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香江教父 > 第692章 大学之梦(四)

香江教父 第692章 大学之梦(四)

作者:机房里的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17:39:59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校长,我们的校训是‘博文约礼’,您也年年开学的时候都教导我们,说要‘博文约礼’。 .[2][3][w][x]}怎么轮到您自己了,却又推脱呢?”

高校长愕然,这从何说起?知识深广谓之博文,遵守礼仪谓之约礼,自己只是想退休,怎么就扯到了不遵守校训?

学生会那帮哗众取宠的小家伙,在高校长这样的人眼里,不过是小孩子的顽劣,年轻人的通病和活力而已。孙子明可不同,无论是才气与成就,可谓是香港中文大学最为杰出的大学毕业生,也是中大的骄傲。抛开师生关系,孙子明今日取得的成就,足够让高校长重视他的意见,这也给了他玩弄字眼的机会。

沉稳得象中年人样的孙子明,一边喝了口茶,一边捋着自己的思路,确保自己能自圆其说。

“不不,那些只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只是礼的表象。真正的礼,指的是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比如我们常说的礼教、克己复礼、礼治。礼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规范,它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孔子才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

等把高校长与黄师母两位绕晕了,孙子明才幽幽道:“校长,不管我们拿的护照是英国的还是美国的,都无法否认我们的华人血统,无法割裂我们的文化传承,我说的对吗?”

“对”,两人齐齐点头,脑子里已经将信将疑了,两个学理工科的人,对这些古代汉语,哪有孙子明这样的科班生熟悉?何况,眼前这个学生,从发家后就一直在支持教育事业,可谓是品德高尚之人。这样的人,还不至于为了让自己去帮忙,耍一些心计手段。

可是让俩位师长没想到的是,孙子明历来就是只要目标高尚,从来都是不择手段的人;而且即使目标不高尚,也会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然后耍心眼玩手段的人。

“那我们回到办学的事上来,您现在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家。您作为教育家最大的礼,应该是兴教劝学。如果新建的大学,只是在重复内地的教育模式,那确实没必要再参与了;但它是对恢复学术自由、独立的尝试,您这样的教育家如果拒绝参与,是不是不符合您的礼?”

说完了,孙子明开始喝茶,等着高校长的答复。

高校长伤了半天脑筋,最终还是印了那句话,‘对付不同的人,应该要采取不同的手段’。

“子明,内地不比香港,法律大于人情。即使我明年卸任后,去你那当校长,我也搞不掂内地那些关系啊?”

孙子明大喜,连忙放下茶杯,恭敬道:“您放心,与内地政府打交道的事,由校董会来负责。我们的企业在内地非常有影响力,当地政府一定会配合您的。

您只要树立起新大学的学术氛围,其它的杂事,您想管就管,不想管就找几个得力的助手。总而言之一句话,大学由您领导下的校务会管理,校董会只负责投资、募捐。”

高校长为难地看向黄师母,让自己学生这么一说,还真有道理。如果能在内地恢复‘学术独立’,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不管自己拿的是哪一国的护照,血统总是改不了的,为自己民族尽力也是份内之事,也是作为炎黄子孙最大的礼!

想颐养天年的师母也叹了口气,微微点了下头。经历过大时代洗礼的人,或许不会把政权的更替放在心上,但对民族的认同却是根深蒂固的。

见妻子点了头,高校长又沉吟了一阵,终于同意道:“那行吧,等放寒假时,我就开始组织人筹备。子明,我们可说好了,把学校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后,你要尽快找人接手。人老了,就会糊涂,最多是守成,不可能有大发展的。”

孙子明连忙起身鞠躬,没口子的感谢道:“谢谢谢谢”

黄师母起身,帮孙子明又沏杯热茶,作为他们看重的学生,这小子喜欢喝茶的爱好,还是记得的。

刚坐下的孙子明,又连忙起身双手接过,感谢道:“谢谢师母”

已经年过花甲的师母,给丈夫换了杯热开水,打趣道:“不谢,茶叶是你自己的,茶杯也是你的,我只提供开水而已。”

高校长端着由国家级工艺大师制作的白瓷茶杯,也打趣道:“我们不喜欢喝茶,下次别送了。幸好你已经毕业了,否则学生会又得讥讽我,说我收受学生贿赂了”

