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灵异 > 原来有鬼 > 第六十四蝴蝶暗示确定奈何桥前古墓确定建于唐朝

虽然佛教典籍浩如烟海,但是关于蝴蝶的记载却可谓是寥寥无几,但是在一些民间的传说当中,蝴蝶一般都是被幻化成灵魂重生之后的化身。

就例如彼岸花的传说,相传在地狱身处开着一种叫做彼岸花的花朵,这种话花开在彼岸之处,而且开花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又看不到花,花叶之间两不相见,生生相错。

在黄泉路上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 又因其颜色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而它们的作用就是构成火红色的花径,指引亡灵们走向三岔河的彼岸,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这种传说看似恐怖,但是这种花却并不是一种邪恶的化身,相反其原意为天上之花,也是天降吉兆的四华之一。

而一般亡灵在回魂夜当天,都会化作一种昆虫回到家乡看望亲人,而这种一般情况之下,他们都会化为一只蝴蝶,而彼岸花自然而然也就变为灵魂重新回到阴间的指引。

刨除这个传说,有的时候蝴蝶也会跟飞蛾联系在一起,都是隶属于同类型的生物,所以有的时候“飞蛾扑火”也被誉为“蝴蝶扑火”,在《心地观经.离世间品第六》中有言:“过去有佛,欲令众生厌舍五欲,而说偈言:譬如飞蛾见火光,以爱火故而竞入,不知焰炷烧然(燃)力,委命火中甘*;世间凡夫亦如是,贪爱好色而追求,不知*染着人,还被火烧来众苦……”

如上的记载当中,不管如何蝴蝶或者飞蛾都是跟红色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一点就让伍凯直接联想到丰都阎罗殿中的十八层地狱,但是转念一想却还是不对。现在的丰都跟以前丰都完全的不一样了,就十八层地狱而言,已经被修葺成了一个人工的景点,里面全都是近代的雕塑,最长时间也绝对超不过50年,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所谓的唐朝时期的机关,也不可能已经被人发现了,否则早就已经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了,那又会是哪呢?

到这里线索好像突然一下子中断了,伍凯当时也是一筹莫展。心想着恐怕只能从显存的古代建筑以及雕像下手了,而且这个东西还是跟蝴蝶有关的。

突然间伍凯想到了之前关于“蝴蝶扑火”的传说,这个传说当中固然有着贬低的意味。代表着,那些自不量力、自讨苦吃、自寻灭亡的行为,但是却同时暗含着另一个含义那就是警戒,古人经常用这个传说来劝阻人们,说明火焰是一种权威。当你碰触的时候必定是自取灭亡,但是只要是你能够相信权威的存在意义,同时也是浸提人们不要向古代的帝王权威做挑战,及时放弃心中一切的仇恨忘却、回头的意思。

忘却、回头?突然间这两个字眼出现在了伍凯的脑袋里面,这个人不愧是之前世袭的“发丘中郎将”的后代,但凭着这简单的传说。脑中灵光一闪便有了既定的目标,要说整个丰都当中最有名气的古建筑莫过于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桥、黄泉路、望乡台以及药王殿了,要是这个地方跟古代有关。那恐怕就是只有奈何桥和望乡台能够符合条件了,而且经过之前的调查已经证明,这是一处开山而建的古代群体墓葬,要知道能够开山建陵是唐代墓葬建筑的总体风格,但是这种规模的大型群葬规模。即使是在唐朝这种经济发达的情况之下,恐怕也只有皇家才能够办得到的。

但要是皇家的墓葬的话。那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有必要躲躲藏藏的,在古代那种封建皇权至上的那个年代,相信即使皇帝要把整个丰都给扒了,都没有一个人敢多说一个“不”字,那么这个地方恐怕就是为了安抚当时被帝王级别人物拉来所垫脚石的可怜人了,想来也不奇怪,要是明目张胆的为这些当时宣称的反叛安葬,那就等于宣告皇帝或者宗室犯了错误错了,在当时那中把皇帝当成是神的年代,那几乎是每一个皇帝都不可能干的事情。

但古代人却非常相信轮回一说的,即使是千古帝王也是如此,他们在寻求长生不老的同时,固然是希望自己统治能够千秋万代的延续下去,但同时却也是害怕自己亏心事做多了,到地府的时候要接受审判,当然更加害怕遇到之前被自己迫害的人,所以这个工程的建造必然要跟镇魂、安魂以及轮回有关。

