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官笙 > 第0310章 事端

官笙 第0310章 事端

作者:望海99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1:05: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愈彦跟随张思文回到了办公室。

“王玫瑰的事情……”张思文沉吟了一会儿,似乎是很难开口,“你处理得很好。”

其实以张思文的位置,本不该提及王玫瑰,不管王玫瑰有多重要,围绕她所引发的一系列的斗争都涉及到了许多不能见光的东西,身为市委书记,最好假装不知,让下面的人放手处理就好。

上位者,对许多私下的不择手段的斗争,都是置身事外的态度。当然,斗争到最后出了大事,兜不住的时候,上位者才会出面收拾残局,到时谁倒霉谁就是牺牲品了。

不过张思文还是提到了王玫瑰,愈彦心中微微感动,这是张思文对他的关怀,也是对他的鼓励,他点头说道:“谢谢书记在背后给我的支持。”

张思文摆了摆手,看似无意的问道:“人事调整如火如荼,你自己有什么想法没有?”

愈彦的心剧烈的跳动了一下,说道:“一切听书记的安排。”

“不要急,路要一步一步走。。。”

一周后,安泰市大规模的中层干部人事调整拉开了帷幕。

先是市区几个大区的一二把手,基本上都轮换一遍,随后各个县市也轮流调整,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处人事变动。

一个是季起的外放。

季起外放的消息早就传得路人皆知了,但许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还有人猜测季起外放的事情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或许会是不了了之,吴麒肯定会拦下,没想到,季起还真的外放成功了,直接由副处一步跨进了正处的行列。

季起外放成功,等于是吴麒断了一臂,他和张思文的决斗,谁高谁低,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如果说季起的外放标志着吴麒的又一次摆在明面上的重大失利,那么桃城县县委书记王鸿调入市委并且升任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就是吴麒另一次输在暗处的重大失利!

伴随着安泰市委大规模人事调整进行的同时,刘斌调离的事情也终于落到了实处刘斌调往国w院,任职不明,据传可能是国w院办公厅正局级秘书而刘斌的接任人选一经宣布,着实让人大吃一惊,竟是桃城县县委书记王鸿!

谁担任市委秘书长,市委书记有绝对的发言权,虽然不能一言而定,但要阻止谁上,张思文还是有足够的权威可以办到。王鸿的顺利上任说明,张思文不但没有出手阻挠王鸿,而且还顺手向前推动了一把。

第三个事情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正式调任省教育出版社担任社长。

安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的空缺,由张太忠担任。张太忠的政府秘书长的职务,由市委政研室副主任接任,而空出的市委政研室副主处的位置,则由愈彦接任。

通常情况下,市委一秘的秘书身份,只是兼任,在市委办另有正式职务。但由于秘书工作过于重要,兼任的身份反倒成了主业。愈彦刚担任张思文秘书之初,事急从权,一开始没有在市委办担任任何职务,只是人事关系放在了市委办秘书处。

后来愈彦被任命为秘书处副处长其实只是副科长,安泰市委办也和许多大市一样,自抬身价,市委办公室抬高为市委办公厅,只是为了好听,级别不会高出半格当时的任命并没有对外公布,只是刘斌在背后悄然推动,就落到了实处。

所以,愈彦也应该感谢刘斌一直以来在背后为他的成长付出的心血,刘斌是看在张思文的面子还是姚雨的面子,就不得而知,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愈彦有一个对他的成长格外关心的市委秘书长的照顾,确实是他的幸事。

市委书记的秘书,最高可到副处级,个别特例或许会到正处级,但通常副处级就到顶了。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挂名市委副秘书长并兼任市委一秘。一种是挂名政研室副主任并兼任市委一秘,愈彦被正式任命为政研室副主任,应该是要走政研室兼任的道路。

但让人不明白的是,政治室是正处级科室,就是说,政研室副主任的级别是副处,而愈彦才提了正科不久。以正科的级别担任政研室副主任,倒是前所未有的咄咄怪事,不过作为官场中人。一向政治嗅觉灵敏,都猜了出来,愈彦担任了政研室副主任。明显是为下一步提到副处埋下的伏笔。

愈彦作为市委书记秘书,早晚提到副处,但他现在太年轻,而且刚提了正科不久,按照惯例,少说也要两年后才能提上一格,难道说,愈彦会缔造一个升迁神话,半年内还能再大步前进一步,由正科迈进副处?

总之,随着一系列的人事变换,安泰局势再次为之一变!

