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香江教父 > 第683章 钱多也烧手(八)

香江教父 第683章 钱多也烧手(八)

作者:机房里的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17:39:59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初冬的阳光很和煦,照在人身上暖融融的,老人不接嘴,孙子明心里又开始有些七上八下。+顶+点+小 说+++com就如胡卫国所说的,目前最大的大局是保持政局稳定,只要没人捣乱,给我们二十年安定发展的时间,民族崛起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依照国外的模式办私立大学,往好处说,能为日后恢复学术自由积累经验;往坏处说,很容易让人利用,成为某些野心家的阵地。万幸的是,自己从不参与政治,只埋头拍电影、办企业赚钱,否则这事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老人沉思一阵,突然卟哧一笑,戏谑道:“你哪来那么大信心?”

久在国外,习惯了直来直往,但孙子明还是听得懂这话,连忙道:“老爷子,您经历过军阀混战的年代,动荡的时代尚且能大师辈出,但现在呢?只要不给我的学校戴紧箍咒,让学者们沉下心来耕耘五十年,肯定会成为世界级名校的。”

院子里安静下来,老人默默抽着烟,烟头一明一灭。

自从家乐福超市神话般成为零售业龙头,大家就一直在关注那几个年轻人,特别是那个‘退伍军人互助会’深得一帮老伙计的欢心。可让大家都没想到是,不到十年,他们已经成为了谁都无法轻视的一股势力。据情报部门说,算上他们在国内、俄国、美国的资产,称他们富可敌国都不过分。

难得的是,他们不参与政治,除了孙子亮与老部队来往紧密外,与各方势力都保持距离,只埋头做企业、办学校。象这样的势力,政府与之合作也放心,就象这小子说的,他的祖坟在湘西。

盘算了一阵,老人抬头看了下日头,起身道:“哦,时间不早了,大家吃饭吧。”

孙子明愣了下,连忙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恭维道:“还是您胸怀宽广,心有多大、舞台才有多大。人嘛,老想着得失,能干得成什么事?”

“少拍马屁,我就一退休老头,帮不了你的忙。”

吃了顿还算是丰盛的午饭,孙子明也识趣地告辞,跟着黄部长还有位姓吴的中年人同车离开。出了警戒线,孙子明才长出了口气,完全放松了下来,黄部长不禁揶揄道:“我还真以为你胆大包天,原来也是硬撑的啊?不愧是拍电影的,演技不错嘛。”

孙子明可不会认怂,反驳道:“您也太小看我了,我来时就做了两手准备。你们给政策,我就在内地办学;不给,我就捐给台湾的辅仁、淡江、东吴。”

黄部长连忙追问道:“你前天不是逼我们的?”

对上老爷子,孙子明有心理压力,对上黄部长可没有,张嘴就是瞎话连篇,“不是啊,我又出钱又出力,还没讨到好,还不许我发泄下不满啊?黄部长,我也不瞒你,如果你们和台湾都拒绝我,我就把大学办在香港新界,同时向全球华裔招生。”

“你”,黄部长脸色不太好看了,这和逼宫有什么区别?

孙子明还真不太在乎上面怎么看,实力到了这个层次,不需要过多的顺从了。

“这有什么?你们仗着手里的权力,不准我这个那个,还不许我批评一二啊?再说了,你们在俄国肯定有情报机构,应该知道我们在那边赚了多少钱。我听我同学说,今年准备给我分红六亿多,加上我自己公司的分红,一年七八亿美元,我不赶紧花钱,还留着下崽?”

黄部长推开孙子明递烟的手,沉声道:“子明,你跟我说实话,你真想把家产投到学校去,不是趁机囤地皮?”

自己一向不参与政治,或许他们不太担心自己会反/革命,但这个也许是他们最担心的,孙子明嘿嘿一乐,低声道:“地皮我要,学校我也要,最后那些地产都是学校的。知道斯坦福大学吗?现在那里成了美国最热的地方,靠的就是便宜的地价,能让年轻人以最低的成本创业!”

“硅谷?”

