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秦皇纪 > 第二十八章 大军压境

秦皇纪 第二十八章 大军压境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3:46:0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魏国,大梁城外,秦军营地。

中军帐中,王翦正与诸将议事。大梁的魏人已经被分派到各处,有吃有住,魏人对秦军很是感激。

收地一事,也是顺利,魏国的城池已经全部占领。在整个收地过程中,秦军没有遇到抗抵,哪怕是轻微的抵抗也没有。

大梁是魏国的都城,大梁被攻占,对魏人的军心士气打击极为沉重;再者,魏国自魏惠王时起,历代魏王就沉浸于享乐中,或爱珍玩,或爱女色,或喜游猎,无心理民,魏国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寻常国人庶民都不满意,谁愿意找死?

更别说,信陵君弑君一事令魏人痛恨,谁也不会为信陵君出头,是以,占领魏地要不顺利都不成。

“上将军,君上旨意。”就在这时,铁鹰锐士进来,把秦异人的旨意递给王翦。

王翦接在手里,展开一瞧,眼睛猛的瞪圆了,大是欢喜,笑道:“君上真是英明呀,有此妙计,还愁大事不成?”

“上将军,君上怎么说?”众将很是好奇。

“君上……夸我们这仗打得不错。”灭齐一事属于高度机密,不能宣之于众,王翦没有透露的打算。

“呵呵。”能得到秦异人的夸赞,那是何等的荣幸,众将大是欢喜,发出一阵畅笑声。

“君上有旨,要把信陵君明正典刑,你们多派人手,四处宣扬此事,要多数落信陵君的罪过。”王翦有着不凡的政治眼光,当然明白此举的好处。

众将得令,立时派出人手,四处宣扬。

一时间,整个魏国都知道秦国要把信陵君明正典刑。对于此事,魏人是欢喜难言,无不是拍手称快,因为秦军数落信陵君的罪过全是铁证如山,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

到了处置信陵君这天,魏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无不是欢天喜地,跟大过年似的,无不欲亲眼目睹信陵君之死。

“呵呵。信陵君这恶贼,也有今日,他终于要死了,要被秦军处置了。”

“信陵君恶事做绝,坏事做光,他要不死,就没有天理了。”

“信陵君弑君弑兄,罪大恶极,死有余辜。”

“信陵君养门客,门客仗着他的势,欺凌弱小,夺人田产,霸人妻女,因他而家破人亡者不知几多,他的罪过就是用光三江四海之水研墨也不能道尽。”

魏人一提起信陵君的罪过,就是愤恨不已,恨不得把信陵君撕着吃了。

“还是秦人厉害,信陵君这狗贼在国中作恶数十载,魏国拿他没办法,秦军一到,他就死定了。”

“这还用说吗?要是秦人不厉害的话,能雄视天下,能灭了魏国?”

“秦国国无隶身,一体国人,不分贵贱,一体同法,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不用再担心王公贵族、世家豪强欺凌我们了。”

紧接着,魏人就是大赞特赞秦国,对秦国的雷厉风行极为赞赏。

象信陵君这样的国君都要明正典刑,其他的王公贵族、世家豪强谁敢冒头?谁冒头谁就是活得不耐烦了。

“快看,信陵君来了,信陵君这狗贼来了。”

“快瞧,信陵君这狗贼低垂着头颅呢,他的头颅不是一直高昂着的么,有种你再昂起来呀,你低垂着头颅做什么?”

“哈哈!信陵君,你这狗贼也有今日,你也有今日。你作恶多端时,你可曾想过有今日?”

信陵君被秦军士卒押来了,此时的信陵君浑身发抖,连路都走不动了,秦军锐士不得不扶着他,要不然的话,早就摔倒在地上装死狗了。

一片咒骂声响起,魏人兀自不满足,口水乱喷,只一口气功夫,信陵君差点被口水淹死了。这还不算,魏人抓起土块石头朝着信陵君身上乱扔,只一会儿功夫,信陵君浑身上下都是伤,鲜血淋淋。

“啊!啊!啊!”信陵君发出杀猪似的惨叫,却是惹来魏人阵阵叫好声。

押到行刑的高台上,王翦身着戎装,站在当地,沉声问道:“信陵君,你看见了吧?魏人恨你入骨,枉你还沽名邀誉,枉你被誉为‘贤公子’,你的贤名哪里去了?”