就在所有人都在适应新形势的时候,在市委大院之中,又悄然流传一则谣言,说是**已经被省纪委立案调查。

**涉嫌在提拔干部和选拔任命的过程中,收受贿赌,涉案金额高达50多万元,先前提拔了30多名亲信,包括数名区县一把手!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愈彦立刻敏锐地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从正反两面,吴麒和省里同时出手了。

果然,表面上流言所指之人是**,但飞到省委的举报信,明是举报**任人唯亲,在安泰刚刚过去的一场人事调整之中,大肆提拔亲信,破坏党纪国法,胆大妄为,实际上,举报信在最后还注明**是受人指使,在幕后人物的操纵之下,意图将安泰打造成一人的安泰。

**的幕后人物,显然暗指张思文。

原来吴麒是再次拿提拔任命的问题说事,哪个市委书记到任之后不提拔自己的人?不提拔自己亲信的市委书记,可以落一个正派的好名声,但工作开展不了,不出成绩,光要一个民间的名声又有何用?而且只落名声,不和上级处好关系,反而会让上级认为你是沽名钓誉之辈。

实际上,张思文在提拔任命和人事调整等重大问题上,不能说做到了百分之百的公正――世界上也没有百分之百的公正――至少他也问心无愧了,没有完全提拔自己的亲信。

即使如此,吴麒从正面出击,却是还拿人事问题说事也让张思文窝火。

也是,人事问题是吴麒最大的软肋,他在安泰先后经营几年才布了一个大局,张思文上任之后,一年时间就将他的布局拆分得七零八落,他能顺气了才怪。

但愈彦并不认为吴麒的计策能奏效,省委任命张思文来安泰担任书记,就是让他主持大局来了,书记不一手掌握人事,还是一把手的权威么?

不料让愈彦没有预计到的是,省委竟然专门就此事召开了一次书记办公会研究,在会上,组织部长穆少华提出,中组部再三强调在干部提拔问题上,要严格按照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选拔任用于部,要坚决杜绝“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和**现象,遏制干部“带病提拔”的问题的发生。

与会人员一致同意穆少华的意见,就由组织部长穆少华提议,召开一次全省组织部长工作会议,再三强调在提拔干部的问题上的严肃牲和公正性。

随后,省委组织部下发文件,决定召开一次全省组织部长会议,要求各地市委组织部长务必亲自参加。

省委的举动,让不少人都大吃一惊,不明白此举究竟是针对张思文,还是针对**。

针对**?**似乎还不太够资格。针对张思文?难道说张思文在省委已经失势了?

随后,张思文就接到了汪泉棋的电话。

“张书记,组织部长会议,穆部长再三强调意义重大,他的态度很坚决。”汪泉棋明是向张思文通报此事,其实还是暗含了解释的意思,是在暗示张思文,此事是由穆少华一手推动,穆少华后面站的是谁,大家都清楚。

“我支持省委的决议。”张思文也没有多说他,其实也猜到了王国良一手推动决议的用意,倒不是说王国良对他不再支持了,而是综合考虑权衡利弊之下,身为省委书记王国良必须一碗水端平。

张思文在感谢了汪泉棋之后,放下电话,又沉思片刻,心中就有了计较。

姑且不管省里的局势,还影响不到他的大计……

张思文不知道的是,省委召开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他倒没有觉得有什么难堪,**却十分恼火而尴尬,怒气冲冲地和吴麒理论去了。

**不太客气地敲开了吴麒办公室的门,一进门就说:“吴麒,我想问问,乱七八糟的举报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要说任人唯亲提拔亲信,整个安泰谁不知道是哪一位在安泰先后呆了好几年!”

吴麒现在低调得不行,又被张思文的光环压得抬不起头来,**从来也没怕过吴麒,所以说话就气势了一些,再加上吴麒贼喊捉贼,也确实让他气愤难平。

吴麒端坐不动,反而一摸脑袋,嘿嘿一笑:“**同志,气大伤身,不要动不动就指责别人,遇事要多从自身找原因。我是在安泰先后呆了几年,又但能怎样?现在安泰还是张书记的安泰!你也不用怀疑我炮制了举报信,告诉你,还真和我没有丁点关系。”

**也没想到吴麒够赖皮,直接矢口否认,他张了张口,竟然一时想不出反驳的话,只好狠狠地说了一句:“吴麒,既然你知道现在是个什么形势,我劝你,好好做好市长的本职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埋头下去,说不定还能争取到一个机会。”

争取到什么机会,**没明说,吴麒才不会去猜度**的心思,他目送**离去,脸上漫不径心的笑容就渐渐变成了冷笑,心想,不过是几封举报信就恼羞成怒了,这才到哪儿呀,后面的事情还多着呢!

