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官笙 > 第0377章 小油条

官笙 第0377章 小油条

作者:望海99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1:05: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刘艳芳便瞪了满宝元一眼,似乎在怪他不该提这个人选。这可是个肥差,平白无故的,就便宜了薛关元干嘛?老薛和自家的交情,哪里就到了那个份上了?

满宝元却装作没看见。其实他特意将薛关元推出来,也是有想法的。薛关元一直都在谋求调动,不巧的是,刘艳芳也想调动。万一薛关元先调走了,刘艳芳的调动就更难办。总不能你们北栾区的干部,一个个都塞进县城去吧?

愈彦就笑了,说道:“区长的想法,倒是和我不谋而合。我看行,就是老薛了!”

愈彦没有让北栾区的干部们有“喘息之机”。他很清楚,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是靠开会讲大道理就能起到效果的,得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之中,实实在在的好处之中转变。

先就要把热火朝天的声势造出来。

如同愈彦所言,数日之后,一百万款子陆续到账,果然没有被截留一分,悉数到位。因了这个,愈彦在北栾区的威望,又在无形之中上了一个台阶。愈书记不但能槁到钱,还能镇住市里、县里财政局那些老油子,谁也不敢克扣他的钱。这个甚至比愈彦在省里要到钱还让人吃惊。地方上的干部们,谁没有见识过财政局那些老爷们的威风?

钱一到位,愈彦立即再次召开了区委和区公所两套班子的联席会议,将任务明白落实下去。

当大家得知,这两个工厂竟然是薛关元负总责筹办之时,都有些愣神,甚至薛关元都有些惊愕。这个事情,事先愈彦和满宝元都没有和他打招呼。怎么忽然就宣布了?

但在联系会议之上,薛关元却也不好当场撂挑子。不管怎么样,在大家眼里,这都是个肥差。薛关元心里也有些想法。

副区长马常吉负责落实棉花种植和生猪养殖的工作。

外联任务,自然是愈彦亲自承担了。别人谁也干不好这活。

其他区委委员和副区长,也没闲着,愈彦一一给他们分派了任务。满宝元则负责掌总,愈彦不在的日子,由他协调全部工作。

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干部们倒是一个个神情振奋。愈书记给北栾区描绘的美好蓝图,竟然真的看到了实现的可能性。

对于愈彦这种雷厉风行的手段,满宝元心里头是有些佩服的。别看人家年轻,却是真的够魄力。如此一分派,整个北栾区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为之一变,有了奋发向上的新气象。

联席会议结束之后,愈彦立刻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薛关元便登门求见。

这倒是在愈彦的意料之中。

说起来,愈彦也是玩了个小花招。依照一般的工作方式,在宣布这样的重大安排之前,是应该和薛关元通个气的,起码要征求一下他本人的意见。不能搞突然袭击嘛。

但愈彦这一回,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目的就是让薛关元意料不到,主动来找他沟通,除了能够确立一定的“心理优势”,掌握主动权,也能更好地了解一下薛关元内心真实的想法。既然是薛关元主动登门求见,总不能和他愈彦打太极拳。

不管怎么说,薛关元也是愈彦的主要副手之一,总是这么游离在北栾区的主流圈子之外,对工作的开展毫无好处。愈彦可不能容忍一个党群副书记,三把手,整日不安于本职工作。

愈彦很清楚,北栾区的面貌要改变,首先干部的精神面貌就要改变。伟大领袖教导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愈彦对这句话深以为然,奉为真理。

一支整日里无所事事,一盘散沙的干部队伍,无论如何都是建设不出一华新北栾的。

“关元同志来了,请坐请坐!”

愈彦客气异常,从办公桌后转出来,与薛关元热情握手,礼让他在沙发上落座。

愈彦的书记办公室,面积倒也不小,有一个专门的待客沙发区,能够召开小型的会议。当然,沙发和茶几都是木制的,如同刘艳芳说的那样,是陈年旧货,六七十年代的“老产品”,很多地方的油漆都剥落了,露出里面的白底。

“来来,关元同志,请喝茶!”

