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官笙 > 第0374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官笙 第0374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作者:望海99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1:05: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无论我们鼓励农民种什么,首要一点就是要先落实好销路。这一点至关重要。现在很多地方都鼓励农民种药材,但是却没有考虑销路问题。这个不对。随着西医的进一步发展,中医的传统市场还会进一步萎缩,大面积的种药材,投资不小,万一销不出去,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党委和政府的威信也会下降。我们下次再鼓励他们种其他东西,就发动不起来了。”

愈彦简单说明了一下自己反对种药材的理由。

满宝元双眉微微一扬,反问道:“不种药材,那我们种什么?““种棉花!”

愈彦肯定地说道。

“种棉花?”好几个人一起问道。

“对,就是种棉花。这几年,全国纺织工业都在蓬勃发展,虽然纺织品的海外市场,是在逐步萎缩之中,但一时半会,还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这次我去省城,计委的一位领导就告诉我,现在很多纺织厂都缺棉花,今后一两年,对棉花的需求会进一步的加大,棉花的收购价格,也会有所上升。我认为这个信息是有价值的。除了粮食,棉花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最大宗的农作物,棉花的出产,具有战略意义。我们北栾区山多地少,水田少早地多,单纯靠种植水稻,不要说脱贫致富,就是温饱问题,也未必能解决得了。但是我们早地多,海拔较高,很适宜大面积的种植棉花。这个是可以惠及千家万户的,销路也不成问题。”

愈彦缓缓说道,声音低沉,很是有力。

与会成员都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愈彦这话,听上去确实很有道理,而且是从省计委得到的消息,那就肯定错不了。

“当然,发动农民种植棉花,只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之一,而且不是最重要的工作,也无须投入太多的资金。棉花的适应能力强,种植成本不高,任何一户群众都能种植。基本的生产工具、土地是无须我们操心的。政府要做的工作,是选好种子,调集农药、肥料等必要的物资,统一提供给农民。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做好服务,做好后勤支援工作,钱不用花多少。这一百万,我们要派上更大的用途。“愈彦说着,身子挺得笔直,眼神再一次在与会成员脸上一一扫过。

大伙的腰身,也都跟着挺了起来,目不转睛地望着愈书记。

虽然说,愈书记前不久做出来的那个五年发展规划,大家都不怎么相信,但起码对愈彦的新思维算是有了个认识。这个人,脑袋里是装了些他们不明白的事情。

且看愈书记有什么高招。

“目前,我国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有句话叫无农不稳。就是说我们必须要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但我们要富裕起来,尤其是要快速富裕起来,单单依靠农业一条腿走路,是远远不够的。还有一句话,叫无工不富。我们北栾区,不但要加大农业方面的发展,在工业上也不能无所作为。我们必须办企业,走出去,才有活钱。这是最基本的前提。我想这一点,大家都应该明白吧?”

愈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慢慢说道,神情很是严肃。在他年轻俊朗的脸上,流露出深谋远虑的神色。

大伙又相互对视起来,神情略略有些迷惘。

愈书记说的是这个道理,但在北栾区搞工业企业,却是从来都没人这么想过的。北栾区底子这么差,地方这么偏僻,有什么搞工业的条件?

单是通往县城的那条路,都已经足以令英雄气短了。

“我知道,大伙都有点担心,咱们北栾区的基础太差了,要交通没交通,要资金没资金,要技术没技术,完全没有一点搞工业的基础。如果大伙去过江口市,可能想法就会变了。八十年代初期,江口不过是个小渔村,成立特区不到十年,现在已经具备国际性大都市的雏形了。再过几年,这个国际性大都市就会彻底成形。所以,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这个决心去做!”

愈彦很坚定地说道。

“书记,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们北栾,能跟江口比吗?江口有地理优势有政策优势,也有资金优势这些,都不是我们能比得上的。”

满宝元点起一支烟,抽了两口,沉声说道。

对于愈彦刚才断然打断他的发言,满宝元心里还是有点生气。不过听了愈彦的话,他也觉得是那么回事。种药材确实不如种棉花那么令人放心。

“所以说,我们要想办法改变。”愈彦说道:“这一百万,就是我们的启动资金,是我们用来下金蛋的第一只母鸡,这笔钱,不能随便花掉了。每一分钱,都必须用在刀刃上。等资金到账之后,由我亲自管理,任何一笔支出,都必须有我的亲笔签字。这一点,财政所那边要切实注意。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定,那是要追究责任的。”

说着愈彦的眼神,落在了财政所长的脸上。

财政所长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满宝元脸色又是微微一变。

根据党政分工的原则,财政上的事情,是直接向他这个区长负责的。愈彦这个规定,要算是有点“蛮横”了。但这笔钱却是愈彦搞到的,别人谁也没有半分功劳,他又是区委书记,一把手,要做出这样的硬性规定,满宝元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

张尚军说道:“请问愈书记,你打算搞个什么工厂呢?”

“第一,我们要办个饲料厂。除了种植棉花农民增收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养殖。生猪养殖、肉羊、肉牛、肉鸡的养殖,都很重要。这个东西,不一定要集中起来可以分散搞。每家每户,甚至具体到每一个成年男女劳力,都能养。三头五头不嫌少,十头八头不嫌多。全区这么多人家家家户户都养几头猪,几头牛羊或者是二三十只鸡鸭加起来,数量就多了,规模很可观。单纯依靠传统的养猪方法肯定不行了。传统的养猪方法,长膘慢,出栏时间太长。一只小猪仔,从年头喂到年尾,全部吃青饲料,不吃一点复合饲料,一年下来,也就百十来斤,不划算。花费的人工也是不少,一个农村妇女,可能最多也就是养两三头猪,就累得不行,基本上干不了地里的多少活了。这个不行。这样下去,养殖业肯定发展不起来。所以,方法要改进,猪种也要改良。要引进肉猪和肉牛,这个,要请农技站那边牵头,把这事办好。常吉同志,这个事情,就请你去落实!”

