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亡国之君 > 第81章 破而后立

亡国之君 第81章 破而后立

作者:谁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1:01: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柳从之审过人,断过案,擒过俘虏,逼问过口供。这等事情做起来,着实轻车熟路。

古往今来,让不想开口的人开口的法子有许多,但最直接也最好用的无非那一个――用刑。一个人的意志可以坚如钢铁,但痛苦足以让再坚硬的钢铁寸寸皲裂,化归虚无。

柳从之使的手段并不残忍,可也绝对算不上仁慈――他本非心慈手软之辈。何况柳陛下如今身体状况堪忧,可谓半身覆冰半身浴火,水深火热,日日煎熬,他自己尚如此,又如何能让想要自己性命的人好过?

强悍如柳从之尚有灰心绝望、难以支撑之时,可见人非铁石,总有致命之处。

眼前这刺客却是奇了怪了。

有的人是铁了心不开口,有的人是死了心不开口,眼前这位却是横了心要开声,被柳从之反扣在床沿仍是挣扎不断,可柳从之看着苍白,一双手却如同铁臂,这人挣了又挣,愣是挣不开,听着柳从之问话,似是想说话。柳从之确认他嘴里没藏毒,一抬手将这人脱臼的下巴接上了,而后平心静气道:“你说吧。”

刺客竟是呸了一声,声如洪钟:“没有人派我来!我就是来取你性命的!”

“哦?”柳从之不动声色抬了抬眉,“为何?”

他神色淡淡的,眉目舒展,此情此景若是入薛寅眼中,心中必要啧啧感叹这皇帝陛下不愧是个小白脸――咳,扯远了,刺客看了看柳从之,竟也是一怔,愣了一愣后,认真地说:“因为你草菅人命!”

柳从之虚心求问:“我如何草菅人命?”他自觉自己身上罪名无数,但草菅人命一条,似乎还真算不太上,比如这要砍他一刀的刺客还在这里生龙活虎地说话,还没被他一刀砍了。

却见刺客横眉冷目,厉声道:“你杀了王将军!”

柳从之一愣,才意识到这人所说是王溯,王溯伏诛,民间一片叫好之声,还有人为王溯鸣不平?他颇觉有趣,笑道:“王溯通敌叛国,难道不该死?”

王溯自认该死,还有人认为他不该死?这人竟是理直气壮道:“王将军心系百姓,虽然犯错,并不至死!”

柳从之含笑:“他如何心系百姓了?”

这人红了眼,一字一句道:“王将军守卫边关数年,是一等一的好官!约束部下不欺压百姓,心系民生。他救过我性命,大恩大德万死难报!”

柳从之依旧微笑:“可他投降月国,失了辽城。“

这人沉默片刻,“我就是辽城人。”

他道:“是,辽城被月国人占了……可当时将军若不降,辽城上下,难有活口!”他说完这一句,突然激动起来,扭头盯着柳从之,“我知道你很厉害,人人都说你是什么明君英主。可你到底做什么了?你不过就是造了反,和朝廷窝里斗,北边还是乱成这样,月国人围城的时候你在哪里?辽城弹尽粮绝月国人打算屠城的时候你在哪里?这两天我还亲眼见着你给月*队让了路,你让他们大摇大摆地就从这城外走了!”

他深吸一口气,直视柳从之,满面怒色,“我就是气不过!老子不是来申冤的,但你杀了王将军,我要给王将军讨公道。老子其它的没有,就这一条命,还有这一把刀。没杀成你是我运气不好,我认了,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不关其它人的事,你要杀就杀吧!”

柳从之失笑。

以这人做的事说的话,换个脾气不好的,那就是全家株连的下场。这莽汉敢孤身来行刺他,着实勇气可嘉。他叹一口气,淡淡道:“你叫什么名字?”

“黄一。”

“黄一。”柳从之道,“你想说,王溯投降,是为了保全全城百姓性命,不让月国人屠城,所以他虽有罪,却罪不至死?”

黄一点头。

柳从之微微一笑,淡淡道:“所以如今北地月国人遍地,人人受其所苦。所以我朝士兵殒命月国人之手。所以北边烽烟战火起,难得安宁?”

他有些冷淡地垂睫,“我与王溯数年交情,一度情同手足,如果可以,我也不愿下杀手。”他淡淡道:“可他该杀,通敌叛国,罪无可赦!”

柳从之平时言辞温和,满面笑容不露怒色,这一句话却说得尤其尖锐,堪称斩钉截铁。“他通敌叛国,或许能救一城百姓,但他害的是千千万万的人。月国人如豺狼虎豹,一旦进犯,我朝永无宁日。王溯身为将领,无能庇佑百姓,投降敌国,透露军机,协助月国人杀我族人,万死难辞其咎!”

黄一似乎被震了震,而后冷笑:“说得比唱得好听。你除了挑起战乱,你又做了什么?”

柳从之静了静。

同一名刺客辩论这些东西委实可笑,这人指着他鼻子骂,他却不怒,只是心头涌起淡淡疲惫之感,一时有些索然。

大约是近日太累了。

柳从之舒出一口气,淡淡道:“朕只愿予天下太平。”

这天下风起云涌数年,何时太平过?

