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重生之医路扬名 > 121晋江独家请勿转载

重生之医路扬名 121晋江独家请勿转载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01:02: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一二一章:旧怨

第二天郑驰乐起得很早,结果到外面一走大家都已经起来了。

这也是乡里人的特性,晚上没什么娱乐就睡得早,睡得早就起得早,这样的作息让他们个个都长得非常结实。

见到他这个生面孔,其他人都有些惊奇。

郑驰乐笑眯眯地跟他们打招呼,介绍了自己的身份,然后提出想去看看学校。

即使丁老书记自掏腰包把学校重修了一遍,小学的条件依然非常艰苦,瓦房自然还算好,青花乡还找得出不漏水的房子。

有丁老书记领头,其他人多多少少也出了一份钱,在学校泥砖砌成的大门口贴着大字写的红公告,都是前些年重修时捐了钱的名单,数目不多,最多的一两百,少的一两块,旁边也详细地写着款项的去向,看得出是一毛钱掰成了两毛来花,能自己做的东西都自己动手做了。

现在已经是暑假,学校没什么人。

郑驰乐没有劳师动众,自己走了进去。

他一眼就看到了操场上忙活的一群孩子。

说是操场,其实不过是整平了的泥地而已。那十几个孩子就在泥地中央或蹲或站地做事,领头的孩子大概十四五岁,已经是上初中的年纪。他们周围摆着些零散的木块,看起来像是桌子腿、椅子腿,还有些缺胳膊少腿的废弃桌椅。

见到郑驰乐,孩子们一愣,为首的那少年挥挥手让其他人继续做事,自个儿跑过来热切地问:“您好,您是哪来的?来做什么?”

他的表情有些殷勤,似乎在期盼着什么。因为他在县里上初中时听说有些有钱人会到乡下资助一些贫困学校,郑驰乐看起来不像乡下人,也许会给他们青花乡小学带来什么好消息!

少年的表情非常容易懂,郑驰乐的心脏一下子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住了一样。

他拍拍少年的肩膀,说道:“先告诉我你们在干什么?”

少年说:“我们在县里上初中,学校那边有许多废弃的桌椅,我跟学校要了回来给我们小学。虽然都是缺胳膊少腿的,但我们修一修也还能用,暑假结束又要有弟弟妹妹入学了,我们得给他们准备些好桌椅。”说到这里他挺起胸脯,面带骄傲,“这是我们的传统!”

郑驰乐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肩膀上肩负着什么责任。

他隐隐明白了关靖泽当年忘我地工作和奔走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些东西需要他们去爱护。

――而且比任何东西都值得他们去爱护。

沉默片刻,郑驰乐说:“能加我一个吗?”

少年愣愣地看着他,表情明显是再说“你行吗”。

郑驰乐捋起袖子说:“我以前跟个老木匠耍过几年,肯定能做得比你好。”

少年被郑驰乐的话激起了斗志:“我才不信。”

郑驰乐朝他一笑:“那我们来比比。”

少年说:“来就来。”

郑驰乐跟他一起走过去,跟其中一个比较瘦弱的孩子要了工具,麻利地给一张缺了腿的桌子装上桌腿。

动作说是一气呵成也不为过。

少年睁大眼,不敢置信地瞪着郑驰乐。但他很快就回过神来:“我不会输给你的!”

有人比拼时做事效率总是特别快,再加上郑驰乐的加入,他们居然只花了大半个小时就把整批从县中学带回来的桌椅修完了。

而且有郑驰乐把关,也没出现左右不平衡的状况,凹凸不平的地方也被削得平平整整,除了看上去老旧了点以外跟新的也没太大的区别。

少年完事后才回过味来。

他认真地朝郑驰乐道谢:“谢谢你,有你帮忙真的快了很多!”

郑驰乐拍拍他的脑袋:“没什么,带我在学校里转转。”

少年再次发问:“我叫丁开怀,你呢?”

郑驰乐笑了起来:“真巧,我叫郑驰乐,你开怀我快乐,真是有缘啊!”

丁开怀有些激动:“你是郑驰乐?”

郑驰乐说:“你听说过我?”

丁开怀说:“我在学校那边听说过我们这边要来一个乡长的事,你是我们青花乡的新乡长!我还以为你会更大一点……”他迟疑地觑了郑驰乐一眼,“你这么小,能顶事吗?”

郑驰乐说:“顶不顶事我也不说大话,空口白凭的保证谁不会说?说了没用,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才知道。行了,带我看看你们学校,边走边给我说说你们学校的事,比方说缺什么、需要什么。”

丁开怀还是不太信任:“说了你就能解决吗?”

