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重生之医路扬名 > 第185章 请勿

重生之医路扬名 第185章 请勿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01:02: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四十二章:时光

虽然郑驰乐一路走过来都顺风顺水,但他并不是经不起风浪的人。

在听完整件事后,郑驰乐也彻底冷静下来,他看着养殖户里面比较说得上话的高个子:“你们是来自同一个村还是同一个乡?”

养殖户说:“我们都是白杨坳的!”

白杨坳是隽水县偏东南的一个村子,郑驰乐也去过几回,不过并不是特别熟。他记性好,一下子就回想起白杨坳的村长兼村支书是谁,那是个土生土长的白杨坳人,叫章大兴,有个儿子在边防军里面,叫章志伟,在前任县委书记还没进市委时这家伙也是“架空”那位吕书记的人之一。

郑驰乐记得当初项目搞试点时章大兴的申请递得挺早的,章大兴也有参与项目培训,敢情在培训时三令五申的“高品质、原生态”六个字都被他吃了?

郑驰乐没急着发火,这事可大可小,他不能随意判断一个公职人员的对错。

郑驰乐对铩羽而归的养殖户们说:“在你们之前也有几批山禽卖了出去,他们养出来的山禽都是通过检测了的合格肉。你们先不要急,试点难免会有意外,我会组织调查组去你们白杨坳跟进情况,先搞清楚是不是真的超标;如果是真的,那就再查一下为什么超标,发现了问题所在才能想出应对的方法。”

养殖户们忧心忡忡:“如果真的有问题怎么办?”

郑驰乐说:“试点应该是小规模养殖,你们都养了很多吗?”

养殖户们面面相觑。

多倒是不多,不过眼看自己养出来的东西被别人当成垃圾扔回来,心里那股难受劲就别提了!

有人小声说:“当时村长下了指标,说每家每户都要养,现在出了问题难道就我们自己吞下去?”

郑驰乐说:“是谁的责任我们一定会查明,你们可以到县政府公告栏那里看一下项目政策,整个项目最关键的原则就是‘高品质,原生态’。我们搞的山地养殖,追求的就是山地养殖的好品质,追求的就是少用饲料――更别说掺了激素的饲料。”

养殖户们一愣:“还贴在外头?”

郑驰乐说:“没错,凡是跟群众切身利益挂钩的政策都已经公布在布告栏里。如果上面没有,那肯定是过去太久了,你们可以在我们县政府门口的小型阅览室调阅,负责守门的秦大爷会帮你们找出想看的文件。”

养殖户们没话说了,在得到郑驰乐肯定会跟进调查的保证之后就回了白杨坳。

郑驰乐马上就召开常委会议。

隽水常委一共八人,他这个县委书记是一个,黄韬这个人武部一把手是一个,隽水的县长位置暂时空缺,紧接着就是跟着郑驰乐空降的组织部部长兼常务副县长贾立,常务副书记孙德伟、纪检委书记马一超、公安局局长钱铁生、人大主任兼政协主席袁会光。

郑驰乐前面半年只搞了山地养殖跟打造茶叶品牌两个项目,原因就在于这套班子还没真正磨合起来。

两个项目循序渐进地搞过去,兼管着宣传一块的孙德伟灵活的心思跟手段就渐渐显露出来,郑驰乐跟孙德伟合作得很舒心,因为这个人能力有,手腕也有,而且很少搞弯弯绕绕的那一套!而负责治安的钱铁山是旗帜鲜明的黄韬一系,以前就是在往人武部那边靠拢的,黄韬这位“太子爷”一到他更是直接投奔过去。

态度比较暧昧的就是马一超跟袁会光了。

马一超脾气阴沉,很少见他跟谁交好,郑驰乐跟他聊起来的次数也不多。

袁会光是所有人之中年纪最大的,今年已经四十九岁,在县委里面资历最老,话也最少。

据说从没人敢管事的“丛林时期”开始,袁会光说话的次数就非常少,像个隐形人一样毫无存在感。不过袁会光在市委的关系似乎不小,有人见过市委书记侯昌言、市委组织部长林良生都特意跟他搭过话――他们似乎还是一起念书的同窗!