大薛疆土广袤,一眼望去江山锦绣,再往前走个数年,乍一眼看还颇有些太平盛世,歌舞升平之景。柳从之昔年高中状元,带着满腔抱负与一身才华步入朝堂,却开始亲眼目睹这盛世之下的另外一面。

这拥有泱泱万民的偌大帝国,却如同一个外强中干,年岁将尽的老人,身穿绫罗华服,看着保养得体富贵安宁,实际上躯体早已老朽,朝臣再想着粉饰太平,也不过是粉饰太平而已……这一点,当年朝中的聪明人都有所觉,然而时局如此,前途莫测,身为臣子,除了安守本分,尽心竭力,还有什么能做的?

柳从之昔年的启蒙恩师顾源,在告老辞官前曾与他有一番长谈。顾源身为大儒,眼力智谋都是顶尖的,难得持身清正,身上却无普通文人的迂腐清高,为人随和,言谈潇洒风趣,处事妥当。柳从之极敬重他,看在这位昔日恩师的面上,之后对顾均也多有网开一面之处,只是这小顾公子比起其父,实在是大大不如。

那时正是风雨飘摇时节,柳从之镇日奔忙,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恩师一晤,又想起朝中种种,长叹一声:“此为多事之秋。”

顾源抚须不语,静默片刻后,忽道:“如今离我朝中兴盛世,已过上百年。”

柳从之那时有些不解,顾源眯着眼,长叹一声:“前朝由建国至灭国,也不过二百年光阴。”

这话柳从之不可能听不懂,他听懂了,却是悚然一惊,“老师。此话……”

“不论说得说不得,此话不传入第三人耳。”顾源笑了一笑,“我近日常想,这天下兴亡,盛衰枯荣,也循天道。历朝历代,无不是盛极而衰,衰极而亡,循环往复,如同轮回……”他低声道,“却不知你我如今,是在这场轮回中的哪一环?”

柳从之变了颜色,“老师,此话慎言。”

顾源静静看他一眼,摇了摇头,“是了,这也是我最近糊涂,总是想些虚妄之事……”他忽然一笑:“史书所载皆是过往,不得更改。可将来如何,却非我能揣测。这茫茫天下碌碌众生,大都随波逐流,身不由己,可如何不能有人力挽狂澜,左右这天下兴衰?”

柳从之那时心中一动,牢牢记住了顾源这句话。

如何不能有人力挽狂澜,左右这天下兴衰?

他终究成了史册留名的名臣,他也曾一度以为,自己做得了那个力挽狂澜,让大薛重焕生机之人。可他错了。

柳从之再是才华横溢,聪明无双,甚至再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他也只得一人,无三头六臂,更无□□之术。大薛二百余年,留下的陈规已然太多,上上下下的蛀虫也已太多,要想求变,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又有华平在侧,柳从之实在无力发起变法。

况且,老皇帝也绝不会容他如此。

最终,柳从之的打算从“变法”变成了“变天”。

前者忠义,后者悖逆;前者满朝结仇,后者火中取栗;前者难得善终,后者……不过一搏。

最重要的却是,前者逆天命,步步艰难,后者顺天命,所以一路有如神助,势如破竹。

他愿予这天下太平,可这天下却是不破不立,否则难得太平。世人解他也罢,不解他也罢,千古骂名也罢,英主美名也罢……

柳从之好整以暇地一笑。

无关紧要之事,何须挂怀?他一生如此,又何尝在意过别人的眼光?一生至此,已非虚度,如此便已无遗憾。

不过虽是如此,身边一二知音也无,倒是寂寞……

两日后。

远在北化的薛王爷躺在自家的躺椅上晒太阳。

这些天天气转暖,冷如北化也有了阳光,薛王爷一面闭着眼睛晒太阳一面慢吞吞地打呵欠,那副懒散样子让薛郡主一见就想抽,奈何薛王爷死猪不怕开水烫,抽完了继续软绵绵地躺回去,薛明华也没脾气了,“真该给你找点其它事情做,看你还能闲成这样子不?”

于是,一封来自远方的书信轻飘飘地砸在了薛王爷的头上。

薛王爷伸伸懒腰,慢吞吞懒洋洋地爬起来拆信,一旁的薛郡主见状噗嗤一笑,只因薛王爷一看信脸色就立刻变了,那股悠哉悠哉的神气去了彻底。

薛寅瞪着手中信纸。

这封信是柳从之那头送过来的,措辞很严重,上面写陛下遇刺,伤势严重,故而命他安定北化后尽快携兵归队,以免陛下伤重,人心不稳。

乍一看似乎哪儿都对,仔细一看哪儿都不对。

首先,陛下遇刺伤重,导致人心不稳,那人心不稳的时候找他薛寅回去干什么?让人心更加不稳?

然后……薛寅有些牙疼地看着信上的字迹。

陛下遇刺,伤势严重……可是我的陛下啊,您这笔漂亮得连一点瑕疵都没有的字儿,看着像是受伤严重的人写得出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空虚寂寞冷的柳攻又向薛喵寄去了爱的家书【喂

_(:3∠)_这章更晚了抱歉,确实写得好慢qaq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