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秦皇纪 > 第十章 修改秦法

秦皇纪 第十章 修改秦法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3:46:0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第二件便是如何处置六国旧贵族遗老,各地世家豪强之事。”秦异人眼中精光闪烁,沉声道:“六国旧贵族失去了故国,不再是贵族,没有了欺压国人庶民的特权,他们必然不会甘心,要与大秦为敌。然,寡人有好生之德,不忍心他们被诛灭,思来索去,还是把他们迁到关中为宜。”

正如秦异人所说,六国旧贵族遗老,他们失势了,再也没有了作威作福的特权,他们必然不会甘心,要与秦国为敌。

若是十来个,或是百来个,上千个,秦异人还真不在乎他们,完全可以把他们斩尽杀绝。然而,这些人不在少数,六国旧贵族遗老加起来,没有十万之数,也不会差得太远吧。

一举斩杀十万人,这也太恐怖了点,尽管他们都该死。

再说了,他们眼下在隐忍,还没有冒头,总不能没有籍口就把他们杀了吧?即使他们一万个该死,也需要一个动手的理由,不然的话,会被人指责,会骂秦异人是暴君。

是以,秦异人想来想去,把这些贵族遗老迁到关中来是最好的处置之道了。

这些贵族遗老,他们的势力主要在当地,要是把他们迁到关中来,他们就是无根浮苹,想要做坏事也是有心无力。

更重要的是,关中是秦国的根本重地,关中秦人无不以秦异人马首是瞻,能够很好的监视他们,谅他们也不敢乱来。

“君上英明。”殿中人不会不知道六国旧贵族遗老的势力有多么的庞大,若不把他们迁走,任由他们在当地的话,秦法难行,难以治理。

“春秋战国,大争之世,律法败坏,正是各地世家豪强作威作福的良机,他们可以杀官,甚至于举兵,危害甚大,处置他们的办法与六国旧贵族遗老同。”秦异人眉头一挑,如同出鞘的利剑,道:“若有一人违法,举族皆诛!”

对于这些世家豪强,秦异人是恨不得把他们全部诛杀,绝不会手软。

秦秋战国大争之世,正是世家豪强为非作歹的黄金时期,因为律法不存,他们就是土皇帝,当地的事儿他们说了算。勾结官府干坏事,已经是好得不能再好了。杀官之事层出不穷,这还算是好的,更甚者,举兵造反,与官府对着干便是。

是以,世家豪强的势力绝对不能小视,要迅速铲除。

历史上,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就在做这事,虽然收效不错,却是没能根绝这一大患。直到汉朝,汉武帝再度对这些作威作福的豪强势力下重手,要把他们迁到关中看管起来。最有名的便是有着侠客称号的郭解了,因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事情。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这是上百年时间了,秦汉两朝都未能根除豪强势力,由此可见豪强势力是多么的庞大。

“君上圣明!”殿中之人中,绝大部分出身布衣,无权无势,没少受地方豪强势力的欺压,他们打从心里赞成这一举动,用上了“圣明”二字赞颂。

“第三件事情,便是六国宗庙、王陵,全部毁掉。”秦异人沉声道。

“这……”一片惊愕声响起,不少人一脸的震惊,口瞪口呆。

“君上,如此残暴之事可做不得呀。”淳于越上前一步,忙劝阻,道:“挖人祖坟,毁人宗庙,是残暴不仁之举,君上三思呀。”

“淳于越此言差也!”韩非眼中精光一闪,反驳,道:“淳于越,你饱学诗书,当知王族宗庙、王陵,非私器,实为公器也。若是私器,君上此举是为残暴之行,然,这是公器,留之无益,反而有害。公器者,必为那些不甘心失去贵族特权之人所惦记,会给他们念想,他们就会兴风作浪。毁六国宗庙、王陵,势在必行。”

“这……”淳于越想要反驳,却是找不到词儿。

韩非说得在理,六国宗庙、王陵不是私器,是公器,非毁不可。

“韩非所言就是寡人要说的。”秦异人眼中精光一闪,道:“若是有人要骂寡人残暴不仁,寡人不在乎,只要能还天下安宁,能让国人庶民安居乐业,再多的骂名,寡人背了。”

“君上仁慈。”范睢他们齐声颂扬。

“君上,淳于越明白了,毁六国宗庙王陵是应该的。”淳于越此人是饱学之士,转过这弯也没费几多时间。

有不少人转过弯来了,想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干系,不再阻止。

“第四件,就是修秦法。”秦异人语出惊人。

“修秦法?”一片惊呼声响起。

“君上,天下初定,秦法还未到修改之时呀。”范睢忙道。

这事,秦异人没有和他们商议,范睢要不急都不成。

“丞相所言极是有理,天下初定,还未到大修秦法之时,然,有一条却是非修不可了。”秦异人眼中精光一闪,冲范睢问道:“丞相盘盘大才,你以为哪一条非修不可?”

