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重生之医路扬名 > 第182章 请勿

重生之医路扬名 第182章 请勿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01:02: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三十九章,远洋

时间眨眼就到了盛夏,省会那边的宣传工作已经差不多了,前来奉泰支援的医学院实习生们正巧结束了实习工作,开始跟奉泰这边签订三年协议。

原本鲁邦彦以为会有很多人想离开奉泰,特意将实习生们聚集起来开了个动员会,大意是奉泰需要你们、奉泰正在发展。

令鲁邦彦感到意外的是除了少数几个因为家庭因素必须调离的实习生之外,很多人居然都在动员会后干脆利落地在协议上签了名,

鲁邦彦对自己的演讲才华颇为自得,过后还洋洋得意地跟李见坤说,“没想到我们这边还这么能留人,不枉我花这么多口舌。”

要是换了别人,那肯定顺着话头开始溜须拍马,偏偏鲁邦彦找错了得瑟对象。

李见坤是谁,他可是连关老爷子都敢呛声的人,脾气又臭又硬,哪会给鲁邦彦面子。

李见坤也不直说,只是笑着对鲁邦彦提出建议:“今天中午食堂管饭,大伙都在那边吃饭,老鲁你要不要走近群众了解了解情况?”

鲁邦彦心情正好着呢,连连点头说:“也好!”

于是两个人并肩前往食堂,路上鲁邦彦问起医疗点筹建的情况,李见坤说:“一切都很顺利,就是有块地方特别难搞。”

鲁邦彦说:“能有多难搞?落后点的地方当然没人想去,但是分配到了,谁都得服从。”

李见坤摇头直笑,神秘地说:“不,那块地方不是没人想去。”

鲁邦彦没转过弯来:“那是什么问题?”

李见坤说:“问题就在于太多人想到那边去了。”

鲁邦彦一愣,又“明白”过来:“好地方想去的人当然多,不能由着他们,得多方面考虑。”

李见坤点点头说:“就是这个理,我们正在商量。”

鲁邦彦感慨:“现在很多人都好逸恶劳,这是不好的习惯,不能惯着!有困难的地方不想去,好点儿的地方就抢破头,哪有这样的道理?”

李见坤一下子又没忍住:“那地方也不算什么好地方。”

鲁邦彦是彻底迷惑了:“那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过去?”

李见坤直笑:“老鲁你自己去了解了解就知道了,我不好说。”

鲁邦彦大骂李见坤卖关子,跟李见坤一起迈进食堂。

经过这么多年的合作,卫生厅的人都挺熟稔的,见到鲁邦彦也不会太拘束,还有人主动招呼鲁邦彦跟李见坤过去搭桌。

鲁邦彦跟李见坤排队拿了菜,随意找了两个空位坐下。

鲁邦彦问起同桌的其他人:“刚才老李跟我说有个地方很多人抢着去,又不是发展得好的地方,我怎么都想不出那是哪儿,你们谁给我说说?”

其他人见李见坤在一边笑得开心,都骂道:“还不是老李那个连襟,哎,我也不知道他们算什么关系,就叫连襟吧。他妹妹去世后他妹夫不是再娶了吗?就是他妹夫后面那个老婆的弟弟!都是因为那家伙!”

鲁邦彦想起来了:“就是小郑?”

其他人直点头:“就是小郑!老李这个连襟可真了不得,每次他轮休时都会在沧浪市南区内部换着地儿搞研讨会。后来市区有疑难病例就跑去隽水找人,搞得人人都说他工作起来是书记,平时就是医生。要不是公职人员不允许搞副业,我看多少医院抢着要他挂上名儿!”

鲁邦彦跟郑驰乐接触得不多,反倒是对郑驰乐在项目运作的能力比较清楚,医术方面反倒不太了解。他记得郑驰乐才二十二三岁,年纪忒小!

鲁邦彦纳闷地问:“他这么小,病人能放心吗?”

其他人都很不以为然:“不放心正好,后面还有其他人等着呢!”

瞧他们的模样,鲁邦彦哪会不知道他们心里都对郑驰乐十二分服气?

他觉得纳罕极了:“你们都跟他交流过?”

有人应道:“没错,我们都经常在互联网上跟小郑交流,他每期的研讨记录我们也有看。这小子为人虚心,做事踏实,很讨人喜欢。而且他紧跟着国外最新的医学思潮,经常转译很多新出的专著以及欧美那边即时讨论,对我们很有启发性。”他搓着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老一辈的人最难过的就是外语关啊!”