如上观点望乡台恐怕就是不具备这些功能的,想在回顾前尘恐怕只能徒增伤感,不但没有办法安抚情绪,反而会把那些亡者给直接惹毛了,所以当你要安抚灵魂的怨念的时候,首先必须能够让这些死人能忘记之前的仇恨,最终才能够达到轮回转世的最终目标,这样一个决定性的入口,恐怕也就只能安放在奈何桥附近了。

但是当伍凯调查到这里的时候,却还是出现了一点问题,所以说世事无绝对,很多情况下事情的发展就是这样诡异,它很多时候不会如同意你想想当中那样发展,好不容易已经确定了方向,但是却被一个史料推翻了。

原来根绝其它相关的史料记载,丰都的奈何桥修葺时间是在明洪武年间,这样一来问题又出现了,如果这个地方要是修建在唐中期,那么明朝怎么还会在此处进行扩建或者修凿呢?

伍凯很快就大胆的进行了假设,如果温广军提供的材料没有问题的话,那这个地方就只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来就是此处已经被明朝政府发现过,并且派专人进行过勘查,之后认为这里没有用所以进行了破坏,最后在上方重新建立了一个新的结构;二来就可能是这个地方非常符合明朝政府的心意,他们挖掘这里并不是为了破坏,相反是特意安排人马进行的查找,而且在目的达到以后,对这个地方进行了重新的加固。

这两个观点各都是比较有可能性的,但是根据伍凯的想法,第二个观点的可能性应该是比较高的,要说唐中期阶段的话,按照历史上的时间推算,那就应该是武则天时期,而洪武年间正是明朝改朝换代的时刻,当时燕王朱棣正好把自己的侄子朱允文从皇位上拉了下来。

抛开对这两个人物自身政治素养以及统治时期的丰功伟绩不提,要是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考虑,这两个时期是有一个最相似的地方,那就是统治者正为如何竖立权威而处心积虑,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之下,冤杀以及凶杀的人自然会比其他时期要多上很多,即使是武则天和燕王朱棣知道这个人并没有什么特意的过错,但是只要是对前朝怀有思念之情,那就会成为自己统治之下的不安因素。

但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人的心态也会渐渐改变,即使是千古帝王也是一样的,有人一直误解武则天,说她是笃信佛教,其实不然,虽然武则天对佛教的感情比较深厚,但是她打压道教全都是因为当时李唐以道教为尊,武则天此行完事是为了打压李唐宗室,要是当时李唐王朝信仰佛教的话,我相信以她的政治手腕,绝对也会打压佛教的。

话虽如此,但是在武则天晚年期间,为了延长自己的寿命,她还是渐渐的改变了想法,很简单,作为一个女人,付出所有倾尽全力得来的功绩,相信没有多少人愿意放弃,可是在佛教之中却没有长生这个想法,佛教讲的是涅槃轮回,但是道教却崇尚于炼丹长生,武则天不但将当时的年号改为“九世”,取名长生九世之意,根据一系列秘史的记载,她后宫的那些男宠都必须习得炼丹之术才会被恩宠,当时政敌攻击武则天最最疼爱的男宠张昌宗时,有人为张昌宗辩护道:“他曾为陛下和药,陛下吃后有效验。”可见当时她对道家信仰的程度。

而明成祖朱棣那就更别提了,他曾经多次寻访过道教一名响当当的重量级人物,那人就是武当山的张三丰,可想而知其对道教的信仰程度,而且在燕王朱棣带兵打仗的时候,传说还见过关公指引自己,所以当他登基之后在全国各地修葺关帝庙,所以他对这方面自然也是确信无疑的。

所以如果是这两个人的话,那这种明显的安放死人墓冢,以便能够尽快超度亡灵,借以达到减少自己罪孽以及防止冤鬼作乱的手段就是绝对可以理解的,也就是所温广军所提供的这个地点应该是还在的,只不过是应该被重新修葺过,机关部分也应该是有所改动才对。

说实话伍凯这个人之前一直都给我一种极度玩世不恭的感觉,就好像是顶着主上光环的那种二世祖一样,没想到在这件事上面他竟然能够抽丝剥茧到这种程度,不但能够结合温广军提供的材料,还要根据当时的史料进行,最后还要加上自己的推测,如果换作是我的话,即使能够是看出地图上的蝴蝶图案或者是飞蛾图案,都没有办法将事情联想到这么多事情,更别说还要进行这种大胆的推测了,根绝他的刻苦钻研所有的答案好像都都已经跃然纸上了,唯独剩下如何靠近奈何桥以及如何破解上面开启的机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