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服饰天下 > 第131章 :拉壮丁

服饰天下 第131章 :拉壮丁

作者:阿楚是我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1:01: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楚提着背包,跨步走下摩托车时,一位眼然间带着鱼尾细纹,身上穿着薄上衣的中年妇女早就走到门外。

“妈。”陈楚嘻哈着打一声招呼道。

中年妇女径直来到陈楚面前,一把紧紧抓住陈楚的手。

“出去都半年多了,怎么就没见长胖?”妈攥住陈楚的手撑,不满地唠叨道。

陈楚脸上现出二条黑线,心里暗道十年后陈武这小子体重直线上升,绝对是老妈吹电话风催胖的。

“不过,整个人看起来比半年前精神多了。”妈的脸上现出一丝柔和的笑意道。

“妈,你最近身体还好吗?”陈楚仔细打量着妈,心中有种莫名的喜悦。

现在的老妈比自已记忆中要年轻很多。原本夹带不少白发的黑头发,这时只是依稀可见一二根白头发,脸容少了好几道皱纹多了几分年轻光泽。

“好,还好……”放开陈楚的手,老妈道:“先进屋再说吧。”

这时,一位微瘦皮肤较黑的中年男子也是缓步走出来。

陈楚忙叫道:“爸,我回来了。”

中年男子嗯声点点头,眼中也是带着关切,道:“进屋再说吧。”

大厅内,家私摆设显得简洁朴素。大厅的正中心放着竹片织成的大筛子,筛子上放着一些未剥开的花生。妈把爸拉走去杀鸡做饭时,陈楚要去帮忙时却被叫住,老妈唠叨着陈楚旅途劳苦,执意要陈楚坐下来休息。于是,陈楚只好和妹弟两人坐在大厅内剥花生种子。

立春已过,早就到了栽种花生的时节。妹妹倒是继承老妈几成功力,在陈楚的面前嘻笑着嘴动个不停,陈武几次张口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在花生壳剥开的脆响声中,大厅内一时笑语不停。

二个小时后,晚饭时间到了。陈楚发现晚饭很丰盛,白切香鸡、清蒸鲜鱼、烧炒面条……爸妈这是将这一餐当作是团圆饭来做了。

晚饭时,爸妈两人又开始问陈楚在外面闯荡的情况。对于某些不开心的经历,陈楚一字不提,倒是说了很多外面的趣事。陈楚重提家里盖房子的事,爸张口继续表示反对,但马上被妈一句句地反驳,陈楚也是帮腔劝说几句老爸,最后老爸只能沉默表示认同。

“大儿幺女说的就没错。还是大儿子最懂妈的心。”老妈得意地向着老爸炫耀道。

听到这一句话,正在喝汤的陈武呛了一下,二妹则幽怨地看了一眼老妈道:“妈,我不是最小的,难道就不懂你的心了吗?”

陈楚和爸妈三人由不得笑了起来。大厅之内,一时之间欢声笑语不断。

第二天。

陈楚睡到自然醒时,已经差不多九点钟。他走出大厅时,只有陈武一人在大厅内剥花生种子。

;“陈楚,你起床起得太迟了。”陈武出声道:“妈和妹妹都在外面种花生,你现在就去县城吗?我骑摩托车载你出去。”

“麻烦你了。”陈楚道一声谢。

现在他虽然处于休假中,但还是有一些事务要处理。比如说,招收到非洲的人员。

“一世人两兄弟,客气什么。”陈武摆摆手道。

搭着陈武的摩托车来到昨天的路口,十分钟以后,陈楚就坐上到县城的汽车。一个小时后,陈楚手中提着一袋水果,来到县城步行街附近一条不太起眼的老街。

和日新月异的县城相比,这一条街道就像被城市遗忘了一般。两边随处可见历经数十年风雨的高檐瓦屋,地面上则铺着一层大青石。走在这条带着岁月风霜的大街上,有一种宛如回到四五十年代的感觉。

穿过整条大街,陈楚在街道口一间三层楼高、八十年代建成在楼房前停了下来。

一楼店辅门口处,“秀姨中介所”几个大字招牌挂在临街一面,中介所内,两张用了不知多少年的办公桌边,一位年纪不到二十岁的女子正看着报纸。另外有一位头发微微花白,穿着朴素年近六十岁的阿姨,正坐在椅子上,和一位年纪年纪更大抱着孩子的阿婆聊着家常。

陈楚缓步进入中介所时,那位抱着孩子的阿婆打量一下陈楚,咧嘴笑道:“阿秀,有生意上门,我就不阻着你做生意了。”

“后生仔,你找我吗?”中年妇女站起来,她穿着黑色大衣,品位看起来很一般,半花白的头发也是随意地梳着。不过,她笑起来时显得极为随和,极容易让人亲近。

“秀姨,你好。”陈楚上前一步,笑着将手中水果递上前:“我叫陈楚,是从夏家镇龙坡村来的。”

“龙坡村?”秀姨听到陈楚独特的介绍方式后,缓缓地道:“陈升龙家是你的……”

“我们这些小字辈都叫升龙爷做十七爷,小时候顽皮,经常就在十七爷家门口龙眼树果实成熟时,和**位伙伴一排列地坐在田基上,直瞪瞪地看着树上的果实。”陈楚盯着秀姨,不好意思地笑道:“还是十七奶奶心善,都会摘下果子分给我们吃。”