8月的安泰,花团锦簇,一派全新气象,但就在丽日晴空的季节里,安泰却先后发生了一系列乱子。

先是下面几个区县的治安工作不得力,受到了市政府的点名批评,又有几名县委书记和县长,被吴市长当面批评工作不力。

市长批评县委书记和县长很正常,但如果细心观察,发现吴市长批评的人全是上次人事调整之中张书记新提拔的一部分,就很耐人寻味了。

等于是间接挑战张书记的权威,不少人都要问,吴市长怎么刚低调了几天,又闹腾起来了,不怕再被张书记打压?

事实,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东湖县是安泰盛产铁矿和煤矿的资源大县,矿产资源丰富,占安泰总资源的百分之三十强,全县的经济产值百分之八十由矿产创造。

东湖县有许多非法中小煤矿,这也是整个安泰根治不了的顽疾。

季起上任县长以来,并没有针对中小煤矿的治理提出过可行性建议,因为问题由来已久,又涉及到太多的利益纠葛,多少年来了都一直无法清理,他即使有心,也必须逐步推进。

不料就出事了。

而且还是大事,东湖县有一个私人煤矿发生了渗水事故,有30名矿工被困在里面,生死不明!

此次事故尤其重大,30多人如果全部死亡的话,说不定还要追究张思文的责任。

更有甚者,东湖县委书记和县长是上次人事调整之后,全部新上任的两人,都是张思文一手提拔的亲信!

事情……闹大了。

不管是不是有人向不好的方面猜测,但事故出现的时机之准,似乎正配合省里召开的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事故的背后,是不是有另有玄机。

然而,更大的玄机还在更深的幕后!

张思文第一时间就赶到了事故现场。

陪同张思文的人随行人员有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刘向东、市委秘书长王鸿、市长吴麒正在组织力量进行抢救工作,正在从各区县抽调人力物力,一时来不到现场。奇怪的是愈彦却没有跟着张思文。

东湖县委书记王海景本来是其他区县的副手,因为年富力强再加上工作能力强,就被张思文相中,借人事调整之际,直接扶正,不料屁股还没有坐热,就出了大乱子。

王海景和季起两人一见张书记现身,都一脸严肃地来到张思文面前,王海景上来就承认错误,自我批评工作不到位,请求张书记免他的职。

张思文火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人命关天,救人是第一任务。”

季起此时目光冷峻,表情阴冷,不知心里在想着什么。

“张书记,已经全县动员起来抢险了。”季起既不自我批评,又不承认错误做出姿态,而是一脸若有所思的表情,“有个情况我想单独向您汇报一下……”

要是别人,早就不耐烦地一挥手,打发季起去一边了。不过季起不一样。

不过张思文只在现场呆了不一会儿,就看出了异常,因为这家煤矿虽然不大,但也不算小,算是中等,最主要的是安全措施很齐备,各项设施很规范,不应该出现重大渗水事故。

张思文就起了疑心。

听季起一说,张思文也没说话,微一点头,就向一旁走去,季起紧跟其后。

王海景见状,犹豫着要不要跟上时,刘向东将他叫到了一边,问话去了。

“张书记,海峰煤矿表面上是省城投资商开发的煤矿,实际上有孟天元一半的股份,准确地讲,是孟天元的产业。”季起第一句话就让人张思文微微吃了一惊,见张思文有所意动,季起下意识地摸了摸眼镜框,又说,“孟天元这个人,办事情很规矩,从不乱来,他名下的产业,从来没有偷税漏税的行为,不管是煤矿还是铁矿,安全设施方面的投入,从来不会少花一分钱,这次的渗水事故,很蹊跷……”

张思文还是没有说话,目光投向了远处乱成一团的抢救现场。

季起就继续汇报:“刚才我和孟天元通了一个电话,他正在从省城赶回。他说今天本是海峰煤矿的安全生产检查日,不应该有矿工下井,怎么就有30多人违规下井,又怎么就这么巧就发生了渗水事故。”他又看了张思文一眼,见张思文似乎没有不耐的表情,就大胆地说出了推论,“综合分析,我认为,这一次渗水事故是一次人为事件,是有人故意制造事端。”

