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贵妃起居注 > 第175章 封妃

贵妃起居注 第175章 封妃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20 01:10: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要么不来,要么就连着来,难道皇帝的子女运是三十岁之上开始扭转的,这皇次子和太子一样,来得让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当然,皇帝自然是又惊又喜,当即就把小吴美人享用的待遇给往上提了一个级别,又亲自跑到她居住的偏殿里看儿子去了。就连皇后,听说好消息以后,也是立刻赶赴现场,对于自己的老下属小吴美人致以亲切的问候,表彰了她在本职工作上取得的突出成就。

这个儿子生得好啊,不但是给皇位上了个双保险,而且一出生就挽救了生母的命运。本来以小吴美人做的那些污糟事,生个公主她都可以直接进冷宫了。可现在生了个儿子,虽然已经不可能是太子了,但怎么说也是稀少的皇次子嘛,说不定皇帝一高兴,她不但不必关禁闭,而且还能晋封为妃位呢。――反正,宫里除了皇帝自己以及永安宫的人以外,也没人知道小吴美人做了什么事。大部分人包括孙皇后,可能都还以为小吴美人之所以搬到偏殿去住,是为了要找个安稳的环境安心养胎呢。

几个嬷嬷知道这消息的时候,都有些愤愤,孙嬷嬷叹道,“怨不得说苍天无眼呢,先头几个全是闺女,就她这样的人品,偏偏生了个儿子。”

是啊,小吴美人生子,对永安宫来说多少算是个糟心事儿,她之前就被柳知恩刺激得狠踩徐循,现在虽然柳知恩去了南京,但留下来的仇怨却是在的,如果被提拔为妃嫔的话,以小吴美人的为人,只怕会一条道走到黑,继续和皇庄妃娘娘做对。总归她有一子傍身,虽然不能横着走,但有这么一个很难彻底踩死的老对手在,总是挺糟心的一回事。

徐循倒是没什么反应,“要是能升做妃嫔也好,这么一来她自己分一宫居住,岂不是就达成心愿,不必搬回永安宫来了?”

之所以把她搬迁出去,只是因为小吴美人那时候到底是怀了皇嗣。事实上作为一个美人,她自己是不能独立出一个行政单位的,理论上来说,她生完孩子以后,总是要回到一个妃嫔手底下去。既然老上司孙贵妃已经封后了,而她不是去何惠妃那里,就是去皇庄妃那里。――以何惠妃的性子,以及她和皇庄妃的交情,指不定小吴美人还希望自己能回皇庄妃手底下呢,好歹,皇庄妃还没有干出过阻人侍寝,削薄待遇的事。

“娘娘……”赵嬷嬷有点无语――这拒绝皇后的示好是一回事,反正徐皇庄妃和孙皇后的关系也不可能再坏了,面子上过得去,不至于说见了不行礼啦,当面辱骂皇后那也就是了,其余的……当时孙贵妃怎么膈应胡皇后的,徐皇庄妃今天都可以把招数搬来再重演一遍,反正有这么个好榜样在前,又有谁能多说什么?指不定她越膈应皇后,太后那边就越赏识呢。反正,皇庄妃现在是不缺少人撑腰的。对她在坤宁宫的言行,几个嬷嬷没有劝诫,就是这么个道理――赵嬷嬷私心里,还觉得自个儿娘娘坐实皇后拉拢何娘娘,到底是有些软了。

但不注重和皇后的关系,不代表徐皇庄妃在宫里就是无敌的存在了,这对宫里冒出另一个强势敌意势力的可能如此淡然,完全就是做人的态度问题了。这有些敌人过于强大,一时间无法消灭也是没办法的事,小吴美人这种目前还比较弱小的敌人,努力一把就可以踩灭的,这时候不出手,难道要等到她封妃了,开始和永安宫做对了再来后悔?

这份心思,不知该怎么说才得体,赵嬷嬷难得地陷入了纠结之中,欲言又止了好一会儿,都整理不出微言大义意味深长的劝告,还是孙嬷嬷直接挑明了。“如今小吴美人有子,皇后意态殷勤,两人又是早有前缘,只怕连成一线以后,对您将来十分不利。”

皇次子落地已经三天,在偏殿办过洗三了几个嬷嬷才来说这话,可见是早商量好了,来劝谏徐循的。徐循有些好笑,也有些感动――但更多的还是挺费解的,难道现在宫里的局势还不够清楚?几个嬷嬷从前是那么厉害,那么懂行,到如今反倒是有点跟不上趟了。

