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极品农业大亨 > 第310章 、舍我其谁

极品农业大亨 第310章 、舍我其谁

作者:铭天会更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1:11: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310、舍我其谁

唐文彬在村子里积累的好人缘让联署推举的签名轻轻松松就超过了两百人。村民们知道龙塘村的第一大能人愿意站出来带领大家迈向致富路,个个欢欣鼓舞,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一个能人足以彻底改变一个一个村庄的面貌,甭看一个村庄只有这几百上千号人口,两三平方公里的范围,但是看看这些成功的小布点村庄所迸发出来的巨大能量,足以令全世界为之震惊。

看看这些让世人为之刮目相看的村庄,华西村,南山村,长江村,永联村,沈泉庄村,东岭村,哪一个不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通过短短的二三十年快速发展成为能量惊人的小巨人?哪一个村庄快速发展的背后没有一个意志坚定,理想远大,高瞻远瞩的致富领路人,吴仁宝,王廷江,史来贺等等这些最基层的村支书都成为改革开放时代的标志性人物。

只要拥有这么一个能人,任何一个村庄都可以铸就完全属于自己的传奇,村庄的发展奇迹在彭华强看来完全是可以复制的。

赞叹别人的成就,羡慕别人的富裕生活完全没有意义,在和这些土豪村出于差不多的创业起跑线上,只要每个村庄拥有一个坚强有力的致富带头人,有着清晰的发展战略,一步一步稳步推进,彭华强觉得在龙塘村,彭家湾村这些普普通通的,看起来其貌不扬,甚至令人嫌弃的小村庄复制华西村,南山村的成功与辉煌是完全有可能的。

华西村,南山村等等这些村庄都是以工业为龙头快速的发展起来,积累了惊人的财富,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村庄虽然名其为村庄,但是早已看不到半点的田园风光,一排排整齐的别墅,一片片林立的工厂,经济虽然发展了,但已失去了村庄的山水田园风光,变得与喧哗拥挤的城市无异。所有的土豪村都是以工业发家致富的,有些村子虽然经济规模庞大,但整个村子终日为烟雾所笼罩着,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虽然富足,但却不一定幸福。

所以彭华强要创造完全不同于土豪村的村庄成功典范,以农业和生态绿色经济立村,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的同时,让村庄依然保持山青水绿,生态优美,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边发展,边污染,边破坏,边治理,人们富足安康与保护好生态环境应该是不相冲突的,何况只有生活在环境优美的地方,这幸福的生活才会成为可能,如果连呼吸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菜都成为一种奢望,即使兜里揣着很多钱,这幸福又从何谈起。

所以,众多成功的村庄都在以工业兴村,但彭华强觉得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以农业兴村,或这更准确点说以生态绿色经济兴村,不一味地追求产值的最大化,追求遍地都是连片的别墅和工厂,而是让村庄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山长青,水长绿,天长蓝,不止这一代人生活得好,子子孙孙都可以永享幸福和快乐的生活。

这个理想或许有些与一般的思路和做法格格不入,太过于理想主义化了,但世界本来就允许不一样的存在的,彭华强知道模仿他人的成功很容易就能获得成功,但是要完全摸索走出一条完全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来,这肯定要艰辛很多,而且前途未卜,既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又有可能面临一败涂地的局面。

但是既然已经决定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开弓没有回头箭,每一个村庄都将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如果村庄与村庄,城市与城市比起来缺少了自己的鲜明特色,那么这样的村庄和城市绝对会因为缺少自己的独特特色而湮没在万万的村长和城市中,发展乏力。

可以说一场车祸,让龙塘村的历史从此得以改写,彭华强也没想到自己从不经意的借钱给唐紫英,给她姐,一步步参与进来,不但帮助唐紫英家度过了难关,又重新把家庭经济给收拾了起来,还要帮助整个龙塘村搞好经济,让整个村子的人都跟着唐文彬来做项目,一起发家致富。

唐文彬的村长委任状还没有下来,彭华强就已经给他规划好眼前可以发展的几个项目了,红薯种植项目看今年的收成和销售的情况,如果好的话,明年再扩大种植规模,第二项目是特种养殖,第三个项目是辣椒种植,第四个项目是无籽西瓜,第五个项目便是这稻鱼共生的富硒生态大米的种植与加工,个个都是纯农业的项目,没有一个会产生三废的工业项目。

“小彭,你给我们村规划了这么多个项目,每一个我都觉得很不错,不过我觉得一个村子要想发展得快,多赚钱,我觉得应该跟广东沿海一样多开一些工厂,你看看一家占地几亩的工厂就可以解决几百上千人的就业呢,我们村要是也能开一批工厂的话,村里的年轻人就不用跑到沿海地区去打工了,就在自己门口打工多好。”

彭华强心里暗暗有些吃惊,看来这唐文彬二十年来开着车子跑来跑去,的确见多识广,这看问题一针见血,很能切中要害,不过龙塘村如此风景秀美的地方要是建起一大片工厂的话,就与自己规划和设想中的美丽乡村相差甚远了。即使今后也能成为平溪县乃至湘南省的富裕村庄的典型,那么也不可能成为人们心驰神往,一辈子非去一次不可的梦幻般的地方了。

彭华强苦笑一下,问:“唐叔,你打算开办什么样的工厂呢?”

