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亡国之君 > 第7章 国之危难

亡国之君 第7章 国之危难

作者:谁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1:01: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薛寅这一击来得毫无预兆,疾如雷霆,朝堂之上天子手刃权阉,这戏码别说是没看过,简直是连听都没听过,你几时听过皇帝杀人是自己动手的?更别说是直接诛于朝堂。即便痛恨华平者如霍方,此刻也被震在当场,一时回不过神来,其余华党官员浑身冷汗直冒,慌了手脚,大殿自最初的死寂之后,哄地一声混乱了起来,有人仓皇有人欣喜,乱成了一锅粥。华平掌权已久,依附于其的大臣不知凡几,骤见华平殒命,竟有人大喝“来人”,宫内护卫呼啦一下涌入内殿,见这阵势,却都不知所措。

华平历久不倒,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至少这宫中多是他的人,他甚至和御林军首领关系非常不错,而薛寅这皇帝却是个正儿八经的外来户,地皮都没坐热呢,势力自然也谈不上,虽是皇帝,可是乖乖,名义上的皇帝招呼没打把正儿八经的第一号人物给捅了,这可怎么办?

薛寅在华平尸体前站着,有一下没一下把玩着手中匕首,冷眼看着殿上乱哄哄的大臣和不知所措的侍卫,骤然爆出一声暴喝:“全部给我停下!”

殿内倏然一肃,薛寅双眼含煞,神情凶狠如兽类,“华平无德无能,以宦官之身干政,奸佞误国,如今更里通月国,祸乱朝纲,已为朕亲手诛杀。”他抬头,神情冰冷地看着乱作一团的大臣,“朕为天子,代天受命,诛杀奸佞。诸位都是有名有姓的国之栋梁,跟着个作乱的太监下黄泉作伴可就不好了。”

与此同时,殿内再次涌入守卫,这批守卫不着正规侍卫服,正是薛寅自北化带来的亲兵。天狼一身青袍,冠带潇洒,向薛寅单膝下跪:“属下来迟,累陛下受惊,请恕罪。”

“无事。”薛寅一指华平尸体,“把这个处理了。另外传令下去,立刻让人围华府,一切财物充公。”

“是。”天狼瞥一眼华平尸体,面上毫无惊色,使了个眼神,左右两个侍卫上前,直接将华平尸体拖走,地上空留一片血污。

天狼不再说话,侍立一旁,其余北化军一动不动,把持大殿各处。薛寅坐回龙椅上,淡淡道:“诸位爱卿可想好了?”

他突然来这么一手,北化亲兵又干脆利落地把持了宫中兵权,在场的都不是傻子,心里都知道怎么回事,然而华平已死,哪怕是华党的,也犯不着为了个死太监――这时还真是个死太监了――触皇帝霉头,再怎么说,这也是皇帝不是?更何况还有那恨不得弹冠相庆的。霍方即刻下拜:“陛下圣明!华贼为祸朝纲已久,恶行累累,罄竹难书!陛下能除此贼,实是我大薛之大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余臣子同样下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要这群人安安心心地跪一次,也当真是难得,薛寅坐在龙椅上叹气:“众卿平身。”

至此,华平的事情就可以告一段落了,老太监厉害不错,但再厉害也死了,掀不起什么波澜。这出戏闹完,事情又回到原点,柳从之大军厉兵秣马,就在城外了,要怎么整?

新皇刚才露了这么一手,倒教人对他对了一分信心,结果薛寅在满朝文武的目光中一摊手,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诸位怎么看?”

下面人一对望,叹气。霍方出列:“自华溪至宣平,要渡澜江。澜江堪为天险,臣以为,应当派兵前往澜江阻截柳从之部队,尽量将其拖住,同时在宣京设防,以备迎击。”他说到这儿,忽然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另外,宣京兵力实在不足,应当急召辽城王溯回防勤王。”

听到霍方的后半句,薛寅眨眨眼,漫声道:“辽城啊……是该如此。”他挥了挥手,“不过事关辽城,一会儿再说吧。”

不是他懒,而是辽城实在是个大麻烦。薛朝一路被柳从之从南面边境打上来,先是占了江南,而后以鱼米之乡为根基开始北扩,一点点鲸吞蚕食,目前实在是把薛朝大半江山都给占了。如今数一数薛朝领地,也就只有宣京以北,月国以南这一片,其中除宣京及其附近,其余地方大都贫瘠,薛寅的老家北化就更是鸟不拉屎的穷地方,这些地里驻军人数足够的,也就只有边境重镇辽城了。

辽城守将王溯,乃是一名武勋不弱的将领,本是柳从之旧部,因恰好受先先帝赏识,三年前被派去接替柳从之守辽城。据薛寅所知,王溯妻小本来留在宣京,也是为了防他起二心,结果王溯年方十五的女儿出落得太漂亮,不幸被华党一个败类给糟蹋了,自尽而亡,王溯的妻子悲伤太过,暴病身亡。结果就是,华平公公和这位手握兵权的驻边将领结下了血仇,只得连忙召王溯回京以便加害,但王溯妻女皆亡,孤家寡人一个,也就豁出去了抗旨不回。这人跟了柳从之许久时间,倒是学到了点柳从之的本事,有本事把手下皇帝老子给的兵都带成自己的亲兵,军队在手,饶是华平也奈何不得。

华公公本待出兵讨伐,但还没来得及行动,柳从之反了。两头起火,只得先回去看烧得烈的那一边,现在柳从之这把火烧得何止是烈,简直是要燎原了,王溯则是端守辽城,拒不回京,也不投柳从之,就这么耗着。

所以,结论是。霍方的提议虽好,但辽城实在是啃不动。这两年派去召王溯回京的圣旨都不知发过多少张了,虽然现在华平死了,局势可能会有改变,但哪怕来了呢?远水救不了近火。

柳从之是在造反,和谈无望,霍方说得不错,出兵是目前唯一的办法,薛寅托着下巴,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派多少兵?谁愿出战?”