“其实这没什么好急的。”她有点不想解释,手里拿着一个小皮球逗点点,球到哪里,点点的眼睛就跟到哪里,徐循把球藏到身后,忻娘就从乳母身上挣着下了地,扑到徐循身上去,想要从娘手上把球给抢过来。“这件事,大哥心里有数的。”

如此敷衍的答案怎能令几位嬷嬷满意?虽然碍于身份之别,没有继续追问,但一个两个的眼睛都瞪得大大的,明显是在等徐循进一步解说。

这还没懂啊?徐循叹了口气,还是把话给挑明了。“她去偏殿养胎的缘故,你们难道都忘了?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哥心底最清楚不过了。”

这话倒是不错,除了徐循、皇帝、太后这几方中有限的高层以外,连小吴美人自己都不知道,她去偏殿到底是为了什么,说不定还以为去偏殿是为了让她安心养胎呢。她要反过来踩徐循,只能是让皇帝更认清她的真面目,对她的个人前程只有坏处,对徐循能产生什么影响?她总不能再变出一包砒霜来毒杀徐循和点点吧?

几位嬷嬷都是恍然大悟,赵嬷嬷、孙嬷嬷脸上,顿时绽放出了笑容。倒是一直没有吭气的钱嬷嬷说了一句话。

“您这可是把宝全压在皇爷身上了。”

言下之意,似乎对皇帝的眼光和人品,也不是那么信任。

废胡后、夺宫人子,的确是给皇帝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徐循不禁在心底暗叹了一声,才道,“嬷嬷,咱们在宫里这么久了,还没认清楚吗?你怎么斗,怎么出手,其实根本于局势一点影响都不会有,这宫里是怎么样,还不得凭着大哥的意思来?不把宝押他身上,难道还押别人身上?咱们没有儿子靠,不靠大哥,还能靠谁?”

生不出儿子也是没法子的事,钱嬷嬷望着点点,不禁有些黯然,她把未出口的担忧吞进了肚子里,笑道,“是老奴多虑了。”

徐循又哪里看不出她的忧虑――以色事人者,能得几时好?虽然这宫里事事都按皇帝的意思来,但恰恰这皇帝的宠爱,却是最靠不住的。

但她又不知该如何解释自己的心情,对这件事袖手旁观,其实归根到底,就只是因为她想这么做而已。其余的理由,无非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以便对身边人有个交代。就像是她懒得搭理孙皇后的小把戏,甚至连话都不愿和她多应酬几句,说穿了也不是因为和孙皇后太热乎了,太后那里会泛酸……会在乎太后的看法,她也不会几个月不去清宁宫给老娘娘请安了。

以前总是想要尽忠职守,对得起天家买她的价钱,现在嘛……呵呵,徐皇庄妃娘娘是消极丹得可以,她决心对自己放宽要求,抓住重点,能把服侍皇帝这个工作重点给攻关好那就行了,别的什么‘端谨持躬、柔嘉表则’之类的要求,谁爱信谁爱学,那就信、学去吧,反正她是资质有限,放弃努力上进了。皇帝来的时候,她上工,皇帝走了她就下值了,还不兴人过点自己的小日子了?

比起偏殿里哇哇大哭的小屁孩,徐循更关注的还是自己的小日子,她手一挥,不容违逆地换了话题,“花瓣儿的肚子这几天越发大了,说不定这几日就要生产,你们多给她吃些生蛋黄,补补身子――查出来谁是爹了没有?”

“咱们宫里的猫都是母的。”花儿乐呵呵地接口,“好像顺着西二长街往下走,门楼里有养猫抓老鼠的,那儿没准就养了公猫呢。前阵子花瓣儿闹春的时候,晚上门楼那隐约能听到有猫叫的。”

“还是得和她们说一声,把那公猫拿去骟了,也多个猫内侍。”钱嬷嬷插口道,“不然,咱们这七八只猫呢,都下了崽子,一年得多出多少猫来呀。”

于是,永安宫很安心地就把整件事交给皇帝,她们自己说猫去了。

比起深知内情的永安宫,坤宁宫的气氛是要更焦虑一些的。周嬷嬷已经打探几天了,还是没有什么线索,和皇后汇报工作时,语气都有点心虚,“就知道她胎气不稳以后,皇爷把永安宫原来的大宦官柳知恩叫去问话,后来没有多久,柳知恩就被打发出去了――听说是去南京司礼监,然后小吴贵人就被送到偏殿去养胎了。看守得很严密,外头都很难进去音信,更别说是吃食什么的了。”

南京司礼监是养老的好地方,不像是犯了事被打发出去的呀?孙皇后有丝狐疑,又推算了一下徐循从南内脱身的时机:皇帝去南内的次数并不算少,但皇庄妃却一直都没有成功从南内回到永安宫。也就是太后玩了一次苦肉计,她才能借机脱身。从脱身后大哥对她的宠爱来看,之前的困窘并不像是因为已经失宠,难道,是因为柳知恩行差踏错。大哥虽然将此事瞒下,给了他一个体面去处,维护住了永安宫,但到底还是略施小惩,有意让她住到封后之事尘埃落定以后再出来?