孙子明又把烟递了过去,打趣道:“哟,黄部长可真是活到老,学到老!”

硅谷在国内可是个新名词,黄部长不再理会孙子明的逼宫,反而追问起在国内复制斯坦福模式的可能性。因为想搭互联网企业的顺风车赚钱,孙子明在美国时非常注意斯坦福,现在黄部长问起这事,他也详细介绍起来。

斯坦福大学由利兰?斯坦福建立,初衷是为纪念他在意大利游历时染病而死的儿子,并将自己八千多英亩牧场的农场,拿出来作为学校的校园。

斯坦福大学的腾飞,是七十年代的事,恐怕还得归功于斯坦福拥有八千多英亩的广大面积,学校想怎么样用也用不完。1959年工程学院院长特曼提出了一个构想——这便是斯坦福大学的转折点:将一千英亩以极低廉、只具象征性的地租,长期租给工商业界或毕业校友设立公司,再由他们与学校合作,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机会。

就这样,斯坦福成为了美国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得益于拿出土地换来的巨大收获这个建议,斯坦福使自己置身于美国科技转换成生产力的前沿,工业园区内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开张。当企业的土地需要,超出斯坦福能提供的范围后,企业自发地向外发展扩张,形成美国加州科技尖端、精英云集的硅谷。

现在的斯坦福大学,被科技集团与企业重重包围,成为了无数青年的创业乐园。

车里沉默了一阵,那位姓吴的中年人继了根烟,狠抽了两口才询问道:“孙先生,按您所说,复制斯坦福模式,要数十平方公里的土地?”

黄部长连忙介绍道:“这是国务院政研室的吴主任,首长特意请他过来的。首长说,你们搞经济行,可以给宏观政策提供有用的意见。”

孙子明想了想,玩笑道:“吴主任,你们不正搞中关村科技园吗?我敢打赌,以后那里可能会走出一些不错的企业,但绝对不可能取得象硅谷那样的成功。”

“为什么?中关村也有数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旁边也是高校云集,而且价格也相对低廉。”

为什么?硅谷靠的是创新,而中关村干的是复制,所以硅谷会诞生伟大的企业,而中关村只能走出还算不错的企业。

看着外面开始多起来的车流,许多都是外地牌照,孙子明不由得调侃道:“不到北平,不知自己官小。创造力只会诞生在自由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官本位的地方,哪有自由的空气?”

黄部长咳嗽了几声,吴主任反驳道:“我们首先是要解决有的问题,而不是创新的问题。”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这话很难听,但从孙子明嘴里说出来,很有说服力。因为这家伙,不到十年的时间,带着一个小团伙创下一个经济奇迹,靠的就是目光长远。

吴主任脸色变幻,孙子明也不想再扯了,官僚永远是想着自己的帽子,大部分时候都是睁眼说瞎话。

把孙子明送回住处后,黄部长突然问吴主任,“老吴,我不懂经济,这小子说得有道理吗?”

“你说首长会给他划圈圈吗?”

“首长退休了,不会管这事的。”

吴主任摇摇头,示意黄部长太狡猾,但还是回答道:“我们只能着眼目前的问题,远处的事,只能由领导们去定。从我个人看法来说,孙先生是对的,自由的学术氛围,迟早会出现世界级的大师和成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假,但科技是建立在基础研究上的,我们目前最薄弱的就是基础研究。”

顿了一下,吴主任继续道:“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或许十年后,模仿这条路将会走到头,我们就要准备经济转型了。”

黄部长笑了笑,一号首长的智囊赞同了,老首长十有**会给那小子划圈圈喽。

“嗯,很有道理。哎,老吴,这小子明后天要回美国了,临走前别害人家啊。”

吴主任会意地笑了笑,一号首长不会见孙子明的,那家伙能在海外混得如鱼得水,就是因为他与政治绝缘。国内不管如何改革,总给西方世界一个**的印象,现在好不容易出个他们能接受的家伙,公众形象又不错,还能隐隐作为国家形象宣传,上面维护还来不及,哪会去害他啊?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