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香江教父 > 第717章 《龙卷风》吹乱了好莱坞(一)

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一种涡旋现象。它的外形看起来像一个猛烈旋转的圆形空气柱,上大下小,从浓积云或积雨云中伸向地面或水中,其空气猛烈地旋转着,颜色有乳白色、灰色、黑色等。龙卷风风速强,能达到每秒150至200米。同时,龙卷风的移动速度很快,最快能达到每小时90至100公里。

美国被称为“龙卷风之乡”,每年都会有1000到2000个龙卷风,而且强度大。从落基山脉延伸到阿巴拉契山脉的这一片地段,被称为‘龙卷风走廊’,这里平均每年会形成1000次龙卷风,风速则达到500公里/小时,沿途经过的农田、房屋、人和牲畜都被摧毁殆尽。而俄克拉荷马城和塔尔萨之间44号州际公路沿线被称为“i-44龙卷风走廊”,这里居住的100多万居民已经习惯了每年的龙卷风季节。每年春季,当来自落基山脉的干燥冷空气经过这片低地平原,与来自墨西哥湾沿岸的潮湿热空气相遇,龙卷风便如期而至。

一九九六年五月十日,龙卷风最频发的俄克拉荷马城迎来了《龙卷风》的首映式。因为这部电影就是在这取的景,而且俄克拉荷马城给剧组退了六百二十万美元的税,作为对当地的回报,电影的首映式就放在了这里。

当然,光影公司除了那些冠冕堂皇的说法,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为了让观众有足够的代入感,简・德・邦特拒绝了光影公司公关部安排的,让汤姆・克鲁斯、利芷他们那样的超级明星友情客串,使得《龙卷风》里没有一个重量级明星参演。可是没有大牌明星的票房号召力,就没有媒体的关注,免费宣传的机会就不多。这里是龙卷风的‘故乡’,如果在这轰动了,那就有足够的噱头和话题炒热这部影片,而不是光靠花费巨大的广告。

事实证明,莲娜和李瑞他们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出于光影公司从不拍烂片的声誉,不但是首映式的所在地俄克拉荷马城数十家影院爆满,北美其他地区的首场上座率也达到了70%左右。靠《生死时速》打败孙子明执导的《杀手之王》而成名的简?德?邦特,充分享受了一把‘光影出品、必属精品’的品牌效应。

&卷风》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就是讲述两个气象专家乔和比尔一起追逐龙卷风的经历和爱情故事。

然而,影片中凌空飞舞的汽车动物、宛如雨下的断木残瓦,让人感受到人类与自然对抗的坚强意志力;更吸引人的是,这次人类所对抗的不再是通常的邪恶势力,而是真正会夺走人命的龙卷风;而光影特效神乎奇神的特效制作,将俄克拉荷马城居民熟悉的龙卷风近乎完美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

‘**!乔纳斯就是个混蛋!’

&分钟的电影,让观众们一会盯着大银幕紧张地透不过气来,一会咒骂大反派(由加利?艾尔维斯扮演的乔纳斯博士),然后又默默祈祷乔和比尔能安全无恙。

当龙卷风暴袭来,乔纳斯不听劝告,而被龙卷风将车队一扫而空时,影院里爆发了大声的咒骂声,完全代入角色的影迷们,恨不得将乔纳斯从银幕上拉下来暴揍一顿;当龙卷风暴再次袭来时,比尔下定决心亲自涉险,终于成功地放飞了最后一只“多罗茜”,通过成千上万的小探测器,追风队终于收到了完整的风暴中心的资料,他们终于成功了。银幕上的成功,让影院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最后当两人破镜重圆时,影院里更是一片欢呼雀跃。

影院里的反应,迅速在上座率上反映出来,等到午夜场时,全美3482家影院上座率达到了84%,第二天已经上升到了令人恐怖的满座。

&棒了,这是一部非常非常棒的电影!’

&它和《侏罗纪公园》一样棒!我太喜欢里面的场景了,上帝啊,他们是怎么拍出来的?’

&太真实了,这和我们平常看到的龙卷风一样可怕!’

影迷们的兴奋,影评人也从各个角度评价这部史无前例的灾难片。

这是一部质量上乘的元素齐全的灾难片,从头到尾惊喜不断。故事讲述一对分手夫妻通过灾难重新牵手的老套故事。只是在龙卷风的加速下,世界开始疯狂了。影片里的角色各都可圈可点,动作、特效、想象力、剧情、波折,矛盾冲突都丰富多样,看起来惊喜不断,好莱坞很久没有如此过瘾的灾难片了。――《纽约时报》

电影说的一个在龙卷风来临前,需要收集相关数据的故事,其间当然也穿插了男女主演的感情故事,虽然这不是主要,但最后的一个镜头还是给了他们机会。看这个电影,不禁为光影制作的特效而叹服,那帮由詹姆斯?卡梅隆领头的疯子,总是能够在最合适的时候给你视觉上的享受。

