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王牌鉴宝师 > 第232章 :草根名器

王牌鉴宝师 第232章 :草根名器

作者:瘦瘦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1:04: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人从打开礼物开始便争吵不休,干脆把李志和婉儿两位客人晾在了一边。这一幕让李大海也感到尴尬,这三位在腾冲赌石行内的领军人物,出手数千万的输赢都不在乎,为了那么一点点的茶叶,怎么就不顾身份的大爆粗口?

李大海有心制止,又担心因此而得罪了几位老爷子。他们虽然对他的事业帮不上什么忙,但是要想让他的厂子关门,却是轻而易举。踌躇再三,也只是让老婆雨荷招呼婉儿入座,干脆自己也找个位置坐下,静观三位200多岁的老家伙斗嘴。

见三人不断地贬低茶叶,为谁收藏的事争执不休,李志不禁莞尔。“三位老爷子,我可是坐了一上午的飞机,到现在又累又饿,你们不会让我来看你们三个老头儿打架的吧?”

三人老脸一红,话说只顾为了那点身外之物争执不休,冷落了这礼物的正主。胡老怪打个哈哈,连忙顺着李志的台阶下驴。“对,对,先吃饭,你们两个也别争了,就这么点东西,等会他们几个小辈走了,咱们在分赃不迟。这小兔崽子,让他送个茶具都这么费事。”

骂声刚落,阿荣便鬼头鬼脑的推门而入。心不甘情不愿的说道:“爷爷,你喝茶不能回家再喝吗?大老远的让我送来,就不怕你那宝贝茶具在路上损坏?”

胡老怪眼睛一瞪,很不客气的骂道:“小兔崽子,让你送套茶具都这么费事,你还敢教训爷爷?赶紧滚蛋,回去看店去。”

阿荣脖子一缩,和李志打个招呼便灰溜溜的告辞。

胡老爷子的这套茶具,李志以前也见过,去他店里的时候,经常见老爷子把玩擦拭。只是那时候他不精古董鉴定,只是当作老人的爱好,是一套普通的紫砂茶具而已。

今日一见老爷子拿出的这套茶具,李志也不禁吃了一惊。整套茶具上隐隐有光泽闪现,想来也有不少年头。茶具应是精选陶土手工细作而成,胚胎上指螺纹隐约可见,茶壶腹半尚现节腠,器型树瘿,极造型之美。

“老爷子,您这套茶具能不能让我上上手?”见到如此精美的紫砂茶具,李志不禁手痒难耐。话说这应该是古董行中人的习惯,只要看见开门物件,便不由自主的想上手把玩。

“哦?小子,你难道对鉴定古董还有一套?那你给老头子掌掌眼,看看这是什么时候的物件?”胡老怪听完李志的话,合着这小子话说的滴水不漏,很符合古董行的规矩。

“嘿嘿……一点点,只懂一点点而已。”伸手出两手,一手按住壶盖,一手拿住壶腹,这才把紫砂壶拿到面前仔细把玩。

仔细的把玩了一番,虽然内外并没有发现铃章,但是从紫砂壶银杏树瘿形状,壶腹间的接痕,以及大气别致的形状和厚重的包浆上判断,李志肯定这是一把罕见的供春壶。

明代江阴人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在《正始》篇他这样记述:“供春,学宪吴颐山家青衣也,颐山读书金沙寺中、供春于给役之暇,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胚,茶匙穴中,指掠内外,指螺文隐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现节腠,视以辨真。今传世者,栗色,如古金铁,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垂则矣!世以其孙龚姓,亦书为龚春。”

不过,这套紫砂壶既没有款识,也无制作者的铭刻,但是器型以龚春常见的树榴状传世,壶身雕刻着龚春常见的榴状花纹,壶腹间的接口非常符合龚春壶腹半尚现节腠的说法,按压接驳的痕迹明显,应该是出自明正德龚春之手无疑。

至于这没名没款吗,应该可以这样判断,这套茶具是龚春早年的习作,严格来说应该是未出名之前的作品,虽然没有成名后的作品完美,但是也不是后世壶具大师能比的。

这套茶具李志虽然断定是出自明正德供春之手,但是无凭无据之下,他也不敢贸然为其断代正名。毕竟,供春壶传世极少,即使有那么几把,也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1923年,储南强在苏州搜集到一把供春壶,壶把的款识“供春”二字,缺盖,后由裴石民配做。供春壶以银杏树瘿作壶身花纹,造型别致,紫砂色。这把后配壶盖的供春壶,都被北京历史博物馆收藏,可见供春壶的珍贵。

见李志沉吟不语,胡老怪不禁很紧张的问道:“李志,你看这物件是不是开门货?当初可是老头子我花了五万淘来的,他们都说是清明仿供春壶,你看不是赝品吧?”

“胡老爷子,你这套茶具我只能说很珍贵很稀有,让我准确的为它断代,恐怕这套没名没款的茶具,会掀起轩然大波。老爷子,您听我的,别人怎么说你怎么听,好好留住这套茶具,保证错不了。要是您能割爱,五十万让给我怎么样?”李志摇头,断代可以,但是以供春壶的稀有,恐怕老爷子从此后永无宁日。

胡老爷子笑了,不以为然的说道:“我就说嘛,你小子岁数太小,即使懂古董鉴定也是半吊子。清末民初的仿品多了去了,五十万?我怕你会后悔当了冤大头。不说了,茶壶给我,泡茶!”

李志心中那个着急呀,话说哥们没敢跟你说实话好吧?这套茶具拿到拍卖行或者遇到识货的行家,几千万都有可能。毕竟,存世的供春壶太少,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谁都懂。

要想鉴定供春壶的真伪并不难,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点评供春壶:“脱手则光能照面,出冶则资比凝铜”,参照古代文献以及供春壶的特殊手法,相信很多人都能给眼前的壶具正名。

胡老怪找过很多人鉴定,大家的说词基本差不多,仿佛统一口径一般,纷纷断定这套壶具是清末民初的仿品,虽然价格不高,但是有收藏价值。

这些人不敢断定这套茶具是供春壶的理由,想来也和李志差不多少,无非是缺乏强有力的名款证据,而不敢轻易出口断代而已。以供春壶的名贵,这些人只能把它归为后世仿品,而不敢给它本来面目。

“老爷子,这真是打开门的物件,您还是收起来吧,这点茶叶,不至于让您动用这么贵重的壶具。”李志心急,明明知道这物件的出处,因为种种原因又不好名言,这种感觉实在让人憋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