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特战狙击手 > 正文第四十章 伪满洲国

特战狙击手 正文第四十章 伪满洲国

作者:炫龙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20 01:04: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正文第四十章伪满洲国

不单单是留学生的家人在大连港口的外面焦急的等待着,大连港口的内部工作人员也在等待着。这艘船五年多没有出过一次故障,事故。为大连船舶运输公司盈利超过百万。

突然间的晚点让大连船舶公司的高层十分重视这件事情,海监科的人员已经出海迎接。

土肥原贤二的办公室中,放着一份关于中国轮船无故失踪的报告。伪满洲的建立,和他有扯不断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关于伪满洲国的注释:1931年9月18日,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驻军--关东军在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制造爆炸事件,借口遭到中**队攻击,袭击沈阳的中**队营地北大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军主力在1930年入关参加中原大战,后方空虚,奉张学良“不抵抗”之命令退出东北。其后两个月内,日本军队迅速占领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并在各省成立了地方性的亲日政权--辽宁的臧式毅,吉林的熙洽,黑龙江的马占山。1931年底,因九一八事变引咎辞职的原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郎前往中国东北,与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和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进行会谈,商讨事变进展。经过与吉林省代理长官熙洽的秘密会谈,确立了迎接溥仪至东北,成立复国的方案。马占山曾经在张学良的授意下抵抗日军,不久诈降,旋又起义。1932年2月16日,东北各省的领袖张景惠、熙洽、马占山、臧式毅、谢介石、于冲汉、赵欣伯、袁金铠等人在沈阳大和旅馆召开“东北政务会议”,会议由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主持,决定迎接溥仪为伪“伪满洲国”执政,并分配了各人在政权中的职务。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溥仪离宫,历史上称这为“*宫事件”。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的居处),继而又逃进日本公使馆。溥仪被*宫后,日本各大报章都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为以后建立“伪满洲国”造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八国联军的时候派兵最多,打得最狠的就是日本。不久以后溥仪被日本人护送到天津。1932年3月1日,满洲在日本帮助下“建国”,扶持溥仪为伪满洲国的执政,建年号为“大同”。1934年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

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宣布成立。中国否认满洲独立,并向日本提出强烈抗议。3月8日,溥仪在“新京”正式宣布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同时任命了各府、院、部的负责官员,“伪满洲国”宣布正式成立。

1933年2月24日,国际联盟大会通过报告书,指明:满洲主权属于中华民国;日本违反国际联盟的盟约占取中国领土并使之独立;“九一八事变”中日军行动并非自卫;“伪满洲国”是日本参谋本部指导组织的,其存在是因为日本军队的存在,“伪满洲国”不是出自民族自决的运动。( 本于同日宣布退出国联.

日本关东军一直试图在中国东北建立亲日本的政权。起先,日本寄希望于掌控东北的军阀张作霖,发现张难以驯服之后将其暗杀(见皇姑屯事件);后又试图控制接替其父掌握关东的张学良,又告失败(见东北易帜)。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终于完全占领中国东北。1931年底,因九一八事变引咎辞职的原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郎前往东北,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和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商讨事变进展。1932年1月28日,返回日本的南次郎向日本天皇作了《满洲近况》的报告,建议在中国东北建立“新国家”。在报告中,南次郎指出,如此可以方便日本今后进攻苏联“向北发展”,而日本通过控制这个“新国家”的经济,可以获得使日本永久自给自足的资源,还可以通过向中国东北移民解决日本人多地少的问题。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一直冀望复辟清朝的前清贵族以为时机到来。满洲宗室、时为吉林省军参谋长的熙洽趁吉林长官奔母丧不在城中之机,打开吉林城门,向日本投降。满族人熙洽成为日本侵华以来第一个投降日寇的中国官员。熙洽密信清朝逊帝溥仪,请“皇上”(溥仪)回到“祖宗发祥地,复辟大清,救民于水火”,在“友邦”(日本)支持下,先据有东北,再图关内。以已经升任吉林省代理长官的熙洽为首的前满洲贵族向日本方面提出迎接溥仪至东北、建立君主制的国家。日本关东军方面也早已认定溥仪是合适的傀儡人选。战后,城野宏供认日方选择溥仪的原因为:

首先,溥仪“同中国本部的国民党没有任何联系”;

其次,“满洲和蒙古的一些旧的阶层对于清朝还怀有传统的向往”;

第三,“一般的农民……对由满洲的爱新觉罗家实行的王道政治似乎更加欢迎”。

满洲国执政就任式

1931年11月8日,土肥原制造了“天津事件”,将溥仪从其在天津日租界的住所秘密带出,后经大沽口、营口、旅顺,接至抚顺。1932年2月16日,关东军召集张景惠、熙洽、马占山、臧式毅,及谢介石、于冲汉、赵欣伯、袁金铠等人在沈阳大和旅馆召开“关东政务会议”,会议由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主持。会议决定迎接溥仪为伪满洲国执政,并分配了各人在政权中的职务,其中板垣征四郎任奉天特务机关长、伪满洲**政部最高顾问。18日,发布《独立宣言》:“从即日起宣布满蒙地区同中国中央政府脱离关系,根据满蒙居民的自由选择与呼吁,满蒙地区从此实行完全独立,成立完全独立自主之政府。”23日,坂垣在抚顺与溥仪会面,告知溥仪出任伪满洲国执政。原本以为能够重登帝位的溥仪尽管对于“执政”的安排甚为失望,但只能接受。

3月1日,发布《建国宣言》,伪满洲国宣布成立。首都设在长春(改名为新京),中华民国政府对日本策动满洲独立并建立伪满洲国提出严重抗议。6日,溥仪从旅顺出发,9日在长春宣布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年号为“大同”。同时任命该国各府、院、部的负责官员,伪满洲国正式建立。

1932年9月15日,关东军司令官兼驻伪满洲国特命全权大使武藤信义与伪满洲国国务总理郑孝胥在勤民殿签署《日满议定书》。《日满议定书》规定日本正式承认伪满洲国,并在伪满洲国驻军担负伪满洲国的国防。在附件中规定由日本管理伪满洲国的铁路、港湾、航路、航空线等。此外,还约定日本军队所需各种物资、设备由伪满洲国负责,日本有权开发矿山,日本人有权充任伪满洲国官吏,日本有权向伪满洲国移民等等。

1934年3月1日,爱新觉罗・溥仪在新京南郊杏花村举行登基典礼,改“伪满洲国”为“满洲帝国”,溥仪称帝,改年号为“康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