“预制板厂,砖厂,石棉瓦厂,我这么些年来一直给人拉水泥河沙拉砖块预制板这些,生意从来没有断过,你看看现在很多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在外面打工赚到的钱绝对比在家里种地要多得多,农村人都是这个心理,赚到钱回来第一庄事便是起房子,而且农村人攀比成风,你修二层楼,我非要修个三层楼不可呢,而且我们这里离县城不远,交通也便利,生产的预制板,石棉瓦,还有开办的砖厂生产的红砖除了卖给周边的村子给人建房外,大量的建筑材料可以卖到县城去,县城里一栋大楼有些建个七八层,十来层,搞定一栋大楼的建筑材料生意就有个几十万,上百万的,我觉得这里头绝对有搞头。”

“唐叔,建材领域,还有房地产领域是蕴藏着无穷的机会,唐叔,你的想法很好,我表示支持,但做这些行业没问题,就是不能放在你们龙塘村里来搞,要是把这里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给破坏掉了,以后这里生产的农产品就卖不上好价钱了。你把地里的土都挖了烧成砖卖掉了,这代人倒是赚了些钱,过得挺滋润,但是土毕竟是有限的,卖完了,以后龙塘村的子孙后代们还有什么可卖呢?”

“小彭,这地里的土多得是,也值不了几个钱,咱们办个砖厂影响也不会这么严重吧,那红薯,辣椒什么的还是照种不误,稻田里的稻子还是用原来的方法种,我们只不过拿出一小部分地来开班砖瓦厂而已。”

“唐叔,这砖瓦厂每个村子都可以开办起来,没有任何的特色,但如果就龙塘村没有这个砖瓦厂,只有满目皆绿,那么这就是龙塘村独一无二的价值了。物以稀为贵,人家有的你也有,就不值钱,你有的人家都没有那么你的东西就能特别值钱。龙塘村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最优美的生态环境里才能生产出来的各种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瓜果蔬菜,养殖出来的各种生态家禽家畜,消费者购买的其实不是这些瓜果蔬菜,肉类本身,而是这些优质的农产品所生产的良好的自然环境。这就是龙塘村的一块金子招牌,无论如何是不能砸的,而且你们龙塘村离县城近,如果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的话,今后等周边其他村子把环境都破坏得差不多了,只有龙塘村依然保持着古朴美丽,发展生态乡村旅游就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了。这旅游业和生态农业相结合,不用砍伐一棵树,不用多挖一掊土,凭借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无数的游客前来游玩,这钱就源源不断地赚到了,而且子子孙孙都会跟着享福不尽。”

“小彭,听你这么一说,那我们村看来是真不能搞什么工业了。”

“唐叔,我们农院之所以把龙塘村定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合作示范村,就是看中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如果因为搞工业而把这原生态的环境给破坏掉了,今后农院的一些列生态种植和养殖基地就不可能再落户到你们龙塘村来。唐叔,我不是阻拦你们去投资其他的工业项目,你们要搞工业也可以,可以去县城的工业园里搞,但龙塘村的环境绝不可轻易破坏,破坏掉,今后想再恢复就难了。”

“小彭,听你这么一说,那我们村就一心一意和湘南农院这边合作,先把这种养殖业给搞好,只要能赚到钱,大家的生活都好过起来,谁也不愿意糟蹋祖祖辈辈生养的这个地方吧。”

“唐叔,改革开放政策要坚持五十年不动摇,咱们龙塘村走生态绿色发展的道路只要坚持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不动摇,一个人两个人说了不算,应该拟个村民公约,让全村的人签字,这条发展路线不论中途发生了什么,都坚决不能动摇,要把一个发展战略决策形成制度,这样才会有约束力,不然换个村长就彻底推翻一次,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只会把大家的幸福生活给折腾没了。”

“说得很有道理,对,小彭,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办,只要乡里的任命文件下来,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拟个村民公约和龙塘村五十年发展规划。”

彭华强跟唐紫英根本没有可能再重归于好,但是帮她的忙,帮他爸的忙,帮整个龙塘村找到正确的定位和清晰的发展思路,彭华强可谓挖空心思,引进湘南农院这边的合作项目也是不遗余力,一些湘南农院的教授和专家,听说龙塘村有这个稻鱼共生的水稻种植模式,基本不怎么使用化肥和农药,能够保证水稻高产稳产,特意跑过来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还写成了论文发表在学术杂志上,引起了媒体的关注,龙塘村的富硒生态大米渐渐有了一定的名气,县里开始每年来订购一批用来招待各路的领导。

