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官场预言家 > 第四十五章 不可思议的票房(中)

官场预言家 第四十五章 不可思议的票房(中)

作者:方片2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1:06: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更,早写完早发布然后睡觉)

由陈平幕后投资,乐轻云领衔主演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周末两天票房四十二万,单周票房九十六万。

也许,单看这个数据并不怎么惊人,但是如果加上寥寥二十几家放映影院的话,那就足以让所有电影圈内的人惊掉下巴了。毕竟二十几家影院就创造了九十六万的票房,那么如果像大片那样开上一千家或者两千家影院同时放映呢?当然票房的收入不能这样简单的加减乘除,但这毕竟是一个可供计算的基准点。

好吧,如果对这种票房数据并不怎么敏感的人可以看看另一个东西,那就是电影票房排位,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上映第一周票房排在内地票房榜单的第二十五位,排第一的毫无疑问是美国大片盗梦空间,而排在前面一位的则是上映了半年多的阿凡达。而单算国产电影的话,这部电影就可以前进十个名次了,国产片排第一的是带有浓重纪念sè彩的唐山大地震,而排在前一位的,则是老谋子的山楂树之恋。

电影的票房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电影的受欢迎程度,那么也就是说在这一周的时间里,这部电影的人气就只在阿凡达和山楂树的后面。

阿凡达和山楂树就不用说了,一部是席卷了全球二十七亿美元票房的超级大片,就算是上映了半年多也仍然具有相当的人气,另一部则是站在中国顶尖的导演老谋子的电影,这样看起来,《那些年》输给这两部电影总得来说绝不丢人。

更别说这两部大片都是具有几百家影城同时上映的,就是在上海也仍然有三十几家影城在同时放映;而《那些年》在全国也就只有二十几家影城在同步上映,上海只有十家影城,这样的数据比,虽然不说高下立判,但至少也能说明这部电影是非常具有潜力的。

在上海南京路上的新世纪影城,总经理严金宝看着每天晚上黄金时间段放映厅里满满当当等着看《那些年》的观众们,他终于明白自己当初在签合同时的担心究竟是什么了,那就是自己亏大发了!

当初严金宝和李居朋商量的放映补贴是六成上座率的补贴,但是这六成的补贴并不可能是全票价的补贴,而是按照通常影院和电影公司的分成结算以后,归影院那部分的补贴。换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李居朋只支付了影院六成的电影票房分成,却拿走了电影百分之百的票房,这笔账,严金宝不管怎么算自己都是亏的。

难道他那个时候就预见了现在票房井喷的情况?否则他为什么那么大胆的就抛出了六成的上座率补贴呢?

严金宝搞不懂这个,他也没心思去想当初李居朋究竟是怎么一个想法,他现在只是后悔吐血,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的要这六成的上座率补贴呢?要是坚持和对方签百分百的票房分成合同,自己岂不是也能赚个百分百的票房分成呢?而不是只像现在一样拿那个补贴的死钱。

然而这个想法严金宝也只能自己无聊的时候想一想了,商人永远是逐利的,而且严金宝也不是那种有眼光,敢赌博的人,所以就算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也仍然会盯着那六成的上座率补贴,而赚不到百分百的票房分成。

其实严金宝还算是好的,毕竟他的影院占据着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繁华地段,所以陈平才让李居朋最高开出了六成的上座率补贴,但是其他的影城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位于上海其他次要地段的影城,都只有三成到四成的票房补贴,这些影城的老板每天在看到放映厅里爆满的观众时,那才真正是心痛得滴血呢!

不过相比这些影城的老板,其他没有得到《那些年》放映权的影城老板才更是心在滴血呢!

原因无他,毕竟不管怎么说这些影城都至少还赚了三四成的补贴回去,此外那些追着《那些年》去的影迷,他们在买不到这部影片的票了,有些为了不白跑一趟,还是会将就着看其他的电影,那么这样一来,还不是一样拉动了影城的收入吗?

可其他那些没有得到放映权的影城就没这个待遇了,甚至不仅如此,有些影城还会因为没有放映这部电影,而失去一些80后观众。

于是,当《那些年》的第一周放映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全国的院线就快把李居朋公司的电话给打爆了,而这里面,最尴尬的就要数当初公然拒绝放映《那些年》的上海正大、万达和环球国际三家影城了。

虽说这三家影城占据了上海五成左右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那些年》的上映,他们的市场份额就缩水了一成。别的不说,就是在南京路步行街上,新世纪影城就已经稳稳的压在了他们头上,每天新世纪影城人满为患,而同样在步行街上的这三家影城却相对冷清,不能不加剧他们观众流失的情况,这是他们怎么也不能忍受的。

当然,如果这三家影城就是他们自己的还好,但问题就是这三家影城都是隶属一个大院线集团的,他们不过就是上海地区的负责人罢了。

这样一来,在院线集团高层的怒火下,这三家院线的总经理就只好腆着脸回头去找李居朋,请他吃饭了。

然后,同样是在上海外滩的和平饭店包间里,同样还是陈平、李居朋,还有上海正大、万达和环球国际三家影城的总经理范桂生、许亚伟和张志胜,但是这一次却完全的主客易位了。上一次在这里,是陈平和李居朋为电影寻求发行,所以姿态放得很低,而这一次,却是这三家影城希望获得《那些年》的放映权,所以他们的姿态放得很低。

“李经理,听说贵公司的电影在80后的年轻人里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恰好我们的电影院就是以80后的年轻人观众为主,您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合作一下?”上海正大影城的总经理范桂生说。

然后是上海万达影城的总经理许亚伟,他说:“李经理也是年轻人,所以应该知道我们万达院线和万达集团的关系,而在万达广场逛街的也通常都是具有很大消费潜力和宣传潜力的80后年轻人,所以李经理您看我们之间合作的机会是不是更大一些?”

最后是上海环球国际影城的总经理张志胜,他说:“李经理,虽然我们影院主要是放映国外的大片,但是我们也和很多公司有业务来往,所以长期有很多公司的80后白领在我们影院固定观众的,所以李经理您看我们影院是不是具备合作的条件呢?”

上一次和这一次,陈平都是坐在同一个位子上,但是却看到了两次截然不同的表演。

上一次虽然有副厅级领导乐峰在,但是这三位院线的巨头却依然牛气冲天,但是这一次,固然只有自己和李居朋两个人,对方却不但不敢拿着什么架子,甚至还得主动放低姿态,像是哀求一般的和李居朋说话。

看来想要让对方低头,手里还是必须掌握着强硬的实力才行啊!试想,如果不是《那些年》创造的上座率奇迹,哪怕只差一点,这三位院线巨头,怎么可能会摆出这种姿态?

陈平如是想着,不过虽然现在三位院线巨头主动出击了,但是陈平仍然没让李居朋答应,而是继续拖着他们。

当然,这绝对不是陈平故意想耍大牌什么的,实在是越拖下去,才能越掌握主动权,要是他们以提出要求自己就答应,那不是就没了提条件的条件了吗?除此之外,陈平这也是故意憋着影迷的热情,因为只有这样,当这股热情爆发出来的时候,才能更另人震惊。

也正因为如此,陈平才让李居朋足足拖了这三位院线巨头将近一个礼拜,到了放映第二周周五的时候,才把放映合同给签了,给了这三家院线集团从双休i开始一直往后为期一个月的放映权,票房分成也几乎是行业的最低标准了。

对此,三个院线巨头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并没有什么办法,毕竟让出一部分集团利益,总比自己被总部撤职的好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