堂下一片寂静。

薛寅眯着眼把下面一张一张脸扫过去,本朝武将,传奇者莫过于江贺与柳从之。前者被华平间接害死了,导致其手下将士怒不可遏,也直接成了柳从之反叛的导火索。还算有能耐的王溯和华平仇深似海,拒不勤王。柳从之从南边起兵打上来,手下降兵降将越来越多,反观朝廷这边,人手越发的少,派兵去打柳从之倒像是给他送人去的一样。到现在,还站在这儿的武将,多是滥竽充数上不了台面的角色,打仗?简直像个笑话。

薛寅一晒:“无人愿往?”

堂下武将纷纷垂头,寂静不语。霍方似想说话,然而眉头紧锁,显然心中也并无合适人选。

一片死寂中,一个声音响起:“陛下,臣自请出战,愿率五千名士兵,前往澜江伏击柳从之。”

薛寅向声音的主人看去,是个站在队伍末尾的年轻人,着五品文官官服,身材修长,却是个年轻俊朗的文士。薛寅抬了抬眉毛:“你是谁?”他现在还真只认得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年轻人长身而立,冷静自若,沉声道:“回陛下,兵部五品参校,顾均。”

参校是兵部的文职,掌军中杂物,物资分配,却不负责采买,不是个顶重要的职位,也无甚油水。薛寅看他一眼,“你是文官,可曾上阵杀敌?”

顾均眼也不眨:“并未!”

“你是否习得武艺?”

顾均道:“臣曾习武,然而武艺微末。”

“那么……”薛寅饶有兴趣地看着似乎信心十足的顾均,“你既非武官,又不曾带兵,朕为何要把军队交给你?”

顾均似乎早料到他有此一问,朗声道:“家父曾言,国之危难,匹夫有责!顾均虽仅是一介书生,但也上得马背射得弓,亦曾研读兵法,懂行军布阵之道。今军情紧急,顾均虽是微末之辈,也愿尽我所能,阻柳从之于澜江!”

一番话说得响亮而自信,薛寅扫了一圈下面默不作声的群臣,正待开口,忽又想起了什么,“你姓顾,你的父亲是……”

顾均垂首:“陛下明鉴,家父正是顾源。”

薛寅恍然:“怪不得。”顾源,字致文,名重天下的大儒,天下读书人的楷模,柳从之的启蒙恩师,刚正不阿,忠君爱国……已于三年前病逝。薛寅顿了顿,看一眼顾均:“你很不错。”

柳从之大军压境,人未至威已临,朝中武人,竟无一人有胆子站出来。不过也是,此去敌我兵力如此悬殊,无论胜负输赢,只怕都难逃出性命去,几乎有九成是必败。这顾均,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文人血性。薛寅念及此处,忽然心中一动,又问:“你的兵法可有人教?”

顾均道:“臣曾蒙黄景明先生指点。”

薛寅点头,黄景明亦是名人,昔日江贺之父江定便是以此军师为助,为先先帝平定江山。先先帝――姑且就这么称呼着吧,年轻时与其余皇子夺嫡,最终胜出,坐上了龙椅,也确实是个人物,在他治下江山也平定了几年,奈何晚年昏庸,求神信道,才让这江山落得这局面。黄景明也是老一辈的传奇人物了,追随江贺之父,立下赫赫战功,以兵法通神而闻名,然而如今江贺父子、黄景明均已离世。薛寅不过想到黄景明在世时与顾源关系甚好,才有此一问。

几问之下,薛寅心中已有成算,发问道:“宣京守军还有多少?”

兵部尚书出列,此人乃亲华平一派,在薛寅跟前几如隐形人一般,只刚才见华平身故才有些许动容,不过很快,一张老脸就端得四平八稳,丁点声色不露:“御林军七千,京郊守军一万七千。随冷言出征的十万人目前只有三千回京。”

区区三万的兵力,也实在是穷途末路了,薛寅叹气,注视顾均:“我拨给你一万人,如何?”

顾均尚未反应,当即有人色变:“宣京只留两万兵力,如何能成?”

薛寅不为所动,“那三万兵力就守得住宣京了?”

那人语塞,薛寅冷笑:“既无人愿出战,那么就让愿出战的人去吧。”又道:“顾均,你很合朕的意,希望你能活着回来。”

顾均跪下叩首:“愿顾均不负陛下所托。”

薛寅摇头,“记住朕说的话就好。”他懒散地打个呵欠,他的嘱托?不,他不指望顾均能赢,他甚至也不指望顾均能回来,他只是好奇,以顾均体现出的自信与胆量,他能做到哪一步?

大厦将倾,穷途末路,一个人再如何力挽狂澜,也不可能改变时局,不过有趣的是,历朝历代,每到这种时候,似乎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不怕死的人站出来,哪怕心知肚明所做都是徒劳。当然,如今也就顾均一人会做这事――现下这满朝大臣,又有多少已经盘算着要跑,或者盘算着投降的呢?

薛寅拖着下巴,幽幽地叹了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