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重生之医路扬名 > 117晋江独家请勿转载

重生之医路扬名 117晋江独家请勿转载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01:02: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一一七章:两王

郑驰乐和关靖泽也知道怀庆的省长姓沈,叫沈其难,可他们也没打听到他女儿叫沈扬眉。

等跟着沈扬眉到了沈家,郑驰乐和关靖泽才发现这家人不一般。

沈母早早就接到过沈扬眉的电话,一直在等着她回来呢。等瞧见门开了,她立刻迎了出来。

沈扬眉上前抱住自己的母亲:“妈,不是叫你别等吗?”

沈母说:“你一年到头,也就回来那么几次。这回总算能多留几天了,我怎么能不等。”她注意到跟在后面的郑驰乐和关靖泽,敛起外露的感情,慈祥地笑问,“这两个娃儿是谁啊?”

一路上沈扬眉也知道了郑驰乐身边坐着的就是关靖泽,笑着说道:“这可是两个了不起的娃儿,等见了爸我再给你们好好介绍。”

郑驰乐和关靖泽很快就见到了沈其难。

沈其难是老来得女,如今他已经六十有余。不过他的精神非常好,尤其是那双眼睛,精亮而有神,仿佛能将你看透似的。

这人看着就是不苟言笑的脾气,见到自己的女儿也只是淡淡地问:“回来了?”

沈扬眉说:“回来了,爸,你胳膊还疼吗?”

沈母替沈其难回答:“老毛病了,哪有不疼的道理,不过到了夏天就好多了。”

沈扬眉说:“爸,我给你介绍个小医生吧!乐乐,快过来。”

郑驰乐和关靖泽上前问好:“沈叔叔。”

沈其难早就注意到关靖泽和郑驰乐,怀庆虽然比较落后,一份日报还是订得起的。郑驰乐和关靖泽“花落”怀庆,他第一时间就跟进过,知道他们的来历不简单。

没想到郑驰乐和关靖泽还没正式到地方报道,就先到跑自己家来了。

沈其难对这种行为是有些不喜的,不过等沈扬眉说完相遇的经过,这份不喜也就随之消散。

这明显是个意外的巧合。

事关自己女儿,沈其难也上了心:“我早就说了那边不适合呆太久,她还偏要去。你是乐乐吧?你别听她胡说,我这老毛病不算事儿,你还是赶紧帮她看一看,稳住胎儿比较要紧。”

碰上至亲的问题,沈其难也不过是个最普通的父亲。

郑驰乐也没推辞,当下就给沈扬眉做了进一步诊断。

沈扬眉的症状其实已经有些危险,因为她已经感到腰酸好一段时间,而且阴-道已经出血,这代表胎儿很不稳定。沈扬眉之所以没察觉是因为上次滑胎后她的经期一直不太稳定,延迟或提前都是常有的事,她以为这只是月信来了,没往怀孕上想。

郑驰乐最终选了个最稳妥的老方子,主用常见的苎麻根来固胎。

沈扬眉看了方子后突然就回想起上次怀孕时的事,忧心忡忡地说:“当时有位老医生也给我用过差不多的方子,不过最后孩子还是没保住。”

郑驰乐说:“这方子早就公开了,以搭配简单、效果显著著称,通常碰上滑胎都会用它。不过用起来有些讲究,这个我们在《国医新志》的老方临床改良一版里也一起探讨过。苎麻根是这个方子里体积比较大的药,质地又轻,用量少了,药效出不来;用量大了,太多的药渣又会吸走其他药的药性,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将这味药的用量加大,但分开来煎,然后再拿煎出来的汤汁去煎其他药,这样就能保证它和其他药的药性都能充分发挥了。”

他解释得非常细致,就连不通医理的沈其难也听得很信服。

都说文如其人,从郑驰乐发表在日报上的文章就能看出他是什么样的家伙了:他不排斥新东西,也乐于接受和学习新鲜事物,但步子走得非常稳。

旁观完郑驰乐给自己女儿诊治的过程,沈其难也大致摸清了郑驰乐的秉性。

是个很踏实的孩子。

沈其难有意再进一步了解郑驰乐的品性,故意在郑驰乐讲完用什么药后说道:“这孩子对扬眉很重要,我再找另一个医生来给她看看,乐乐你不介意吧?”

郑驰乐还没说话,沈扬眉先开了口:“爸,你别这样。”

郑驰乐倒没察觉这是沈其难的试探,毕竟他年纪这么小,任何一个真心关切自己家里人的患者家属不太信任他,他都不会因为被怀疑而感到不舒服。

他笑着说道:“我们老祖宗就发明了一个词,叫会诊,也就是几个医生一起诊病,一起商讨治疗方案。同一个病,不同的人来诊治会有不同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甚至相互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方案,都是一个提升自己的过程,也是对患者最负责的做法。沈叔叔你请人来再诊断一遍,我怎么可能介意?人可不能越活越回去,连古人都比不过c的东西一定要继承下来。”

沈其难冷淡的态度始终没变,只不过心里却是给了郑驰乐很高的分数。他说道:“那我等会儿把以前我们家经常请上门的那位老医生找过来,跟你好好来一次‘会诊’,你和胸就先在我们家吃个便饭吧。”

坐了老半天的车以后又折腾了这么久,郑驰乐和关靖泽确实也饿了,自然不会推辞。

一顿饭吃完,沈其难请来的老医生也到了。

郑驰乐看到对方后一怔,礼貌又恭敬地问好:“蔡老先生!”