愈彦又亲自薛关元沏了茶水。

薛关元忙即欠了欠身子,连声道谢。

“关元同志,是不是对区里的安排,感到有些意外啊?”

愈彦递了一支烟给他,微笑着问道。

薛关元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荡漾开来,说道:“是啊,愈书记,你这可是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心里很忐忑啊……”

实话说,薛关元每次和愈彦谈话,心里都有点怪怪的。首先就是愈彦对他的称呼“关元同志”,让薛关元很不适应。在乡下,通常没人这么称呼的,要不就是叫他“薛书记”,要不就叫他“老薛”,唯独很少有人叫他“关元同志”。不过愈彦不但这样称呼他,对于区里其他的干部,大多数也都是这样称呼,唯独对满宝元,是称呼的官衔,私下场合对刘艳芳则是叫“嫂子”,正式开会的时候,当然还是称职务--刘主任。

对愈彦这个手法,薛关元也仔细分析过,越是分析越是佩服。

愈书记年纪虽轻,心机可是蛮深沉。

北栾区两套班子的所有领导干部,无一例外,全都比愈彦年纪大,而且是大得多。最少也大了十几岁。很多人的年纪,估计和愈彦的父亲差不多。比如对他薛关元,愈彦要是叫“薛书记”,未免硬了一点,殊少亲近之意;若是叫他“老薛”,又过于轻浮,有点不尊重老同志的意思。依照党内惯例”称他“关元同志”,却是刚好合适。尽管听得有点怪怪的,却让人挑不出错来,反倒更加彰显他一把手的特殊地位!

其次,薛关元觉得怪怪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总觉得愈彦的成熟老练,和他的实际年龄不符。固然能在愈彦身上感觉到二十岁年轻人的冲劲,却绝对感觉不到冲动。这位新书记,凡事不随便表态,总是喜欢弄清楚个所以然。一旦做了决定,便全力以赴不容人反驳。

以薛关元多年的基层经验来看,这样的领导,是最难应付的。轻易不会改变决定。凡是站在他对立面上的人,不管是谁,都有可能被清除掉。

但今天这一趟,却是不得不来。

领导给你压了这么重的担子,将一百万巨款就这样交到了你薛关元手里,你总不能连一点表示都没有。那也太不懂事了。

薛关元也很想弄清楚,愈彦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不搞清楚这个,今后的应对,就很可能出错。

愈彦听了薛关元的诉苦,微微一笑,说道:“关元同志,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和满区长商量过。我们都认为你这个同志名声很好,善于团结同志,文化程度又比较高,思想观念比较解放,见过大世面啊。咱们北栾区第一次搞工业企业,确实需要你这样有文化又有能力的干部来负责。”

愈彦这话,倒也不是奉承薛关元,确实是经过深思熟虑。如同愈彦自己说的那样,整个北栾区党政班子里的领导干部,除了他愈彦是大学本科毕业,就数薛关元学历最高,正经是大专生,而且不是工农兵大学生。还有几名干部,也有大学学历,不过那种学历,谁都知道,是做不得数的。工农兵大学,除了搞政治运动,正经的东西没学到什么。

愈彦很清楚,搞企业,还是要有点文化才行的。那种混世魔王式的富一代,因为社会剧烈变更的原因,打擦边球、浑水摸鱼,甚至违法经营,或许也能成气候,但更多的是折戟沉沙,很快就被时代淘汰了。 愈彦不需要这样的人。饲料厂和机械制造厂,是北栾区的第一批母鸡,愈彦希望能够在筹备之初,便打下坚实的基础,创下良好的制度。惟其如此,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能为北栾区源源不断地提供建设资金。