秀姨中介所是县城最老的中介所,中介秀姨和陈楚村十七奶是姐妹关系。而在有着近千人的龙坡村,陈楚和十七爷称得上二百年前是一家。说得亲近一点,他和秀姨有微乎其微的

亲戚关系,说得疏远一点,相隔五六代他和秀姨就是路人甲和路人乙的关系。

“原来是……大姐家的亲戚。”秀姨上前接过陈楚的水果,以更热络的声音招呼道:“坐吧,难得这么有心来看我这个老太婆。阿兰,快去洗一下水果。”

到底是做中介的,处事圆滑的秀姨马上打蛇顺着杆上,将陈楚定格为亲戚关系。

关系有时就是走出来的。认了陈楚这个新亲戚后,秀姨招呼得更加热络。陈楚也是客气地说了一些话。

洗干净的水果摆放上来以后,陈楚主动拿着刀子削水里皮。秀姨的笑眼则微微一眯,直接道:“难得今天贵客上门,阿楚今天过来找我有什么事呢?”

“秀姨,我在羊城那边开了一间制衣厂,现在想要招几个人……”陈楚沉吟片刻道。

“哟,我果真没有看错,阿楚你果然是开大厂的大老板。”秀姨插话恭维道。在刚才她早就在打量过陈楚的穿衣、方行、气度,心中对陈楚的身份隐隐已猜到几分,嘴甜舌滑间秀姨还不忘推销自家业务:“阿楚真是年轻有为,去年一定是赚钱赚到盘满钵满吧?刚刚过完年是想招工扩大经营吗?嗯,在珠三角那边也有几位同乡老板从我这里招人,现在刚过完年,很多人都没有找到工作,你要多少人我就可以帮你招多少,要是再过十头半个月空闲的人都找到工作,再想招人就难了。”

陈楚笑道:“我们工厂现在暂时还不缺工人,不过,下一次我们工厂再招工的话,我一定找秀姨你。”

重生前二零一零年,陈楚是经某位同乡老板介绍认识秀姨的。那时正好是年初,一年一度的民工荒来临,陈楚的制衣厂招不到工人,只能回到家乡招收新手。

而那一次和秀姨合作招工的效果不是一般的好。制衣厂招工一般都只招熟手,很少会招收新手,因为新手要学习二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掌握牛仔缝纫技术,在这其间新手的生产效率只有老手的三分之一,对很多制衣厂来说培养新手,就意味着产能的浪费。而在将新手培训成熟手以后,工人该跳槽时还是跳槽。所以招收新手对制衣厂来说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同样的例子,可参照某些企业招工时只招大学毕业两年以上的员工。这样的规定虽涉嫌歧视,但却是企业的最优选择。

不过,陈楚招收的同乡工人却是不同,陈楚将他们培训成熟手以后,他们跳槽的概率比起其他新手要低得多。比如说,一般制衣厂的年初员工流动可能会超过30%,但是同乡工人的流动率却在10%以下,还时不时会出现同乡工人到其他制衣厂工作一段时间后,要求重回楚歌制衣厂的情形。

陈楚慢慢地发现其中缘由:首先,招收的员工是陈楚的同乡,他们自然而然地和陈楚较为亲近。其次,因为有着相近的语言文化习俗、饮食习惯,他们在制衣厂内形成村落般的社会结构,在脱离这种社会结构后,工人们到其他制衣厂会很不适应,到最后往往又会重回这样的社会结构。

陈楚估算着到一二年后,想要解决民工荒问题,还得和秀姨合作。现在搞好和秀姨的关系,对他自然有好处。

“秀姨。我这一次招的人,是要跟我一起到国外做生意的。”陈楚缓缓地出声道。

秀姨嘴角笑意一僵,道:“什么?国外?阿楚你是要卖猪仔?”

陈楚眉头一挑,道:“怎么说卖猪仔这么难听?我到国外是正正经经做生意的。”

秀姨很快地就摇摇头,道:“阿楚,你想招人到珠三角或国内其他地方,我还可以帮你,但是到国外的话,谁知道在国外会出什么事?”

陈楚道:“秀姨,国外没有你想的那么危险。在这县城想招到人,怕是只有在你这里才能做到。”

虽然只是一位中介,但陈楚知道这位秀姨还是有一定的能量。她和三教九流都打过交道,甚至和一些官府部门也有不错关系。那位介绍陈楚给秀姨认识的老板就提到过,他在本地工厂当初扩大生产规模时,曾向某银行申请贷款却一直未获批复,最后还是秀姨将他引荐给某位官府中人疏通关系才得以解决问题。

陈楚又道:“如果能成事的话,我给秀姨你每人头八百块提成。”

秀姨微一沉吟,道:“好吧,看在……亲戚的份上,就帮你一回吧。不过,阿楚,你为什么不在羊城那边招人呢?”

陈楚缓缓地道:“我可能会在粤省那边招人。不过,在哪边招到人的概率应该不大。”

陈楚要招的人是要出国的,没有熟人引荐,也没多少人敢随便跟陈楚出国。所以,他只能退而求次回老家招人。很多国人出国经商,都是老乡带老乡,亲戚带带亲戚的。

“说一说你想招什么样的人吧。”秀姨问道。

“招一些以前没有做过混帐事的,起码也要高中毕业,要会说英语……鬼佬话的。”陈楚缓缓出声道:“头脑要灵活不要太古板,你先看一看能招多少吧,等过三四天我会跟他们面试。”

“工资呢?”秀姨随口又问道。

“工资五千块起底。”陈楚心里很明白,以他们县的经济状况,五千块钱已经有很强吸引力。

“五千块钱倒是也不少了。”秀姨道:“四天以后,你就过来提人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