原来沈其难请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那年华东爆发霍乱、负责领队的蔡老先生。

蔡老先生年过半百,但精神矍铄,看起来比很多年轻人还要有劲。他的眼睛没坏,记性也好,一下子就认出了郑驰乐:“乐乐,你怎么来怀庆了?”

郑驰乐如实相告。

蔡老先生不无惋惜:“走这条路会分走你很多精力,多可惜啊!”

上回蔡老先生是负责领队的,对郑驰乐的医术了解最深,在郑驰乐这么小的年纪就兼通内外科,平常病症治起来得心应手,疑难杂症也能切切实实地说出个所以然,实在非常了得。

在蔡老先生看来要是郑驰乐不分心的话,应该能把医术学得更精!

所以他觉得可惜。

郑驰乐说:“我不会放弃学医的。”

蔡老先生摇摇头,叹息着说:“你的选择也许是正确的,老祖宗说过,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只能治好病的医生,大概只能称之为医匠;好一些的医生,不仅仅能够治好身体上的疾病,还能够改变――或者说影响一个人的观念和思想;最好的医生,应该立志于找出整个国家的弊病,从而改变整个国家。”他说起上次支援华东得到的启示,“上回你们给我上了一课,我们往往会忽视掉相对落后的地方,可这些地方正是疾病传染开去的根源――所以我们不仅仅要看到进步,也要看到缺陷,要是不去补好这些短板,疫情根本没法从根源上解决。我相信其他事情也一样,因而你们这些有朝气的年轻人选择现在这条路,我是非常支持的!”

听到蔡老先生饱含期望的话,郑驰乐笑眯眯地说:“蔡老先生您说得我整颗心都不安宁了,这要是做不好,可怎么对得起您这份看重哪!”

见到他那熟悉的笑容,蔡老先生刚才那点儿感慨和惋惜也没了:“你啊,马上就要走马上任,别再这么嬉皮笑脸了!要是到时候下头的人不服管,有你哭的时候。”

郑驰乐不乐意了:“我才不会哭,我哭他们也不会可怜我,还会笑我果然是个小毛头!”

蔡老先生说:“你知道就好。”他笑着说完才转向沈其难,“老沈,我可是豁出老脸向你开个口,乐乐在你底下做事,你千万得关照好。”

蔡老跟沈其难说起当初在华东的事,那时候他只关注县镇,没想到疫情更可能在乡间蔓延,还是起初被他看轻了的郑驰乐和李见坤提醒才想到这一点。

至于后面郑驰乐的表现更是没什么好说的了,从头到尾都只有一个“夸”字。

沈其难听了老半天,哪还听不出蔡老对郑驰乐的赞许和喜欢。蔡老先生这人他是知道的,从小就过得顺风顺水,好家境把他的眼光也养高了。

沈其难还记得上次蔡老从华东回来后有了不小的变化,以前蔡老都以城镇为重,很少关心更下边的地方,那次以后他往乡下跑的次数就多了起来。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因由在里面。

被郑驰乐这么一弄,沈其难已经挑不出郑驰乐的错处来了。

见沈其难若有所思,蔡老很干脆:“我先给扬眉诊断诊断,不过我觉得乐乐的方子就很好,应该是不用大改的。倒是老沈你啊,你那肩膀疼的老毛病也给乐乐看看,我跟他来‘会诊会诊’。”说到后面四个字时他的语气格外意味深长。

考察郑驰乐的意图被蔡老看破了,沈其难脸色如旧,一点都没有被戳穿的尴尬:“有人想帮我瞧病,我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蔡老拍拍郑驰乐的肩膀:“去帮老沈看看,我把以前用的方子也写给你,你可以用来参考。”

郑驰乐一口答应:“成!”

他们分头忙活起来,关靖泽倒也没闲着,他坐在茶桌边跟沈母聊天。沈家在怀庆根深叶茂,沈母也是出身书香世家的人,见识并不比首都很多人差,而且怀庆的气氛相对比较安宁,她给人的感觉也很平和。

知道关靖泽是要去柳泉县之后沈母给他讲了那边的形势,柳泉县的县委书记姓王,是个挺干练的中年人,在他手底下做事能够学到很多东西。不过柳泉县位置太差,资源又少,招商引资完全搞不来,所以经济始终没上去,下去以后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沈母将柳泉县的情况娓娓道来,关靖泽获益匪浅,又问起了延松的事。

提到延松,沈母就皱起眉头:“这地方条件不错,就是人不行,它的县委书记也姓王,可跟你们那边的王书记真是天差地别。而且他经常打压柳泉,你可要做好准备。”

关靖泽心里咯噔一跳。

条件差些不是问题,可以想办法;可要是没跟对人,办起事来那可就难了!

看来得给郑驰乐提个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