仅仅钻法律的空子,乱中取胜,不是长久之计。

毕竟这些企业,不是私人的,而是公家的。私人企业,因为领导者的固定,能够长久发展。公家的企业,却是会不断地更换领导人。谁也不能保证每一任领导,俱皆大公无私或者都是经营奇才,要想长久发展下去,制度便显得至关重要。当然,在一个人治的社会,制度的约束力极其有限。但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总比没有制度要好。

但愈彦希望薛关元能够体会他的苦心。

此外,薛关元良好的个人操守和善于团结同志,也确实是愈彦所看重的。大政方针,愈彦自己会把握。具体的工作,就需要薛关元这样的人去协调。大伙都只顾着往前冲,善后工作,谁来收尾?

“愈书记过奖了,我真是愧不敢当,惭愧惭愧。”

薛关元连连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在这个比自己小了一倍的年轻人面前,薛关元丝毫也没有那种倚老卖老的心态。

“愈书记,真心跟你说吧,我心里是真没底。以前也没搞过企业,这么重的担子,我还真害怕担不起来,万一搞砸了,可就麻烦了,对不起组织和愈书记的信任啊。”

薛关元惭愧了一阵,谈到了正事上面。

愈彦注意到,薛关元只提了“组织和愈书记”,并没有提满区长。这就说明,在薛关元心目中,唯有党委书记才是他的上级,区长不是!薛关元平时和满宝元关系还不错,那也只是同志之间良好的关系,与上下级不相干。

“关元同志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你主要是担心那些方面呢?可以提出来,咱们商量着办。“

愈彦脸上继续带着笑意,不徐不疾地说道。

薛关元略略愣怔了一下。实话说,他还真没理出个思路来,就是心里比较忐忑。要说具体担心哪些方面,一时也说不好。人都是这样,对于自己未曾接触过的领域和工作,总是会有一些畏惧感。他今天来,主要还是想要探探愈彦的口风,不料却被愈彦反客为主,将了一军,这位年轻的书记,似乎就有这种本事,总能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不经意间便完成了主客转换。

实逼此处,薛关元也只能好好理一理自己的思路,向愈书记做个汇报了。

“呵呵,主要是以前没搞过企业,对这一块很不熟悉。不知道该怎样着手。愈书记是新时代的大学生,见多识广,还请书记多多指教啊。”

薛关元也给愈彦来了一招反守为攻。

愈彦摆了摆手,说道:“关元同志客气了,指教不敢当,就是相互商量,相互学习。你知道,我从学校毕业没多久,以前也没搞过企业。不过这个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主要还是看我们有没有搞好这个工作的决心。不管是搞企业,还是搞其他工作,都有两个基本的前提,第一是一心为公,心底无私天地宽嘛。第二,就是认真。凡事只要认真,就能办好。关元同志,是这样吧?”

这话问得!

关元同志能说不是这样吗?

薛关元便连连点头,装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

“我认为,饲料厂也好,机械厂也好,企业创立之初,就要形成一种文化。要向所有干部职工,灌输这两个概念。一心为公,办事认真的概念,要深入人心。这个就是所谓的企业文化了。”

愈书记娓娓道来,关元同志听得满头雾水。

愈彦不去管他懂不懂,径直按照自己的思路阑述。这个,其实就是一种概念的灌输。在理论上确立了优势,自然就能在心理上确立优势。

薛关元作为这项工作的实际负责人,自己不先确立这种观念,怎么能够去贯彻实施?

“我们不搞草台班子。虽然这两个工厂才搞起来的时候,肯定是简陋的,很多东西都不齐全。但是,我有个思路,简陋的只能是物质条件,制度不能简陋。第一步,就是要把各项基本制度制定下来,让第一批干部工人,都能确立按照制度办事的心态,养成这样的一种作风。关元同志,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这两个工厂能不能生存下去,今后能不能发展壮大,正确的经营理念和充实的企业文化,必不可少。”

愈彦说着,脸色已经变得比较严肃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