这一问不打紧,信陵君是羞愧难言,满脸通红,想要说话,却是说不出来。

信陵君养数千门客为他吹嘘,把他吹得跟花儿似的,说他天纵奇才,能定国安邦,可是,到头来,剥去伪装之后,他们不过是绣花枕头,一包草罢了。

王翦手一挥,秦军锐士手起刀落,信陵君一颗头颅滚得老远,满眼的惊恐之色,脸孔扭曲了。

“大秦万岁!”魏人爆发出惊天的吼声,欢喜难言。

信陵君是魏国的一大毒瘤,他被处置了,要魏人不欢喜都不成。

此时此刻,魏人对秦国的好感刷刷提升,只觉秦国才是他们的亲人,比亲人还要亲。

魏国本是周武王之弟毕公姬高的后人,后来一度没落,至于原因史料不全,无法知晓。到了晋献公时,毕氏出了一个将军叫毕万,此人是一个寻常将领,立有军功,晋献公把魏地封给他。

经过占卜,说魏地大吉,毕万决心改姓为魏氏,这就是魏氏的由来。

晋献公末年,晋国发生储君之争,毕万之子魏武子追随晋文公。晋文公回国继位后,重用魏武子,魏氏由此而成为晋国六大世家大族之一,势力越来越大。

在晋国末年,智氏最为强大,横行无忌,联合韩魏二氏欲要灭掉赵氏。这一战,用的是水战,差点把赵氏的老巢淹没了。之所以最终没能灭掉赵氏,是因为智氏一句感慨之词,葬送了智氏一脉。

眼看着赵氏的老巢即将被淹没,大功将成,智氏感慨说今日始知水亦能灭人。这话一出,韩魏二氏心惊肉跳,因为他们的老巢附近也有大水,若是引水淹他们的老巢的话,韩魏二氏难保。

于是乎,韩魏二人决心背叛,联合快要覆灭的赵氏,里应外合,攻灭智氏。最后,三家联合起来,把晋国给瓜分了,这就有了魏国。

战国初年,魏国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国君,那就是一代贤侯魏文侯。魏文侯在位五十多年,励精图治,举贤任能,手下有一大批良将良臣,是以魏国特别强盛,硬是把魏国的土地扩大了一倍有余。

魏文侯死后,其子魏武侯继位,这也是一个有为之君,子承父业,发扬光大,魏国更加强盛。魏武侯唯一的憾事,就是错失吴起。魏武侯很赏识吴起,想要命吴起为相。魏武侯考虑到吴起文武兼备,一旦为祸的话,对魏国的祸事不小。当然,魏武侯没想过要除掉吴起,而是决定要拉拢吴起,准备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吴起,这样就是姻亲,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这本是好事儿,吴起也有意。若事情真要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就是皆大欢喜了。

然而,另一个驸马很忌妒吴起的才华,怕吴起被重用,决心要破坏这事。其破坏的手法也很巧妙,并不是中伤吴起,而是请吴起前去家里饮宴。

吴起想着一旦结成姻亲,就是亲戚了,去饮宴联络一下感情也是应该的,就同意了。在席间,公主对驸马是又打又骂,跟收拾孙子似的,这令吴起大是惊讶。这公主就说,我还是好的呢,要是我妹妹,哼哼!

吴起不想受这罪,就婉拒了魏武侯嫁妹的好意,这令魏武侯大是不满。吴起知道他不可能再当魏国的丞相了,就逃离魏国,去了楚国。

魏武侯错失吴起这事,看似不大,却是魏国失才的开端。

魏武侯死后,其子魏惠王继位,接二连三的失去盘盘大才,魏国由盛转衰,最终错失了一统天下的资格。

魏惠王第一个失去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孙膑,孙膑愿仕于魏,却遭庞涓所害,差点死在魏国,靠装疯卖傻逃回齐国,最终成了魏国的心腹大患,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重创了魏国赖以征战天下的“魏武卒”,使得魏国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魏惠王第二个失去的大才就是奠定了秦国统一中国基础的商鞅。商鞅本是卫人,愿在魏国出仕,是魏国丞相公叔痤手下的吏员,中庶子。公叔痤死前先是向魏惠王举荐商鞅,魏惠王不用,公叔痤就要魏惠王杀掉商鞅。魏惠王同样不采纳,致使商鞅出走,去秦国变法,一举扭转秦国的颓势,秦国一跃而成为一流战国,打得魏国丢土失地。

魏惠王第三个失去的大才就是张仪了。张仪还是魏国人,本想效力于父母之邦,魏惠王不用,张仪不得不远走他邦,最后成了魏国的心腹大患。张仪先是做了秦国丞相,后来回到魏国当魏国丞相,名义上是魏国丞相,实则是秦国安插在魏国的最大间谍,没少泄露魏国机密给秦国,令魏国吃足了苦头。

失才,是魏国衰败,乃至灭亡的根本原因。

纵观战国之世,魏国的人才最多,还有后来的范睢和尉缭,皆是土生土长的魏人,最后不得不远走秦国,成为魏国的大患。

处置了信陵君之后,王翦当即点起秦军,朝东而去,很快就来到了魏齐边境。

王翦一声令下,秦军就在魏齐边境扎下营般,灭齐之战就此拉开了序幕。(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