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香江教父 > 第950章 不得不用的心计

香江教父 第950章 不得不用的心计

作者:机房里的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1:0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国人喜欢用心计、权谋、权术,认为那是迈向成功的必然选择,孙子明不喜欢这样。。更多w. 。

心计、权谋、权术之类的东西,放在教育、信息不发达的古代,还能成为上位者驾驭下位者的手段,但若放在连《黑厚经》都可以公开出版的现代,把那些东西当成金科‘玉’律,只会是让人贻笑大方。

这个时代,谁比谁更蠢啊?有些‘花’样,或许当时别人没觉察,转过身来就能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类似的解答。

因而,孙子明只在起家时,干过一些见不得光的事外,发家后行事都是堂堂正正的。哪怕让人撞破了‘奸’情,孙子明也是大大方方地承认,对内更是喜欢开诚布公,从不玩弯弯绕,最多是碰到一些难以启口的事,说得更委婉一些而已。

如今由他一手创立的远东集团,派系开始表面化,并且隐隐开始有派系斗争,孙子明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家坐下来好好谈一次。将以前划分不清的利益、职权划分清楚,省得以后产生了冲突时,自己再来居中▽wán▽書▽ロ巴,调停、劝说。

而他要召集大家商谈之前,首先要统一自己这一派系的思想,虽然他一直闷着头在美国拍电影、投资,可在远东集团内部,他这一系实力和势力是最强的。

远东集团是一个以远东银行为核心的财团,而远东银行从创立之日开始,三人就划分好了股份,可计划从来跟不上变化的。银行的大部分资金都投资在实业上,固然因为内地经济发展赚取了可观的利润,但实业的回报率如何有金融高?何况远东银行控制的那些俄国资产,都是大块的‘肥’‘肉’,谁愿意将其变现或是抵押给外资银行?

因而,远东银行高速扩张的资金来源,大部分都是孙子明在金融市场投机所得,三哥和杨国忠他们那些股份,早被不断地增资给稀释得只剩下不到30%。这一次孙子明在美国股灾中获利三千多亿美金,虽然三哥和杨国忠他们也捡到两百多亿,但与他的收益来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单这件事,他就认为需要给三哥、杨国忠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而且不得不用点心计。因为三人与其他人的关系不同,他们两人的利益都是与自己捆绑在一起的,而自己的利益却相当一部分是独立于俩人的。人心是会变的,哪怕自己有一万个理由,对方也承认这是自己的‘私’事,但难免会有心结-埋怨自己没有带他们发大财,给大家心里埋下颗不信任的种子。

只要是种子,以后就会在适当的时候发芽、生长,最后长成一棵大树,让大家不再相互信任,最终走向分裂。多少华人的合伙生意,就是这样闹家务,最后分裂成数个家族企业,直至走向衰亡。所以才有华人只有世界级企业家,没有世界级企业这一说。

……

从莫斯科赶过来的杨国忠,听完史蒂夫的解说,再扫了一眼书桌上堆起老高的‘交’易清单,苦涩地看向同样表情的三哥。当初在东京还是失算了,光想着保持在远东银行里的股份不被稀释,将大部分赢利‘抽’了回去。可没想到七八年下来,子明居然一直在美国布局,象两年前美国人在东南亚干的那样,给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成功地剪了回羊‘毛’。

“子明,哎”

“停!事情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克劳迪娅,你给他们解释一下。”

杨国忠刚起个头,孙子明立即打断他,这是自己最大的秘密,也是最不能对人说的,哪怕是当初连娟子都没给她说过。

一直被杨国忠认为就是一个‘女’助理兼玩物的克劳迪娅,放下手里的笔记本和笔,给大家说起当初她的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她从思科的成功得到启发,认为这又是一次美国铁路式的泡沫。

“……在那个时代,随便谁挥舞着铁路修建计划,就能在华尔街找到投资者,就象前几年的互联网公司刚兴起的一样。

我特意去查阅过历史资料,单1880年至1890年就建成了113230km铁路,使美国的铁路总长度在达到了40万km。但是,随着铁路越建越多,而运营效益却不如预想中好,甚至是越来越差,最后在1900年时铁路股价在金融市场突然崩盘……。

因此,我们大量注资那些‘车库公司’,快速帮他们上市、迅速套现,然后再去寻找新的、能引起投资者兴趣的小公司……”

三哥听完杨国忠翻译的克劳迪娅象说故事一样的解释,不可思议地看向孙子明,要不是对自己堂弟太了解了,他会认为这是敷衍之词。杨国忠也震惊地看向孙子明,要不是自己当初也是这样得到大笔资金,自己也会认为他跟自己玩心眼儿。

克劳迪娅说的这些,就是孙子明当初在‘床’上起了个头,让这‘女’人自己去脑补的。只是他也没有想到,这个从纽约街头捡来的‘女’人,能有如此非凡的胆略,靠着史蒂夫他们掌握的几十亿美元,折腾出一个令自己都瞠目结舌的战果。

“清楚了吧?当初我给了她十亿美元的启动资金,让史蒂夫配合一下,后来的事都是她和史蒂夫搞出来的。然后在股市最疯狂的时候,我担心盛极必衰,才强制他们‘抽’身。”

“yes!”