郑驰乐没想着将整个县常委都捏在自己手里,毕竟县委要是变成一言堂就没有存在意义了。

他将白杨坳养殖户的情况说了出来。

听完郑驰乐说的事儿,黄韬冷哼:“你就为了这样的事把我们都叫过来?”

郑驰乐说:“这事可大可小,要是闹开了,整个山地养殖项目都会受到影响。这才刚刚做完第一轮试点,这个节骨眼上出事会打消其他人的养殖热情,所以我才召开这次常委会议。我觉得必须组织调查组下去调查,具体的情况一定要摸得一清二楚,以后才能避免相同的失误发生。”

黄韬说:“这有什么,肯定是白杨坳的人没跟肉禽市场那边打通关系,赶明儿我去市区一趟,保证解决问题!”

其他人噤声不语。

也只有黄韬敢说这种话,要是这话传了出去还不得闹开!

而且他说的解决问题是用武力解决吧?

在场每个人都不是眼瞎耳聋的,个个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黄韬带人去市委的事他们都有耳闻!

想到黄韬蛮横的个性跟强悍的背景,谁都不愿意搭腔。

只有公安局长钱铁生狠狠一拍自己大腿,立场坚定地应和:“黄部长说得对,肯定是肉禽市场那边故意刁难!这种风气要不得,得改!”

郑驰乐听到黄韬跟钱铁生一唱一和,直接就把原因归到了人家肉禽市场身上,有些哭笑不得。

这段时间处下来,黄韬的脾性他多少也摸清了。

这家伙横归横,在众人有意的夸捧之下却已经渐渐走上了正途――至少他现在是真心把自己当成隽水的一份子,想为隽水做点事儿!

大概是因为每天到街上溜达时看到的都是善意笑脸,黄韬的火爆脾气很少往隽水人面前撒――要是黄震军亲眼看了黄韬在隽水这边露出的好笑脸,肯定有点不敢置信!

这秉性比很多人都要好很多,可惜就是脑袋永远不拐弯。

郑驰乐没否定黄韬的意见,顺着他的话往下说:“所以就按照黄部长的意见,调查组的第一站定在市区的肉禽市场,大家没意见吧?”

听到郑驰乐赞同自己的意见,黄韬挺高兴的。

如果说他一开始对郑驰乐有点咬牙切齿的话,那现在他对这个年龄比自己还要小两岁的“郑书记”可以说并不反感,而且看着郑驰乐忙得连轴转,他心里对郑驰乐的嫉妒都淡了:要是自己也这么拼命,肯定比他干得更好!

要黄韬说出“服气”两个字他当然是不肯的,不过他不时会关注郑驰乐在做什么,然后有样学样地跟着做。郑驰乐下乡跑,他也带队去山里拉练;郑驰乐坐在大树脚下跟群众聊天,他也跟其他人一起在馆子里扯扯闲话。

黄韬的日子过得特别充实,他觉得自己跟以前已经不同了,简直是脱胎换骨!

他自动请缨:“这个调查组由我负责好了!”

郑驰乐没拒绝,只是搬出另一件事:“张家要派考察团过来实地考察,打造名茶项目是黄部长你负责开的,黄部长应该抽不开身吧?”

黄韬想到这项目是自己好兄弟岳耀辉领头的,山地养殖项目跟他又没打关系,顿时就做出了选择:“那就再挑人!哦,对了,我可以给你个好帮手――大石!市委组织部那张桌子就是大石给砸的!”

听到黄韬洋洋得意的语气,副书记孙德伟脸都绿了。

砸掉人家组织部的桌子是值得夸耀的事吗?

不过孙德伟没敢把话说出口――他可不想自己的桌子被砸成两半!

马一超跟袁会光都点头表示赞成调查。

剩下的就是在七个常委之间选一个去负责调查组的事。

郑驰乐不可能,他得在县委坐镇,这段时间他跟贾立正商量着后续的新项目。整个县委班子磨合好了,就不是前面半年那种慢悠悠的步调了,到时候每个人可能都要领着个县级项目甚至是区级项目,多个项目同时迈开脚。

在这个时期,他跟贾立、孙德伟都是抽不开身的,贾立、孙德伟一个组织一个宣传,已经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挤不长了!

