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秦皇纪 > 第五十五章 蒙恬

秦皇纪 第五十五章 蒙恬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3:46:0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郑国激动异常,双泪长流,满脸的阳光灿烂,那叫一个好欢喜。

郑国本是韩国的布衣水工,一心要为韩国治水,却是并不为韩王重用,一直未能如愿。不得已而入秦,就被秦国重用,委以重任,主持修建郑国渠道样的大型水利工程,这对他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如今,渠成之际,秦异人竟然把此渠用他的姓名来命令,这是何等的激动人心之事。此时此刻,郑国对秦昭王那句“在秦国不怕你才高,就怕你才不高;在秦国不怕你功大,就怕你功不大”的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秦国不是说说,而是真的做到了,在秦国只要你有才就能被重用、被委以重任,只要你有功就会得到应有的赏赐,哪怕这种赏赐会抢了秦帝的风头。秦异人用郑国的姓名来命名郑国渠一事,就是十足十的抢秦异人风头的事儿,秦异人却是没有丝毫不悦,这足以使人心悦诚服。

秦异人双手上举,秦人不再欢呼,双眼睛瞪得滚圆,盯着秦异人,静等秦异人接着训话。

秦异人没有让他们失望,接着道:“一战之胜,也只是一次的胜利;一渠之成,功在当世,利在后世,千秋万代从中受益,是以,寡人决定了,此次修渠所立功勋按军功计!”

这话很有道理,打胜仗固然难,可是,一次胜仗只能有一次的功绩,而郑国渠的修成,可以千秋万世发挥功效,可以让无数人受益,不比打胜仗的作用小,用军功计功太应该了。

“万岁!君上万岁!”

秦人仰首向天,双臂使劲挥动,狠命的晃着拳头,大声吼叫。

这一吼叫很卖力,额头上、脖子上、手臂上、手背上的青筋怒突,如同老树虬枝似的。

秦人“闻战则喜”,把打仗看作吃肉喝酒一般的喜悦之事,他们平生最想立下的功勋自然就是军功了。秦异人把修渠的功劳算作军功,这对于秦人来说是无比的欢喜之事,要他们不欢喜都不成。

秦人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拼命的欢呼,直到过了许久,这才停歇下来。

“眼下郑国渠已成,用水便利,赶紧回家抢种吧!”最后,秦异人右手一挥,很是有力。

“回家!播种!”秦异人爆发出一阵欢呼声,骑马的骑马,乘车的乘车,步行的步行,如同狂风一般,席卷而去,没过几多时间,原本密密麻麻的人群就不见了。

“走!我们也回咸阳去庆功!”秦异人大吼一声,道:“此功必庆!”

“此功必庆!”范睢、白起、王翦、黄石公他们齐声响应。

郑国渠之成,功德无量,比起打上十次八次大胜仗的意义还要重大,这庆贺是必须的,尽管秦国节俭,很少有庆功之事,此时众人也是认可秦异人的处置。

于是乎,秦异人他们赶回咸阳,来到王宫,略事歇息,洗个澡,然后就是聚在一起痛饮。

今儿这酒宴,秦异人特的下旨,要丰盛些,尽管如此也不过是肥羊炖、苦菜、锅盔、还有些野味,总共不过十一样菜。

这种规格的酒宴若是在山东之地的话,只能叫寒酸,不配叫酒宴,而在秦国已经是相当丰盛的酒宴了。要不是郑国渠修成这样的大事,还不会有如此丰盛的酒宴,这就是秦国的节俭之风。

尽管如此,众人的兴致却是极高,酒到爵干,无不是开怀畅饮,欢喜异常,比起吃山珍海味还要令他们有兴致。

酒宴嘛,不在于是否丰盛,而是在于兴致。若是没有兴致,哪怕是山珍海味,也是索然无味;若是兴致高昂,哪怕就是一点儿苦菜,也会令人兴趣盎然。

酒酣耳热之际,范睢放下酒爵,冲秦异人一抱拳,道:“君上,郑国渠已经修成,对大秦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这有功之人应当奖赏,还请君上处置。”

秦异人已经说了,这次修渠要以军功计功,这只是对于一般的秦人而言。对于郑国、李冰、李斯、蔡泽这些重要人物,得另外升赏,是该做这事的时候了。

众人微微点头,满脸的微笑,大为赞同这话。

“大田令年事已高,多次请辞,寡人一直未允,是因为一直未有合适之人选。如今,郑国渠成,有了一个新的大田令,这人就是蔡泽。”秦异人微微点头。

“我?”蔡泽大是惊讶,下巴差点砸中了短案。

蔡泽虽是才学不凡,这次修渠他有大功,可以说是他首倡,他却也没有想过他会当上大田令,由不得他不震惊。

大田令相当于现代的农业部长和财长的结合体,既要主管农业生产,又要管财赋之事。因为战国时代的秦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工业之说,就算商业也占不了多大的比重,尽管秦国有清夫人这样的大商贾。

一句话,大田令管着秦国的钱袋子,这是何等的重要!

