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王牌鉴宝师 > 第270章 :钧瓷

王牌鉴宝师 第270章 :钧瓷

作者:瘦瘦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1:04: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燕叫来正在店里忙碌的金浩,夫妻两人十分好奇的对李志展开盘问。其严肃的程度很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架势,被李志以出任务为理由搪塞过去。

“金哥,今天你必须带我去见李栋老师,我和他约好了,但是不知道去他家的路。嘿嘿……这事麻烦两位了。”李志可不敢说带路的人被他坑了,要是这么说的话,金浩要是起了疑心不带他去找李栋,那坑的可就是自己了。

“你小子说话没准儿,我先打个电话问问。”金浩不太相信李志的说法,这小子以前还打着拜师的主意来着,万一把他带去,让他缠上师傅那就麻烦了。

“问吧问吧,你就说有个叫宋友的人找他,不过,那人临时有事来不了了,让我到这里找你们带路。”李志脸上带笑,根本不在意金浩打电话核实。

少顷,金浩挂断电话对赵燕说道:“老婆,这小子说的是真话,我带他去师傅那里一趟,您受累,店里你多照应。”

李师傅住的地方,是三环内的一个花园式小区。能在寸土寸金的三环内住上有花园绿地的小区,李师傅也算富人。以现在的房价折算,三环内120平米的楼房,都能在郊区卖栋别墅了。

把李志送到师傅家,金浩便匆忙告辞。李栋打发走徒弟,站在玄关扶着房门疑惑的问道:“小伙子,我们以前是不是见过呀?我怎么觉得你很脸熟?”

“李师傅,我们以前见过的。您记不记得前年春天有个人想拜你为师的?那个人就是我。我叫李志,咱们是本家。”介绍完自己,也提起了一段拜师未果的渊源。

“呵呵……小伙子,看来我们挺有缘分的,当时我没收你,想不到这么快就要亲自指导你了。请进、请进,岁数大了,脑子也不好使,小伙子别见怪。”李栋退出玄关,把李志让进屋内。

等李志进屋,李栋坐在客厅里说道:“小伙子,我们也不用客气了,虽然我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但是找我的人说了,不要打听你的身份。这样吧,原来的计划改变一下,我们今天就在家里系统的理顺一下钧窑的知识,顺便认识一下钧窑的瓷片。”

李栋很儒雅,随手从沙发边拿出一个绸布包裹的小包,小心的放到面前的茶几上打开。大概有20多片颜色各异的钧窑瓷片出现在李志面前,大的形如不规则的鸡蛋,小的只有拇指大小。

指着颜色鲜艳,形状各异的瓷片,李志疑惑的询问李栋:“李师傅,你拿出来的这些,难道都是钧窑的碎瓷?”

“我知道你以前捡过钧窑的漏,但是那只是一件品相完好的瓷器,并不代表钧窑的真正实力。眼前的这些瓷片,是钧窑鼎盛时期最好的作品。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才是钧窑真正的魅力所在。”李栋旨在让李志系统的学习一下钧窑的知识,也是对方指定的科目。

“你先看一下这些钧窑瓷片,虽然从这些零碎的碎片中不能感受整体的瑰丽,但是可以简单的了解一下钧窑变化多端的色彩,对钧窑有个系统的了解。”李栋笑着让李志查看自己拿出来的瓷片,便起身烧水泡茶。

钧窑,在今河南省禹州市。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属于北方青瓷系。钧瓷多姿多彩的瓷器,是靠乳光蓝釉釉中的液滴状分散相对短波蓝光的散射作用而呈色的。

在烧制过程中巧妙地利用氧化铜的作用,通过烧制过程中氧化焰和还原焰的相互转化,使传统高温色釉由单一的青瓷发展为五色的多彩釉。

钧瓷著名的釉色有玫瑰紫、茄皮紫、葡萄紫、丁香紫、海棠红、朱砂红、鸡血红、玫瑰红、胭脂红、火焰红、天青、蛋青、梅子青、天蓝、海蓝、月白、鱼肚白等色彩,其中以朱砂红为贵。

钧瓷的窑变花釉,色彩丰富,釉层晶莹,釉中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五彩争艳,辉映竞芳,再配以端庄、古朴、大气的器型。使钧窑瓷器受到世人的珍视,并进入名窑行列之中。

钧窑始于唐兴盛于宋,在北宋时达到鼎盛。由于北宋时战火不断,金人入侵后宋灭元兴,一个帝国的陨落与另一个帝国的兴盛交替,导致匠人逃离,钧瓷消声匿迹。

由于战火不断,瓷器不易保存,钧窑出品的大量精美瓷器大多数毁于战火,能保存下来的物价寥寥无几。而后世多以收藏钧窑的碎瓷为荣,虽然没有传言中“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说的那么夸张,但是足能体现出人们对钧瓷的喜爱和着迷。

在李志查看瓷片的时候,李栋系统的为他解释了一下钧窑的兴盛与衰败,并指出了史料有记载的多种瓷器颜色。

当然,后世也有钧窑瓷器烧造,宋、金、元时期钧窑产量最大的是碗、盘、洗、罐、瓶、炉、枕等生活用品,釉色以带乳光的天蓝居多,部分饰有红或紫红色斑块,少见通体玫瑰紫和海棠红器物,多为民窑产品,工艺和器型不如以前烧造的美观。

李志不住的点头,他虽然也学过瓷器鉴定,但是对钧窑了解的就没有李师傅这么细这么全。“李师傅,钧窑的鉴定,有没有什么诀窍?”

“鉴定方面无非是辩真伪、断时代、定窑口、四是估价值。鉴定中看胎质、造型、工艺、釉色、底足等几个方面。”李栋解释鉴定方面的知识,搬出一大堆可以区别真伪的招数。

“我打个比如,看胎,因为钧窑是使用还原焰烧造的,没有釉质的胎质,在烧造后会变成酱黄色。看釉色,唐代多是黑釉蓝斑,宋代的多紫红花釉,宋元两代的是天青、天蓝、月白釉等规律。”

李栋喝了口茶,平静了一下略显激动地情绪继续说道:“比如钧窑的瓷器造型,明代以前的成品中,多为生活用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有,钧窑的产品多为手工制作,即使是同一个工匠的作品,也各有特点,从不雷同。”

一上午的时间匆匆而过,等李栋说完之后,李志才接口说道:“李师傅,您讲的太好了,这不知不觉的就到了中午,我们还是出去吃点饭休息一下,您再继续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