张思文的心中充满了悲哀和愤怒。

政治,有时和风细雨,但大多时候刀光剑影,甚至硝烟四起,更有甚者,人头落地。

不提当年太上一怒,全国山河一片红,十年血雨腥风,单是现今许多重大事故的背后,都有人为的痕迹。因此,三分天灾,七分**一说,不是无稽之谈。

张思文并不知道太多的内幕,但也多少了解一些无所不用其极的政治手段,或为了转移民众的视线,或出于政治斗争打击对手的需要,视人命如草芥之事,时有发生,让人扼腕叹息。

如果说现在张思文不能只听信季起的一面之词就断定事故的背后有猫腻但万一不幸被季起言中,再万一真是某人在背后捣鬼,他的冲天怒火将会将安泰的天空烧成一片血红。

所有的正面手段他不怕,暗下黑手他也没有意见,政治本来就有黑暗的一面,但如果拿人命来谋取政治利益,张思文不惜雷霆一怒,也要将对手打得永无翻身的可能!

因为,他的底线就是不能拿百姓的利益作为交换。

何况,人命关天!

“查,一查到底!”张思文伸手拍了拍季起的肩膀,“注意工作方法,在不影响抢险工作的前提之下,另外,不要造成不好的影响。”

季起心领神会:“我会注意的,请张书记放心。”

远处的王海景目光不时投来,对张思文和季起私下的交谈,明显流露出好奇和多疑。

半个小时后,吴麒带人赶到了。他先和张思文碰了头,简单地通报了一下情况,就投入到抢险之中。

吴麒身先士卒,甚至还亲自动手扶桩,和工人们一起抢险,弄得一身泥一身水,让工人们十分感动,堂堂的市长大人也鞠躬尽瘁,真是百姓的好父母官。

张思文因为还有事,就提前离开了现场,因为他要第一时间向省委通报矿难。上次静音县事故留给安泰的教训太深刻了,没有人敢掉以轻心,因为谁也担不起责任。

假如真有30多人遇难的话,安泰……就麻烦了,他首当其冲要承担一定的政治责任,吴麒也难辞其咎。

因此,张思文并不认为是吴麒暗中使坏,因为会连他自己也牵连在内,他会这么没有头脑?

当然,如果最终确定的人数没有30人的话,或者更少,就还好说一些,但上了10人以上,县委书记和县长就要就地免职!

能借此次事件将张思文刚刚提拔的两人拉下马,也不失为一招妙计。当然,也许还有更深的后手。

张思文直接向省委书记王国良和省长蒋学忠分别做了汇报,王国良和蒋学忠分别做出指示,要求安泰市委市政府全力以赴抢救被困人员,并且尽快确定确切人数。

张思文接到指示精神之后,就立刻召开了常委会传达了省委的精神,要求各单位各总部门必须以救人抢险为第一要旨,所有事情都为抢险让道。

整个安泰,因为海峰煤矿的渗水事故,高速运转起来。

经过一天一夜地紧张抢险,基本上确定了被困人员的方位,同时,就被困人数问题也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主管安全生产的东湖县副县长秦超认定矿下是36人,海峰煤矿经调查发现,当天下井人数不超过7人,但在清点了全部人数之后又发现,只少了3名工人。

到底下面困了几人?竟然成了天大的悬案!

事情,果然有蹊跷。张思文在和孟天元单独谈话之后,就更坚信了事件的背后,绝对有一只黑手推动。究竟对方想要借此事件达到什么目的,暂时还不好说,但可以确定的是,海峰煤矿事件,不是一起单纯的安全生产事故!

张思文愤怒了,他下定决心,只要让他查出谁是幕后主使,一定严惩不怠。

拿人的性命当赌注,是为大不道!

就在海峰煤矿还在紧张地抢险之中,同时,省委的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正式在省会齐南市召开,与此同时,东湖县矿难事故再传传闻,家属提出高额赔偿,同意私了,要求每条人命赔偿3万了。

如果是36条人命的话,孟天元的赔偿金额将高达100万!