黄韬不行,那就只有钱铁生、马一超、袁会光。

黄韬不出面,钱铁生马上撇清关系:“最近要严抓治安,我们公安局这边正准备跟人武部搞军警联防演习,走不开啊。”

马一超还是阴沉着脸没说话。

令人意外的是著名的“哑巴主任”袁会光居然主动开了口:“我来领队吧。”

郑驰乐早就认真观察过袁会光这人,说句糙话,会叫的狗不咬人,会咬人的狗不叫,袁会光就是那种话不多但做事能力一流的人。

关键只在于他到底有没有那个心思去做罢了。

林良生也特意跟郑驰乐提到过袁会光,叫他信任这个人。

郑驰乐没有犹豫,点点头说:“好,那就由袁主任负责这个调查组。需要什么人、需要什么批文,就由袁主任你来决定,总之要做到整个调查过程高效而真实。”

袁会光早就过了信誓旦旦的年龄,所以他只是点点头,表示应下了郑驰乐的交待。

临时会议结束后袁会光就自己回了家。

妻子端出午饭来,袁会光草草地吃完就回到自己书桌前开始拟定方案。

他妻子已经很少见到他这模样,不由问道:“会光你要开始忙了?”

袁会光说:“嗯,接了个差事,有点棘手。”

他妻子问道:“小郑书记给你分的任务?”

袁会光说:“不是,是我自己要过来的。”

他妻子一愣。

袁会光说:“第一次看到郑书记跟黄韬两个人一起出现在会议室的时候,我心里其实觉得挺滑稽的。两个都是嘴上无毛的年轻人,能顶什么事?郑书记先不说,这个黄韬,我们听到的事迹还少吗?”

虽然是窝在隽水县这样的小乡村,袁会光夫妇的消息却并不闭塞,黄韬在省会时的斑斑劣迹是有目共睹的!

谁会想到他来到隽水以后会有这种天翻地覆的改变?

袁会光说:“这个郑书记,不简单。老伴,你听说过除三害的故事吧?”

他妻子说:“当然听过,山间猛虎、海中恶龙、地上周处是当时人口里的‘三害’,有人骗周处去除害,周处九死一生杀死了猛虎跟恶龙,回到家乡后却发现大家以为他死了,齐齐欢庆三害被除。他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是大家口里的祸害!”

袁会光点点头:“对,就是这个故事。其实黄韬就像是这故事里的周处,放任他不管他就会危害乡里,可要是能把他点通点透,对于他自己、对于我们隽水来说,都是件大好事!”

他妻子总算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将黄韬带回正途的是小郑书记?”

袁会光说:“所以我说郑书记不简单。”他顿了顿,“看到这样的年轻面孔踏上仕途,我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又活回来了。所以我接下了这个任务,我知道这背后肯定有古怪,要查清楚很难,但为了隽水的发展、为了项目的顺利展开,这件事是必须要做的。”

他妻子见他的神情依稀有了往昔的坚毅,立刻就表示支持:“去做吧,会光,家里有我顾着呢。”

袁会光听到妻子的话后心里一暖。

他握住妻子的手:“谢谢你,老伴。”

他妻子说:“老夫老妻的,谢什么!我先去把碗洗了,你接着忙。”

袁会光点了点头,继续伏案书写。

等整个章程都弄好了,他拿起桌上摆着的相框轻轻拭擦上面沾着的薄尘。

照片上是四张笑脸,灿烂、年轻、志得意满。

岁月毫不留情地夺去了很多东西,要么是有的人的生命,要么是有的人的志气,要么是有的人的沸腾的热血。

从成长到成熟再到衰老,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

不过那也是一个不断获得的过程。

袁会光将相框摆回原处,有条不紊地整理起桌上的稿件。

章大兴那个人他知道,那是个老实巴交的家伙,肯定不会违背县委传达下去的事。

他会好好查一查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

作者有话要说:

成功更新=-=

过年真是一件纠结的事情……

乐乐这个县委班子第一次亮个完整的相,其实我数了好多遍才数清楚加上乐乐是七个还是八个(数学略捉急

大家同甘共苦以后就可以携手奔小康了!

(咦萌萌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