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香港娱乐1980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红 求支持求红票

香港娱乐1980 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红 求支持求红票

作者:南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1:05: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夜店》经过一个多月的上映,香港本土票房大卖,金公主院线和邵氏院线齐齐合力,使得这部影片一举打破《提放小手》刚刚创造的票房纪录,一下子突破2500万大关。

《夜店》也成为了香港电影票房史无前例的2000万俱乐部的一员,同时是香港首部冲破2000万票房的电影,而且一迈入2000万大关就达到了2600多万港币的超高成绩。

按照当时香港500多万人口来算,那么这个票房成绩,也意味着香港有300多万人走进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这已经占了当时香港人口近60%。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个成绩啊?

在这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创造出这样的成绩,虽不能说是后无来者,但也算是也前无古人了!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而且要是按照后世的票价折算的话,那么这部片子则有2亿3千万近乎天文数字的超高票房,绝对会雄踞香港开埠至今卖座电影之首。当然,用这种方式折算票房未见得合理,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王东这部《夜店》电影在香港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可以说,王东率先开启了香港电影火爆黄金时期的序幕,如果说《鬼马智多星》、《追女仔》、《千王斗千霸》、《提防小手》几部一千多万的影片让香港民众震撼的话,那么这部《夜店》就是彻底颠覆了人们的心灵。

一部超高票房的影片出现,也算是给这个“东方好莱坞”拉开了一扇百家争鸣、诸侯割据的大门。让诸多电影人都惊呼,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拍摄!

王东的这个2000万票房,则是早了新艺城一年多率先达到!历史上同样造成这样神话的还是82年横空出世的《最佳拍档》!不过这样的光环如今套在了王东的头上。

能够受到国际大奖的亲睐,还能够拍摄电影赚钱,王东的名头一时大响。虽然说民众中都把目光盯在演员身上,他们嘴里讨论的都是梁佳辉扮演的水哥,梁朝玮扮演的李俊伟,钟儊红扮演的唐晓莲,甚至还有周星星、洪锦宝、元秋、陈会毅等人扮演的角色,很少有人讨论王东这个创造诸多奇迹的导演。

但是这不妨碍王东如同彗星一般闪耀在港台乃至亚洲电影圈,四部编剧的影片达到一千多万,一部电视剧破掉了香港各项记录,万人空巷,受到了非同凡响的欢迎。第一部处女作电影就拿下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创造香港开埠以来的票房记录。

最年轻的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获得者,最年轻的千万编剧,最年轻的两千万导演,华人第一位两千万导演,华人首位获得金棕榈大奖的导演。一系列的光环都挂在了王东的头上。

王东也奠定了自己“香港新一代天才导演”的名声,在整个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都有着一定的名号,电影圈中对于这位年轻的天才导演,也都是正视起来。

就像是倪匡在《明报》上破天荒的第三次增刊评价王东一样。

“这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导演,一个奉献出无限可能的年轻人。香港电影有其而幸,华人有其而幸,他还年轻,谁知道明天他能够创造什么?我喜欢这个年轻人,他和我一样,是一个天才!”

倪匡依旧放、荡不羁,在报纸上对王东推崇备至,大有化身为王东头号粉丝的趋势,按照后世的说法,这个老头就是头号“东蜜”。

当然,有“东蜜”自然就会有“东黑”,《东方日报》就在报道中称王东为“伪新浪潮人物,逆反新浪潮的代表!”,文章中,称王东的影片是一种“崇洋媚外”的行为。

对于《东方日报》这个销量很大的报纸突然出了“黑”王东,很多影迷和电影人都是一片哗然。如今王东可是被港人当做宣传模范,很多家长都把他当做榜样,虽然新闻报道抹黑,不过还只是一种电影理念上的对抗,不过这也引起了不少电影人参与其中进行争论,掀起了香港78年之后,香港最大的关于电影和文化的讨论。

对于这些讨论,王东倒不是很在乎。至于说《东方日报》为什么突然贬低自己,王东也无从深究。对于媒体报纸,两世为人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家伙就是如此,为了销售量,他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如果说《明报》是亲内地的大报纸,那么这个《东方日报》就是亲台的报纸了。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报纸的创始人躲在台湾,接受台湾当局保护呢,要是不亲台,人家台湾来个押送回港,那么马惜如、马惜珍两兄弟可就欲哭无泪了。

要知道,这两个兄弟可是香港最大的毒枭,控制着香港地下赌品交易,在东南亚、港台地区都有着莫大的厉害关系。《东方日报》不过是他们旗下产业的冰山一角。

这两兄弟在道上也是被称为“白粉马”“金马”的,当年和“跛豪”齐名。据说后世拍摄的《四大家族之龙兄虎弟》就是讲这两位兄弟的事情,而马惜如的儿子马廷强就是后世那个著名的“残疾富豪”,无数宅男女神黎姿的富豪老公!

