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重生之医路扬名 > 30晋江独家请勿转载

重生之医路扬名 30晋江独家请勿转载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01:02: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十章:生疑

夏天的白昼一向格外漫长,第二天曙光乍现时天际最亮那颗星还没隐没,郑驰乐伸了个懒腰,从床上跳了起来。

关靖泽三人都还在睡,郑驰乐蹑手蹑脚地去外头洗漱。

等他转回里头时关靖泽和薛岩都已经在换衣服了,郑驰乐很不客气地踢了踢牛敢玉的床,笑眯眯地扰人清梦:“起来了,下楼热热身跑一圈。”

牛敢玉啊呜一声,手脚一伸,踢掉了身上的被子。感觉到身上一凉,这个大块头叫唤:“馒头!馒头!谁抢了我的馒头!”

薛岩和郑驰乐都笑了起来。

薛岩走过去一把将牛敢玉揪了起来,别看他个儿偏瘦,拎起牛敢玉就跟玩儿似的,一点都不费劲。

他也不管关靖泽有多吃惊,将牛敢玉扔回床上踹了踹他垂到床边的脚:“天都亮了,别做梦了,洗脸刷牙换衣服。”

四个许很快就洗漱完毕,穿得整整齐齐跑到宿舍楼前的空地练拳热身,然后绕着岚山小学跑了两圈,奔赴食堂吃早饭。

郑驰乐趁机检查进度,没想到薛岩昨天赶工赶得快,竟然真的把郑驰乐给的书都抄下来了。

薛岩这人郑驰乐是知道的,能打又能学,只要确定了方向就能下苦功夫。

看到薛岩的认真郑驰乐当然格外高兴,不过该下的任务还是会下的:“那今天你就负责监督大牛把濒湖脉学背完――注意是要让大牛背出来,你自己背完不算数。”

薛岩:“……”

要牛敢玉背书,这也太为难人了!

牛敢玉倒是很有担当:“我不会拖后腿的!”

薛岩点点头,埋头把自己那份早饭吃完,拎着牛敢玉走了。

等离开食堂,薛岩的脚步慢了下来,问道:“大牛,你真的决定了要走这条路吗?”

牛敢玉也跟着薛岩放慢脚步地往前走:“我们都没什么亲人了,有也不会认我们。师父不嫌弃我们才收我们当徒弟,我觉得这样挺好,每天都有个目标在,日子过得踏实。而且乐乐也准备学医不是吗?我们跟着学一点儿,以后也能帮上乐乐的忙,老实说,其实我是把乐乐当弟弟看的。别看乐乐刚来时谁都不理,实际上他心好着呢,有次我一个人躲着哭,被他见着了,他就帮我交朋友。后来我的朋友慢慢多了起来,也想过不理你们了,跟别人玩玩儿去……”

薛岩转头盯着他。

牛敢玉说:“你觉得我这样很无耻吧?我回头想起来也挺无耻的,所以没敢跟你说过这件事。可你没发现,乐乐却是知道的,他那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没察觉。他也不在意,只是没再让我帮他做任何事,对我就跟对其他人一样礼貌又客气。不知怎么搞的,那段时间我觉得心里很难过。后来看到他帮你一起打那些人,你们两个合作得很默契,但对方靠着人数占了上风。我当时眼都红了,想都没想就冲了上去,那一次之后我们三个才变成了好朋友。乐乐那个人其实最心软,连我这么混蛋的人他都能原谅。”

薛岩沉默良久,缓缓说:“其实我见过乐乐哭。”

那是他们还没有交心之前的夏天,郑驰乐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人跑上了岚山山顶那座亭子里哭得很伤心。

当时薛岩正倚在一棵大树后看书,听到那里面传来的哭声后悄然望去,一眼就看到了郑驰乐。

那个总是拿出惊人的成绩傲视全校、总是轻轻松松就夺走他的第一名的少年,那一刻褪去了所有光环,看上去就像个最最普通的男孩一样。

薛岩说:“你应该也发现了,我们有那样的父母,想交到真正的朋友其实并不容易。学医挺不错的,就算我们成不了医生,岚山这边可是药材产地,我们懂得多一点,不愁往后的生活没着落。而且乐乐对师父那么推崇,跟着他拜师总没错。”

两个人交换了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也没有隐藏心底最功利的一面:他们都是从小就挨着白眼长大的,要说想法有多单纯根本不可能,与其相互揣测,还不如一次把它摊开来说清楚。

薛岩和牛敢玉对视一眼,说:“走,赶紧去教室吧。我先把濒湖脉学看懂,回头再给你讲一遍,一遍不行就讲两遍,不要急,我们有的是时间。”

牛敢玉点点头:“好!”