“没错,就是你。”秦异人冲蔡泽肯定一句,道:“你是计然名士,善生财货,大秦要一天下,需要的财货不计其数,除了你,寡人还真找不到一个比你更合适的人。”

蔡泽是计然名士,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经济学的高材生,最为善长的就是弄钱。秦国要想一天下,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撑,蔡泽是最合适的大田令人选。

“恭喜蔡大人!”范睢、白起、王翦他们都认可秦异人的话,向蔡泽道贺。

“……”蔡泽的眼睛依然瞪得滚圆,如同石雕似的,没有反应。

“不敢,不敢。”过了半天,蔡泽这才清醒过来,接受了他已经是大田令这一事实,满面红光,终于可以施展计然学,为秦国生财货了。

“本来,以郑国所立之功,就是他来做大田令也无不可,不过,寡人想来想去,郑国还是主要打理农田水利之事为宜。”秦异人扭头冲郑国,道:“寡人之意,郑国既要管理大秦的农田水利,还要为将来一天下之后如何治水而谋划。”

“臣愿担此命!”郑国昂昂而言,满面红光。

郑国对于做不做官不太在乎,他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治水,要他主管秦国的农田水利,这正对他的脾性。再者,秦异人要他为将来一统之后治水做准备,这太令他激动了。做为绝世水工,郑国不会不知道在当时需要治理的江河湖泊是何其之多。

战国时代的江河湖泊危害之大,令人触目惊心,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之最,不仅仅是天灾,还有**。

战国时代是属于大分裂、诸侯力征的大争之世,乱得一塌糊涂,不要说象长江黄河这样的大江大河了,就是一条小小的水渠上,都有可能有数十上百的水坝。

比如说周室,周室地不过数十里,分封给东周公和西周公,他们就在水上筑起堤坝,一个要种麦,一个不放水,就这样斗来斗去,斗了数十年。

这不过是区区数十里的水上就有如此争斗,还要更厉害的。魏国曾经干过一件轰动天下的蠢事,那就是魏国把魏国境内为害的江河引向别国,淹死人无数,差点爆发战争。

齐国和燕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齐国先是筑坝,然后就大肆放水,燕国被淹,死人无数,这是齐燕结仇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此可知,一统之后,治理江河湖泊就是必然之事,还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得不提前规划,这事交给郑国正合适。

“李冰,本想让你与郑国一道做这事,只是李二郎要练水军,事务太多,你这巴蜀太守还是回巴蜀吧。”秦异人很是不想让李冰回巴蜀,情势处此,不得不如此。

李冰没二话,欣然领命。

“李斯,寡人派一个重任给你。”秦异人冲李斯道:“你善于统筹和计算,寡人之意让你接替乐毅先生,主持查勘典籍山川地理之事。”

乐毅入秦之后,一是主持学馆,二是主持查勘典籍、山川地理之事,这是在未来一统之后的治理做准备。春秋战国大乱之世,山河世变,却没有能精准的资料,一统之后难以治理,这事要是提前做起来。

只是乐毅年事已高,精力不济了,是该派个人为他分担了,这人非李斯莫属。

李斯之所以最为适合担任此事,不是在于他善统筹和计算之道,而是在于他善于创新,这是为历史所验证了的。正是因为李斯善于创新,这才力排众议,要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

由李斯来担任的话,他一定会提出很多切合实际而又很有新意的举措。

至于大方向,秦异人不需要李斯给出建议,毕竟秦异人是现代人,其观念比起李斯更加新颖,只是在细节和技术层面,就需要李斯给出建议了。

“诺!”虽然没有给李斯升官,李斯却是异常振奋,兴奋得红光满面。对于李斯来说,就是给他一个丞相的高位他也不愿意换。

因为这位置在将来就会显现出其重要性,这是在为一统之后做准备,也就是说一统之后的治理得由李斯一手来设计,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更别说,这是大争之世后的治理,一旦成功,就会成为千秋万代的模板,后世的治理都得依李斯的设计行事,这是何等的令人振奋!

“王绾,你去洛阳,协助司马梗修建仓廪。”秦异人冲王绾道。

郑国渠成,关中旱涝保收,粮草很快就会多起来,这需要提前运到洛阳这个战略基地去,唯有如此,这仗才好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嘛。

“诺!”王绾欣然领命。

酒宴之后,众人各司其职,秦国又恢复了平静。

这天,秦异人处理完公务,走出上书房,只见小嬴政昂首挺胸而来,在他身后跟着一个灰头土脑、鼻青脸肿的小不点,不是别人,正是名动千古的蒙恬。(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