王东没有理会《东方日报》狗咬人一样的搏销售量的行为,对于这样的行为,不要说在八十年代,就是在后世也是屡见不止。而后世一些女星更是自我制造绯闻上位,不像现在的女星,一般也都是一些电影、电视剧或者歌曲需要宣传的时候,才会在报纸上时常见报。

这时候的媒体和明星之间的关系才真正是互利互惠,明星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情的事情也能够隐瞒很久,这要是放在后世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满大街都是狗仔,你上趟厕所没准被人看到没准都会见报弄出什么“某明星难言之隐”,“明星是大是小?”这样八卦的新闻。

经历后世信息轰炸的王东别的不敢说,这种抗压能力那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上的。而用现在陈勋棋对王东的话来回答,那就是王东非常具有大将之风!

香港本土票房出来之后,一般就是会把收入打入账户之中,当然,也有一些会当做红包送出去。不过想分红这种事情,在香港这个经济发展迅速的社会,很多时候还是会用到银行。

《夜店》火爆2600万港币票房,现如今的港币与人民币的汇率大约是1:1.3左右,而王东这部片子的制作费大约有60万港币,就算是算成人民币也绝对属于小制作、小成本影片。

再算上后期的宣传等一系列手段,总共大致用了将近100多万,而这些钱也都会从分成之后的票房收入中扣下来。

不要以为2600万,王东占一半就能分个一千多万,那纯属是做梦,扣除院线的分成,还有一些剧组红包、演员红包,实际到王东手里的钱到不了一千多万。

按照合同,扣除上税之后,最终到王东手里的大约将近六百万港币。这主要还是王东是投资人,占一半的利润的原因,纵然是这样,这种回报率也是让陈勋棋、邵一夫等人笑的合不拢嘴。40倍的收益,这在电影市瞅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王东坐做到了。

这也使得王东多了一个“票房保证”的头衔,拒王东还只有一部影片,但是一部的利润,比其他人十部利润还大!“天才导演”可见一斑!

600万港币在八十年代的香港也算是一笔巨款了,可以说一夜之间王东就一跃成为了香港有钱阶层的一员,在如今几十万就可以买一栋不错的房产的香港,王东也算是小有资产。

这么多钱如何利用,王东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第二部影片王东也在考虑在拍摄什么题材,而以现在王东“新一代大导演的名头”,王东显然不愁电影来拍摄。

这次的分红,还只是香港本土票房分成。至于东南亚和韩日、台湾等地的票房分成,虽然分成变得很低,但是也应该会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对此王东也算是不用发愁影片拍摄资金问题了。

所以,这次的分红,王东很自然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分成了5份,分别是一个200万存折和4个100万存折。这次王东的五张存折也都是汇丰银行的存单。

现如今也许东亚银行、南洋商业银行、恒生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展迅速,但是汇丰银行依旧是香港最大的银行,也是亚洲影响力最大的银行,而且在后世汇丰银行在后世被评为全球最保险的50大银行,王东对于这家银行也是非常信任。最起码不会像后世某些银行那样,来个破产。

而汇丰银行也是现如今港币发钞银行之一,与另一老牌银行渣打银行控制着香港港币的发行。也算是对香港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而香港富豪阶层,也一直都像染指汇丰与渣打这两个银行。可见他们在香港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五张存折中,200万的存折王东准备给自己的父母,而其他四张,则是分给阿力、胖子成、傻彪他们几人,一人一百万。这算是王东给几个兄弟的一点积蓄,要不然,除了阿力意外,傻彪和胖子成这两个家伙别说攒钱了,能够花就不错了!

ps:这段时间脑子混混顿顿的,胖子没有休息,连续码字。过些天可能会有些事情,怕耽搁了大家更新,因此不断的存稿,而且胖子也没有减少章节,依然保底两更。很祈求大家能够多多的投上几票,大家给力,胖子也一定会给力。

也许别人四五个小时能够码个三四章轻松,但是胖子这龟速的码字速度,最快码字,状态很好的时候,码两章差不多也要4个多小时,这还是笔锋顺、脑子清晰、思路明了的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