郑驰乐认真地看着他:“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但不知道哪里有问题怎么去想?情况还不了解,我不可能给你打包票。”

丁开怀说:“那好,我什么都告诉你。”

青花乡小学条件确实苦了点儿,也不是不能克服的,像桌椅这些硬件他们也找出了相应的解决的办法。

唯一头疼的是教材和师资。

县里有意为难,每年的教材都是整个县都发完了才轮到青花乡,很多时候往往就是整个学期都没有教材,一本教材轮流用个五六回。师资问题也是一样,一是县里的分配方案依然将青花乡摆在最后,二是老师自己也不愿来!

现在青花乡小学有六个年级,其中一二三三个年级都是同一个老师负责所有课程,四五六三个年级还好点,但也只有两个,也就是说青花乡小学三百四十多个学生只由三个老师负责――这还包括了从邻县翻过界山来念书的孩子。

本来跨县在政策上是不恰当的,但邻县的榆林乡比这边还穷,连学校都办不起。起初是几个大孩子翻过大山听到读书声后巴巴地趴在窗外旁听,后来大孩子又把孝子也带了过来,不吵也不闹,站在外面静静地听课。

校长看了不忍心,跟丁老书记商量着让他们也坐进教室――反正也就是多几章桌椅的事。

郑驰乐听完后站在教室外久久无言。

这是知青下乡才过去不到二十年的时代,虽然那次“知青下乡”落幕得不算太圆满,但其实还是给贫困落后的地方带来过不小的改变。他们带来了知识和新的思想,更带来了外面的世界。

在那以后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与“下乡潮”对应的“进城潮”随之而至。而被遗留在贫困落后地区的人也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对于知识有着非同一般的渴望。

――他们渴望改变,所以渴望得到学习的机会。

郑驰乐回到乡委后已经收拾好心情,事情要一步一步来,毕竟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他继续和丁于飞跟进防疫申请的事。

丁于飞也是一大早就起来了,他早早就亲自领人去采土样。

青花乡唯一一位老医生老常也被临时“征用”。

老常在乡委成员的陪同下按照昨天定的计划上门做调查,到中午就6续回来了,带回的结果不容乐观:“有几个在外头打工的年轻人确实出了点儿毛病,症状听着挺像的。留在家里的老人家也有几例,不过病情很轻,都没当回事,说人老了哪能没病没痛。”

郑驰乐跟老常商量了许久,叫老医生帮忙整理出一个调查报告来。虽然他也是医生,但他现在毕竟是青花乡乡长,由他来做总归名不正言不顺。

等材料和土样都准备完毕,郑驰乐对丁于飞说:“这事很重要,我跟丁老哥你亲自跑一趟吧。我年纪小,自个儿去他们可能不当回事,到时候肯定还得丁老哥你帮忙。”

丁于飞说:“成,没问题。”

两个人囫囵着吃完了午饭,就骑着“公车”――两台自行车出发去县城。

等他们抵达县城时县政府刚好开门,丁于飞跟郑驰乐找到负责这方面的人简单说明来意。

一听是青花乡的事负责人就不太想管,丁于飞忍不住冷笑:“到时候出了事可不是我们一个乡的问题。”

负责人脾气上来了:“哟,还威胁上我了?那成,你把申请放下,我们会好好考虑。”

丁于飞追问:“你们准备考虑多久?”

负责人说:“这事比较严重,当然要考虑得仔细一点,时间长一点也是有可能的。”

丁于飞气急了:“你知不知道这是人命关天的事!”

郑驰乐在一边听得直皱眉。

丁于飞这脾气也太直了点儿,这么办事哪能成啊?别说对方本来就有顾忌,就算对方心里没顾忌听着也不会舒坦。

郑驰乐推了推丁于飞,示意他让自己出面。

丁于飞也意识到现在主事的是郑驰乐,自己不应该出这个头。

他讪讪然地闭了嘴。

负责人这才注意到郑驰乐的存在,故意挑刺:“这小子是谁啊?不相干的人你居然把他领到县委来?”

郑驰乐一笑:“我是青花乡的乡长,叫郑驰乐,老哥你要是不介意就叫我一声小郑吧。”

负责人微讶,不过也想起了上头确实安排了这么个人下来。这防疫申请难道是这小子新官上任三把火吗?就怕还没烧起来就被浇熄了啊!