郑驰乐并不知道“前世”好友、如今的师兄已经针对学医以及他这个“师弟”达成共识。

他见关靖泽精神非常好,决定好好尽尽地主之谊:“我带你去爬岚山,那是这附近的最高峰,虽然这时节没有云雾景观可看,视野还是很好的。”

关靖泽当然没意见。

没想到两个人刚走到山脚,就听到一旁的树林里传来一阵交谈声。

关靖泽听不出来,郑驰乐却是听得出的:其中一个声音分明是昨天他们去借书那位成老师,成钧。

成钧正好正在说话:“你们也准备走吗?想好要怎么跟老魏说了吗?他这几年脾气越来越暴躁,这次我们一起走的话,他恐怕会大发雷霆……”

听清他们谈话的内容后郑驰乐愣住了。

郑驰乐知道成钧是最早跟着魏其能过来的那批人,相当于魏其能最忠诚的追随者。仔细一回忆,他呆在岚山的最后一年成钧确实调走了,还把一些书留给了他。

没想到这回正好碰上了。

郑驰乐后来也听说过魏其能的事,毕竟魏其能困在岚山同样也与耿家有关,师兄聊起师父入狱的原由时也提了几句。

魏其能的遭遇只能用惋惜来形容,要不是魏长冶病倒得那么巧,再撑个几年的话,魏其能绝对不会沦落成现在这样。

――连曾经的追随者也要弃他而去。

郑驰乐顿了顿,跟关靖泽咬耳朵:“等下你跟我配合一下?”

关靖泽挑挑小眉头:“怎么配合?”

郑驰乐觑了他一眼:“听我的,好好配合就行了。”

关靖泽也不反对,任由郑驰乐领着自己走出去。

那几位老师里头有个眼尖的瞧见了郑驰乐两人,顿时示意其他人停止交谈:不管怎么样,在学生面前讨论辞职这种事总归不太好。

成钧跟郑驰乐很熟,笑着问:“乐乐,来这边做什么?”

郑驰乐说:“我想带我外甥登岚山!”

成钧皱起眉头:“两个孝自个儿上山很危险。这样吧,我们陪你们一起上去好了。”

郑驰乐笑开了眉眼:“那敢情好!”

听着他活力四射的声音,面色有点消沉的几个或青年或中年的老师精神也好了一点。他们也不介意成钧帮他们做了决定,跟着郑驰乐三人朝岚山上山的路迈开脚步。

岚山的路是周围的人自己修的石路,青蓝色的石头一块垒着一块,由于石头大小不一,石阶也修得不怎么齐整,蜿蜿蜒蜒一直往山顶延伸。

这路看起来好走,真正爬起来却累得慌,走到一半大家额头都开始冒汗,渐渐地就只跟比较要好的人三三两两走到一块,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气氛不怎么热络。

郑驰乐瞄了面色如常、没有半点疲态的关靖泽一眼。他见关靖泽精神头好得很,转头就跟成钧夸关靖泽:“别看这家伙整天绷着一张脸装老成,实际上他可是多才多艺的,我在他家看过一溜的奖状奖杯,啧啧,太了不起了。”

成钧笑道:“看来你们家的孝都挺厉害的。”

郑驰乐恬不知耻地点头:“那是,我们家就没有不好的!而且成老师你肯定不知道吧,他那把嗓子可是他们学校的一绝,拿过好几次好奖!”

这可不是郑驰乐夸大其词,玩政治的嘛,做决策时要有自己的想法,平时却得“与民同乐”。

关靖泽这家伙把这原则贯彻得淋漓尽致,做事利索、手段强势,但该放得开的时候他比谁都放得开。有时参加某些活动时气氛到了,关靖泽也不介意开个嗓献唱一首――那时候不知有多少人对此津津乐道,就连淮昌以外的许多地区都有人听说过他的名字。

郑驰乐也挺喜欢关靖泽那把好嗓子的,经常撺掇佳佳让关靖泽唱两句来听听。

他把关靖泽当饵撒出去了,竖起耳朵听成钧上不上钩。

成钧一听果然说:“哟,没想到还这么厉害9有一半才到山顶呢,这路难走啊,不如靖泽你给我们来一个?”

关靖泽看着郑驰乐:“唱什么?”

郑驰乐不客气地点歌:“不如就唱魏书记当年写的那首《鹰》好了。”

成钧一愣。

《鹰》是魏书记为恢复高考而写的歌,主题是描述一只“鹰”的成长,歌里的那只“鹰”因为生于悬崖长于峭壁、不得不奋力求生而开始学习飞翔,历捐苦后终于展翅高飞搏击与天穹之上――整首歌正是描述当时那一代人的遭遇,旋律高昂而激扬,一唱开就红遍全国,激励了无数人因此而奋发。

只是连魏长冶的名字都渐渐被人淡忘,何况是《鹰》。

可出乎成钧的意料,关靖泽却点点头说:“没问题,你也一起来?”