愈彦随口吩咐分管农口的副区长马常吉。

愈书记本就是农村出身,这些东西说起来头头是道。

马常吉四十几岁,也是本土干部,暂时还不是区委委员。

实话说,愈彦到任未长,前段时间不是下乡就走出差,和两套班子的成员交道打得并不多。所谓威望,压根就未曾建立起来。但在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气氛之下,马常吉是断然不敢顶撞的。

愈彦很清楚,在会议上,最好是就事论事,只谈工作,不涉及到其他方面。下面干部再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不敢拿到台面上来。

谁敢在干部大会上公然忤逆区委书记,就等于是自动将自己的乌纱帽交到了愈彦手里。愈彦只要一个报告上去,县委必定要处理的。不然,区委书记的威信还怎么维护?

这是官场通例,任谁也不能轻易在明面上去破坏。

“是,愈书记,我一定抓好这件工作。”

马常吉连忙答应道,还朝愈彦欠了欠身子,脸上带着明显夸张的笑容。

愈彦也便报之以微笑。

不过,马常吉下一刻便忍不住瞥了满宝元一眼,满宝元就好像没看见,什么表情都没有。马常吉心里不免咯噔了一下。

看来满区长不高兴了。

不过这也没办法,愈书记在会上安排工作,总不能一声不吭吧?

这一切,愈彦自然尽收眼底,却是不动声色。

威望,是需要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

“当然,我们也不是因为要鼓励农民养猪养牛,就要建个饲料厂。总不能我们要建房子,就搞个水泥厂,钢铁厂是吧?这个饲料厂,满足本区农民的需要,只是一个方面,而且是很小的一个方面,我们的眼光要朝前看。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养殖业将越来越多地被全国各地的农村所重视,饲料行业将是一个朝阳行业,也是一个黄金行业。现在我们进入这个行业,时机上还不算太晚。如果再等几年,恐怕就晚了。到时候,别人的品牌都搞出来了,我们的竞争压力就会很大。没有资金优势也没有技术优势,更没有品牌优势,搞什么都困难了。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想办法抓住这个时间优势。这一点,至关重要。我们不是有句俗话,叫做百般宜早不宜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

“愈书记的意见我完全赞同。”

愈彦的话音一落,满宝元马上就说道。

“大力发展养殖业,确实是一条好门路。如果我们能顺利将饲料厂建起来,那就更好了,一举两得。不过,我这里也有两点担心啊……”

说到这里,满宝元刻意停顿了一下。大家的眼神又都落到了他的脸上。满宝元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眼见得愈彦已经开始掌控会议的主导权,满宝元意识到自己再不说话,就要被“边缘化”了。一贯以来,北栾区的事情都是他做主的,如今逐渐变成了真正的“二把手”,心里头自然不踏实。或许满宝元并没有刻意想着要与愈彦唱对手戏,只是没办法掌控自己的潜意识而已。

愈彦微笑道:“区长,有什么担心请讲,我们一起商量解决!”

薛关元的脸上又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目光飞快地在愈彦和满宝元脸上扫过,觉得这个会开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乍然得到一百万的喜悦,渐渐淡了,一丝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的“火药味”却在会议室里弥漫开来。

薛关元完全理解愈彦与满宝元的心思。

新人和老人之间的摩擦,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愈彦和满宝元都没有错。身在官场,有些东西不得不争。不争,除非心甘情愿坐冷板凳。就像他薛关元一样,一门心思只想着调走。对北栾区这口破锅里的那几片烂菜叶,压根就不感兴趣。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薛关元不懂官场之道。他只是觉得自己时运不济,没有得到上级领导的垂青而已。现在年龄大了,级别还是副科级,薛关元也就熄了这争强好胜之心。

但照眼下的情形来看,满宝元已经明显处于劣势。且不说愈彦有夏利的关照,还有这么厉害的“高层关系”,单纯就双方的手段而言,满宝元也并不占优。

别看愈彦脸上始终带着和气的微笑,却是牢牢把持着会议的主导权,一把手的地位很突出。对满宝元客客气气,但领导的气度表露无遗。在愈彦这种一把手气度的威压之下,其他人都有点心里打鼓了,满宝元只能赤膊上阵。

不怪夏利会将这个年轻人放到北栾区来,果然是有几分道理的。

满宝元抽着烟,一脸严肃,说道:第一个担心,就是刚才愈书记自己说的,销路问题。北栾区有近八万人,一万六七千户人家,如果像愈书记布置的,家家户户都养猪养牛养鸡,而且还不是养一两头,而是放开来养,还要喂饲料,出栏就快了。北栾区一年出栏几万头甚至是十万头生猪、肉牛,销售就成了大问题。自产自销肯定不可能,就算是城关镇,只怕也销不了这么多。到时候一旦压栏了,损失就大了。这个问题,必须先考虑清楚!”

北栾镇党委书记张尚军就轻轻笑了一下。

满区长果然是满区长,这就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愈彦微微一笑,不吭声,示意满宝元继续。

“第二个担心,则是瘟疫的问题。解放之后,过去几十年里,北栾区发生过好几回猪瘟、鸡瘟。不过大家养的猪和鸡鸭都不多,没有造成多大损失。现在我们这么大规模地搞养殖业,一旦发生瘟疫,损失那就太大了,很可能会伤了农民的元气。要慎重啊……”

满宝元语重心长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