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宋宫凤栖梧桐 > 第二九八节 谶归龙凤质

宋宫凤栖梧桐 第二九八节 谶归龙凤质

作者:文昌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1:10: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舒娥不知自己的话是不是说错了,想来是因为提起了先帝,所以触动了太后的心肠,以致伤心落泪。忙走到太后身前,就要跪下道歉。

太后伸手止住舒娥,强笑道:“我不过是为往事伤心,你又何须多礼?”太后并不伸手拭去眼角的泪痕,笑着说道:“那相士的故事还没有说完呢。我转身走开,那相士这一次并没有再追赶,只是等我走了几步,忽然大声唱道,十八子,天机玄,一生运,相关联;丁酉月,辛未年,藕花残,苦芯莲。”

舒娥对十八子什么的话并没有理解,然而听到丁酉月,辛未年,却是心中一凛,辛未年丁酉月,原是深深落在心上的日子,是三少爷和尚家二姑娘尚琬云成亲的日子,也就是下个月,八月十五。

“那……是什么意思?”舒娥在想到那句藕花残,苦心莲,似乎甚是不吉利,犹豫着问道。

“李字十八子,果然我这一生,遇到姓李之人,总是有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只是事情的好坏并非定数,是福是祸,确属难言。至于那后面一句——”太后说到这里,却忽然住口,接着便是一阵长长的沉默:“看来我的大限,也要到了。”

舒娥本就为了这句话心生不祥之感,听了太后的话,似乎更证实了自己的想法一般,心中忽感酸痛,眼眶发热,竟是要掉下泪来。

舒娥忙强颜笑道:“太后说哪里话来?这……这话或许是说,今年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罢了。又怎会是,怎会是……”

太后看着舒娥语无伦次的样子,忽然笑道:“傻孩子,你心地倒好。你进宫的时间虽短,却总算是跟了我一场。你的位份虽然不高,却也总是我身边的女使。舒娥,你我主仆一场,哀家身为太后,九五至尊的母亲,临朝称制【注】,辅佐天下,你若开口,哀家还有什么事情不能为你办到,你为什么总是这样郁郁寡欢?”

太后的一番话说得极尽真诚,虽然自称哀家,却无半分一国之太后的威严。这样亲切的语气,这样发自心底的诚恳,这样关怀至深的探问,仿佛就是慈母一般。

舒娥的眼泪再也忍耐不住,簌簌落下。

太后凝视着舒娥的脸,见舒娥忙不迭地拭去了眼泪,见舒娥笑得牵强,缓缓点头说道:“那相士的话不知是否能够应验。算来我这一生,也算是并未枉过,可是没能看见……终不能说了无遗憾。”

舒娥忙收泪说道:“太后只需好生保养,必当无碍。况且太后福泽深厚,又是素来身体康健。”

太后微笑道:“药物饮食,不过是但尽人事罢了,任凭他再好的药物,也挡不住寿限到来。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

舒娥忙道:“那个相士!只是不知时隔多年,是否还能找到。”

太后呵呵笑道:“便是能到到,也是大海捞针的难事。且不说要费去多少时间,单说这茫茫人海中找人的事情,也是虚耗人力物力。不过据我猜想,道士虽然找不到,道观总是有的。听说城东郊有个青云观,前去祈福最是灵验。只是让我现在前去,却是有心无力……”

舒娥不等太后说完,忙躬身行礼,说道:“舒娥愿去青云观为太后祈福。”

太后眼中闪烁着淡淡的光芒,混合着种种深沉而让人难以索解的神色,微笑道:“青云观可不比城中的寺庙道观,位置偏僻,环境艰难……”

舒娥颔首说道:“舒娥不怕,况且能为太后祈福,便是舒娥的荣幸,又有什么辛苦可言?”

太后看着舒娥,目光甚是柔和,仿佛心中正伸出了一双无形的手,轻轻在舒娥脸上抚摸。片刻,太后说道:“幽篁的人手,一应你调遣。或是我身边的宫女,你想带谁都行。”

舒娥笑道:“带那许多人,便不是清修了。奴婢只带丁香一人就行,孙娘子还要留下,照管日常琐事。”

“一个人恐怕照顾不来你的日常起居,你若喜欢,留在永安堂的人也可以跟着。”太后说得甚是关心。

舒娥想了一想,躬身谢道:“奴婢还想带着菊豆。”

整理行装,收拾衣物妆奁。

没有想到这件事情来得这样突然。

有关于天命的话,舒娥不能跟众人详说,只说是去青云观为太后祈福,最多一个月的时间。

华芙满是依依不舍的神色,舒娥拉着华芙悄声说道:“孙娘子,你难得与玉蓉相会,一定有话劝她。还有杨婕妤那里,这段时间一切靠你,只要暗中照顾好小公主,其他不要轻举妄动。你去见澜川,让他助你。也请你无论如何劝住他,报仇之事,不必心急。”

正在说着,突然林公公带进来了一个人。往日看见舒娥的笑意皆看不见,只剩下满脸的悲伤与无奈。

来的人,正是太后身边的丫鬟琉璃。

琉璃低声说道:“车马都已经准备好,在西北角上的侧门等着,今日就是吉日,请永安夫人起身吧。”

丁香奇道:“怎么这么急?”

舒娥想到太后憔悴的神色,说道:“我原本也是这样想,早去一日是一日。”

琉璃看着舒娥的眼神中似有许多话要说,只是到了最后,却匆匆扭头转身,低声说道:“我在竹息园外面等着夫人。”

衣囊,包裹,辘辘而至的马车。

车内清幽扑鼻的香气,车中朱漆制成的座椅。

椅子上面缂丝花纹的的裀褥,坐椅下面素银雕花的唾盒。

车壁上鸡翅木雕花的看窗,看窗上镶金彩绣的撒花窗帘。

车中挂着小小一只鎏金香炉,炉中升起袅袅的香烟。

还是龙脑苏合香的味道,在略嫌宽敞的车中蔓延。

仿佛还是六月份的暑热天气,那日清晨,浩浩荡荡的一行人从皇宫大内出发,一路来到了玉津园。

只是今日的雕鞍车马,更胜于昨日的锦绣豪华。驷马同驾,匹匹都是身高足长、膘肥身健的良驹。再加上金镫绣鞍,更是舒娥从所未见的华丽。

【注】古时后宫是不能上厅堂的,所以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从秦始皇开始皇帝的命令专称“制”、布告公文称“诰”;后妃掌权之后其命令自然也要上升到皇帝的级别,于是就叫“称制”。临朝称制由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宣太后芈八子所开辟。词在正史中最早出现于班固的《汉书·高后纪》:“惠帝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大赦天下。”而班固在《后汉书-皇后本纪》:“惟秦芈太后始摄政事”,故宣太后芈八子是首位临朝称制的太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