不过,散场之后有影迷说,要是能坐在那部车子上,被龙卷风追,就是被吹走了也过瘾啊。本人敬告那些狂热的影迷,这只是一部电影,千万别模仿那些危险的场面!――《洛杉矶时报》

从自然常识说龙卷风是一种并不常见的气象灾害,它一般都出现在人口稀少的荒郊野岭,通常造成的伤害不大。如果单纯的从灾难的角度来拍电影的话,难免会使影片显得单调乏味。所以编剧们在包装这个灾难故事时第一步:就是让“人追风”一般的灾难片都是灾难来找人,而这部电影里是人主动去找灾难,科学家为了研究龙卷风想把自己研究的测试装置在龙卷风周围“放飞”,电影也由此展开了一段“追风”的惊险故事。

但这仅仅是开始,电影最高明之处在于,编剧们对电影中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龙卷风的设计。这个设计可以说是电影成功最重要的砝码,也是戏中最精彩的“包装”。片中先后出现的四个龙卷风都不相同:第一个是最普通的龙卷风,只是让观众预热;接下来出场的二号和三号龙卷风绝对让观众大开眼界。二号双胞胎式龙卷风(实际上是三胞胎,就是一个龙卷风在运行过中突然幻化成三个),三号跳跃式龙卷风(运行轨迹是跳跃型的,时隐时现);在吊足了观众们的胃口后,影片的最后为观众献上了巨型龙卷风。即电影中所说的f5等级的龙卷风,其实从灾难的角度上来说,前三个龙卷风没有造成任何灾难,只有最后出场的f5摧毁了一座小镇。

第三步就是为故事增添点情感色彩,这是所有灾难类型片惯用的伎俩,《龙卷风》也毫不例外,只是这部片子中的三角恋爱情故事现在看来多少有点幼稚。在经过三重包装后,本来普通的《龙卷风》变成了f5等级的超强型席卷全美影院。

本人一直以为龙卷风在灾难片中的表现力和震撼效果上,都无法与地震、海啸、火山这些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相比,但经过了包装后的龙卷风,爆发出的威力绝不亚于其他类型的灾难。

尤其值得一提是电影中的声音效果,这部电影的声效被许多电影技术人所推崇,或许在以后vcd上市后,很多人会把这部片子当成检测家庭音响效果的工具,在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光影特效公司过硬的技术。

当然,这部《龙卷风》也有不足之外:故事层面上还是老式好莱坞灾难片惯用的剧情,无聊的三角恋模式在狂暴的龙卷风面前完全成了陪衬。不过,这并不影响该片在商业上,即将取得的巨大成功,或许日后还会成为好莱坞影史上的经典之一。――《好莱坞报道》

&莱坞报道》不愧是专业的电影杂志,将《龙卷风》成功的原因抽丝剥茧般的分析,让专业影迷们在惊叹影片特效的真实性的同时,也遗憾影片的瑕疵。

不过,娱乐记者最喜欢的是打嘴皮子仗,把事情吵热来,以抬高报纸杂志的销量,这也正中了李瑞他们的下怀。莲娜和李瑞他们,为了电影的票房,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好莱坞报道》的影评刚出,他们就通过关系不错的笔杆子、嘴皮子予以反驳。

‘《好莱坞报道》的看法过于狭隘,影片中并没有什么纠结的爱情场面,而只是一种兴趣爱好的相撞,最终促成爱情。所谓“三角恋”其实是不同人生选择的象征,献身科学的人才会走在一起,这种寓意比常见的爱情戏可高明多了,也与主题紧密相扣。

那位女心理医生是普通人的代表,她无法接受献身科学的狂热,即使她理解了他们,也只能选择分手。就像山坡上的牧羊人目送登山家渐入云峰,那是难以逾越的区别……’

这么一曲解,影迷们又矛盾了起来,特别是海报、字幕上有孙子明的名字,那位天才可是最擅长将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

为了自己的票房,简?德?邦特这位冉冉升起的好莱坞大导演,也在各个采访节目中睁着眼睛说瞎话。

&我们就是这么想的,迈克尔?克莱顿和china明都是有名的大编剧,他怎么会写‘三角恋’那么老套的故事呢?”

迈克尔?克莱顿和孙子明都默契地避开记者,给正反双方想象的空间。唯恐天下不乱的娱乐记者们更兴奋了,自动分成两派打起了‘口水官司’,在拉高自家报纸杂志销量的同时,也免费替《龙卷风》宣传。

媒体的爆炒,让光影公司上下乐开了花,这得节省多少宣传费啊?而影片的票房也在一片喧嚣中飞速上扬,以碾压的势态让同期的影片都成了牺牲品――首周8125万美元,在周票房排行榜上相当于第二名至第十名的票房总和;次周7651万美元,只花八天时间就票房过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