鲁邦彦听得一愣一愣,现在互联网还不怎么普及,尤其是奉泰这种落后省份,往往整个部门都只有那么几台。通常来说去搞这个的都是年轻人,没想到自己手底下的人居然都紧跟时代脚步啊!

鲁邦彦再细问才知道很大一部分人最开始也是将资料影印出来以后相互传阅的,后来看得欲罢不能,有条件的就直接跑到互联网上找来跟进了。

李见坤终于明晃晃地夸起了郑驰乐:“老鲁你已经转了行政,交不交流对你倒是没多大影响,不过对我们这些还在岗的可不一样。医生这职业入门难,知识更新还特别快,一天不跟进就落后人家一大步。以前我们大多只能靠师承来学医,现在有相互学习的大平台了,感觉就跟喜欢甜味的人钻进了蜜罐子一样,欲罢不能!”

鲁邦彦说:“所以很多人想去的地方就是沧浪市南区那一片,就算那边条件差到极点他们还是挤破头想去?”

其他人大点其头,有些人直接说:“我还琢磨着这两年轮岗就到那边去!”

别的人马上就不乐意了:“大家都要轮岗,凭什么你去?”

说着说着大有吵起来的架势。

鲁邦彦算是明白了,李见坤就是变着法儿夸耀郑驰乐这个连襟!

不过鲁邦彦还是被他们说动了:“回头我也去瞧瞧。”

郑驰乐没想着一步就走到省会那边,他的目光暂时是放在南区里的。奉泰省还延续着建国初的行政划分,每个市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区,中区不用说,就是市区所在,余下的都是按方位来划分。

隽水所在的就是沧浪南区,位于华国的最南边,距离国界线已经非常近了。

隽水县内部的事情上手以后郑驰乐就开始加强区内的联系,县与县之间没少牵线搭桥,他的双休日几乎分为了两半,一半是参加县委或者区委这边青年一辈的聚会,另一半则是频繁地搞区内医学研讨会。

研讨会这边最开始确实是区内的人聚在交流,后来邻近区、邻近市也有人慕名而来,沧浪南区渐渐热闹起来。

郑驰乐在这个领域的号召力被很多人看在眼里。

虽然吃惊于郑驰乐的年纪,沧浪市委的组织部一把手林良生还是暗暗地关注起郑驰乐来。眼看沧浪南区越来越“热”,林良生忍不住去查了查郑驰乐在怀庆那边的事情,不查还不知道,一查就发现这家伙挺了不得。

这会儿谁都知道在怀庆那边有个官场新秀,关家的关靖泽。本来像关靖泽这样的“世家子弟”并不少见,扔到地方也扑腾不出多大的浪头,没想到关老爷子是打定主意要给这个孙子撑场了,直接就去了怀庆那边休养。

别看关老爷子已经退了下来,到了他们这个层次讲的就不是职位高低,讲的是你有多大的脸。关老爷子以前虽然犯过浑,但到底还是有很多老交情的,再加上关振远、关振衡的出色,他的分量摆在地方上绝对是重量级的!

他就像个活招牌一样,光是杵在那儿就给关靖泽带去了不少便利。

要是关靖泽自己不争气的话,这大概也只能保他顺顺利利地走下去,可关靖泽是不争气的吗?不,关靖泽在年轻一辈里头绝对称得上是佼佼者。

有关老爷子撑场,老师陈老有稳立在首都那边,关靖泽想不冒尖都很难。

而让林良生关注的是这位官场新秀跟郑驰乐的关系似乎好得很,很多举措都跟郑驰乐几乎是同步的,再进一步了解,林良生就发现人家岂止是感情好?根本就是一家人!

关靖泽起步阶段的那些政绩,那样没有郑驰乐的一份子?

不过郑驰乐突然被扔到奉泰来倒是值得深思,照理说郑驰乐继续留在怀庆应该能跟关靖泽相互帮扶才对,难道郑驰乐跟关家那边起了什么龃龉?

林良生又观察了一阵子,很快就发现郑驰乐跟关家那边果然没多少联系,隽水的投资、隽水的项目几乎都是他自己去跑的,郑驰乐身边的人也没几个是关家那边出来的,可以说这个年轻人是赤手空拳地在奉泰这边重新起步!

越是关注,林良生就越觉得这个年轻人非常了不起。

看到郑驰乐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扑在了县务跟医学上,林良生不由就想到了郑驰乐的出身。

在他了解到的情况里面,郑驰乐父母早亡,由养父郑存汉收养,只有养父郑存汉跟姐姐郑彤两个亲人,郑存汉去世后就剩下郑彤一个了。

郑彤嫁得很好,别看关振远是二婚,人家能耐大得很!而且郑彤也不是简单的女人,她是个实打实的女强人。

可以说永交那边能够发展起来,可以说是他们夫妻俩共同努力的结果!