孙子明大汗,中大的学生会干部简直就是一帮混蛋,什么话都敢说。49年离乱之际,中大接收了大部分流落到香港的燕大师生,也继承了五十年前燕大的德性,相当一部分学生历来是激进加没脑子。

打趣了两句,已经准备北上去建校的高校长,也详细地问起孙子明的计划。

孙子明也连忙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道:“校长,新大学名叫‘经世大学’,意思是经世致用,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在我们的设想中,将经世大学办成一所研究型大学,同时重视本科教育。……”

等孙子明说完办学的宗旨后,高校长问出他所关心的问题。这是个商品经济社会,有理想固然是好,但更重要的是物质基础,也就是教授们的待遇。极少数人可以为了理想,放弃高薪厚禄、优越的生活,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要追求生活质量的。那些大师、知名教授也是凡人,没有足够的薪资待遇,不可能放弃欧美的高薪,跑到内地一个二线城市去任教。

这一点,孙子明也早有准备,连忙道:“校长,您放心,教授们的薪水肯定会比国外高。我准备按照教授们原来的年薪标准,增加50%,而且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尽量让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国外的标准。……”

高校长夫妇吸了口凉气,欧洲的教授还好点,美国的教授们那可是真正的高薪。高校长当初在耶鲁、德国的sel研究中心当研究员时,年薪可是50万美元,按这么算,与自己名气相当的,年薪会是75万以上。当然,高校长这样的水平,即使在美国也是顶尖的,但普通教授的薪水也不低啊,美国名校的教授们平均年薪可都在十万以上!

孙子明嘿然而乐,笑道:“校长,民国时的小学老师月薪80块大洋,小学校长是120块大洋,季羡林先生刚北大毕业,在济南教中学国文,一周十节课还不当班主任,月薪160块大洋。我总不能连北洋军阀都不如吧?反正您按欧美的薪资水平,再加50%就行,我们负担得起教授们的薪水。”

高校长瞪了孙子明一眼,“小子,这事可开不得玩笑的,你知道一所大学需要多少教职人员、多少开支吗?你办的是公益性质的私立大学,薪资按国外的标准,学费是不可能按外国标准的。”

谈到钱,孙子明是心里最有底的,连忙道:“校长,您放心,这些钱真不算什么。我让手下大概算了下,我在美国的电影公司上市后,能每年赢利三至四亿美元;我手上还有一批股票,目前价值约二百亿美元,也会陆续注入学校……。”

高校长伉俪震惊地看着孙子明,半晌才不可置信道:“子明,你没有开玩笑吧?你有200亿美元的资产,还准备全部用来举办教育?”

可是让俩人没想到的是,孙子明语不惊人死不休式的,继续讲述他自己到底多有钱。

“校长,您要建立一所真正的大学,我才跟您说实话的。这只是目前的价值,按我们的判断,只要互联网大潮来临,那些股票最少值两千亿美元以上。即使不包括那些美国的资产,我在俄罗斯、内地的财产也是数以千亿计,所以您不必担心资金问题,只需把学校建成最好的。”

高校长夫妇骇然地看着孙子明,这年轻人在香港上游社会中,号称财神,名气跟李首富不相上下。没想到,李氏家族在商业上的成就,给这小子提鞋都不配!

他们可不是那些势利的小市民,一眼就能看穿香港的富豪们本质。那帮人其实都是香港的吸血虫,是他们将香港从一个外贸型经济体,变成了一个地产商人的天堂。香港的未来,在他们这些学究天人的人眼里,只要内地完成人治到法治的转变,香港就会迅速衰落,最终成为一个大中华地区普通一线城市。

客厅里一片沉寂,高校长沉默了半天,才从震撼中清醒过来,犹豫道:“子明,你能给我说说,你是如何在不到十年内,赚到如此多的财富吗?”