见郑驰乐年纪那么小,负责人不太看好他的将来――在延松能玩得过王书记的人可还没出现,被分到青花乡只能说他太倒霉了。

不过负责人也没法欺负孝子,他说道:“不是我不给你们通过,而是这种子虚乌有的事情我没权给你批。”

郑驰乐见负责人态度软化,拿出老常整理出来的调查报告对负责人说:“这不是子虚乌有的事,老哥你看,这是我们乡里有疑似病例的统计结果,每一位都有名有姓可以登门核实,症状对比也写在里面,相似率非常高。要是你没法做主,可以往上提交这份报告,让上边来决定。丁乡长说话太冲,但话糙理不糙,真要出了问题很可能会层层追究责任,到时候跟这一块相关的部门也许会第一个遭殃。”

听到郑驰乐的话,负责人的脸色也凝重起来。

真要出了事就不是“也许”了,而是肯定!他打开郑驰乐带来的材料,上头不仅描述了青花乡那边的情况,还花了一定篇幅介绍当初在克山那边爆发这种流行病的情况。

看到报告的落款人后负责人微微惊讶,他本来就主管卫生医疗这一块,对于青花乡这个老常还是知道的,当初老常常常主动跑出来学习,就算没给他安排他也会求着要个位置,这两年年纪大了才来得少了!

老常的水平他再清楚不过,这报告的思路和论据可都不像那老头儿能弄出来的。在他记忆里青花乡其他人也没有这份能耐,那很可能就是眼前这个十j□j岁的“乡长”给捣腾出来的!

这个切入点选得好极了!

这事攸关人命,谁都不敢把这个申请卡住。

等这事顺利办下去了,“乡长”的威望也竖起来了。

看来不能因为这“乡长”年纪小就轻视他。

而且郑驰乐也给他指了条好路,这么难搞的事他干脆往上踢就好――神仙打架凡人最好别掺和!

负责人换了张脸,严肃地说:“这事很严重,你们先等着,我去向上面请示一下。”

负责人出去后丁于飞转头看向郑驰乐:“他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

郑驰乐摸摸自己的下巴,一脸深沉地回答:“也许是因为我身上有王霸之气,一开口就把他深深地慑服了?”

丁于飞被逗乐了:“还王霸之气,毛都没长齐呢你!我看是王八之气,四条腿那个王八!”

郑驰乐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这就对了,放轻松点。你是来办事的,不是来打架的,别一见到人就一脸别人欠你八百万而且抢了你老婆的苦大仇深模样。”

丁于飞一琢磨,明白了郑驰乐的意思。他一面苦闷:“我也不想这么冲,这不是以前给他们折腾的吗?”

郑驰乐正色说:“我们现在还没法去感化对我们有敌意的人,只能尽量别把中立的人往外推,多一个朋友办事就多一份助力。”

丁于飞说:“成,我明白了,我会尽量收敛。”

郑驰乐宽慰:“别急,慢慢来。”

两个人没再说话,等待负责人带回回音。

没想到负责人没带回答复,却把县委书记王季伦带了过来。

王季伦大概三十j□j岁,浓眉大眼,看着不像脾气差的人,只有眉头那里隐含的凶煞让人知道他并不好相处。

看到他们一前一后地走进办公室,郑驰乐站了起来。

丁于飞低声提醒:“这就是王书记。”他的声音有些切齿的味道。

郑驰乐问好:“王书记,我是郑驰乐,昨天刚到青花乡报到。”

王季伦竟然也很平和:“我知道你,小郑嘛。你说的是我都听到了,真有这个情况,县里一定全力支持。”他坐到办公桌前拿出纸笔,“你要化验土样是吧?我给你写个批条。”

郑驰乐自然感激不尽:“那就谢谢王书记了。”

王季伦写好批条扫了郑驰乐一眼,却没在郑驰乐脸上发现任何反感和抵触。

他挥挥手让丁于飞和那位负责人出去。

丁于飞有些犹豫。

郑驰乐给了丁于飞一个让他安心的眼神,示意他先出去。

办公室只剩下两个人。

王季伦先开口:“上头放个这么小的人下来,我特意去了解过你。别的东西没搞清楚,只找着了你在日报上的文章。我其实就想问问,那是你自己写的吗?”

郑驰乐据实以告:“调研不是我一个人做的,而是我们党校很多人一起去跑的,不过报告确实是我自己操刀。”

王季伦说:“你看我们延松怎么样?”