这问话一出,殿中人无不是好奇,尤其是熟悉秦律者,更是搜肠刮肚,想要弄明白哪一条该当修改。

“臣明白了,徭役法必修。”范睢就是范睢,才智非凡,沉吟一阵,立时想到了。

“啪啪!”秦异人双手互击,大为赞叹,道:“丞相不愧是智计高千古的智者,这么快就想到了,难得难得。”

经范睢一提醒,那些正在沉思之人无不是立时醒悟,大为赞成,道:“徭役法的确是该修改了。”

秦法苛暴,为后人诟病,其中是别有用心之人的骂词,也并非全无道理,秦法的确是苛暴。虽然秦异人已经一统天下了,然而,这只是初定,只是把山东六国扫灭,其残余势力还未铲除,世家豪强还未解决,不宜于修改秦法。

然而,徭役法之修改却是迫在眉睫了,非修不可。

“你们一定很惊奇,为何天下初定,寡人就要修改徭役法?”秦异人一扫视,还有不少人没有明白过来,一脸的迷糊,道:“商君之时,大秦都快亡国了,所拥有的土地城池不过半个关中,就连函谷关都被魏国夺了。那时节,大秦的土地狭小,十天半月,可以走上一个来回,即使遇到山洪爆发,道路难行的天气,也不会有问题。”

在商鞅变法之际,秦国是七大战国中最为弱小的一个,即使守旧迂腐的燕国都比秦国强,是以山东之地“卑秦”,鄙夷秦国,不把秦国视为战国,不让秦国盟会,秦国视为耻辱。

那时的秦国处于亡国边缘,河西之地被魏国占了,关中还有很大一块被魏国占了,函谷关被魏国占了,魏国随时可以灭掉秦国。就是在如此艰难的形势下,商鞅在秦国变法,还成功了,使得秦国由最弱的战国一举而成为一流战国,这是一个奇迹。

“如今,大秦的疆域极为辽阔,不说万里之地,七八千里不是问题了。在如此辽阔的疆域上,实行徭役法,让一地的国人庶民去另一地服徭役,这太过苛酷了。”秦异人接着解释,道:“比如从江东之地到关中,这有三四千里之程,以一日百里计,光是赶到关中就要三四十日。服完徭役再回去,又要三四十日,这一来一回,共计就是三四个月。如此长的时间,若是国人庶民在家里种地,侍弄庄稼,都会多收很多粮食吧?”

“那是一定。”秦异人这算法很是中肯,谁都得心服。

“更别说,若是遇到山洪爆发,道路阻断之事,这赶路的时间就更长了,半年甚至一年也有可能,这是何等的得不偿失。”秦异人的话更加惊人。

从江东之地赶到关中,用时半年一年,是有些夸大,然而,并非不可能。刘邦为何被逼反了?就是因为道路不便,没有如期赶到,他不得不反,只能跑到芒砀山去躲起来。

陈胜吴广为何在大泽乡揭竿而起?道路阻断误期是也。

“如今,天下初定,要兴农事修水利,便交通修道路,利商贾废关隘,所需的工役不知几多。若是不及时修改徭役法,必然会出现把千里之外,甚至数千里之外的国人庶民调来的事儿,这会误民误工,更会误国。”秦异人的声调转高,有些尖细高亢。

秦朝之所以那么快就亡了,和徭役法有着莫大的干系。后世指责秦始皇不恤民力,大举征发,这话是有道理,然而,却不知秦始皇为何要大举征发。

春秋战国大争之后,积弊如山,而且还是存在上千年的积弊,要革除这些积弊,必须采取断然措施。其中就需要很多民力,不说别的,光是修直道、兴修水利这两事,需要的民力就不在少数了。

不修?

道路不便,不能周流货物,不说别的,光是一个盐,从齐地运到全国各地,就要多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国人庶民吃不起盐,这日子还怎生过?

不兴修农田水利,连饭都没得吃,何来安居乐业之说?

是以,征发徭役,就是势在必行了。

在这点上,秦始皇并没有错。他的失误就在于,没有修改徭役法,把数千里之外的民夫抽调到另一地,且不说民夫之苦,光是路上就浪费了很多时间,这是得不偿失。

若是秦始皇果断的修改了徭役法,或许就不会有秦末农民起义了。陈胜吴广就不能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刘邦就不会被逼上芒砀山了,就不会有秦末天下大乱。

正是因为意识到这种可怕的后果,秦异人这才决心修改徭役法。

“君上,这要如何修改?”经过秦异人的剖析,没人再有异议了,范睢问道。

“寡人之意,服役者不得超过家所在地一百里,超过者,一律以钱粮充数。”秦异人道。

到了汉朝,萧何依秦律订汉律,就是如此修改的,自此以后,徭役法就再也没有什么问题了。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