这么看,对小吴美人下手的应该只是柳知恩,和皇庄妃没什么关系……起码,大哥是深信此点。按说,皇庄妃也没什么对吴雨儿出手的动机,她在永安宫的时候,吴雨儿表现得肯定很安分。

――但吴雨儿知不知道这点呢?柳知恩是庄妃心腹,此事众所皆知,只怕吴雨儿心中,动手害她的应该是藏在柳知恩身后的庄妃……

“永安宫那面,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她又再和周嬷嬷确定了一遍。

“毫无动静。”周嬷嬷道,“皇庄妃还是老样子,每天带着女儿去御花园散步,神色都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那清宁宫那面呢?”孙皇后问。

“除了洗三以后,把孩子抱到清宁宫里看了一遍以后,也没什么动静。”周嬷嬷说,“似乎也没有抬举小吴贵人的意思。”

这两面的反应都有些出奇,不免让皇后的眉头越皱越紧,她沉思了半晌,略有些神经质地敲了敲桌子,“你去问问小吴贵人吧……问问她知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去偏殿的,我总疑心她还知道些什么,只是没有说出口。”

周嬷嬷领命退下,都快走出屋门口了,皇后又把她喊了回来。“大哥这几天就去了一次?”

“就是出生的时候去了一次。”周嬷嬷说,“奴婢也打听过了,之前几个月,皇爷一次都没去过。”

不仅仅是本人对吴美人漠不关心,而且皇次子的洗三也办得很简单,和太子栓儿的洗三比,根本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别说是大赦天下了,到现在,连小吴美人的家人都没封,除了宫里朝中通知了一番,让大家知道多了个皇次子以外,皇帝似乎暂时不打算有什么更多的行动。

当然,皇帝更看重太子,皇后也是只有高兴的份。她玩味了一下皇帝对小吴美人漠不关心的缘由,又把它放到了一边:大哥对吴雨儿情分平平,如此行事并不出奇。应该来说,也就是因为对吴雨儿情分平平,所以才没有因为柳知恩对她出手一事,迁怒于皇庄妃吧。

这个推论,因周嬷嬷带回来的消息更为肯定确凿了。

“是砒霜……”周嬷嬷也不免啧啧感叹,“素日里看着柳知恩,还是个明白人,怎么也会做出这样的事来――皇爷也太手软,如此下贱的奴婢,竟只是打发去南京司礼监?”

“毕竟是庄妃心腹嘛,不看僧面看佛面……”皇后慢慢地说,突然就叹了口气:看来,之所以一直让庄妃留住南内,并不是因为大哥没有消气,只是因为她太早出来,立后之事免不得又要生出变数……虽然大哥的情分还是没得说,终究是立了她为后,但他对庄妃,实实在在也的确并不很差。

她又想到了那一日选秀,庄妃和她同时念出的那一句,‘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虽说是两人同时念出,但皇帝带笑的眼睛,却是先看向了徐氏……

忽然间,她对于尚未入宫的袁氏女,也少了几分忌惮:也许让她进来分薄些宠爱去,也好,大哥对庄妃的情分,好像是一棵草,面上看着没什么,可当她开始留意,开始往下深挖的时候,才发现,这份宠爱的根基,也许要比她想得更深一些……

“娘娘?”周嬷嬷试探地唤了一声――她伺候皇后多年,多少也能看出些主子的心事,“娘娘又何须多虑,旁的女人,不过是一朵花儿,开开也就败了。唯独娘娘才是长青的松柏,可与皇爷历冬白头……别的不说,只说您这一向病了有多久,皇爷还不是照样立您为后,可不是什么都明白了?”

周嬷嬷并不清楚,大哥也有过动摇,最后的决定,到底还是她推波助澜,激出来的。――皇后的骄傲,也不允许她对周嬷嬷分说心中的担忧,她挤出了一线微笑,顺着她的话往下安慰自己,“是啊,可不是什么都明白了?”

却终究由不得再叹了一口气,方才续道,“庄妃的事,不必多搭理了,大哥宠着她呢。咱们不必和她为难――你取文房四宝来,我先写封表文再说。”

“请立吴美人为妃?”马十有丝不可置信地重复了一句,“这――”

皇帝把手里拿着的折子扔给他,“你自己看看,不就什么都清楚了?”