毫无疑问,龙塘村的这个传承很多年的稻鱼共生种植模式还有生态富硒大米一定会成为龙塘村的一张闪亮的名片,不但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而且其旅游价值亦是不可估量的,而这个旅游价值又可源源不断地转变成为经济价值。可以说这就是龙塘村的一个金字招牌。

彭华强如此倾尽全力帮助外人和外村发展要是传回了彭家湾村,一定会被村里人骂他胳膊肘往外拐,不把自己村当一回事。

但是彭华强也有自己的难处,龙塘村的现任村长唐文明知道自己干不好这个村长愿意主动让贤,但彭家湾村就不一样了,金阳叔在村长位置上干了十来年,一直以他家考出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为傲,而且还是女大学生,就凭这个无人能及的成就,金阳足以在村里说话掷地有声,但金阳叔有点固步自封,除了拖了好些年终于帮村里把电给通上了这件实事外,彭家湾村的面貌十多年来基本没什么变化。但金阳叔一直觉得这个村长是他非当不可的,要一直当到他不能动为止,根本就没半点想要让贤的意思,所以在彭华强看来,金阳叔和以他为首的彭家湾村村委会倒成了村子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彭华强一直要拱香菱嫂出来当这个村长,香菱嫂子是个高中生,能够理解彭华强的思想,宅心仁厚,有干劲,能吃苦,彭华强知道,这莲香豆制品厂的生意越做越好大部分都是香菱嫂的功劳,虽然自己老妈也很卖力,但自己老妈基本没多少想法和主意的,大部分主意都是香菱拿的,因此彭华强坚信能够把一个厂子管理得井井有条的人绝对有这个能力把整个村子给管理好。村子里有能力的年轻一代,除了彭华强自己,彭华强在心里一个个过滤了个遍,那华胜算是小有能力的,但一年到头在外面包工程给人建房子,根本就没有多少心思可以放在村里面,要是拱他出来做这彭家湾的致富领头人,到时想法肯定跟唐文彬差不多,办砖厂什么的,或者把村子里的一批人组织起来去搞工程什么的,这个发展思路就与彭华强的期待和设计相去甚远了。

所以想来想去,香菱嫂子是最佳人选,即使金阳叔能够让贤,但香菱要出来当这个村长,障碍依然是十分明显的,香菱是外来的媳妇,不是彭氏子弟,在宗族思想浓厚的农村,让一个守寡的外来小媳妇来领导彭姓人家,这如何能让全村的彭姓人家心理上接受得了。所以,彭家湾村的问题远比龙塘村要复杂,而龙塘村全村上下都能很好地配合彭华强的想法和做法,让彭华强不得已选择舍近求远,先帮外人外村,再来着手解决彭家湾村存在的着诸多问题,虽然彭华强不是村长,也压根不想当这个村长,但彭家湾村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彭华强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彭家湾的事就是我彭华强的事,改变眼前这种困局,一定得有人站出来解决问题,如果等不来自己期待中的人,那么就只能舍我其谁了。

金阳叔不愿主动让贤,彭华强也有办法逼迫他让贤,香菱嫂在卖桃中树立起来的威信如果还不够让村民信服她,那么彭华强依然有很多办法可以让香菱在村民中的威信变得更加无人能及。如果实在行不通的话,彭华强还有其他的方案,第一个方案就是大学毕业后回村竞选村长,把村长拿下之后再让贤给香菱嫂,第二个方案,自己牵头做大村办企业,让全村人都占有一定的股份,架空金阳叔,让他这个村长成为光杆司令,做得没什么意思了,就来个村企合一。但是彭华强日后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和金阳叔之间的争斗会是如此的漫长而激烈,以致双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也让整个彭家湾村的发展没能顺利地按照彭华强规划的进行,也许验证了那句话:外人好办事,自家人反而不好说话与共事。

彭华强回到星沙参加期末考试,春桃依然在养伤,彭华强每天考完试,去装修房子的现场看看,付建国带着几个工人,手脚麻利,房间本来不大,四天不到就全部装修好了,彭华强搬来几盆红豆杉等净化空气的植物摆在室内,过上一些时候等装修材料的味道散尽,添置一些简单的家具,把卫生收拾妥当,就可以搬进来住了,房子虽小,但也一定要布置出不一样的温馨氛围出来,一定要给曹铸一个大大的惊喜才行啊。这里以后将是他们两个的第一个家,当然,随着自己的不断努力,这个家只会变得越来越舒适和豪华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