孙子明知道高校长的意思,财富都是有原罪的,自己发家如此之快,根本无法用常理来解释。高校长是已经功成名就的人,如果自己的财产来历不干净,会影响到他的清誉。高校长奋斗一生,已经达到了作为一位科学家兼教育家,所能到达的人生最顶峰,即使创立一所世界级的名校,对于他来说,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事。

苦笑了一阵,孙子明有点后悔这样和盘托出,光鲜的背后,谁没点见不得人的勾当啊?可是,高校长答应了出任第一任校长,自己的经济实力就必须让他知道,只有让他心里有数了,才能更好地把学校的基础夯实。也幸好孙子明干的事里,只有绑架那件事见不得光,而且那事也始终牵扯不到他。沉吟了一阵,孙子明剔掉那点阴私事,说出了自己财富的来源。

“校长,我台面上的资产有三块,香港、内地、俄罗斯的,这些都是靠自己努力和投资眼光赚来的;隐藏在台面下的财富有两块:一块是在美国收购的公司股票,还有一块是金融投机赚来的。

91年日本楼市、股市突然崩溃;还有海湾战争爆发时,油价突然飚升;以及后来日本电子行业突然受到重创,这些事我和我的朋友们都参与了。前面的事,我们只是靠分析得出结果,然后顺势必而为;后面狙击索尼、松下它们,完全是我和朋友们合作,给日本人设了个局。

您知道c-cube实验室吧?我从孙燕生手里收购过来后,再交给我在燕大的同学,继续组织人进行研究数字技术。这样说吧,在民用电子产品领域,c-cube已经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实验室之一。等大学开始招生时,我会将c-cube实验室也交给学校,用于科研工作。”

神情复杂的高校长,盯着自己的学生一阵,突然赞叹道:“你小子就是个不世出的妖孽,根本不能算是人!”

孙子明嘿嘿一阵,凑趣道:“校长,现在心里有底了吧,您尽管花,学生有的是钱。”

高校长没有被孙子明逗乐,反而脸色更凝重了,沉声问道:“子明,你觉得这世界上,可能有圣人吗?”

孙子明也严肃了,正色道:“不可能有圣人,只要是人就会有私心杂念,只是一个度的问题。”

接着孙子明也不避讳自己的一些私事,有选择性地坦诚道:“校长,我是一个传统的人,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妻子没有生育能力,明娟其实是我和嘉明的私生女。

子凭母贵,我和我妻子、嘉明是患难夫妻,所以明娟才会有部分财产继承权。而以后的子女,不可能有与我共过患难的母亲,自然就丧失了财产继承权。当然,我会建立一个家族信托基金,用于扶助其他子孙,确保他们有本事的能出人头地,没本事的也能衣食无忧。”

孙子明的言外之意,高校长听明白了,如果不出意外,这年轻人的财产在他逝世之前,会绝大部分注入新建的学校。

旁边一直没说话的黄师母,突然插嘴道:“子明,你既然这么有钱,给中大捐点?”

“对,我也正想说这事,中大是你的母校。”

没想到,孙子明摇头拒绝了,“校长、师母,哪天中大面向所有华人招生了,我才会捐赠的。我捐助台湾的辅仁、东吴、淡江三所大学,是因为它们属于私立大学,而且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学校。”

“那新建的大学,会面向所有华人?”

孙子明笑了笑,“校长,我还拿着英国护照在美国开公司呢,总得找个高大全的理由吧?未来的大学,华裔学生是重点,亚非拉贫困地区的学生也招,而且一视同仁地提供奖学金。”

留学生的语言都是问题,如何与内地学生竞争奖学金?在海外生活过大半生的高校长,不由骂道:“奸商!你肯定还想着,巧立名目地去欧美私立名校大学捐赠,资助华人去那边求学吧?”

“校长英明!我来时还在琢磨,我得想尽办法既赚了名声,又不会肥水流到别人田里,便宜了那些鬼佬。”

这一次,连黄师母都骂孙子明是奸商,他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我可没那么高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又商量了一阵学校的事,孙子明看时间不早了,起身告辞道:“校长,那学校的事就拜托了。”

“嗯,我来安排。赶紧回去睡觉,看你这样子,这段时间就没怎么休息。”

第二天,孙子明把对这事感兴趣的三哥、胡卫国从内地叫来,让他们两人负责跑手续与地政府协调,高校长负责学校的选址、规划、及学校的筹备等一系列工作,自己则回了美国继续拍《独立日》。他自己在国内没有人脉,参与进去只能是瞎指挥。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