克劳迪娅拍了拍高耸的‘胸’脯,后怕道:“如果没有boss的命令,我们恐怕也倒大霉了。很多跟在我们后面的投资公司,不但把以前赚的钱赔进去了,还相当一部分破产了。幸好我们‘抽’身得早,没想着赚最后一个美元!”

杨国忠和三哥叹了口气,只好安慰自己,好歹一人捡了百来亿。

这事怨不得子明,在金融投机方面,他从来只有眼光,并没有多少实际‘操’作能力的。如果这事象当初在东京一样,是由他主导、史蒂夫他们负责实际‘操’作,大家还能分一大杯羹。可这事是由这个‘女’人主导的,她又不缺资金来源,而且资金量越滚越大,当然只会考虑她boss和她自己的利益。估计大家能分到一杯羹,还是子明强行命令了她,没让自己的资金退出来,一直在跟风‘操’作。

史蒂夫跟大家都是朋友,十余年相处下来,早习惯了华人的思维,见两人还有些悻悻之‘色’,笑骂道:“行了,别伤心了。你们就放了点钱在公司,什么屁活都没干,还一人赚了上百亿。我辛辛苦苦干了七八年,每天提心吊胆的,不也只赚你们这么多?”

这倒也是,三哥和杨国忠也扔开那点妒忌之心,当初是自己将资金‘抽’回的,要怪也只怪自己,不能去怪别人。大家又不是小孩子了,商业规矩就是这样的,投资多少才能有多少收益,总不能因为大家感情好,就要求别人让着自己,多分自己钱吧?

孙子明扔了一圈烟,商量道:“这事到这了,大家商量下钱怎么办?你们有两百多亿,我那里也有三千亿,到底是放到银行里,还是投资到其他地方去?”

两人都默不作声,这钱如果放到远东银行来,肯定不可能算存款的,只能算是扩股。要是这样的话,两人的股份会再次被稀释,以前是因为周转资金不足,才让孙子明一再增资。如今各项事业都上了正轨,再增资两人肯定不甘心,可控股权又在别人手上,按理说这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只是动机不太好而已。

孙子明看了两人一阵,这才说出自己的打算。大哥他们搞出公关公司、中介公司,那是他们搞出来的,三哥他们想拿融资当筹码伸手就不对,如今事情轮到他们头上,道理应该能想明白了吧?

“我问了下大卫,现在银行的资金足以周转,这么多钱再放进银行有些不妥。大卫,你有什么看法?”

这事大卫也很为难,资金量太大了,除非将银行的业务拓展到海外去,否则没办法消化这么多资金。可要是用来拓展业务,势必进一步稀释三哥和杨国忠的股份,这又是孙子明不愿意的。俄罗斯、内地的产业,对三哥和杨国忠倚重很大,他不可能在没必要的情况下去损害他们的利益。

“要不这样吧,你们那些钱全部放进银行,我按股份比例也掏一部分,当成是我们集体增资。多出来的,看马清伟那边能不能扩股,还有多的,再问问其他人。实在是消化不了的,就放在银行里当存款吧。”

两人暗松了口气,银行当然是资金越雄厚越好,可要是股份又被稀释一次,自己对银行的影响力呢?可是数千亿美元当成了存款,俩人又突然觉得不太好意思,这分明是沾孙子明的便宜。

孙子明摆了摆手,“没事,钱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了。我们来说说集团的事,现在规模大了,很多事要厘清来,否则以后难免会争吵,谁先来?”

一说到这事,三哥开始抱怨起胡家兄弟来,银行给他们优惠利率的贷款,可除了当初那三成股份外,他们并不给大家投资机会。更让他们觉得不满的是,当初军队向地方转‘交’军产时,是三哥他们搞来大量地皮‘交’与他们开发,这才有了广厦超常规式的发展。

如今他们做大了,一方面还向集团伸手要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与集团利益共享,这哪说得过去?

这倒是个麻烦事,看来事情也不象自己想的那样,还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都有责任。

沉‘吟’了一阵,孙子明道:“这事我去跟大哥他们商量一下,看怎么解决这问题。如果他们不愿意利益均沾的话,那我们的利率肯定也只能按商业贷款算,你们觉得呢?”

“还要加上公关费,现在哪个企业去银行贷款,不要额外成本的?”

孙子明心里沉了下去,双方的矛盾比较棘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