郑驰乐说:“延松还有挺大的发展空间。”

这不就是说这边发展得不怎么样吗?王季伦乐了。

他话锋一转,问出了另一个问题:“你没听他们是怎么说我的?我看丁于飞他好像挺听你的话,他一定跟你说了不少事。”

郑驰乐抬起头说:“对事不对人,王书记您刚刚批了我们的申请,那我就该代替青花乡感激王书记。”

王季伦说:“好一个对事不对人。”他盯着郑驰乐,“那你对我以前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对事不对人地说一说。”

郑驰乐说:“您上任以后,延松县的改变是看得见的。我才刚来,了解到的东西不多,也就知道了两个方面――一个是治安,您进行了公安系统的整顿,整个县的犯罪率大大降低;还有一个是招商方面,您在外‘声名狼藉’,因为你‘抢钱’抢得特别凶,有时会把本来相中邻县的投资商也抢了过来――但你这是为了什么?为了延松。而且您也没有搞不良竞争,只是摆出延松的条件让投资商选择而已。”

王季伦能在延松坐得这么稳,就是因为他做什么事都立足在延松这个根本上。前两年上面传出过要调走王季伦的消息,很多延松人都跑去梳那边联名请命,要求将王季伦留下来。

只不过这是民众自发行为还是王季伦暗中导演的好戏,谁都分不清楚――从外面的风评听来很多人都趋向于相信后者。

不过在去青花乡之前,胡树林不也提醒说丁于飞不好相处吗?

再不好相与,也有处好的办法。

郑驰乐认真地说:“延松现在的发展,都是王书记您争取来的。”

王季伦不知多少年没听过这样的肯定了,他闭上眼敲敲桌沿:“你这么拍我马屁,就不怕寒了青花乡那边的心?”

郑驰乐还是那句话:“对事不对人。”

王季伦说:“行,你回去吧。”

郑驰乐点点头,打开门往外走。

这时王季伦突然又问:“你们的丁老书记真的病得那么严重?”

郑驰乐一愣,说道:“他这两年都没用药了,病情不容乐观,随时会有休克的危险。”

王季伦说:“实在不行就让他到县里来住院,让他别担心医药费,公费里出。”

郑驰乐微讶。

王季伦也用了同样的理由:“对事不对人。”

王季伦想到那个一次次为青花乡在自己面前抗争的老人,心里也不平静。

他记得有次丁老书记发病就是在走出县委之后,当时就昏迷了一天一夜才醒来。第二天他一打听,居然就已经出院回去了,院方说大概是住院钱不够。

这种事第一次听到心里还觉得快慰,两次、三次、四次……再硬再冷的心肠都经受不了。

但是他没有台阶可下。

青花乡那边从一开始就摆出受害者的姿态在指斥他,从来都不认为他们当初对王家做过的事有什么错――他们乡委的人现在还住在王家当年那座染了血的屋子里,也不会做噩梦!

他做的事也没有违背大原则,资源有限、款项有限,总有地方会“轮空”的,其他地方也不是没有“轮空”的时候,轮到青花乡就不行了?难道他还要大力支持青花乡发展才能洗清公报私仇的嫌疑?

自打被青花乡的人指责过之后,王季伦想起这个地方心里就没平静过!

到了后面,矛盾自然愈演愈烈。

现在他也不指望青花乡那边能给王家任何交待了。

虽然摸不准郑驰乐的身份,但另一个下放到怀庆的人他却是知道的:关靖泽,永交省省委书记的儿子!

王季伦了解自己的老对手王长云,这么个宝贝落到那家伙手上,那家伙肯定会抓紧这个机会!

王季伦跟王长云被外头称为“两王”,从起步阶段就被人放在一起比较。王长云的风评比他好,但才能不算很突出,关靖泽的文章他看过,在经济上的见解非常独到,正好补上了王长云在经济方面的短板。

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他非常清楚。柳泉要是吐气扬眉,少不得会报这些年被他抢了投资的仇,延松这会儿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所以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把私怨摆到一边。

不管郑驰乐是什么来头,上面会把他跟关靖泽一起下放肯定有他们的道理――总不会是放个娃娃下来玩家家酒吧?

而且郑驰乐刚到青花乡就能收拢丁于飞的心、一天之内就搞出个有门有道的防疫申请,足以显示他的才能!

王季伦拍拍郑驰乐的肩膀:“好好做事,只要需要,县里会支持你的工作。”

郑驰乐说:“谢谢王书记!”

走出县委,丁于飞问起王季伦跟郑驰乐谈了什么。

郑驰乐回想着王季伦说话时的表情,没回答丁于飞的问题,反而说道:“我们乡里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多少?”

丁于飞不知道郑驰乐为什么问这个,却还是回答:“大概五十多个。”

郑驰乐说:“回头给我个名单,我要跟他们聊聊。”

丁于飞见他神色严肃,忍不住追问:“这简单,回头就给你整理出来,不过你找他们干什么?”

郑驰乐说:“了解点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