他们那份从风风雨雨里面培养起来的感情,比什么都要牢固。

可这些都跟郑驰乐没什么关系,郑彤事业心强、能力也强,这就注定了他们姐弟俩的情分不会太深,就连见面的次数恐怕都不多。这样的情况下,郑驰乐要是跟关家有冲突,郑彤会站在哪边是显而易见的:一边是没有血缘关系、一年不会见几次的弟弟,另一边却是恩爱的丈夫、乖巧的女儿跟强大的背景,任谁都知道该选哪边!

林良生想想就替郑驰乐寒心,那么小的一个年轻人,遇到刁难时唯一的亲人都不是站在自己这边的,换了别人谁受得了?

偏偏郑驰乐就是看开了,他做起事情来比谁都有干劲,一手一脚地在这个贫瘠又落后的地方挣扎着往前走。

即使没有强悍的背景、没有广阔的人脉,郑驰乐的表现也丝毫不逊于关家那位“官场新秀”。

至少林良生是这么看的。

想到郑驰乐到来之后隽水的种种变化,林良生不由想到了有人记下的一句郑驰乐说过的话:“落后的地方永远都会有,但不会有永远落后的地方。”

这话的前半句体现的是对现实的充分理解,后半句则体现了郑驰乐锐意进取的积极心态。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林良生甚至能想象出郑驰乐说话时自信的神情。

林良生越来越欣赏郑驰乐这个年轻人,平时还会抽空将郑驰乐在怀庆那边搞过的项目翻出来琢磨琢磨,觉得这家伙真是有用不完的精力!

这不,隽水那边又来了个新项目。

林良生认真地翻完隽水那边递上来的新项目,干脆利落地批复了“同意”两个字!

批完后他还觉得不尽兴,又回过头去看了一遍,然后站起来来来回回地走了两圈。

最后林良生还是没忍住,拿起电话拨通了隽水县政府那边的号码。

郑驰乐那边很快就接通了电话。

林良生笑着打招呼:“小郑啊,我是市委的林良生。”

郑驰乐应道:“林部长!是我们的提案有问题吗?”

林良生说:“不是,没问题,我已经批了。”他顿了顿,“我找你呢,就是想问问你接下来的打算。我看了看你在怀庆跟过的项目,觉得其中有一部分也很适合我们这边。而且我们这边气候好,山林占地也广,可以栽种的东西种类更多,我觉得你可以把怀庆那边的发展模式也搬过来。”

郑驰乐闻言微讶,林良生话里的关怀他是听得出来的,不过他跟林良生的接触仅止于公事上的交流,对于林良生突然的关心实在有些意外。不过听到林良生的话他知道这是个不错的机会:“林部长说的事我也在考虑中,而且也已经进入了初步调研阶段。搞发展的事急不来,因地制宜是必须的,我估计至少得再走一个月才行。”

林良生听到郑驰乐的话,对这个年轻人更为欣赏:“没关系,一个月后我大概还不至于当不成这个部长。”

这话已经带着点玩笑意味了。

郑驰乐顺着杆子往上爬:“我先替隽水谢谢林部长。”

林良生连声说“谢什么”,又问起了隽水那边的情况,等说得差不多了才挂断电话。

林良生伸手拿起自己桌面上的一张合照,定定地看了一会儿,说道:“真希望这年轻人能马上走上来,市委这边需要新鲜血液!”

另一边的郑驰乐还是没琢磨透林良生的想法,不过有人关照自己是好事,更何况林良生明显不是出于谁的嘱托而提携自己一把――听林良生的话就知道了,林良生是在认真了解过他在怀庆那边跟的项目以后才找上他的,话里话外希望他做的也是好好搞好隽水的发展。

既然是这样,那就不需要想太多了。

事实上郑驰乐心里挺高兴的,他也是普通人,有人能认同自己、关注自己,对他而言也是非常快乐的事情。至少自己做过的事、自己付出过的努力,并不会因为换了个地方就被抹掉,即使两手空空地来到奉泰这边,那一切依然会有人看在眼里。

他跟所有人一样都需要别人的认可和赞同。

正是因为不停地从不同的人那里获得肯定――比如以前的王季伦、比如刚走不久的吴开山、比如刚才的林良生――比如更多的支持他的人,他才会坚定不移地沿着现在这条道路往前走。

郑驰乐工作了一整天的疲惫一扫而空,他走出办公室活动着四肢,就看到有人急匆匆地往他这边走来。

郑驰乐认出了跑过来的小伙子,动作停顿下来,问道:“小程,怎么这么急?”

