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宋宫凤栖梧桐 > 第一六七节 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

宋宫凤栖梧桐 第一六七节 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

作者:文昌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1:10: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若是在以前,舒娥对这些话并不会多想,然而在宫中时日稍久,她却已经深深领略到了“话中有话”的含义。人人话中有话,句句皆有话外之音,想要坦诚相待,反而是最不可得的奢求。即便如丁香华芙之亲密,有时对自己说话,也不会说得太过直接。或是怕越了礼数,或是怕自己伤心。

若是这番话是由别人说出,舒娥可能便不会再问,即便费尽心思也想不到是何用意。这话点得这样透彻,似乎什么都已经说明,却又似乎什么都没有说,仍旧让人蒙在鼓里。但舒娥总以为皇上身上有一股不同凡俗的气质,不与旁人相同,至于是否因为他那至高无上的地位,舒娥也说不明白。

皇上的话音落了,舒娥略微一想,问道:“奴婢愚钝无知,还请皇上指点。”

皇上似乎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这句话,是子织托我告诉你的。”

“子织……”舒娥无意识地重了一遍,心中在想“子织”这个名字似乎在那里听过,好生熟悉,随即微微吃了一惊:“是顺婕妤?”

见皇上点了点头,舒娥心中更是惊疑不定,只是不知道为了何事。开口问道:“我近日不是在安庆殿,便是在明赫堂,并没有……嗯,是了,只有在夏节当日,在庆寿殿里,见过顺婕妤一面,其时她是去向太后娘娘请安,我也只向她行礼问好,并没有说过什么。除此之外,便再也没有见过她了。”

皇上笑道:“你虽没见过她,或许她却什么时候见过你。只是你人在事中,心思较为集中,没有察觉罢了。”

舒娥听了皇上的话,只觉得更为玄奥,轻声问道:“不知顺婕妤跟我说这句话,有何用意……她又是何时见到我的,我怎会全然不知?”

皇上看见舒娥的神色,忙说道:“这也不过是我的揣测罢了,你莫要多想。”缓了一缓,又说道:“子织为人向来端庄贞静,虽与皇后协理后宫诸事,却不喜理会份外之事。只是她向我说起你时,颇为赞赏。想必也是她对你特别关注,故而有此言语。”

舒娥听了皇上的话,虽然心中仍是忐忑不安,不知自己多做了什么分外之事,被顺婕妤知道。难道还是为了整理皇上的书房一事吗?只是自己当日当着后宫诸人,太后已经命自己整完书籍依旧回到安庆殿,这件事也算是揭过去了。忽然灵机一动,问道:“皇上可知道,顺婕妤交待奴婢这句话,是何用意吗?”

皇上微微一笑:“我昨日也这样问她,只是她不愿说的事,问了也是枉然。所以究竟为何,我到现在也并不知道。”看舒娥脸上带着惊异的神色,又安慰道:“你放心,子织说话,不会这样有首无尾。”

其实舒娥心中感到惊讶的,却是顺婕妤的意思,连皇上也问不出来,而皇上也不以为意。她是一边感叹皇上的宽宏,一边也羡慕顺婕妤的风骨。

翌日上午,舒娥抄到了“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几句,心中似有所感,匆匆将这首诗抄完,便搁笔离去。

小祥子见舒娥走得匆忙,恭敬问道:“夫人可是有何急事?”

舒娥微微一顿,说道:“此事若不说清,恐怕后面的诗文,也没有办法抄下去了。”

小祥子忙问道:“夫人可是要去查阅什么书籍吗?娘娘和官家都吩咐小的,在这里随时听凭夫人的差遣。”

舒娥笑道:“我只是找人问一句话。”

小祥子又说道:“是问翰林学士院【注1】的相公们吗?”

“若是请教他们,我定会修一通书信,或是写一张便笺,让你送过去给他们。我怎好这样过去,岂不打扰他们的功夫?”舒娥微笑说道。

其实舒娥这样直接过去,向翰林院的学士请教,不但失了礼数,而且也于仪轨不合。舒娥是后宫女史,贸然去见翰林院的相公,即便是为了公务,也应知道避讳。

小祥子躬身送舒娥离去,心中好生好奇,但永安夫人既没有说让自己跟着,还是不跟着的好。这个从五品的侍御郡夫人,现今可算是太后和皇上眼前的红人!

虽然只是半晌午,太阳已经晒得四下里热烘烘的。但还好天气晴朗,热虽是热些,却并不觉得闷。舒娥一路来到后苑,幸喜除了两三个宫女,倒没有碰见其他人。几日前那些传得沸沸扬扬的流言,舒娥虽然知道自己的无辜,却又无法为自己辩白。况且,皇上一连十日留宿明赫堂,这中间的原委,舒娥也不能理直气壮地说与自己无关。

熠雪馆外面看起来与其他三个馆阁一样,院中却种满了老梅。翠叶下梅子已然由青变黄,一串一串结得密实,甚为垂累可爱。且一大片梅树种在一处,便似梅子园一般。

宫女进去通传,片刻兪氏便亲自迎了出来。

虽在夏日,服色仍是暗青,只有鬓角那一只白玉钗,才算是她身上唯一的一抹亮色。不等舒娥行礼,兪氏便微笑道:“你来得这样快。”

舒娥看兪氏的神色,较上次相见,更为温和,也报以一笑,行了一礼,想要道一声“顺婕妤万福”,却想起她交代过自己的话,无外人处相见,大可不必叫她顺婕妤。只是此刻行了礼,却不出声招呼,实在太不自然。

兪氏看见了舒娥脸上的尴尬神色,已经知道舒娥的心思。伸手扶起舒娥,微笑道:“你与杨美人怎生称呼?”

【注1】翰林学士院:宋沿唐制设学士院,也称翰林学士院,有时亦称翰林院。翰林学士实际上充当皇帝顾问,很多宰相都从翰林学士中选拔。仁宗时期的翰林学士尚无品级。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皆是翰林中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