个华光灿烂的舞台上走下来,并没有感到有什么遗憾。陶铿送给他一辆豪华而又阔大的马车,因为有几十名武功高强的士兵保护,一路上盗匪绝迹,谢纯在马车上睡了两天两夜,这才缓过劲儿来。

此时他拿着一封密信陷入了沉思。这段时间,襄阳所有的绝密情报都经过他的手,而他手里的这封密信就是襄阳从一只信鸽上截获的,襄阳截获的这样的信鸽数量不在少数,而判断信鸽的方向,应该是在建康。

这封密信之所以引起了谢纯的关注,重点就在于,这封密信是慕容圭手写的。慕容圭的字,谢纯见过,大气磅礴,自成一体,所以印象深刻。慕容圭有多忙,没有人比谢纯更清楚,他亲自写的密信,自然关系重大,得到这封信的初期,谢纯还有些兴奋,以为可以靠着这封信找到一些建康中北燕密探的蛛丝马迹,却没想到看了这封信里的内容之后,他却傻眼了。

这里面的每一个字他都能看明白,可是连在一起,他就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这意思是什么了。原来慕容圭在密信里满篇写的都是一些数字,这些数字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谢纯再聪明,自然是不知道摩斯密码的,所以他是无论如何不能破解这封信的。

也难怪慕容圭这么大大咧咧地将信件传送到了建康,根本不怕信鸽被截。

谢纯拿着截获的一些信件左思右想,看了半天也不得要领。他心里忽然一动,沈沅钰……会不会这些东西有什么想法。

这个世界上若说他对谁的智商有信心的话,除了自己,也就是沈沅钰了。不过转念一想,他又有些意兴阑珊起来。

沈沅钰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听说现在肚里又揣了一个,人家的生活幸福美满,自己何必又去插一杠子呢。

谢纯悄悄回到建康,并没有溅起多大的水花。陶铿早就写了一封信给谢涵,把谢纯大大地夸奖了一番。等谢尚把谢纯接回家去,谢纯跪在谢翱和谢涵两位老爷子的面前,一位是祖父,一位是曾祖父,本来之前都对谢纯恨之入骨,恨不能把他抓回来狠狠打一顿,让他好好长长记性,可是看见谢纯一路风餐露宿,面黄几艘的样子,知道他在外面不知受了多少的苦,两位老人家一时之间都心软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