这小伙子叫程宏,是隽水县政府里最年轻的,通常负责跑腿的活儿。见郑驰乐和和气气地跟自己说话,程宏喘着粗气说:“小郑书记,有大人物来了啊!”

郑驰乐一愣:“什么大人物?”

程宏还是气喘吁吁,不过口吃依然伶俐:“就是看起来派头很大的家伙,侯书记陪着呢!你没看到看,侯书记那阿谀奉承的模样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哪位中央大佬下来了呢!”

程宏口里的侯书记就是沧浪的市委书记,姓侯,听说能耐还挺大的,心也大得很,所以眼睛总不在沧浪这边,老往外面看!

听到程宏咋咋呼呼地嚼着侯书记的舌根,郑驰乐扬手一拍他额头:“别瞎说!”

程宏委委屈屈地说:“他敢干我还不能说了?”

郑驰乐笑了笑,程宏这人其实不适合走仕途,这家伙比较一根筋,说话也不经大脑。可所有人总是算计来算计去也有点烦腻,程宏外向阳光的性格挺难得的,至少处得高兴。

他说道:“侯书记他们都在外面了?”

程宏一拍脑门:“对对,瞧我,差点就忘了说这件最要紧的事!侯书记叫你出去迎接一下呢!”

郑驰乐点点头,也不着急,只是脚步稍微加快了点儿。

等走到大门口,郑驰乐就看到了几辆黑色的私人轿车停在县政府门口,标识看不出是什么车,但从车型可以看出是老美那边产的。

从外观上看瞧不出价值,不过够气派。

似乎是看到了他的到来,侯书记首先从车上下来,然后其他车上也下来几个西装男,那装束看上去似乎是哪家公司的员工,可身上的气势却很不一般。

最后从中间那辆车下来的是个二十五六岁的褐发男人,看得出身体底子比较弱,迈出车的脚步有点虚浮。

可他一抬眼,郑驰乐就知道这人不一般。

因为这人的眼神太具有侵略性了,就那么往你身上一扫似乎就能让你感到阵阵冷意,仿佛被他的目光穿透了一样。

郑驰乐没有闪避,直接跟对方对视了一会儿,点头示意后迎向侯书记:“侯书记,您怎么来了!”

侯书记不满地皱眉:“小郑,你怎么来得这么慢?”

郑驰乐后头的程宏连忙接腔:“是我通知慢了!郑书记可是第一时间就赶了出来!”

侯书记眉头皱得更紧,显然不喜欢程宏随便插话。

郑驰乐知道这位侯书记是怎么样的人,在这人心里头官架子可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他笑着转移侯书记的注意:“侯书记,这位是――”

侯书记热切地介绍:“这位是爱德华先生,爱德华集团的代表。”

听到爱德华这个姓氏,郑驰乐心头就一跳。他记得就在他跟关靖泽“回来”的那年,爱德华集团在总统选举里砸的钱根本无法预计,最终让四十五岁的科林・查尔斯上台。科林・查尔斯是个很有魄力的人,当时在老美的呼声就很高,而且科林・查尔斯比较年轻,在对外方面的观点还算不偏不倚,有时候他甚至还能蹦出几句“法文”、“中文”、“日文”等等回应记者的问题。

这样一个人上台也许会给美国注入新的生机,可对华国来说却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郑驰乐没让自己走神太久,很快就露出笑容,挺直腰杆朝对方伸出手:“你好,我叫郑驰乐,是隽水县的县委书记。”

阿尔菲・爱德华这次是作为爱德华集团的代表来华国注资,算是作为修复“美华关系”的第一批来华代表之一,顺便看看这个逐渐复苏的国度有没有什么新变化。

没想到刚抵达奉泰这边后他的身体就出现强烈的不适,本来他身体就弱,这么一闹可把底下的人给吓坏了。本来省会那边就很重视外商,知道情况后很快就派来几个医术不错的医生。

阿尔菲・爱德华的症状总算缓解了,而且他还听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几个医生以为他睡下了,讨论起一个叫“郑驰乐”的人。

阿尔菲・爱德华来了兴致,所以特意走了这一趟。

亲眼看到郑驰乐,他没法将这个年轻的县委书记跟那几个医生的讨论联系在一起。

难道真的有人天生就会医术?

他握上郑驰乐伸出来的手:“你好,我是阿尔菲・爱德华。”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也成功更新!

真棒!

而且很胖很粗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