别的歌他可能一时不太记得,这一首却不会,因为后来郑驰乐给佳佳治病时他们三个人常常重温这些老旋律。

郑驰乐似乎特别喜欢这首歌,给佳佳解释了许多遍,佳佳当然也领会了郑驰乐教给他这首歌的用意:要她无论遇到任何事都别沮丧,勇敢面对困境。

佳佳是真的喜欢郑驰乐这个“戌哥”,郑驰乐不在时常常央他听听她有没有唱错,说是要练好它给“戌哥”一个惊喜。

那个妹妹乖巧得非常招人疼。

关靖泽看着郑驰乐补充:“你来说开始。”

郑驰乐点点头:“来,我倒数三二一,数完就一起来,三,二,一――开始!”

然而他自个儿刚说要一起来,等关靖泽一开口却蓦然怔愣在那儿,完全忘了要跟上。

直到感受到关靖泽瞅过来的目光,郑驰乐才猛然回神,跟着关靖泽往下唱。

两个人都没有到变声期,声音依然带着几分稚气,不过那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旋律是不受嗓音局限的,反而还因为出自两个十一二岁的男孩之口而更具感染力。

成钧往上看去,数不清的石阶依然在蜿蜒地往上延伸,明媚的日光从两旁的树木间照下来,令他感到一阵恍惚。

他身后的一行人也不知是谁起的头,突然就跟着关靖泽开了腔,起初只有一两个声音,后来则慢慢变得整齐而洪亮。

就像他们当初刚刚来到岚山时一样。

成钧眼角微微湿润。

他的心情已经有多长的时间没有振奋过了?

等到一首歌结束,每个人的脸色都有了细微的变化。

郑驰乐首先回过神来,他用力地鼓掌,嬉皮笑脸地说:“我们唱得真好!”

成钧哭笑不得:“没见过这么夸自己的!”

这么一闹腾,脚步倒是轻快了许多,没一会儿一行人就到了山顶。

山顶的亭子还是民国以前修的,据说岚山那时候还有座道馆,后来被人以反封-建迷信为由拆了,据说拆完寺庙时“全国清-扫”就结束了,这个亭子才幸运地躲开了被拆除的厄难。

一行人走到亭子里往外眺望,天色已经大亮,常年环绕岚山的雾霭也经不住烈日烘烤消散了大半,远处的群山绿得葱郁、青得可爱,看着它们久了,整个人仿佛也轻松了不少。

瞧见郑驰乐也跟别人一样,扶着围栏只看风景不说话,关靖泽只好自己想办法“配合”:郑驰乐是想把成钧留下来吧?他想了想,指着山间的田地问成钧:“成老师,那里种的好像不是水稻,种的是什么?”

成钧说:“药草,有些药草只在山里长,有些却可以批量种植,那儿种的就是可以批量种植的几种。去年我给他们做技术指导,今年已经有产出了,效益还不错。”

这些东西关靖泽当然非常清楚,因为岚山后来可是国家重点药材产地,推动这个项目的人正好就是成钧。

不过清楚归清楚,光景则依然明知故问:“技术指导?”

成钧笑着说:“我以前就是学这个的,前几年闲着没事就绕着岚山走了几圈,看看有什么能做的。在发现这边的气候非常适合某些常用药材生长以后我回去咨询过以前的老师,揣着自己那半桶水就很不要脸地跑去对几个熟悉的村子指手画脚了,幸好没出什么事。”

关靖泽听后点点头,突然又像想到了什么似的,问道:“那为什么不把假期的学校利用起来呢?”

成钧一怔:“把假期的学校利用起来?”

关靖泽非常委婉地引出自己的真正目的:“在淮昌那边没每到假期都有专家借用学校进行专业培训、知识讲座,我觉得在这边应该也可以办,而且更实用。”

成钧一拍脑袋:“这人上了年纪啊,脑筋就不灵了,我怎么就没想到!栽培试点都已经做了,现在要技术有技术,要经验有经验的,申请个专培项目完全没问题。”碰上了正事,成钧都忘了自己还在跟个十一岁的许聊天,直接招呼其他人,“老蔡你们先别走,帮我,都留下来帮我}来,我们商量商量!”

关靖泽和郑驰乐被遗忘在一边。

郑驰乐板着脸把关靖泽拖到亭子外面,跟关靖泽相对而立。

他认认真真地盯着关靖泽许久,终于蹦出了这样一个称呼:“你好啊,关副书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