他唇边含了一丝淡淡的笑意,看来倒是真心有些好笑,马十一下懵了,沉吟了一会儿,方才是猛然想起了其中缘故,打开折子来看时,已经没那么诧异了。“是了,皇后娘娘不知底细,以小吴美人产子有功请封,也是情理之中。”

“是吗?”皇帝说,“你真觉得只是这样?”

“那……”马十有点不明白了,“不是这样,那该是怎样?”

“冯恩。”皇帝冲墙角一位中年宦官招了招手,“你和他说说吧。”

他往后一靠,仿佛在等着听说书似的,惬意地敲着椅把手,半眯着眼睛就品起了茶水。冯恩冲马十点了点头,低声而平稳地道,“皇后娘娘这几日,多次遣人看望小吴贵人,并赠以名贵药材、吉祥首饰,诸多来往并无异状。唯昨日有一次,向小吴贵人询问其孕期肚疼的真相――小吴贵人回说是皇庄妃娘娘指使永安宫管宫太监柳知恩所为,只因她有靠向孙皇后之心。”

按说只因是两人你知我知的事儿,冯恩说得和眼见的一样,马十先怔后悟:是了,把小吴美人搬迁到昭阳殿去,这事还是他办的呢。因怕小吴美人得知真相以后,情绪不稳会损伤胎儿,他当时随口敷衍,暗示了小吴美人几句,就说‘个中情弊,爷爷已经尽知,只是此时皇嗣为重,还是先顾着您才是,您也别想那么多了,好生安胎吧,别的事,爷爷心里清楚着呢’。

而且,将小吴美人搬迁过去以后,她身边服侍的人是被水洗了一遍,贴身服侍的宫女都给换了。若有皇爷发话,在她的近侍中安插一些耳目,岂非是举手之劳?冯恩接手的是刘思清的位置,他对此了如指掌,也就不稀奇了。

这请封小吴美人的表文,不在生子后上,不在洗三后上,偏偏就在昨天知道了小吴美人移宫的‘真相’以后上,皇后的真意为何……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马十不由得就望了冯恩一眼,对方却是安之若素,连半点情绪都不露出来。他在心底琢磨着冯恩的立场:师叔受过皇庄妃的恩惠,虽不大,但前些年在宫里的时候,一直都是很念情的。这个马十心里清楚,不过,除此之外,冯恩一直深受太后提拔,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从前,这不算什么事儿,可现在师叔坐上了东厂提督太监的位置,而皇爷和太后的关系,也不再是从前那样……看来,得找个机会提点提点师叔,免得他不明不白地就栽倒了下去。

“砒霜案――”他征询地望了皇爷一眼,见他微微点头,才续道。“真相为何,爷爷和老娘娘心里都是清楚的,只是皇后娘娘不明真相,上表也可算是分内之事,无可厚非吧。爷爷唤奴婢来,是想让奴婢同皇后娘娘分说其中原委――”

“怎么会这样想?”皇帝不由失笑,“找你来,是让你把这封表文给母后送去的,你就说,我看了,没说什么,只让你送过去,请母后的示下。”

马十一头雾水,却也不敢多问,遂磕头领了差事,捧着折子给太后送去了。

清宁宫那面也很快就给了答复,态度亦十分坚决――小吴美人其心不正、立身不稳,因侍奉皇帝时机不对,本就是无册的美人,德行并不足以为妃。

侍奉皇帝时机不对,是哪门子不对?这一点,不是藩邸旧人也不会明白:皇帝当太子的那一年,太后给下了死命令,要皇帝封山育林、休养生息。东宫上下全都是贯彻禁.欲精神,谁也不敢违背这孝道的大义。

而小吴美人就是在这种时候承宠的……不论她的承宠,是她主动勾引还是皇帝持枪强上,反正算起来也都是她的错,为什么不找别人就找你?肯定是你烟视媚行给了别人错误的信号呗,勾引着爷们连孝道都不顾了,如此德行,怎堪为妃?

虽然也算是很有力的论点,但因为多少也触到了皇帝的难堪处,太后的回应并不算太高调,只是给皇帝写了个条子而已。可也不知怎么回事,消息竟传得很快,不过一天多的功夫,坤宁宫里,便听说了太后的口风。

作者有话要说:真是一趁情报战!

更新咯~

话说,我的猫很喜欢把晚饭叼到垫子上吃,但是那样有血水会沾脏嘛,我们就要阻止它,可它屡教不改……今天我就听到我妈在外面很崩溃的用歇斯底里又饱含宠爱的语气问它,‘为什么!你告诉我你是为什么!为什么你非要这么做!’

简直比琼瑶男主还要琼瑶男主哈哈哈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