就连张思文也暗暗吃了一惊,如此高额的赔偿,将直接导致孟天元破产。

矿难现场指挥部,吴麒正在和东湖县委书记王海景、县长季起、副县长秦超,以及孟天元,召开现场办公会。

常务副市长刘向东、政府秘书长谢传胜也参加了会议。

谢传胜建议孟天元接受受害者家属的要求,同意赔偿。市委市政府也会尽量做好安抚和善后工作,在解决问题、减小影响上面,市委市政府的意见是统一的,有两点指示精神,一是尽可能安抚遇害者家属,不让家属闹事为第一原则。二是能赔偿解决就最好赔偿解决,事情控制的范围越小越好。

谢传胜侃侃而谈,说了一大通,吴麒在一旁只是不停地抽烟,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他不说话,显然就是等同于默认了谢传胜的提议。

王海景先是看了吴麒一眼,眼神跳跃之间,又落到了季起的身上。

季起却谁也不看,只是紧绷着脸,神色十分严峻。

副县长秦超等谢传胜一说完,就又鼓动孟天元:“天元,谢秘书长的建议很好,我个人认为值得考虑。只要安抚了家属,家属不闹事,就相当于解决了问题,在死亡人数上就可以少报,市委市政府也能落个好,你个人也破财消灾。”

孟天元却摆了摆手,说道:“我想先听听王书记的意见。”

一句话闹了秦超一个大红脸,也是,有书记和县长在,还真轮不到他这个常委副县长先发话。

王海景愣了愣神:“我原则上同意谢秘书长的提议。”

季起却一抿嘴,似乎决心很大:“我不同意谢秘书长的看法,首先,抢救工作还在进行之中,现在才过去两天,就认定下面的人遇难了,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其次,在没有最终确定具体人数之前就谈赔偿,也不太合适。我的意见就这些。”

季起话说得有点生硬,显然有点生气了。

孟天元就说话了:“海峰煤矿一共120名工人,现在有117人安全,但秦县长却说矿下有36名工人,不知道从哪里得出的准确数字?现在一下出来许多受害者家属,说实话,我都不认识,他们就是哭着喊着要赔偿要钱,一点也不关心矿下被困的人的生命安全,他们不太象家属,倒象是……算了,不说了。”

孟天元也是见多识广了,不会被谢传胜的市政府秘书长的名头唬住。

事情确实大有蹊跷,孟天元也越来越觉得可能遭人算计了。因为据他所知,矿下再怎么着也不可能有30多人,而副县长秦超却不是捂着盖着,非要将人数往多里说,大有猫腻。

哪里有希望自己治下的煤矿事故越大越好的副县长?

而且现在抢险工作还没有结束,还没有就确切人数达成一致,就急着提出赔偿问题,孟天元也不是没有见识的人,就越发感觉蹊跷。

吴麒发话了,他摆了摆手:“赔偿工作和抢险工作最好同时进行,否则家属闹事,闹到京城,闹到省里,事情就一点也捂不住了,再有新闻媒体煽风点火,小事也能闹成大事。”

孟天元强硬地回了一句:“我想再听听张书记的意见。”

在官场上,当着二把手提一把手,是大忌,吴麒再有涵养,也是脸色一变。

如果说孟天元不是官场中人,还好说一些,关键是季起也紧接着说了一句:“张书记的指示精神是,以救人为第一原则,其他事情,都要为救人让道。”

身为县长,当着市长的面搬出市委书记的指示精神,是不会做事的表现。

吴麒脸色再变,片刻之间又恢复了平静,一句话也没说,转身就出去了。

谢传胜意味深长地看了季起一眼,也出去了。

王海景脸色沉了下来:“季起,你怎么能乱说话?”

季起没理会王海景的批评,却说:“王书记,我就一句话,这件事情很复杂,要是处理不当,我们被就地免职还是轻的,说不定还得当替罪羊。我相信孟天元没说谎话……”

话未说完,刘向东推门进来了。

“海景、季起,受张书记之托,我来具体了解一下情况。”刘向东一进门就说了一句让王海景和季起吃了一惊的话。

刘向东的意思是,他暂时代表张书记了?

不等两人想明白,刘向东就冲一旁的秦超说了一句:“秦超同志,请你回避一下。”

秦超还想听听有什么秘密,一下就脸红了,低着头快步出去了。

……

让刘向东出面只是张思文计划的第一步

第二步,自然就是让愈彦会同他的力量,继续暗中调查海峰煤矿事故背后的真相。

两天过去了,抢救工作没有丝毫进展,也让张思文头疼。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事情绝对大有内幕。

昨晚他和孟天元会谈了半个小时,也相信了孟天元的话,井下没有30多人,工人只少了3个人,但却来了几十个家属来索要赔偿……

显然,有人躲在幕后操纵了一切。

不用想,就知道是谁的手笔。

一天后,张思文巨棒在手了海峰煤矿的事故真相,查明了,背后有令人发指的血泪隐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